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读书报告_第1页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读书报告_第2页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读书报告_第3页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读书报告_第4页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辩证关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当天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地震同时引起核电站事故,发生了威胁全球的核泄漏。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全球人关注的焦点。同时在中国,两会期间,以“低碳经济”等新兴环保概念为代表唤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对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议题的极大关注。“环境污染”首次作为备选热词,并首度入选十大热点话题。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而环境污染也给我们的健康与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什么环境污染能够引起人们如此的关心,特别是21世纪来,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对环境优化的投入,掀起了一轮环境保护热。那是因为历史和现实太多证据表明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以下就是我的读书报告与相关的实例相合来说明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研究的对象,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与生物的物质。空气、水体、土壤、家居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在20世纪,世界上发生了许多突发性的污染事件,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1.1976年7月意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2.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反应堆元件受损,放射性裂变物质泄漏,使周围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极度不安之中,人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一片混乱。3.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万居民逃难。4.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剧毒气体外泄,使2500人死亡,20万人受害,其中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5.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6.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绝迹,成为死河。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饮用,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在面对这些世界性突发性污染事件之后,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20世纪全人类共同保护地球环境的三大宣言。1.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郑重申明: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各国有责任确保不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环境政策应当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2.1982年,《内罗毕宣言》:才指出了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和环境、发展、人口与资源之间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3.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它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一次在承认发展中国家拥有发展权力的同时,制定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接下来,我将总结一下主要影响我们健康的具体的环境污染物。由无机物构成的污染物。如各种有毒金属及其氧化物、酸、碱、盐类、硫化物和卤化物等。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染物中大量为无机污染物,其中硫、氮、碳的氧化物和金属粉尘是主要的大气无机污染物。各种酸、碱和盐类的排放,会引起水体污染,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如铅、镉、汞、铜会在沉积物或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与生物。无机元素不同价态或以不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其环境化学行为和生物效应大不相同,这是当今无机污染物研究中的前沿领域。有机污染物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可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两大类。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噪声污染的危害有:(一)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二)损伤听觉、视觉器官。(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这种症状,药物治疗疗效很差,但当脱离噪声环境时,症状就会明显好转。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在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引起胃溃疡。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有不利影响,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他们的心脑功能发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此外,噪声还对动物、建筑物有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也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对人体的非热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免疫系统:我国有有初步观察到,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的人和同龄正常人相比,其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细胞花环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使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内分泌系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使人的丘脑一一垂体一一肾上腺功能紊乱;CRT、ACTH活性增加,内分泌功能受到显著影响。遗传效应:微波能损伤染色体。动物试验已经发现;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会在4-12%的精原细胞骨形成染色体缺陷,老鼠能继承这种缺陷,染色体缺陷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C。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光污染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看不见银河噪光污染正在损害你我的眼睛,近视与环境有关,人们都知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没有发觉身边潜在的威胁一一噪光污染,正严重损害着人们的眼睛。《关于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于1985年在维也纳签署,《公约》明确指出大气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合作行动,保护臭氧层,并首次提出氟氯烃类物质作为被监控的化学品。微生物污染是空气的微生物污染和水的微生物污染。空气虽然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自然环境,没有细菌和其它形式的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足够的水分和可利用的养料,但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空气中可存在某些微生物,包括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金葡菌、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可成为空气传播疾病的病原。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称为生物污染。1997年6月北京某写字楼暴发军团病,一时间内大楼内有108位人员患病,患病率34.62%,患者出现浑身疼痛,部分人扁桃体发炎、腹泻、高烧。军团病是嗜肺军团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菌主要来自土壤和污水,由空气传播,自呼吸道侵入。是一种典型大气的生物污染。研究表明,军团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约1年,在河水中存活约3个月。军团病的潜伏期2~20天不等。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有寒颤、肌疼、头疼、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病死率高达15%~20%,与一般肺炎不易鉴别。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艾滋病: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霍乱: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外来船只将受污染的压舱水排放到秘鲁海港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造成了1万人死亡。截至2011年1月7日,海地因霍乱死亡3759人。海地全国已有18.1万人感染过霍乱病毒,其中10.1万人在医院接受过治疗。而今流感、肝炎、霍乱和英国的疯牛病等依然在许多地方扩散和流行。这一组组数字,这一件件案例无不表明,生物污染极大的威胁人类健康。另外,环境激素来源主要是由:1.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环境激素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物质以及在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都含有大量环境激素的成分。许多种避孕药和雌性激素也是环境激素的直接来源。2.在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在渔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为使鱼虾和家禽等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生”的激素饲料;为促使蔬菜、瓜果生长期缩短,菜农和果农不惜喷洒或注射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脱落酸等“催熟剂”。人们使用的化妆品、洗洁剂等未经处理就直接进入环境中,随着“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到消费者环节,环境激素的浓度可放大几十倍、百倍甚至数万倍!环境激素与人类体内的激素受体“结合”,则引发内分泌紊乱,表现在发育、生殖、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环境激素释放到环境中,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动物和人类体内蓄积、富集,在机体内与激素受体结合,具有类似于人和动物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引起人类等多种生物的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免疫能力下降和生殖失常,也称为“环境荷尔蒙”。1.由于环境激素是由外部环境进入机体,并产生类似内激素的作用,干扰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又称“外因性的分泌干扰物质”。2.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致癌、免疫抑制等等,其中尤以造成人体生殖功能异常最引人关注。部分环境激素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还会干扰其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环境激素还可造成鱼类、鸟类野生动物的大量非正常死亡,使动物雌体、畸形.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的最终灭绝。3.环境激素高度浓缩的现象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各种环境激素污染的食物被人类食用后,有毒物质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影响生殖和人口质量,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当今,环境问题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到了不可不治,不可不议的地步。环境污染时刻威胁着人类健康,让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