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证研究_第1页
英语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证研究_第2页
英语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证研究_第3页
英语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证研究_第4页
英语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写作训练形式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教学实验有92名大学生参加,其目的旨在测定VNP英语写作才能训练形式的有效性。通过在课堂进展针对性的VNP写作才能训练,弄清这种写作才能训练是否优越于应试导向的一般自我学习,是否能更有效地进步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才能程度。

关键词:英语写作;VNP形式;自主学习

本文引用格式:王家洋.英语写作训练形式的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2,6(34):182-186.

一导言

在培养大学英语写作才能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者的习得成就。举其中两个困境为例。一个是,学生受制于应试通过率并获得合格证书这只无形的手。另一个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阻碍了第二语言习得,如:汉语文法重"意合(parataxis)";,它重意义构造,因此在句法上较为灵敏;而英语那么是句法中心语言,注重语形构造,注重"形合(hypotaxis)";,在句法上较为严格。如何抑制这两个方面的困难,需要从理论中探究。

VNP写作训练形式,是课堂教与学的行动理论探究形式,不是严密科学理论模型。其中V是动词的首个字母,意指对动词的关注;N是名词的首个字母,意指要把握住名词词组;而P是训练的缩写,着重于产出训练,即没有语言应用(useoflanguage)就没有语言习得的理念。整体VNP意指"重句法构造,重产出训练";。VNP形式着重于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其理念涉及四个环节:单词、单词扩展至词组、从词组至符合句法的句子、从句子扩展到段落及篇章构造。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既能宏观地建立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又能微观地构造一个个符合句法的句子。

本实验要答复一个问题:应试型的自我学习不以建立自主学习才能为目的,那么VNP写作形式训练是否能使学习者更显著地进步英语写作才能、增强自主学习才能?

二试验工具及设计

〔一〕实验假设

实验目的:相对于学习者没有策略训练的自我学习,VNP形式作为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其是否能使学习者得到更大的进步。实验假设:1〕零假设H0:1=2即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成绩平均值没有差异,VNP针对性训练对自主学习才能及写作程度的进步没有显著帮助意义。2〕备选假设Ha:1ne;2即两组的平均成绩有差异,VNP针对性训练对自主学习才能及写作程度的进步具有显著的帮助意义。

〔二〕实验对象

有92名大学生参与实验。46人作为训练实验组,46人作为非试验训练组或称控制组。本次实验对象

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词汇量1800个以上。

〔三〕实验工具

使用三种工具:写作测试,VNP针对性写作训练和统计软件SPSS21.0

〔四〕实验设计

两组学生进展入校测试。其成绩经过统计分析,用于确定该两组学生的平均程度是否一致。通过练习,理解学习者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VNP针对性形式训练。试验组承受形式训练,而控制组在自然状态下进展学习。

一年后进展写作程度考试。成绩经过SPSS工具进展统计分析,以验证实验假设。

三理论背景

〔一〕英语写作

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曾经说过:"Withoutgrammarvery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分开语法那么很难达意,分开词汇那么无法达意〕。这个理念,是本文对文法和词汇给予同等关注、倡导写作VNP训练形式的思想根基。

Hyland在?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建立了一个写作教学法的根本框架,从作者,行文和读者三个方面确立了写作教学的根本要素。

王初明教授的写长法TheLengthApproach,提出以写促学writetolearn理念。以设计激发写作冲动的任务为教学重点,逐步加大写作量,使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冲破外语学习的极限,由此增强学习成就感,进步自信心,将知识打造成外语运用才能。语言根本功训练是难事;王先生的写长法理念,确实是"针对我国学外语听说环境不利但读写条件充分的国情";。以上理念中肯,切合实际。笔者认为,为了应试而学,不能提升语言技能。

文秋芳肯定了写长法"该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抑制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障碍,增强外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然而,该方法在理论和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外语写长法促学的意义不够明确,同时缺乏有效的促学程序。";本实证是一个Actionresearch,本来旨在解决学生面临的一些问题,进步学生的写作才能,并为此建立一个教学理论形式。理论过程与结果使作者感到,写长法有理论意义。

王文宇,王立非在?二语写作研究:十年回忆与展望?一文中谈到,国内已有的二语写作研究焦点集中于文本层面,较多讨论作文的语篇与语言特征,很少触及写作过程。提出要理解"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采用哪些写作策略";。

