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述叶天士脾胃学说及其现代应用〔〕:
摘要:叶天士,清代出色医家、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且在内伤杂病方面,尤擅治疗脾胃病证,叶氏继承东垣学说,并结合自身临床经历,阐述脾胃分治之理,创立胃阴学说。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夜生活亦丰富多彩,通宵达旦尤为常见,如此一来,人体阴阳平衡严重破坏,加之饮食不节,肆食肥甘厚腻之品,致使脾胃功能受损。所以,对其未病先防极为重要。
关键词:叶天士;脾胃分治;胃阴学说;消渴
本文引用格式:史林林,刘力,陈晨,等.浅述叶天士脾胃学说及其现代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60):40-41.
DiscussofYeTianshi'sTheoryofSpleenandStomachandItsApplicationinModernTimes
SHILin-lin1,LIUli1,CHENChen1,SUNYang2
(1.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yangShaanxi712000;2.LangaoCounty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gaoShaanxi725400)ABSTRACT:YeTianshi,anoutstandingdoctorofQingDynastyandoneoftherepresentativesoftheschoolofepidemicfebriledisease,establishedtheguidingprinciplesyndrome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ofweifen,qifen,yingfenandxuefen.Furthermore,intheaspectofinternalinjuryandmiscellaneousdiseases,hewasespeciallygoodatthetreatmentofspleenandstomachdiseases.YeinheritedDongyuanTheoryandelaboratedtheprincipleofseparatetreatmentofspleenandstomachdiseasesandestablishedthestomach-yintheorybinedwithhisownclinicalexperience.Nowadays,peopleenjoyincreasinglydiversifiedlifestylesaswellasrichandcolorfulnightlife.All-nighterisparticularlymonandthebalanceofYinandYangofhumanbodyisseriouslydamaged.Inaddition,peopleeatfat,sweetandgreasyfoodatwill.Inthisway,spleenandstomachfunctionofmodernpeoplearedamaged.Therefore,itisveryimportanttopreventdiseasesbeforetheyoccur.
KEYWORDS:YeTianshi;Separatetreatmentofspleenandstomachdiseases;Stomach-yintheory;Symptom-plexofexcessiveeating
1脾胃学说的起源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组成局部。?内经?中最早阐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解剖形态,为后世确立脾胃学奠定了根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胃为卫之本,脾为营之源";,同时常以胃气存亡作为疾病转归的重要标志。金代医家李东垣著有?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伤那么元气衰弱,元气虚弱那么百病而生";,且强调了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性。至明清时期,叶天士深受李东垣?脾胃论?的影响,重视脾胃的生理作用,提出了脾胃分治、胃阴学说,对脾胃学的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现对此作一浅述。
2叶氏脾胃学说
2.1脾胃分治。叶天士【1】认为,虽然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且同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但其生理特性不一。脾脏属阴,为太阴湿土,主运化而升清,以阳气用事,喜燥恶湿。罗浩?医经余论?说:"夫脾为己土,其体常湿,故其用阳,譬之湿土之地,非阳光照之,无以生万物也。故治脾以燥药升之,所谓阳光照之也。";胃腑属阳,为阳明燥土,主受纳腐熟而降浊,需阴液滋润,喜润恶燥。如?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所云:"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胃喜柔润也。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脾喜刚燥也";。叶氏对脾胃生理特性之异的阐述,明确了其脾胃分治的思想,且将脾胃病分为脾阴虚、脾阳虚、胃阴虚、胃阳虚四类:①脾阴虚者:养中焦之营,治宜甘以缓之,代表方剂:当归建中汤加减;②脾阳虚者:脾阳动那么运,治宜温以宣达,代表方剂:附子理中汤加减;③胃阴虚者:阳土喜柔,治宜甘凉濡润以济之,代表方剂:麦门冬汤加减;④胃阳虚者:以通为补,治宜刚药柔用,代表方剂:附子粳米汤加减。叶氏脾胃分治的思想弥补了李东垣重在治脾的缺乏,为胃阴学说的产生奠定了根底。
2.2胃阴学说。叶氏认为,李东垣之法重在治脾、大升阳气,而对于胃阴亏虚者,不可投以温燥之品,应滋养胃阴,以助胃气;对于脾胃两虚者,应强调脾胃兼顾,健脾养胃,防止过温过燥。"胃为阳明之大,非阴柔不肯协和";。叶氏养胃阴之法,多用甘凉濡润之品以济之,使津液来复,通降自成。详细分为以下四种:
2.2.1甘凉濡润法:燥邪过盛,灼伤胃阴,可见咽干烦渴,虚烦不寐,饥不欲食,大便秘结,舌红或降;宜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等,代表方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
2.2.2酸甘济阴法:肝用太过,化热上扰,致使胃阴受损,症见:烦热,干呕,废食,舌干唇红,投以乌梅、五味子、白芍、生地黄、木瓜、阿胶等;
2.2.3甘缓养胃法:久病劳损,损伤脾胃,治宜甘平微凉微温,扶中益胃生津;常用扁豆、山药、薏苡仁、茯苓等,使健脾与益胃阴兼顾;
2.2.4芳香化湿法:暑温病后期,胃气阴两虚,可见:食欲不振,口黏口渴,大便不爽,常用佩兰、陈皮、半夏、荷叶等,以芳香醒脾化湿,清养胃阴。
3现代应用
