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梦耀九天这十年把奇迹镌刻在浩瀚太空_第1页
科学史:梦耀九天这十年把奇迹镌刻在浩瀚太空_第2页
科学史:梦耀九天这十年把奇迹镌刻在浩瀚太空_第3页
科学史:梦耀九天这十年把奇迹镌刻在浩瀚太空_第4页
科学史:梦耀九天这十年把奇迹镌刻在浩瀚太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耀九天,这十年把奇迹镌刻在浩瀚太空巍巍凉山,通天高塔。10月15日凌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静静矗立,静待飞天号角的吹响。3时11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一道冲天的火光划破夜空,长征二号丁搭载着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飞向浩瀚太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度高密度任务实现15战连捷。高密度任务连战连捷,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速度、刻画中国精度是这十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闪亮的名片,北斗全球成功率100%、天链升空成功率100%、嫦娥探月成功率100%……一项项夺人眼球的数字勾勒出西昌航天人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圆梦轨迹。山海问天挺进深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从诞生伊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承担起远征高轨的重任。十年来,西昌航天人扎根山沟海岛、向天图强,不断刷新着中国人挺进太空的新高度。北斗组网,星耀全球。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发出熊熊烈焰,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44次发射将55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到地球同步轨道,在36000公里的高轨建造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太空罗盘”。九天揽月,千年梦圆。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然而这所谓的“最近”平均距离也有384403.9千米,这一距离远超地球同步轨道。十年来,西昌、文昌两座探月母港接续奋斗,在月球留下一个个闪耀的中国烙印。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2018年“嫦娥四号”完成月背征途,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带回“土特产”……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扬帆星河,漫步荧惑。漫漫征途,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即便最近时也有5460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的140多倍,更是有航天专家以“跨越太平洋的高尔夫”来形容火星探测任务的难度。而就在嫦娥五号奔月同年的7月23日,天问一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征奔向火星,实现中华儿女行星探测的“天问”首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创造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新高度。激情奋进创新突破,不断创造中国速度十年,仅够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孩童,但十年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却实现跨越式成长,从年均5~6发任务走向年均“20+”,文昌航天发射场拔地而起成为我国最先进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十年间,火箭发射工位上不断升级的“加速表”,向全世界展示了西昌航天“看得见的中国速度”。这是一张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密度的数据表——2013年共执行3次发射任务,2014年共执行2次发射任务,2015年共执行11次发射任务……进入到2018年,连续数年年均发射次数稳定在近20次。这是一张西昌发射场二号工位发射提速的时间轴——第一个10次发射用了6年多、第10个10次仅用了1年多,第一个50次发射用了22年、第二个50次仅用了9年多……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部署,创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新纪录;文昌航天发射场从2014年建成到如今承担大质量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发射以及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形成执行高密度任务能力;培养一名分系统指挥员从三到四年,缩短至一年,王宇亮、于新辰、周承钰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中迅速成长,能力素质飞升,“80后”“90后”成长为发射场中坚骨干力量。精益求精万无一失,不断刻画中国精度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地面上的差之毫厘,太空中就谬以千里。从执行首次航天发射任务伊始,西昌航天人就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烙印进骨髓、融入进血脉里。航天发射,99分都是不合格。2020年6月,举世瞩目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在即,然而在射前综合检查中却突然发现火箭三级发动机中减压阀压力数据出现异常,操作人员进入火箭舱体中检查时发现减压阀壳体上出现一个鸡爪形的细小裂纹。指挥部当机立断作出决策:“不带问题加注,不带隐患上天。”识别风险35条,制定防控措施95项,应急预案4份,组织8次泄出演练,把规程细化到分钟级,精确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令,严慎细实的西昌航天人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常规推进剂泄回,确保了火箭在一周后顺利起飞,创造了北斗组网100%成功的骄人战绩。一个个时间节点,铭刻着西昌航天人在追求精益求精上的不懈奋斗——2009年,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心,构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为首家构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航天发射中心。2021年,大力推进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试点工作。2022年,研发出关键区域浅层风预报保障系统,实现场区浅层风定量化、可视化、精细化预报,并在天舟四号发射任务中,首次实现我国浅层风精细预报保障重大航天发射任务。这十年,西昌航天人用精益求精刻画出近乎极致的“中国精度”,助力一件件大国重器从这里腾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