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考点一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开发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自然环境 (1)范围:①
三省及内蒙古自治 区东部 (2)基本特征:②
、沃野千里黑龙江、吉林、辽宁山环水绕第2课时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一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开2.自然条件 (1)地貌格局呈③
状 外侧:④____
中间:⑤
和山地丘陵 内侧:⑥_____
(3)温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 南北热量差异较大:⑦
三个温度带 降水:自⑧
向⑨
递减 (3)植被:以寒温带⑩
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⑪_____半环河流山脉平原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南西北针叶林沼泽2.自然条件半环河流山脉平原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南西北针3.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地资源优势 土壤肥沃 黑土:⑫
的东部和北部、⑬
西部 黑钙土:⑭
的中西部 土地资源丰富 耕地面积广大,集中分布在⑮
、辽河平原和⑯__________
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连片:便于⑱
作业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机械化3.土地资源及其开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土地开发 进行⑲
,建立国营农场 保护沼泽湿地: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⑳
,并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水利建设荒地 (2)土地开发水利建设荒地1.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方法指导1.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方法指导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牧畜优质①宜林面积大;②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皆伐为主营林措施措施措施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1.(原创题)读图,完成(1)~(2)题。强化专练1.(原创题)读图,完成(1)~(2)题。强化专练(1)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C.河水主要参与内陆循环D.地貌以山地、平原为主(2)与太湖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主要是因为 (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B.黑土被开垦后土壤肥力下降C.降水较少,水分不足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经营粗放(1)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
第(1)题,通过经纬度和轮廓特征判断,图示区域为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属于外流河。第(2)题,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属于集约化经营;黑土肥力可以通过秸秆还田得到保持;东北山环水绕,大部分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不是产量较低的主要因素。答案
(1)A
(2)A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和轮廓特征判断,图示考点二农业生产和布局基础梳理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 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占主导地位 全国重要的
和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2)林业 地位:是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分布:
、小兴安岭和
三大林区耕作业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考点二农业生产和布局基础梳理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耕作业2.农业布局 (1)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
(2)布局 自东向西:
地带;农林、农耕、农牧地带;
地带 自南向北:
地带;农耕地带;
地带地域性林农牧业海洋渔业农林牧2.农业布局地域性林农牧业海洋渔业农林牧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作物分布区粮食作物主粮作物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谷地、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杂粮作物玉米分布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谷子分布普遍,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高粱辽河平原为主产区规律总结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作物分布区粮食主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谷地、盆经济作物大豆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甜菜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亚麻以黑龙江省产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附近经济大豆以平原地区最多,甜菜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亚麻以黑龙江2.(2010·黑龙江联考)读图,回答(1)~(3)题。强化专练2.(2010·黑龙江联考)读图,回答(1)~(3)题。强化(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防护林C.春小麦 D.温带草原(3)图例Ⅰ表示的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A.寒潮 B.低温冻害C.沙尘暴 D.森林火灾(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解析
图示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应为林地分布图;且图例Ⅲ所示植被位于松嫩平原的西部,应为农田防护林;图例Ⅰ主要为天然林区,冬春季节东北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防火。答案
(1)D
(2)B
(3)D解析图示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考点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梳理1.黑土的开发 (1)问题:
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 严重,__
下降 (2)对策 实行
、耕松结合、
”的耕作制 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_______
,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生产潜力土壤肥力少耕深松深松蓄水有机肥植树造林考点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梳理1.黑土的开发生产潜力2.林业的发展 (1)问题:
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 对策 (2)以
为主,合理采伐 加强
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营林自然保护区2.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营林自然保护区3.湿地的保护 (1)问题: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逐年 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2)对策 建立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采取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湿地面积湿地保护区工程措施3.湿地的保护湿地面积湿地保护区工程措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借助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商品农业,但在开发中出现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针对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需要,东北地区要加强农、林、牧基地建设。东北地区的农业问题与对策及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如下面两表所示:深化探究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探究(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领域类型问题成因对策环境耕地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人口剧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农业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等现象,发展优质品种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地退化,资源利用失调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质量低、成本高(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领域类型问题成因对策环耕(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发展的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农业发展的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西部草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山区以森林资源保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
(2)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B.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强化专练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强化专练(2)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解析
