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27页)【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解答】答:为了方便盲人出行,在市区的人行道上专门铺设了盲道,是给盲人的脚更大的刺激,就是增大压强。盲道上有条状的凹凸条纹,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盲人凭脚的感觉就能识别出盲道。【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四、探究与实验(共24分)27.【分析】利用实验求物质的密度历来是中考的重点,密度是单位体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求解密度,需测两个物理量…质量和体积,在实验室中,质量用天平来测,体积测量往往需用量筒和量杯,应当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本题目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做到放、拨、调,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的底部平行。【解答】解:(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所以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的质量盐水的总质量为:100g+10g+5g+2g=117g;已知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那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117+33=150g。读取倒出盐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据图知: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根据密度公式:P=代入数值:P==1.1g/cm3,单位转化得:P=1・1X103kg/m3.烧杯和盐水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倒出盐水的倒出盐水盐水的密度的总质量m/g和盐水的总质量m/g烧杯和盐水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倒出盐水的倒出盐水盐水的密度的总质量m/g和盐水的总质量m/g质量m/g的体积cm32Pkg/m315011733301.1X1015011733301.1X103故答案为:150;30;1.1X103(2)根据题意知,在从量筒倒入烧杯时,盐水有残留,所以质量小了,密度也就小了。所以P'Vp。故答案为:V。【点评】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28.【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解答】解:(1)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两图的受力面积不变,压力的大小不同,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了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的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知:两图的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同,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了压力不变时,压力的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两图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也不同,所以得不出实验结论;(4)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答案为:(1)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的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不变时,压力的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3)不能;(4)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控制变量法。【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会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二是掌握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29.【分析】物体浸入液体中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要变小;由图示弹簧测力计读出其示数,然后根据图示情景答题。【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图1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比图2弹簧测力计示数要大,说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为F=G-F=4N-3N=1N;由图3、浮4可以看出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为4N-3N=1NN•由以上数据,结合观察各图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液体对它的浮力与物理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是相等的。故答案为:大;竖直向上;浮;1;1;浮;相等。【点评】分析清楚图示情景、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即可正确解题。30.【分析】本题目考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物体的深度的关系,在(1)中,由表格数据得,物重等于6.5N,在第四次实验时,根据称重法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F浮=G・F'=6・5N・5・0N=1・5N;(2)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数据可以看出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物体所受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完全浸入后,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4)根据(2)(3)可以得出浮力是先增大后不变的,所以选D。【解答】解:⑴由称重法公式得:F浮=6刁=6冋・5・0占5;(2)由实验数据可以算出浮力大小逐渐增大,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物体所受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实验数据得出浮力大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物体完全浸入液体后,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4)由(2)(3)得出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所以分析图象,可以选出选项D;故答案为(1)6・5N,1・5N;(2)物体所受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物第24页(共27页)体完全浸入后,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4)D。【点评】本题目考查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浸入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五、计算题(共22分)31.【分析】(1)根据实心铜雕的质量除以铜的密度求出铜雕的体积,复制一个大小一样的蜡制品,蜡制品的体积和铜雕的体积是相同的,用蜡制品的体积乘以蜡的密度就是需要蜡的质量。(2)根据铜雕和蜡制品的体积相等,列一个方程,铜雕的体积用铜雕的质量除以铜的密度,铜雕的质量和铜的密度都是已知的;蜡制品的体积用蜡的质量除以蜡的密度来表示,蜡的密度已知,只有蜡的质量是未知的,就可以求出蜡的质量。【解答】解法一:解:根据P=,且m铜=445kg,可得实心铜雕的体积铜V===50X10-3m3铜由题设,可知VjV铜蜡铜所以有m=PV=0.9X103kg/m3X50X10-3m3=45kg蜡蜡蜡答:复制这样的蜡制品,需用蜡45kg。解法二:解:根据密度公式P=,且V/V铜,可得蜡铜即有m=P=X0・9X103kg/m3=45kg蜡蜡答:复制这样的蜡制品,需用蜡45kg。【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密度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铜雕和蜡制品的体积是相等的。32.【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第25页(共27页)33.第33.第26页(共27页)第第27页(共27页)木块受到的浮力;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浮=G=mg求出木块的质量,浮根据。=求出木块的密度;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木块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然后减去木块的重力即为小铁块的重力。【解答】解:(1)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1-)V=X100X10-6m3=X10-4m3,排木木块受到的浮力:F=PgV=1.0X103kg/m3X10N/kgXXl0-4m3=N~0・67N;浮水排因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F=G=mg可得,木块的质量:浮m====0.067kg=67g,木则木块的密度:P===0・67g/cm3;木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100cm3=1X10-4m3,排木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F'=PgV,=1.0X103kg/m3X10N/kgX1Xl0-4m3=1N,浮水排因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重力相等,即F浮,G铁+G木,浮铁木则铁块的重力:G=F'-G=F,-F=1N-0・67N=0・33N。铁浮木浮浮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0・67N;木块的密度是0・67g/cm3;若在木块顶部放一个铁块,恰好能使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那么小铁块重为0・33N。【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分析】①知道桶内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水对桶底的压强;又知道桶的底面积,利用压强定义式水对桶底的压力;②求出水和桶的总重,因在水平地面上,也就得出对地面的压力,又知道桶的底面积,利用压强定义式p=求桶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由题知,s=400cm2=4X10-2m2,G=10N,m=13kg,h=30cm=0.3m,底桶水水对桶底的压强:p=Pgh=1X103kg/m3X9.8N/kgX0.3m=2940Pa,水对桶底的压力:F=ps=2940PaX4X10-2皿2=117・6N;桶内水的重:G=mg=13kgX9.8N/kg=127.6N,水水•・•在水平地面上,・•・水桶对地面的压力:F=G+G=10N+127.4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膝在摩托车运动中的防风保暖设计考核试卷
- 电声器件在工业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液力传动装置的动态性能评估考核试卷
- 糖果企业产品差异化与市场竞争考核试卷
- 水产品干腌制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考核试卷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食品原料标准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典影片解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天津市蓟州区第三联合学区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GB 11984-1989氯气安全规程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选择题课件
- 快餐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 府谷县大昌汗乡张三沟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重大变动)环评报告书
- 电动给水泵技术规范
- 三笔字训练教程课件
- 高一家长会课件(原创)(共44张PPT)
- (完整word)2019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试习题及答案
- 2021版模板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五四学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