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1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唐朝刘禹锡诗人的世界,领略他对秋的独特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唐朝刘禹锡诗人的世界,领略他对秋的独特感受2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3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

2、理解诗意

3、欣赏品味

4、比较提高

5、背诵默写6、举一反三学习目标4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一、了解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5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听读诗歌。秋词二、听读诗歌。6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学习《秋词》(其一)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三、学习《秋词》(其一)7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古代和作者对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豪迈的心情。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古代和作者对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在哪里?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的雄姿,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了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在哪里?

9“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10

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11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12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山行》)?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

秋思》)?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13四、比较阅读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明确: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颂秋)。

异:《山行》表现的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最后抒情水到渠成,情景交融;《秋词》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情景理相得益彰。

四、比较阅读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明确14六、小结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六、小结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15

八、举一反三秋魂

贾鹏

朝霞接弯月,豪气上九霄。

我诗无限美,

梦得不必恼。

秋意贾鹏

天高紫光照,水深灵气涌。书小藏真经,咫尺笑天翁。七、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八、举一反三16夜雨寄北夜雨寄北1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18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19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2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指作者的妻子。指回家的日期。什么时候才能。重头谈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21译诗诗意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译诗诗意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22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23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写景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24课堂练习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何时能够

再回叙

李商隐课堂练习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25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D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26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27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28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29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303、这首诗歌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4、诗中“涨”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你认为累赘吗?为什么?“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3、这首诗歌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漂泊异31

4.怎样理解“涨秋池”的意境?

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4.怎样理解“涨秋池”的意境?

给人的感觉岂325、三、四句写的什么内容呢?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5、三、四句写的什么内容呢?三、四句“33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张先《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4谢谢谢谢3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6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人的生平,明确写作背景;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37走近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走近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38背景: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背景:3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40理解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理解诗句点明处境及心态,41理解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表达报国情怀!(高要求:会赏析)理解诗句虚实结合的写法。表达报国情怀!(高要求:会赏析)42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43迁移运用,内化积累同学们,假如作者陆游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迁移运用,内化积累同学们,假如作者陆游现在就站在我们44潼关潼关45走近作者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走近作者谭嗣同(1865.3.10—1898.9.246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写作背景: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47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潼关48诗文译读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诗文译读49归纳提升

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17岁的谭嗣同在陕西潼关饱览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时所作。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从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归纳提升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1750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5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52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唐朝刘禹锡诗人的世界,领略他对秋的独特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唐朝刘禹锡诗人的世界,领略他对秋的独特感受53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54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

2、理解诗意

3、欣赏品味

4、比较提高

5、背诵默写6、举一反三学习目标55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一、了解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56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听读诗歌。秋词二、听读诗歌。57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学习《秋词》(其一)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三、学习《秋词》(其一)58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古代和作者对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豪迈的心情。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古代和作者对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5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在哪里?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的雄姿,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了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在哪里?

60“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61

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62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6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山行》)?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

秋思》)?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64四、比较阅读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明确: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颂秋)。

异:《山行》表现的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最后抒情水到渠成,情景交融;《秋词》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情景理相得益彰。

四、比较阅读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明确65六、小结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六、小结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66

八、举一反三秋魂

贾鹏

朝霞接弯月,豪气上九霄。

我诗无限美,

梦得不必恼。

秋意贾鹏

天高紫光照,水深灵气涌。书小藏真经,咫尺笑天翁。七、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八、举一反三67夜雨寄北夜雨寄北68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69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70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7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指作者的妻子。指回家的日期。什么时候才能。重头谈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72译诗诗意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译诗诗意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73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74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写景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75课堂练习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何时能够

再回叙

李商隐课堂练习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76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D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77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78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79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80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813、这首诗歌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4、诗中“涨”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你认为累赘吗?为什么?“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3、这首诗歌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漂泊异82

4.怎样理解“涨秋池”的意境?

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4.怎样理解“涨秋池”的意境?

给人的感觉岂835、三、四句写的什么内容呢?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5、三、四句写的什么内容呢?三、四句“84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张先《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85谢谢谢谢8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7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人的生平,明确写作背景;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88走近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