本题组考查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基础。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大且集中,黑土肥沃,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答案
(1)C
(2)D(2)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考向一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例1】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考向调研考向一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考向调研材料二表1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hm2)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2001686.953.82609.53350.22003541.022.12627.23190.32004600.111.42901.53513.02005654.09.52775.23438.7材料二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2001686.953.8260
材料三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2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000t)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2001106001181383807711180148220021113612410832773713801966 材料三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2003121301378990208281450250020041140013077915679215401589200512160131819360820173012712006130001340010000——600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食用工业其他200312(1)材料一中甲地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_______平原。(2)表1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__________________,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1)材料一中甲地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对种(3)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解析
(1)甲地(46°N,62°E)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甲地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1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26℃;全年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成为当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乙地最低气温-16℃,最高气温24℃,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500~6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有利于玉米生长。松嫩平原有中国“玉米带”之称。(2)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由表格第2列数值变化可得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每一年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2001年为77.9%、(3)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2002年为82.3%、2003年为82.6%、2004年为80.7%。比重最高的为82.6%。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9.5÷3438.7≈0.28%。(3)由表2分析:①玉米总产量及总需求量都在增长;②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量超过玉米总产量,受供需关系的影响,玉米价格将上扬,从而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改进耕作技术,增加玉米产量。第(1)题,气候类型判断,可两步走: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因为甲乙均为北半球)。部分学生掌握不太熟练,需加强这方面的总结。2002年为82.3%、2003年为82.6%、2004年为答案
(1)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松嫩(2)先降后升82.6%
0.28%(3)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答案(1)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预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粮仓”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2009年有望继续增加。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部门获悉,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7亿亩,比上年再增加500万亩以上,力争连续第六年夺取粮食丰收。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近年来,该省认真落实中央惠农富民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8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达到84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连续5年夺取粮食丰收。【预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材料二(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缓解我国粮食不足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农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1)主要原因是该区是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可为水稻生产提供热量和水分条件;(2)主要侧重于借鉴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手段;(3)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4)主要从单产、机械化、科技、人口等几个方面来回答。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农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答案
(1)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改良作物品种等(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考向二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例2】读下图,回答(1)~(3)题。考向二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例2】读下图,回答((1)写出P地地形区的名称。(2)该地区在P地发展种植业,且建立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其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什么?(3)目前,该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你认为其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地(1)写出P地地形区的名称。解析
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①由经纬度数值判断该地主要位于我国东北;②图示区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③地形特征及河流流向;④绝大部分在45°N~50°N地区,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并注意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P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为平原,根据经纬度可判断为东北三江平原。第(2)题,图中沼泽广布,要开垦沼泽地带,首先要排水。三江平原纬度位置较高,夏短冬长,其热量条件制约着粮食生产,使之成为一年一熟制的耕作区。第(3)题,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既有沼生和湿生植物、沼泽动物和微生物,又有各种非生物系统。沼泽生态系统解析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①由经纬度数值判断该地主要位于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若其遭受破坏将影响到整个生态平衡。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沼泽湿地主要集中地区,在合理开发利用沼泽的同时,对现存的沼泽要加以保护。答案
(1)三江平原。(2)排水。热量条件。(3)C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答案(1)【预测2】
(原创题)阅读材料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预测2】(原创题)阅读材料图表,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9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材料二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9年9月23日这(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材料一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C.水稻 D.冬小麦(2)该校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3)根据该校所处的位置,可判断其所在的地形区为(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C.准噶尔盆地 D.华北平原(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材料一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4)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是我国________(经济作物)产区,适宜该作物生长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近年来,该地区由于土地的超载使用,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4)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东北农业区发展等。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该地不能生长冬小麦。第(2)题,据图可知,该地9月23日(秋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杆、影等长),由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可列算式如下:45°=90-当地地理纬度,即当地地理纬度为45°。由图示信息还可归纳出当地时间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1:40,由此可求出其经度为125°E。第(3)题,由经纬度位置可推断出为东北地区,第(4)、(5)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东北农业区答案
