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学生家访的反思_第1页
一次学生家访的反思_第2页
一次学生家访的反思_第3页
一次学生家访的反思_第4页
一次学生家访的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学生家访的反思

扶剑臣

(中坝镇高魁小学贵州省石阡县中坝镇邮编:555104)

摘要:家访是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授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启发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次学生家访,引领笔者反思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读书,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关键词:家访反思尊重做人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在其《论语》中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教育工作而言,那就是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要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师”,要虚心听取和诚恳接受他们良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因为,社会和家长的良好建议,能启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深刻反省,促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改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一次学生的家访让我体会颇深。

2013年2月21日晚,我到班上一名叫冯小菲的学生家去家访,走到她家住房前的院坝中本想先打招呼,但屋里音箱的声音特别大,我只好往前走,打算到了门边再叫主人。走到门边探头往屋里一看,只见该生在分贝极高的音响前读书,旁边一位个子很高、染着黄发、打扮时髦的英俊小伙正在跟着音箱唱歌。我愣住了,进屋的念头也怔住了,因为我猜想这不可能是学生的父亲,一定是邻居来玩的人或者是她的亲戚,进屋达不到家访的目的。再说可能与这人不会有共同的语言,因为这毕竟是社会上的“时髦人”,他是不管你老师一套的,对老师会不屑一顾,况且我也不喜欢接触社会上这种“时髦”之人。但我还是镇静地走了进去,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年轻人竟然是学生的亲叔叔,他不是我所想的那种人,他先代学生为我倒了茶,接着递上一支上档次的烟,便与我侃侃交谈起来。毕竟是跑世外的人,他说话坦诚有礼,且很有知识味,他用真诚、质朴而精深的语言与我交谈:“感谢老师对她们的关心,由于我哥家境不好,事多对孩子学习照管不周……我是吃社会饭的,就是以前读书不认真,上学时不理解老师的用意,导致现今知识少,落得现在飘流社会,幸好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才勉强立足社会。我在外的这几年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特别注重亲人的学习,望他们能有机会增长知识,不图什么高官厚禄,只求他们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生存能力……”。与他的一席谈话使我深受感动,特别是他以提议和建见的方式说的下面三句话,令我回味,催我奋进,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特殊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他的第一个建议是:“教师要一视同仁地耐心引导和教育学生,不要体罚和抛弃后进生。”从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是十年前某中学所在班级中的后进生之一,开始进校不懂事,胆大调皮,一天夜里,被护校队一位姓安的老师查夜时发现其有调皮行为,不但没有正确引导和教育他,反而重重地体罚。一顿毒打后,将他从三楼顺着梯子推滚下二楼,这让他极度气愤,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后来便邀了几个同学提刀砍了这位老师,也同样对老师一顿打骂,导致被学校开除而辍学。他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无知、可耻,但也是那位老师的引导、教育无方所致,现在既懊悔又憎恨那位老师。”

他的第二个建议是:“老师用不着太辛苦进户家访,应多开家长会,要像我所见到的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老师一样,每周至少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与老师互相沟通,共同管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听后便说:“我们这里的学生家长由于知识和眼界的原因,导致认识不到位,素质跟不上,且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差,外出打工挣钱人多,稍能明白事理及年轻一点的人都外出挣钱了,家中只留下老人们看家,在家里里外外本已忙得不可开交,根本不会想到参与家长会;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差,不好意思参与,索性不来或来了呆上几分钟便带着怨气离去。家长们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达不到开家长会的目的。”他反驳我道:“如果做任何事都有太多顾虑,那就一事无成。可在会前把通知发给家长,如有不到的那干脆就不再管他的孩子了。因为家长都不重视自己的孩子,老师还管什么呢?”他的话令我无言可答。

“我现在最尊敬的是老师,因为人的一生知识的多少、行为的好坏都取决于老师的传授和教育。我想,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那么,偷、抢、杀、奸等违法犯罪行为哪还会有呢?执法、公安人员就不会那么辛苦,甚至会取消。所以,我认为其他有权、有钱的人都比不上教师伟大。”这是他的第三句肺腑之言。

三句平凡而质朴的话,正是三个良好的忠告,它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心胸开阔,催我奋发;又启发我深刻反省,让我心灵受到触动,不禁引起我对教育工作的反思。

反思1:对学生的爱,是教育者的灵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真谛关键在于一个‘爱’字。”他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有“爱”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爱是教育者的灵魂!由此看来,教育,我认为:应该是以“爱”贯穿始终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的引领以及品德、人格的感化的思想活动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爱为基础,树立好教书育人的理念,以素质教育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核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学生观,奉行“生生能成才”的教学理念去关爱、尊重和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以使全体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然,我们关爱学生,不只是帮助他们的生活,毫不保留地为其传授知识,为其辅导功课使其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从全面人格和能力入手,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及其人生成长中独导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在个性上暂时调皮、学习成绩差的所谓的学困生、个性生,我们不能看到他们一时的调皮或某些方面有缺陷、成绩跟不上等就“一棍子打死”,不关心、不尊重、不耐心教育和引导,甚至冷落、以恶语变相体罚或是行动体罚他们。若是这样,我们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会引发师生矛盾,致使师生两者身心受挫,特别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憎恨、恐惧老师而不能很好学习和发展,甚至辍学而荒废了学生的一生(上文中的安老师对待冯氏学生的叔叔的行为及其后果,便就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一个鲜活的教训)。相反,个性生是班上更加脆弱的群体,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他们个性的缺陷和学习的困难,他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总是惧怕家长、同学以及老师对他们的冷落和议论。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一般学生是这样,对待心灵更加脆弱的个性生和学困生更应如此。对待个性生、学困生,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多留心观察、关爱他们,真诚地与他们谈心,全面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存在个性和学困的原因,并针对性是疏导和帮助。同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避开他们的不足话题,不要揭示他们的心灵伤疤。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加以赞扬和肯定,让其树立自信心;要有分层的教学和辅导方式使其逐渐进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用真诚善良的言行去感化他们,用可行的方法引导他们懂得怎样调节身心,怎样与人相处,怎样找到自信,怎样弥补不足,怎样提高学习和发展自我……我们不能象文中的安老师那样犯下恶果,误了学生的一生,让学生后悔,令学生憎恨,要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才和发展。

反思2教学生读书,更要教学生做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自古以来,由于教师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职责而迎得了世人如此高的评价。而教育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领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知识的要求,更重要的具有良好的身心和品德,学会做人、处事,掌握现代信息本领,具有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自主探索、自强进取的精神,懂得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的全面本领。即就是教育方针所说的“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无疑对教育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新课程指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读书,更重要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亦即教师不仅要以渊博的知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品德、宽容的胸襟、求知的方法、积极的为人处事态度和情感去感化和引领学生,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中所言:“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在一切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入理解“教书育人”的内涵,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批判单一的“知识就是人才”的片面思想,奉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以教育为人民、教育服务社会为宗旨去全面育人,尽力奉献,培育出一代思想品德良好、知识渊博、创造力强,能自我生存,终身学习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总之,这次家访,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