3.1现病因素。随着经济的开展和生活程度的进步,人们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日益多样化。然而,这些改变大多与古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生之道相违犯。?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黄帝内经-素问?也提到"饮食有节,精神内守";,"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现如今,年轻人大都喜欢烧烤、夜生活、熬夜,有悖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物中"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恣食肥甘厚腻之品易阻碍脾胃运化,郁而化热,伤及胃阴;而且过劳的生活方式易打破人体阴阳平衡,久而损及肾阴,肾阴乃一身阴之根本,肾阴受损不能资生脾胃之阴。此类情况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3.2糖尿病。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消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方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阐述的根底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标准,"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那么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化的研究。
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三脏之中,虽有所侧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那么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那么阴愈虚。这与叶氏胃阴学说不谋而合: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渎职,积热内蕴,化燥节津;或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炽热内燔,消灼肺胃阴律;或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那么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
本病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治上消者宜用消渴方,方中麦冬、天花粉、生地甘凉濡润,滋其肺胃之阴;治中消气阴亏虚者宜用七味白术散,方中既有山药、茯苓甘缓养胃,又有藿香芳香醒脾、清养胃阴;治下焦多用五味子酸甘济阴,山药、茯苓补肾健脾。叶氏胃阴学说浸透其中。
3.3现代应用。叶氏的益气、养阴之法为后世医家所运用,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罗毅等【2】通过分析发现,中医治疗糖尿病,补气药与养阴药用药频率较高,亦表达了叶氏甘润、甘缓养胃之法。林兰教授【3】亦善运用益气养阴之法治疗消渴之人,整体把握,灵敏应变。夏军教授【4】认为,糖尿病早期以气阴亏虚为主,迁延日久,瘀血形成,因此益气养阴是关键,佐以行气活血,多采用黄芪补气升阳、西洋参益气养阴、当归活血生血,循证用药。朱良春教授【5】自拟"斛乌合剂";治疗糖尿病,方药甘凉培土、甘淡健脾、甘寒养阴、甘温益气,调气和血,用药甘、淡、平,与叶氏养阴之法不谋而合。众多学者通过临床观察说明益气养阴之法可改善糖尿病相关指标。李德锋等【6】通过临床研究说明,益气养阴活血方可有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症,且能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实验指标。沈孝伦等【7】亦通过临床观察说明益气养阴法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程度。宋莹莹等[8]通过实验说明。益气养阴通络方可促进胰岛细胞的修复,降低胰岛素抵抗,进步胰岛素的敏感性。周全等[9]通过实验说明,益气养阴活血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SCr、BUN、UAER,IL-17A显著升高,改善肾脏功能,从而进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4预防调摄。此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個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再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缺乏忧矣。";其中,节制饮食尤为重要。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生活起居规律。
4结论
脾胃乃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重视脾胃,对人体而言就是从源头上进展防治。而脾胃之病,叶氏分治阐述,且尤为重视胃阴,弥补李东垣治脾胃病之缺乏,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4.
【2】罗毅,付玉山.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2,31(01):118-119.
【3】倪青.著名中医学家林兰教授学术经历系列之四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治疗当益气养阴为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历[J].辽宁中医杂志,2000(04):145-146.
【4】周琦,来晓磊,尚菊菊,等.夏军教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经历[J].现代中医临床,2022,21(06):46-47.
【5】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糖尿病用药经历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历(39)[J].辽宁中医杂志,2022(03):163-164.
【6】李德锋,陈军,梁军,等.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17(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物流管理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的解析思路与试题及答案
- 疫情舆论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业设计师考试变更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广告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创新思维试题题库及答案
- 决策能力的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全局认知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 渗透思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室内设计人机工程学讲义
- GB/T 35513.2-2017塑料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
- T-CEEAS 004-2021 企业合规师职业技能评价标准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区一等奖】-完整版课件
- 儿童生长发育专项能力提升项目-初级结业考试卷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方案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合同到期协议书(3篇)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