(1)D(2)(45°N,125°E)(3)B(4)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甜菜纬度高,气候温凉(5)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其他措施只要合理即可)。答案(1)D题组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评价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甲、乙两地区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1~2题。对点训练题组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评价对点训练1.乙地区比甲地区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的海洋性比甲地强
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甲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气候的海洋性明显,冬季气温高,故无霜期较甲地长。D1.乙地区比甲地区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D2.关于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区: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区: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区:冬小麦,一年一熟
解析
甲地为我国东北中温带地区,种植春小麦、一年一熟;乙位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可种植冬小麦、一年两熟,但乙地的气候较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C2.关于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题组二: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解析
所谓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域。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的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东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主题组二: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要商品粮基地,就自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高;另一方面,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就社会因素而言,东北地区人少地多,本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剩余的粮食较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因此,商品粮基地的形成过程中,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世界商品农业发达的地区均具备上述条件。 答案
D 要商品粮基地,就自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题组三:区域农业布局及发展方向
读下图,完成4~6题。题组三:区域农业布局及发展方向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5.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6.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6.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
结合经纬网及区域轮廓图可判定该区位于东北 地区。第4题,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 东部、大兴安岭北部和松嫩平原上,分别适于畜牧业、 种植业和林业发展。第5题,东北平原粮食商品率高于 太湖平原是因为东北平原地广人稀。第6题,该省沼泽 面积广大,这些沼泽具有很高的环境价值,应很好地保 护,正在实施的退耕工程,目的就是保护湿地。该省地 广人稀,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和乳肉生产。
答案
4.D
5.D
6.B 解析结合经纬网及区域轮廓图可判定该区位于东北7.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7.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主要原因是
。(2)松嫩平原多沼泽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松嫩平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克服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主要原因解析
第(1)题,应认真读图,查看年降水量线的变化,同时对应横坐标信息,从不同地区,距海远近等去分析。第(2)题,沼泽地形成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地形等去思考,从图中可知该地中间地势低、易积水,另外纬度高,气候寒冷,蒸发弱;多冻土,水分难以下渗。第(3)题,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属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点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第(4)题,限制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是气候灾害,高纬温度低,另外地势低平,涝灾严重,采取措施应保温排水。解析第(1)题,应认真读图,查看年降水量线的变化,同时对应答案
(1)山地多,高原、平原少;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山地多地形雨;西部内陆距海远(2)中间地势较低,易积水;气候寒冷,蒸发弱;多冻土,水分不易下渗(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低温内涝培育耐寒品种;发展大棚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返回答案(1)山地多,高原、平原少;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第2课时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考点一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开发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自然环境 (1)范围:①
三省及内蒙古自治 区东部 (2)基本特征:②
、沃野千里黑龙江、吉林、辽宁山环水绕第2课时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一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开2.自然条件 (1)地貌格局呈③
状 外侧:④____
中间:⑤
和山地丘陵 内侧:⑥_____
(3)温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 南北热量差异较大:⑦
三个温度带 降水:自⑧
向⑨
递减 (3)植被:以寒温带⑩
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⑪_____半环河流山脉平原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南西北针叶林沼泽2.自然条件半环河流山脉平原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南西北针3.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地资源优势 土壤肥沃 黑土:⑫
的东部和北部、⑬
西部 黑钙土:⑭
的中西部 土地资源丰富 耕地面积广大,集中分布在⑮
、辽河平原和⑯__________
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连片:便于⑱
作业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机械化3.土地资源及其开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土地开发 进行⑲
,建立国营农场 保护沼泽湿地: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⑳
,并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水利建设荒地 (2)土地开发水利建设荒地1.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方法指导1.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方法指导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牧畜优质①宜林面积大;②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皆伐为主营林措施措施措施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1.(原创题)读图,完成(1)~(2)题。强化专练1.(原创题)读图,完成(1)~(2)题。强化专练(1)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C.河水主要参与内陆循环D.地貌以山地、平原为主(2)与太湖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主要是因为 (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B.黑土被开垦后土壤肥力下降C.降水较少,水分不足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经营粗放(1)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