以上学习理念,是构思VNP形式"重句法构造,重产出训练";的理论根底。

〔二〕VNP针对性训练理念和形式

V〔Verb〕强调要掌握动词。在比照英汉句法构造的静态和动态时,总结:"据统计,英语中的动词各种形态变化达18种之多。其受到的制约很多,使用不是很自由。在一个句子中,假设缺少了连词,只能使用一个动词作为谓语。所以,动词的使用频率不高。可以说,英语造句倾向于空间搭架,先确立主谓,然后添加各种衔接成分来嵌扣主语和谓语动词,将其扣紧,这被比喻为营造学手法"。";训练形式V要解决主要问题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体句法、复合句和复杂句的句法等。

N〔NounPhrase〕掌握名词与名词词组。大不列颠民族富于内涵和幽默,擅长化动为静,以静融动,静中见动,这种语言心理和逻辑思维使得在话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同时,名词在话语中也往往居显要的地位。名词优势使得英语语言简洁明快、内涵丰富、韵律优美。名词词组在句子里处于根本地位。从单词到名词词组,确立了句子的骨干局部,是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根本前提。这里,N要解决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常见的问题,包括抽象名词与可数名词,不定冠词与定冠词,特别是右分支构造(rightbranching),包括定语从句等等。

V与N的结合,便是一个符合句法的句子。多个句子的结合,就是段落。假设干段落的内在统一,就是篇章了。这里解决TopicSentence与段落、Theme与passage、cohesion与coherence等关键问题。

P〔Practice〕强调产出。学习者学习词汇,要造句以应用它。学习者背单词时,一定要使用英语去解释这个单词,并要造句做产出。要化"背";为用〔useoflanguage〕。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学习;没有产出,学习就没有意义。要以写作作为单元学习的最后一环节,尽力达成学习的正迁移。

VNP形式不是旨在解决所有问题。VNP旨在帮助解决学习者在英语写作时遇到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句法图式,形成写作才能,进步自主学习的才能。

四针对性训练

所谓针对性,首先要找到英语学习者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所在,然后施以辅导与训练,力求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一〕主要的问题

张再新等的研究报告了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很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难点(出错人数率在50%以上的):

a)修辞局部:(1)段落统一:74%,(2)信服的论点:63%,(3)主要思想:59%,(4)结尾:58%,(5)细节:51%

b)语法局部:(1)可数/不可数比拟级:82%,(2)(非)限制定语从句:80%,(3)复数形式:75%,(4)形容词当副词:57%,(5)平衡(for/to):55%,(6)一般如今/过去时态:54%,(7)指示代词:51%他们还特别提到学生写作内容的贫乏。

叶瑞娟根据其主持的一个工程调查,?在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分析与考虑?中,也统计了学生的主要错误。

本次实验,通过前人经历,以及屡次对试验对象的作文分析,主张以下错误在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修辞局部:(1)构造布局问题。特别是开头特长;(2)没有信服的论证过程;(3)内容空乏;假大空,无细节〔4〕topicsentence/theme不明朗。语法局部:(1)可数/不可数;(2)定语从句;(3)冠词;(4)动词时、态、主谓一致;(5)非谓语动词。

〔二〕针对性写作训练

VNP针对性训练,按照以下步骤进展: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错误特点,对不同学生进展不同的训练纠正。

2)进展某一次训练,建议学生重点解决一个写作方面的问题。

范例:学生作文反响出多个大的错误类型。仅要求其在下次作文中纠正"主语与谓语的一致";这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仅标注出来,以后再着重纠正。

3)词汇学习是根底,使用英语解释,并造句,强调useoflanguage。

范例:强调买词典、自己查单词、学习单词要造句子应用。学习单词而不是背单个单词。如lack这个单词,学生习惯性在lack后面加上of。学习单词时,应用它,"welackconfidenceandit"slackofconfidence";,这样就不会错了。

4)从名词开始,拓展到词组,特别是对Rightbranching构造的理解。

范例:掌握名词,关注右分支这种与汉语不同的构造。理论中,着重训练"of构造";,以"of构造";作为右分支rightbranching的代表。比右置修饰词组更大的是构造是从句:定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拓展的方式如下:

Nothinginteresting;amanofelevation.〔表达了英语右分支构造与汉语的不同〕Havearoughideaofdemocracy/thetotalcost.〔of简单词作右分支〕John"sideaofrecruitingtwomorepeople.〔of动名词作右分支〕

