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0历年考题常出易错知识点整理开篇:
地质学基础知识
矿物硬度等级1~10: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
玉、金刚石;(指甲硬度2.5;小刀5~5.5;陶瓷碎片6~6.5)。方解石滴稀盐酸剧烈起泡;白云石滴浓盐酸或热盐酸可以起泡。粘土矿物亲水性由大到小: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岩浆SiO2含量分类:酸性(>65%);中性(52~65);基性(45~52);超基性(<45%)。地层年代表、地质年代表:(于P56)
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表示方法分:象限法和方位法。断层要素:段层面、断层线、断层带、断盘、断距。
背斜:中间地层老,两边新;向斜:中间地层新,两边老;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上移;(↓/↑)逆断层:上盘上移,下盘下降;(↓\↑)。地垒:两边岩层沿断面下降,中间上升;地堑两边上升,中间下降。
断层野外识别标志:地层的重复或缺失;构造不连续;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断层擦
痕和阶步;牵引现象及伴生节理;地貌及地下水特征。
新构造运动特点:(于P107);活断层标志:(于P110);
土力学基础知识
应力圆:213(45)2(45)22
tgctg??σσ=+++
横坐标p=(σ1+σ3)/2;纵坐标q=(σ1-σ3)/204A07土压力:
墙背与土体c或?↑时,aE↓,pE↑;当填土γ↑时,aE和pE均↑;04B48
水力学基础知识流网、流线:
流网特点:1)流线n与等势线m彼此正交;2)每个网格的长宽比为常数;
3)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相等;4)各流槽的渗流量相等。
流速v、单宽流量q计算步骤:qvAkiA==达西定律:
1):-1h
hm'=
VV;2):()1hvklikml
kh='==-VV;3):()()11qnmkhbl=
-?-V
;hV:水头差;h'V相邻等势线势能差
土力学P70
。:;VLAhkVLAht=水量;渗径长度
:截面积;水位差
t而变化)
()
()
11212
212
2.3lnlgkhhLAtthAtthαα==--为内截面积其余同上
;
渗透系数:
112212hkHkHkHH=
++水平等效渗透系数
;121122
//vkHHHkHk=++垂直等效
渗透系数
抽水试验:Q的单位换算cm3/s×0.0864=m3/d
两个观测孔的潜水完整井渗透系数:()()212121
lg0.7322rkrQ
HSSSS=
压水试验:
单位吸水量:()0.01wQ
LUql
==
试验段底部距离隔水层的厚度>试验段长度时,土层渗透系数0.527lg0.66wlkr
=
隔水层的厚度<试验段长度时,土层渗透系数0.527lg
1.32wlkr
=
流线:
当地下水绕过隔水帷幕渗流时,沿流线流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低水头侧
渗透断面沿流线逐渐增加,等Q条件下流速沿流线逐渐减小;高水头侧渗流断面面积沿流线不断减小,等流量条件下流速逐渐增加;在帷幕底部渗流断面面积最小,等流量条件下流速最大。04A14裘布依公式假定条件:稳定流;以井为中心所有同心圆柱截面上流量相等,水力梯度
近似;同心圆截面上流速不等,圆柱半径越小流速越大。04A46
渗透变形判别:
流土;管涌;接触流失;接触冲刷;水利水电P101附录G流土:
()
1100%41cPn≥
?-细粒含量
;管涌:()
1100%41cPn?-<
碾压土石坝P76附录C
不均系数60
udCd=;曲率系数()
2
301060
cdCdd=;()10601,35ucdCdC为有效粒径;同时满足为为限制粒径级配良好;>
()()()()1111crssGnGe=--=-+渗流力J等于土的'γ时,土处于流土的临界状态。111'sw
wwcrdde
e
Jiγγγγγ=
++-=?==-
11'
sw
crde
iγγ=
+-=
;[]K-;criiKih
iL-=
=????≤V容许水力梯度安全系数,取2.0
()11swdweρρ+=-
第一章:岩土工程勘察1击实试验
最优含水量:对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击