第(1)题,通过经纬度和轮廓特征判断,图示区域为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属于外流河。第(2)题,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属于集约化经营;黑土肥力可以通过秸秆还田得到保持;东北山环水绕,大部分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不是产量较低的主要因素。答案
(1)A
(2)A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和轮廓特征判断,图示考点二农业生产和布局基础梳理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 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占主导地位 全国重要的
和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2)林业 地位:是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分布:
、小兴安岭和
三大林区耕作业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考点二农业生产和布局基础梳理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耕作业2.农业布局 (1)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
(2)布局 自东向西:
地带;农林、农耕、农牧地带;
地带 自南向北:
地带;农耕地带;
地带地域性林农牧业海洋渔业农林牧2.农业布局地域性林农牧业海洋渔业农林牧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作物分布区粮食作物主粮作物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谷地、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杂粮作物玉米分布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谷子分布普遍,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高粱辽河平原为主产区规律总结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作物分布区粮食主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谷地、盆经济作物大豆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甜菜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亚麻以黑龙江省产量最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附近经济大豆以平原地区最多,甜菜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亚麻以黑龙江2.(2010·黑龙江联考)读图,回答(1)~(3)题。强化专练2.(2010·黑龙江联考)读图,回答(1)~(3)题。强化(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防护林C.春小麦 D.温带草原(3)图例Ⅰ表示的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A.寒潮 B.低温冻害C.沙尘暴 D.森林火灾(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解析
图示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应为林地分布图;且图例Ⅲ所示植被位于松嫩平原的西部,应为农田防护林;图例Ⅰ主要为天然林区,冬春季节东北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应注意防火。答案
(1)D
(2)B
(3)D解析图示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考点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梳理1.黑土的开发 (1)问题:
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 严重,__
下降 (2)对策 实行
、耕松结合、
”的耕作制 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_______
,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生产潜力土壤肥力少耕深松深松蓄水有机肥植树造林考点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梳理1.黑土的开发生产潜力2.林业的发展 (1)问题:
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 对策 (2)以
为主,合理采伐 加强
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营林自然保护区2.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营林自然保护区3.湿地的保护 (1)问题: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逐年 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2)对策 建立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采取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湿地面积湿地保护区工程措施3.湿地的保护湿地面积湿地保护区工程措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借助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商品农业,但在开发中出现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针对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需要,东北地区要加强农、林、牧基地建设。东北地区的农业问题与对策及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如下面两表所示:深化探究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探究(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领域类型问题成因对策环境耕地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人口剧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农业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等现象,发展优质品种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地退化,资源利用失调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质量低、成本高(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领域类型问题成因对策环耕(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发展的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农业发展的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西部草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山区以森林资源保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
(2)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B.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强化专练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强化专练(2)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解析
本题组考查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基础。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大且集中,黑土肥沃,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答案
(1)C
(2)D(2)有关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考向一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例1】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考向调研考向一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考向调研材料二表1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hm2)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2001686.953.82609.53350.22003541.022.12627.23190.32004600.111.42901.53513.02005654.09.52775.23438.7材料二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2001686.953.8260
材料三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2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000t)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2001106001181383807711180148220021113612410832773713801966 材料三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2003121301378990208281450250020041140013077915679215401589200512160131819360820173012712006130001340010000——600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食用工业其他200312(1)材料一中甲地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_______平原。(2)表1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__________________,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1)材料一中甲地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对种(3)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解析
