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课件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课件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课件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课件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学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一、直接写得数。(9

分)35×4=189×0=515÷5=

414÷2+36=

56÷7=107×5=74×2=

89-3×7=

217+93=279÷9=714-328=

25×(69-65)=

二、填空。(16

分)1、2011

年有(

)天,今年的六月份有(

)天,十月份有(

)天。

2、边长是(

)的正方形周长是

20cm.

任何数和

0

相乘积是(

)。

3、海南岛的冬天(

)下雪,东北的冬天(

)下雪。

)4、一列火车从上午6

时到下午6

时共行驶了1020

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9

1

日前一天是( )月( )日。5、给周长是

142cm,宽

29cm

的画做画框。画框的长至少是(

)cm。5、581÷4

是(

)位数,余数是(

)。500×4,积的末尾有(

)个零;

6、3

年=(

)月,5000g=(

)kg7、15

时是(

)午(

)时;晚上

9

时是(

)时。

8、长方形和正方形都(

)个角,并且都是(

)角。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5

分)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

2、今天是

12

30

日,明天就是元旦了。

3、公历年数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4、一列火1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

5、1000

千克的大米和一吨的面粉一样重。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4

分)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Α、一定是四位数

Β、一定的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要看因数的情况确定。

2、盒子里有

3

个黄球,8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摸出一个,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

А、黄球В、白球

С、红球

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

75,除数是

)。

А、0В、1

С、754、两个周长是

8cm

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А、16

厘米

В、24

厘米

С、12

厘米

五、计算题。(31

分)1、用竖式计算(①、②验算)(16

分)

①816÷8=②

308÷7=

③119÷7=④704×8=⑤465×9=

⑥888÷6=

2、脱式计算。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2

3700÷4×3225÷5÷3

638-320÷8

3、列式计算。⑴、273

里有几个

3?

(2)712

236

的差是

7

的多少倍?

(3)、6

325

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六、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一面看到的?连一连。

从正面看到

从侧面看到

从上面看到

七.应用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45

米,宽

35

米,小丽沿操场边跑了

5

圈,一共跑了多少米?(5

分)

一辆汽车

14∶30

从甲城出发,17∶30

到达乙城,两城相距

360

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

分)

更多免费试卷下载

分站

一个杯子

4

元,一个热水瓶

18

元,50

元钱能买

1

个热水瓶和几个杯子?

3700÷4×3225÷5÷3638-320÷8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参考答案)一、直接写得数。(9

分) 学号:35×4=140

189×0=0515÷5=103

414÷2+36=24356÷7=8

107×5=535

74×2=148

89-3×7=68217+93=310279÷9=31

714-328=386

25×(69-65)=100二、填空。(16

分)1、2011

年有(365

)天,今年的六月份有(

30

)天,十月份有(31

)天。

2、边长是(

5cm

)的正方形周长是

20cm.

任何数和

0

相乘积是(

0

)。

3、海南岛的冬天(不可能)下雪,东北的冬天(一定

)下雪。

4、一列火车从上午

6

时到下午

6

时共行驶了

1020

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

85

)千米。9

1

日前一天是(8

)月(31

)日。从上午

6

时到下午

6

时,刚好

12

个小时,1020÷12=85(千米/小时)5、给周长是

142cm,宽

29cm

的画做画框。画框的长至少是(

42

)cm。

(142-29×2)÷2=425、581÷4

是(

)位数,余数是(

1

)。500×4,积的末尾有(

3

)个零;

6、3

年=(

36

)月,5000g=(

5

)kg7、15

时是(

)午(

3

)时;晚上

9

时是(21)时。

8、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个角,并且都是(直)角。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5

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参考答案)4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

×

2、今天是12月30日,明天就是元旦了。

(×

今天是

12

30

日,明天就是

12

31

日。

3、公历年数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

(×

公历年数是

4

的倍数不一定是闰年。整百的数就不是。

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5、1000

千克的大米和一吨的面粉一样重。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4

分)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C

Α、一定是四位数

Β、一定是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要看因数的情况确定。比如:1×100=100,积是三位数。

9×900=8100,积是四位数。

2、盒子里有

3

个黄球,8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摸出一个,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C

)。

А、黄球В、白球

С、红球

数量越多,摸中的可能性就越大。

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

75,除数是(

B

)。

А、0В、1

С、75

75(被除数)÷1(除数)=75(商)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5

任何数÷1(除数)=任何数。

4、两个周长是

8cm

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C

А、16

厘米

В、24

厘米

С、12

厘米

在草稿纸上画出如下图形:

答案显而易见。

2

2

2

(4+2)×2=12

五、计算题。(31

分)1、用竖式计算(①、②验算)(16

分)

1、①816÷8=102

308÷7=44

③119÷7=17

④704×8=5632

⑤465×9=4185

⑥888÷6=148

2、脱式计算。任何数÷1(除数)=任何数。6

3700÷4×3225÷5÷3

638-320÷8

=925×3

=45÷3

=638-40=2775=15

=5983、列式计算。⑴、273

里有几个

3?

