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复活(节选)》-周朴园聂赫留多夫对比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9《复活(节选)》-周朴园聂赫留多夫对比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9《复活(节选)》-周朴园聂赫留多夫对比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9《复活(节选)》-周朴园聂赫留多夫对比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9《复活(节选)》-周朴园聂赫留多夫对比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任务比较人物《复活》聂赫留朵夫《雷雨》周朴园在文中找出关于人物反省过程的描写(每部作品至少三处)原文摘录分析人物形象原文摘录(写大致的情节即可)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两者反省过程的同与不同两位负心汉的反省之路两位负心汉的反省之路1

爱情,古往今来令人讴歌与追求,负心,古今中外遭人鄙弃与谴责。然而,在《复活》和《雷雨》两部作品中,由于托尔斯泰和曹禺两位艺术大师不约而同地在两个负心汉聂赫留朵夫、周朴园身上注入了一种反省意识,那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两位负心汉是如何进行反省的呢?导入分析人物聂赫留朵夫忏悔的罪人始乱终弃的贵族老爷周朴园阴险狡诈的无情资本家卑劣的伪君子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面对着曾经被自己诱奸过的喀秋莎,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一种变化呢?请同学按课文段落的顺序找到相关章节。合作探讨1)“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2)“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3)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合作探讨语言描写。聂赫留朵夫在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

动作、神态描写。聂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4)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5)不过,说也奇怪,……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合作探讨心理描写。表明了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其实这也是他迈出自己精神复活的第一步心理描写。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6)“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他不敢开口了。7)59-62、67小节精神的我逐渐战胜兽性的我。合作探讨语言、心理描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也表现了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忏悔。聂赫留朵夫心理变化在探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初见玛丝洛娃,他真诚忏悔、赎罪;当看到她索要钱而变得堕落时,他复活的心在犹豫、动摇;最后,他决定拯救她,希望她精神苏醒。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忏悔贵族是指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身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落后及不合理性,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农民的立场。托尔斯泰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来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呢?合作探讨引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苏联文艺批评家凯尔迪什,把“心灵辩证法”的这种变化称为心理的“涟式反应”。即人物的心灵本来如同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就是:人物的心灵本来如同一个安澜的湖面。忽然,一块石头掉了进来,打破了水面的宁静,湖上立刻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总结:托翁就是抓住了这湖面上所有的涟漪,将一连串的涟漪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出来,从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斯洛娃的那一刻起,他认识到自己的虚伪与懦弱,开始自我的灵魂拯救,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痛苦的过程,但聂赫留朵夫在经历了多次艰苦的心灵搏斗之后,走向了前进。托翁将这些心理过程通过细腻的笔触精准地反映了出来,让读者逐渐见证了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心灵辩证法在刻画聂赫留朵夫时,作者成功运用了“心灵辩证法”。他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矛盾处境中,用内心独白、对话,以及全知视角的直接分析等手法细细展现,体现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过程,使人物的感情变化能够顺应自身性格的逻辑,自然而真实。分析人物鲁侍萍一系列娴熟的动作,感到熟悉得知三十年前投河自尽的那对母子还活着鲁侍萍的存在对他产生了威胁,会影响他如今的生活怀疑鲁接近自己的目的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的心理活动怀疑惶恐震惊戒备在《雷雨》中,周朴园在三十前与鲁侍萍相爱,并且侍萍为他生下两个孩子,由于身份地位的差异,周朴园最后屈从于封建礼教,将侍萍赶出周家,逼得侍萍投河自杀。这与聂赫留朵夫造成玛斯洛娃的悲剧有相似之处,那么难道周朴园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后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么?合作探讨合作探讨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打听坟墓所在,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俱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一直记着侍萍的生日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周朴园拥有财富、身份、地位、荣耀。他刻意把自己标榜成一个“仁厚”“善良”的“好人物”,一个“正直”“有教养”的谦谦君子。他对侍萍,确实付出过真心真情,但这种感情又极脆弱。当他面对家庭的压力和前程的诱惑时,他放弃了这种感情,将侍萍推上绝路。一个人对已经失去的东西,总觉得珍贵,倍感怀念。侍萍既以死去,对他就不再有什么威胁。这种怀念,又因他灵魂的内疚和补过赎罪之心而愈加重了它的重量,成为一种自我慰藉和赎罪的情绪。他对待侍萍的所谓“怀念”是以侍萍已死为前提条件的。当30年后侍萍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可能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利益,他惶恐无定,立即翻脸不认人,市侩相和铜臭味一下子本能地表现出来,他的所谓忏悔、赎罪立刻烟消云散了。这只能证实: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是建立在某些条件的基础上。总体上,愧疚大于爱。合作探讨周朴园的爱与忏悔因为他意识此时的侍萍已经不是当年的侍萍了,而是鲁贵的妻子,四凤、周萍、鲁大海的妈妈,她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所作所为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这样的考虑是处于他此时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家,所考虑到的问题,一下子又回到现实,变得冷漠自私起来。合作探讨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分呢?虽然此时的周朴园用金钱打发侍萍,面对亲生儿子依旧露出资本家的狡诈面孔,但纵观整部剧作,周朴园最后在所有人面前坦白了对侍萍始乱终弃的真相,并且逼迫周萍认出他的亲生母亲侍萍,但是他的忏悔却暴露了四凤与周萍的兄妹关系,从而又导致了再灾难的到来。但是对他而言,也算是完成了“由恶向善”的改变。合作探讨周朴园一直都是以万恶的资本家形象存在于剧作中么?最终他的结局怎样呢?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看到玛斯洛娃堕落后的种种表现之后,越发感觉到了自己的全部罪恶,从此人性复苏了,走上了拯救玛斯洛娃的道路,同时在这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的拯救,认为跟玛斯洛娃结婚是“叫自己改邪归正,把自己引导到另一个世界去,在那里成为一个有益的人”,聂赫留朵夫前后是两个活生生的人,他的复活从见到玛斯洛娃起,就一直向精神的我靠拢。在《雷雨》中,三十年来,周朴园对自己酿成侍萍的悲剧并没有心安理得,真心实意地怀着悔过之心,他喜欢使用侍萍用过的家具,连摆设的方式也不改变,这三十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反省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只不过这种反省意识很淡薄,此时的他依旧是一个冷酷、虚伪、维护个人利益的资本家,所以当三十年后看到侍萍时,他会马上想到用金钱打发侍萍。但也恰恰因为侍萍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