(1)甲地(46°N,62°E)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甲地全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12℃,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26℃;全年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成为当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乙地最低气温-16℃,最高气温24℃,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500~6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有利于玉米生长。松嫩平原有中国“玉米带”之称。(2)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由表格第2列数值变化可得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每一年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2001年为77.9%、(3)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2002年为82.3%、2003年为82.6%、2004年为80.7%。比重最高的为82.6%。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9.5÷3438.7≈0.28%。(3)由表2分析:①玉米总产量及总需求量都在增长;②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量超过玉米总产量,受供需关系的影响,玉米价格将上扬,从而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改进耕作技术,增加玉米产量。第(1)题,气候类型判断,可两步走: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因为甲乙均为北半球)。部分学生掌握不太熟练,需加强这方面的总结。2002年为82.3%、2003年为82.6%、2004年为答案
(1)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松嫩(2)先降后升82.6%
0.28%(3)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答案(1)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预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粮仓”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2009年有望继续增加。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部门获悉,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7亿亩,比上年再增加500万亩以上,力争连续第六年夺取粮食丰收。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近年来,该省认真落实中央惠农富民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8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达到84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连续5年夺取粮食丰收。【预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材料二(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缓解我国粮食不足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农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1)主要原因是该区是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可为水稻生产提供热量和水分条件;(2)主要侧重于借鉴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手段;(3)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4)主要从单产、机械化、科技、人口等几个方面来回答。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农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答案
(1)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改良作物品种等(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考向二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例2】读下图,回答(1)~(3)题。考向二东北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例2】读下图,回答((1)写出P地地形区的名称。(2)该地区在P地发展种植业,且建立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其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什么?(3)目前,该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你认为其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地(1)写出P地地形区的名称。解析
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①由经纬度数值判断该地主要位于我国东北;②图示区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③地形特征及河流流向;④绝大部分在45°N~50°N地区,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并注意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P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为平原,根据经纬度可判断为东北三江平原。第(2)题,图中沼泽广布,要开垦沼泽地带,首先要排水。三江平原纬度位置较高,夏短冬长,其热量条件制约着粮食生产,使之成为一年一熟制的耕作区。第(3)题,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既有沼生和湿生植物、沼泽动物和微生物,又有各种非生物系统。沼泽生态系统解析由题干可获取以下信息:①由经纬度数值判断该地主要位于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若其遭受破坏将影响到整个生态平衡。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沼泽湿地主要集中地区,在合理开发利用沼泽的同时,对现存的沼泽要加以保护。答案
(1)三江平原。(2)排水。热量条件。(3)C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答案(1)【预测2】
(原创题)阅读材料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预测2】(原创题)阅读材料图表,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9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材料二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9年9月23日这(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材料一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C.水稻 D.冬小麦(2)该校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3)根据该校所处的位置,可判断其所在的地形区为(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C.准噶尔盆地 D.华北平原(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材料一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4)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是我国________(经济作物)产区,适宜该作物生长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近年来,该地区由于土地的超载使用,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4)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东北农业区发展等。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该地不能生长冬小麦。第(2)题,据图可知,该地9月23日(秋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杆、影等长),由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可列算式如下:45°=90-当地地理纬度,即当地地理纬度为45°。由图示信息还可归纳出当地时间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1:40,由此可求出其经度为125°E。第(3)题,由经纬度位置可推断出为东北地区,第(4)、(5)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东北农业区答案
(1)D(2)(45°N,125°E)(3)B(4)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甜菜纬度高,气候温凉(5)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其他措施只要合理即可)。答案(1)D题组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评价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锡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六校联考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四校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第二次招聘(2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14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4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销售经理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三明市永安市交通运输局编外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衡水市中医院呼吸科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标准化病人考核集
- 2025中心医院财务信息系统HRP凭证处理与报表取数考核
- 2025年党的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以及答案
-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25版)
- 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英语试卷
- 《英国下午茶文化》课件
- 2025年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省赛)参考试题(附答案)
- 美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课件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基孔肯雅热科普宣传学习课件
- 数据结构(Java语言描述)(第2版)课件全套 张静 单元1-8 数据结构与算法 - 哈希表
- 2025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