(2)712

236

的差是

7

的多少倍?

273÷3

(712-236)÷7=91

=476÷7=68

(3)、6

325

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25÷6=54······1

商是

54,余数是

1。

六、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一面看到的?连一连。

从正面看到

从侧面看到

从上面看到

七.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45

米,宽

35

米,小丽沿操场边跑了

5

圈,一共跑了多少米?(5

分)

3700÷4×3225÷5÷3638-320÷87

35

45跑一圈的路程=长方形的周长=(45+35)×2=160(米)

5

圈的路程=

160×5=800(米)可列如下综合算式:

(45+35)×2×5=800(米)答:一共跑了

800

米。

一辆汽车

14∶30

从甲城出发,17∶30

到达乙城,两城相距

360

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

分)

路程÷时间=速度路程:360

千米。

时间:17∶30-14∶30=3(小时)速度:360÷3=120(千米/小时)可列如下综合算式:

汽车行驶时间:17∶30-14∶30=3(小时)速度:360÷3=120(千米/小时)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120

千米。

一个杯子

4

元,一个热水瓶

18

元,50

元钱能买

1

个热水瓶和几个杯子?

总钱数-买热水瓶的钱=买杯子的钱

35850-18=32(元)

买杯子的钱÷杯子的单价=杯子的个数32÷4=8(个)

可列如下综合算式:

(50-18)÷4

=32÷4

=8(个)

答:50

元钱能买

1

个热水瓶和

8

个杯子。

50-18=32(元)9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设计说明10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检测生字和新词。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次芦笛声?

都是怎样的芦笛声?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再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课时11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3.

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声。

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3.

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段。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2.

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

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1.

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

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现实生活中是

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

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

2.

默读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

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

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可这次海边之行,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

1.默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声。12

引导学生写一句和爷爷的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或警句。

三、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也为这些从未经过大风大浪的学生理解主人公当时为何会非常害怕打下基础。总结:是啊,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

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遭遇困难

的时候,让我们拿出勇气,拿出胆量,让我们时 强化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刻想起——爷爷的芦笛,想起爷爷说过的话——

心。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四、再读课文,积累语句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板书设计

4

爷爷的芦笛

婉转悠扬清

脆奇

往欣

喜勇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引导学生写一句和爷爷的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或警句。也为13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

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寒假生活语文(S)教学设计14的情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的情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15【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一、直接写得数。(9

分)35×4=189×0=515÷5=

414÷2+36=

56÷7=107×5=74×2=

89-3×7=

217+93=279÷9=714-328=

25×(69-65)=

二、填空。(16

分)1、2011

年有(

)天,今年的六月份有(

)天,十月份有(

)天。

2、边长是(

)的正方形周长是

20cm.

任何数和

0

相乘积是(

)。

3、海南岛的冬天(

)下雪,东北的冬天(

)下雪。

)4、一列火车从上午6

时到下午6

时共行驶了1020

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9

1

日前一天是( )月( )日。5、给周长是

142cm,宽

29cm

的画做画框。画框的长至少是(

)cm。5、581÷4

是(

)位数,余数是(

)。500×4,积的末尾有(

)个零;

6、3

年=(

)月,5000g=(

)kg7、15

时是(

)午(

)时;晚上

9

时是(

)时。

8、长方形和正方形都(

)个角,并且都是(

)角。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5

分)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

2、今天是

12

30

日,明天就是元旦了。

3、公历年数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4、一列火16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

5、1000

千克的大米和一吨的面粉一样重。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4

分)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Α、一定是四位数

Β、一定的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要看因数的情况确定。

2、盒子里有

3

个黄球,8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摸出一个,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

А、黄球В、白球

С、红球

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

75,除数是

)。

А、0В、1

С、754、两个周长是

8cm

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А、16

厘米

В、24

厘米

С、12

厘米

五、计算题。(31

分)1、用竖式计算(①、②验算)(16

分)

①816÷8=②

308÷7=

③119÷7=④704×8=⑤465×9=

⑥888÷6=

2、脱式计算。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17

3700÷4×3225÷5÷3

638-320÷8

3、列式计算。⑴、273

里有几个

3?

(2)712

236

的差是

7

的多少倍?

