13.2《上图书馆》课件42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3.2《上图书馆》课件42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3.2《上图书馆》课件42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3.2《上图书馆》课件42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3.2《上图书馆》课件42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作“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激情导入—走近图书的世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上图书馆》是一篇文艺随笔,作者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在这篇文章中,王佐良先生回顾自己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上图书馆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2、体会作者描述自己与图书馆的缘分及感受,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之情;3、体会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所体现出对知识的崇敬之情,从而思考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1929~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代表作有《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翻译著作有《英国文学论文集》、中译英《雷雨》(曹禺著)。西蒙·德波伏娃(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文学常识罗伯特·斯蒂文森(1850—1894),苏格兰随笔作家、诗人、小说家、游记作家、新浪漫主义代表。斯蒂文森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早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他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文学,一生多病,但有旺盛的创作力。斯蒂文森的作品题材繁多,构思精巧,其探险小说和惊险小说更是富于独创性和戏剧性力量。代表作有《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等,斯蒂文森亦以之在读者中获得巨大声望。对他的诗人身份,一般读者并不了解。他逝世以后,长期被认为只是一位模仿他人风格的散文作家和儿童读物及通俗读物作家,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有识者推崇为具有独创性和才能的作家。文学常识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文学常识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文学常识中国在20世纪初以前,只有私人性质的藏书楼、藏书阁,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韦棣华女士建立的文华公书林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1899年,韦棣华来到中国探望弟弟,随后受聘于文华书院讲授英语。进入书院不久,韦棣华发现文华书院图书资料贫乏,于是她便在讲课之余在校园一间叫作“八角亭”的小屋内,陈列自己收集的外文书籍报刊供学生们阅览,这便是文华公书林的雏形。韦棣华很快又发现“在全中国没有一所可以正确地称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置”,这又使她产生了发展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念头。经过她的不懈努力,1910年春,文华公书林新舍正式建成,并取名“公书林”,即深寓“公之于众而非为文华独有”之意。文华公书林建成后,1920年,文华大学图书科成立,它又成为该专业的实习图书馆,由学生协助管理。这对推动中国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学常识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了解“随笔”

随笔(1)随笔的特点①短小精悍,以小见大随笔的篇幅必短,有一个字数不多的限制。小题故可小做,大题也不妨小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引人入胜。比之长篇巨作的大部头文章,一篇随笔,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②随意而谈,言之有物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可再现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件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嬉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就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有感而发,因情而叙。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的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的理解,受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③真情实感,发而为文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④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但并不是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如实反映。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但是我们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即使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狭隘(ài) 跋涉(báshè)慰藉(jiè) 戕害(qiāng)涉猎(shè)卷帙(zhì)一摞(luò)纠葛(gé)臻(zhēn)白炽(chì)灯明确字音

[释义]①一灯如豆:②豁然开朗:③牵强附会:一盏只有豆粒那样大光线的灯。形容灯光暗弱。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一)整体感知:1.理清层次:阅读全文,思考,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引用名言,引出上图书馆之乐。第二部分(4—8)回忆上图书馆之乐:中学阶段上“公书林”,大学阶段上清华图书馆,留学期间上包德林图书馆。第三部分(9、10)引用台词,赞美图书馆。文本研读2.思考,全文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的?明确:(1)文中主要记述了四个图书馆,分别是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2)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的。2.“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公书林”图书馆有哪些收获?明确: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收获:①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②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灯等,是说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给了作者很大的教益,是“我的解透教材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它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1)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西蒙娜·德·波伏瓦说: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这里的“图书馆”代表着书籍,“钟情”代表者热爱。4.思考,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明确: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5.思考,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明确: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6.思考,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明确: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一方面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另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①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②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③表达了作者此刻内心波澜壮阔、情不自禁、引吭高歌的情绪。本文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总结了自己在国内和国外上图书馆的收获和感受,由此抒发了上图书馆之乐是一种奇趣的感慨,并借此赞美人类的伟大,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抒发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归纳《上图书馆》的主旨作者回顾自己三段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中心思想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了作者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留学期间上图书馆的经历及品味到的乐趣,展示了图书馆在其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写出了读书在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教养等方面的作用。行文思路

1.试分析本文引用论证的作用。明确: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权威性《上图书馆》一文有两处引用,第1自然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第9自然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这种引用,语言精练,有含蓄典雅之美,可以使说理增强权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进一步证明文章论点。2.文中有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描写,请赏析。明确:王佐良的《上图书馆》抒情含蓄,作者的心情、文章的深意都寄寓在看似平淡的记叙、描写之中,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更增添了文章韵味。如第6段,“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此处的细节描写,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那段美好的读书时光的无比珍视之情表现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再如“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到图书馆里借阅的基本上是考试辅导类图书。在图书馆里,看大学相关专业图书的人寥寥无几。大学生功利化的读书目的使得大学图书馆在功能上沦为了“自习教室”。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观点一:我对大学生到图书馆里只借阅考试辅导类图书而不是专业图书感到失望和遗憾。虽说现在的大学生已不是天之骄子,但学好大学所规定的专业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应该做到的。而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正是大学生深造的主要途径,每一位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对专业课程扩充学习、加深理解,而不应该只盯着考试辅导类图书。对此,希望大学的相关部门能予以正确的引导。观点二:我认为,大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考试辅导类图书无可厚非。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他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不能不对将来的就业早做准备。而且,尽管借阅的是考试辅导图书,他们能够坐下来学习,也说明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做法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读书格言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告诫我们读书需要吃苦。万不可懈怠,梅花香是在天寒地冻之时绽放,人要进取就要无畏困难。)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正所谓不学则无用,不读书,不知人生道义,所以,多读书吧。)3.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这句的理解有三层含义,是作家冰心给大家的告诫。一则读书是件好事,二则要读一些好书,三则要喜欢读书。)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很多人在中学时代便是座右铭的存在了,努力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在古代,男子读书,天还没亮就起床读书,多么励志。如今,若能每天坚持读书,该是多么宝贵的品质。)读书格言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话,珍惜时间,珍惜年少时光,趁着年轻多读书。)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就像行走在万里之路,书中有真理,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无垠的海洋。)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表述了在古代读书的地位,如今亦是如此,多读点书,总没坏处。)9.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是宋代朱熹说过的名言,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把读书当成痛苦的事,学进去了,读进去了,便是欢乐。)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可谓千古绝联,是顾宪成说的一句名言。作为读书人,就应该像此句所说,既要读书声,也要胸怀天下事。)事后那位司机要我带着他去向两位先生“赔罪”。任务活动二研读与思辨XUEXIRENWUERZHENGHEYUTUOZHAN这充分表明他的思想一点也不守旧。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任务活动一导图引路,概览全文把“读圣贤书”与“闻窗外事”结合起来,让圣贤书的理论开启我们的智慧,引领我们去深刻认识社会,练就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能力,然后以我们的能力再去丰富圣贤的理论,让圣贤之书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会上,由于王佐良的英文报告要比卞之琳的中文报告受到更热烈的欢迎,我在会议通讯中写了“王佐良教授所做的主旨报告,获得与会人热烈的欢迎”。《读书是快乐的》(国洪琨)1987年,我和卞之琳、王佐良等好几位译界学者赴香港出席“当代翻译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