实能量下达到的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与天然含水量无关,垫层时与土中粗颗粒含量有关。02B25
2原位测试
测地基土静止侧压力系数K0时宜选:自钻式旁压试验或扁铲侧胀试验。04A44
2-1波速测试
跨孔法测土波速注意:孔斜影响剪切波速传播的距离;剪切波初至新号的正确判读。单孔法识别S初至波特征:S初至波比P晚到,S振幅比P大,相反敲击S波相位差
180°。S横波;P02A11
2-2物探测试
直流电法:电测深、电剖面、高密度剖面法【利用电阻率】;充电法【电位】;自然电场法【利用自然电位差】;激发极化法【极化率】0211A交流电法:大地电磁测深及剖面法、人工源电磁频率测深、甚低频率法【电导率】;地质雷达【介电常数】
弹性波勘探:地震勘探、声波探测、地基微动测定;地震勘探包括:折射波法、反射波法、瑞雷波法
2-3室内试验
环刀试验:000
1(1)
S
eeeH=-+VH0:环刀高度为20mm;e0为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实度:0<Dr≤1/3疏松
1/3<Dr≤2/3中密2/3<Dr≤1密实()()minmaxmaxminmax0maxmind
ddddd
reeDeeρρρρρρ==-
第二章: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第三章:浅基础1规范承载力公式
基础底面Pmax与Pmin之比小于等于1.5。(1+6e/b比1-6e/b;e≤0.033b)03B04概念符合: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非极限承载力,只限于小偏心荷载基础承载力03B41
2承载力计算
WMlbFppv±=
minmax
或)61(Fminmaxb
e
lbppv±=当6be>时:laFpv32max=;eba-=2
kkvGFF+=;320kN/mAdγγGGGk==;N基础底面竖向力(N=Fv/A);
b基础宽度;偏心距FMe=;矩形抵抗矩62
lbW=;
03A54
算为负,则合力作用点位置在基底形心右侧
综合类
沉降缝的设置部位:地基规范P507.3.2
第四章:深基础
桩质量问题:泥浆护壁钻孔桩(沉渣和桩侧泥皮);沉管灌注桩(缩颈和断桩)。04A58
1水平承载力
C.01)03B11
2-3
;增加桩身刚度03A52、07B49、11B52
2负摩阻
桩侧土压缩性越低(或地面荷载越小)则桩侧土的变形减小,中性点埋深越小,
因此负摩阻力减小。负摩阻力不会超过极限侧摩阻力9A5110B8
中性点处:即无正摩阻力,也无负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为零,截面桩身轴力最大单桩负摩阻力与桩周土的类别和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有关P2665.4.4条文03A18中性点深度随桩的沉降增大而减小;随桩端持力层的强度和刚度增大而增加04A27
①摩擦型桩:由于受负摩阻力沉降增大,中性点随之上移,即负摩阻力,中性点与桩顶荷载处于动态平衡.假想中性点(按桩端持力层性质取值)以上摩阻力为零验算基桩承载力.
②端承型桩:由于桩受负摩阻力后桩不发生沉降或沉降量很小,桩土无相对位移或相对位移很小,
中性点无变化,故负摩阻力构成的下拉荷载应作为附加荷载考虑.08③当土层分布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由于下拉荷载是附加荷载的一部分,故应将其计入附加荷载进行沉降验算.
综合项
增强基础整体性和水平刚度,共同承受
03B47
04A32
第五章:地基处理
CFG,夯实水泥土桩,水泥土搅拌桩03B55砂石桩求需填砂量计算:
01
120
1
1eVe-=+或121
2
1122111sdddwdVVe
eeV
Vρρρρ==
=
+++?
和
第六章: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
高水位快速降低后,水位下降,渗透力增加。
1重力式挡土墙
反滤层的目的:以保证泄水孔不被堵塞,墙后土的细颗粒也不会被带走。由于挡土墙
后填料中含水量一般较小,动水压力可不计。04B11挡土墙稳定性验算:一般不包括变形验算04B13
2滑坡稳定性
稳定系数:
水平地震力(HFGα=)情况下的稳定系数;()cossinsincosHsHFFFGtgcA
Gββ?βββ
-+=
+;坡角
C≈0的无粘性土tgsFtg?
β=;顺坡有渗流sattgsFtgγ?