(3)、6

325

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六、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一面看到的?连一连。

从正面看到

从侧面看到

从上面看到

七.应用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45

米,宽

35

米,小丽沿操场边跑了

5

圈,一共跑了多少米?(5

分)

一辆汽车

14∶30

从甲城出发,17∶30

到达乙城,两城相距

360

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

分)

更多免费试卷下载

分站

一个杯子

4

元,一个热水瓶

18

元,50

元钱能买

1

个热水瓶和几个杯子?

3700÷4×3225÷5÷3638-320÷818【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参考答案)一、直接写得数。(9

分) 学号:35×4=140

189×0=0515÷5=103

414÷2+36=24356÷7=8

107×5=535

74×2=148

89-3×7=68217+93=310279÷9=31

714-328=386

25×(69-65)=100二、填空。(16

分)1、2011

年有(365

)天,今年的六月份有(

30

)天,十月份有(31

)天。

2、边长是(

5cm

)的正方形周长是

20cm.

任何数和

0

相乘积是(

0

)。

3、海南岛的冬天(不可能)下雪,东北的冬天(一定

)下雪。

4、一列火车从上午

6

时到下午

6

时共行驶了

1020

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

85

)千米。9

1

日前一天是(8

)月(31

)日。从上午

6

时到下午

6

时,刚好

12

个小时,1020÷12=85(千米/小时)5、给周长是

142cm,宽

29cm

的画做画框。画框的长至少是(

42

)cm。

(142-29×2)÷2=425、581÷4

是(

)位数,余数是(

1

)。500×4,积的末尾有(

3

)个零;

6、3

年=(

36

)月,5000g=(

5

)kg7、15

时是(

)午(

3

)时;晚上

9

时是(21)时。

8、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个角,并且都是(直)角。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5

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参考答案)19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

×

2、今天是12月30日,明天就是元旦了。

(×

今天是

12

30

日,明天就是

12

31

日。

3、公历年数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

(×

公历年数是

4

的倍数不一定是闰年。整百的数就不是。

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5、1000

千克的大米和一吨的面粉一样重。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4

分)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

C

Α、一定是四位数

Β、一定是三位数

С.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要看因数的情况确定。比如:1×100=100,积是三位数。

9×900=8100,积是四位数。

2、盒子里有

3

个黄球,8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摸出一个,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C

)。

А、黄球В、白球

С、红球

数量越多,摸中的可能性就越大。

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

75,除数是(

B

)。

А、0В、1

С、75

75(被除数)÷1(除数)=75(商)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20

任何数÷1(除数)=任何数。

4、两个周长是

8cm

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C

А、16

厘米

В、24

厘米

С、12

厘米

在草稿纸上画出如下图形:

答案显而易见。

2

2

2

(4+2)×2=12

五、计算题。(31

分)1、用竖式计算(①、②验算)(16

分)

1、①816÷8=102

308÷7=44

③119÷7=17

④704×8=5632

⑤465×9=4185

⑥888÷6=148

2、脱式计算。任何数÷1(除数)=任何数。21

3700÷4×3225÷5÷3

638-320÷8

=925×3

=45÷3

=638-40=2775=15

=5983、列式计算。⑴、273

里有几个

3?

(2)712

236

的差是

7

的多少倍?

273÷3

(712-236)÷7=91

=476÷7=68

(3)、6

325

的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25÷6=54······1

商是

54,余数是

1。

六、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一面看到的?连一连。

从正面看到

从侧面看到

从上面看到

七.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45

米,宽

35

米,小丽沿操场边跑了

5

圈,一共跑了多少米?(5

分)

3700÷4×3225÷5÷3638-320÷822

35

45跑一圈的路程=长方形的周长=(45+35)×2=160(米)

5

圈的路程=

160×5=800(米)可列如下综合算式:

(45+35)×2×5=800(米)答:一共跑了

800

米。

一辆汽车

14∶30

从甲城出发,17∶30

到达乙城,两城相距

360

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

分)

路程÷时间=速度路程:360

千米。

时间:17∶30-14∶30=3(小时)速度:360÷3=120(千米/小时)可列如下综合算式:

汽车行驶时间:17∶30-14∶30=3(小时)速度:360÷3=120(千米/小时)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120

千米。

一个杯子

4

元,一个热水瓶

18

元,50

元钱能买

1

个热水瓶和几个杯子?

总钱数-买热水瓶的钱=买杯子的钱

352350-18=32(元)

买杯子的钱÷杯子的单价=杯子的个数32÷4=8(个)

可列如下综合算式:

(50-18)÷4

=32÷4

=8(个)

答:50

元钱能买

1

个热水瓶和

8

个杯子。

50-18=32(元)24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设计说明25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检测生字和新词。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次芦笛声?

都是怎样的芦笛声?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再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课时26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3.

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声。

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3.

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段。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2.

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

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1.

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

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现实生活中是

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

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

2.

默读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