Whatdoyouthinkofthisideathatweshouldallwearuniforms?〔"that";作右分支〕

5)从词组扩展句子。强调根本句法,特别是作为句子核心的谓语动词。

范例:只要分析一个句子,就首先将一个句子的动词高亮度标出来;接着把握住作为主语和宾语的名词;接着去理解并把握右分支构造;另外,为方便理解删除插入语;删除状语,因为它不是学生的难点。这样,一个句子就只剩下V和N了,不再阻碍理解。以一个实际句子为例:

Moreover,(当插入语)almosteveryEuropeanstate〔N主语名词〕,includingtheUnitedKingdomandFrance,(插入语,或理解为右分支)stillharbors〔V动词,特别标识出来〕deep-seated,albeitmuted,(插入语)fears〔N名词〕thataGermanyuncheckedbyAmericanpowermightbehaveaggressively.〔that构造作右分支修饰语〕6)由句子扩展到段落,抓住topicsentence。要标准学生写作,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中心句。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就是,一个段落里面写出许多个不同范畴的事物。

7)从段落扩展到篇章。以文章主题(theme)为中心,学习者将掌握有关篇章构造的写作和修改技巧,进步布局谋篇的写作才能。张在新先生的?从创新思维到批判思维:中心思想与扩展形式?一书值得学习;其内容包括论点的新颖性(thelessusualside)、段落要点(topicsentence)、开头、结尾、衔接(cohesion)、句式变化(sentencevariety)、简洁(brevity)、标点符号(punctuation)等。

五检验结果

〔一〕实验前检验:写作测试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报告

Ho:1=2零假设:实验组与非实验组的平均值没有差异。两组处于同一程度。Ha:1ne;2备选假设:实验组与非实验组的平均值有差异。两组处于不同程度。1)分组统计量。如图1。收回有效试卷86份。由于新生来源不一,写作程度难免参差不齐。从分数分布茎叶图看,呈偏态并有一些奇异值,本研究不需做如此严格要求,可以假定总体成绩分布大约呈正态分布。两组平均成绩非常接近。3)结论为,承受零假设:实验前两组平均程度一致。〔二〕实验后检验:〔针对性训练后〕写作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报告Ho:1=2零假设:实验组与非实验组的成绩平均值没有差异。Ha:1ne;2备选假设:实验组与非实验组的成绩平均值有显著差异。检验方式:检验统计量为t值。先确认两组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假设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使用变量的参数检验方法:两组平均值的差异比拟的独立样本T检验。假设T值显著性检验值Sig.>0.05,那么承受零假设。

1.正态分布检验

1)描绘统计量。结果显示,偏态指数小于1,接近正态分布。2)写作成绩的M估计量。如图4。M估计值很好地测量了集中趋势的稳健性。本图显示,几个M值都与平均值30.69与36.08很接近,说明数据近似正态分布性。3)写作成绩正态检验表。如图5,是用来检验数据正态分布假设。假设显著程度值低于0.05时,说明数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有显著差异。本例中两组的两个显著程度值均高于0.05,说明两组成绩数据分布与正态分布相似。

2.方差齐性检验

两个样本〔两个组别〕总体方差齐性检验,如图6。以写作成绩为因变量,以试验/控制作为分组变量。四项检验的显著程度均大于0.05,说明以实验组与控制组为分组的写作成绩的方差是一样的,满足了参数检验的方差齐性假设。3.写作测试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统计量为t值。进展两组平均值的差异比拟的独立样本T检验。假设T值显著性检验值Sig.>0.05,那么可以承受零假设。分组统计量。如图7。独立样本T检验表,如图8所示。检验结果显示在95%置信程度的显著性检验值Sig.=0.001显著小于0.05。同时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也不含有0。因此,回绝"平均值一样";的零假设〔H0:1=2〕;说明在训练实验后两个组别的写作平均成绩程度显著不同。

六结论

实验结果说明:两组平均成绩差异性的显著程度值0.001,到达统计学的显著意义。这说明在VNP形式训练之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写作平均程度显著不同。VNP形式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才能的进步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学生随机自我学习,它更能进步写作产出程度、促进自主学习才能的培养。在现时国内英语学习的环境下,VNP训练形式可以达成以写促学。

实证结果启示:首先,教师可以把VNP写作训练形式有系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展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