γβ'=;渗流水平溢出时()
()2tgtgsFtgωω?β
γγβγγ='-'+
滑坡抗滑桩宜设置在滑坡厚度较薄、推力较小、锚固段地基强度较高的地段。
(公路路基5.7.1)03A66、70
3路堤相关
04B53
与路堤同时施工。04B08
第七章:基坑与地下工程
矿山法原则:少扰动,早支撑,慎撤撸,快衬砌
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黄土隧道施工原则“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
水工隧道灌浆施工顺序材料先粗后细: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04B211抗倾覆计算
第八章:特殊条件下岩土工程
岩爆决定性条件:无水、高地应力、质硬性脆、岩体完整的岩层;
因素包括:不规则断面。注意题干问法04B4905
04A67
膨胀土地基建筑物裂缝特点:与建筑物建成的时间无关;低层建筑变形明显;
裂缝多呈倒八字;与地下水的变化有关。
背斜轴部,岩溶常最强烈;岩溶发育所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季节交替带(即有水平又有垂直渗流)发育最强烈,形态最复杂。04B29季节冻土地区路基翻浆原因:地下水位过高,毛细水不断补给,路基排水差,地表积水,路基含水量高。04A64
第九章:地震工程
结构各构件的连接要求-P12抗震3.55;
04B34小震—弹性;中震,大震—非弹性
小震(众值63%-重现期50年)<1.55°中震(基本10%-475)<1°大震(罕遇2~3%)
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第十章:岩土工程检测与检测
低应变:用于检查桩身完整性。04A31第十一章:工程经济与管理
现行的招标投标方式主要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04B67
1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特点:隐蔽性,风险性,时效性,复杂性,综合性。03B68
收篇:部分常用公式1土的物理基本指标换算
1ssatwdee
γγ+=
+;()11swdwe
γγ+=
+;11swdde
w
γ
γγ=
++=
;111'sw
wdde
e
γγγγ=
++-=-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242bbac
a
χ=-±-
2沉降计算
1)分层总和法:也可用(应力面积图解法):即/SEs=应力面积求三角形面积时注意1/2
(
)
12211
01
120
1
11iiiiis
apppSHHHHeEVVeeVe--?=
=
+--?=
=
+1
n
i
iS
S==
?∑
2)规范公式法:地基规范5.3.5P27()
1-1-1si
n
ii
issi
ipSEszzψψα
α='==-∑
sψ查表5.3.5
※注意siE取值:取土的自重压力至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应力之和段计算(取中点值)土力学P111
前期固结应力Pc:土在历史上曾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
超固结比OCR:前期固结应力Pc与现有固结应力(即自重应力)P0之比。OCR=Pc/P0OCR=1,即先期固结应力等于现有的固结应力,正常固结土通过原点OCR大于1,即先期固结力大于现有的固结应力,超固结土原点以上+y,即先期固结力小于现有的固结应力,欠固结土。原点以下–y正常固结计算公式:※求0ip时注意面积为三角形×1/2
01
100lg1n
n
iii
iciiii
iHSscep====+∑∑
式中:0ie—第i分层初始孔隙比;0ip—第i分层平均自重应力,sic回弹指数
cic—第i分层现场压缩指数;iH—第i分层厚度;ip?—第i分层平均压缩应力
欠固结计算公式:大部分土力学公式同正常固结式,个别用0clgii
i
ppp+?
超固结计算公式:
a:当压缩应力(平均固结力)c0iiippp?->时:
()0121
1
100lglg1nn
n
iciiiiiisici
iiii
iciHpppSsssccepp===??+?==+=+??+?
?∑∑∑
b:当压缩应力(平均固结力)
c0iiippp?-<时:
01
100lg1n
n
iiiisiiii
iHppSscep==+?==+∑∑
()122
12
211--/lglglgcisieepceeppp==-()
4)竖向固结度求沉降:地基处理规范
竖向固结度22
244
8
8
111z
tt
vvCtTHUSee
eSβππαπ
π
-∞
--=-=-
-
==
()
11vkeCωαγ+=2vvCTH
t=()222
ln184zvtUCHππ=??-??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物流管理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的解析思路与试题及答案
- 疫情舆论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业设计师考试变更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广告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创新思维试题题库及答案
- 决策能力的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全局认知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 渗透思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室内设计人机工程学讲义
- GB/T 35513.2-2017塑料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
- T-CEEAS 004-2021 企业合规师职业技能评价标准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区一等奖】-完整版课件
- 儿童生长发育专项能力提升项目-初级结业考试卷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方案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合同到期协议书(3篇)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