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综合型)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计算络合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3、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实验原理溶液中金属离子M和配位体L形成MLn络合物。其反应式为:MnLMLn,当达到平衡时,其络合稳定常数为:K[MLn] „„„(1-1)[M][L]nK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MLn、[M、[L分别为络合平衡时络合物、金属离子和((1-1式中各浓度值应以活度来代替,n式中右边各项的浓度及n值,则就能算得K值。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这些参数。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透过的光形成了吸收谱带(或称吸收曲线,因而可以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定分析,这是定性分析的基础。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入射光强I0I
与投射光强I之间有如下关系:I eklc „„„(1-2)0Iln0klcD „„„(1-3)ID(或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对于一定溶质,溶剂及一定波长的入射I光k为常数;c为溶液的浓度;l为比色皿(液层)厚度; 称透光率。I0lD与溶液浓度成正比。DC即可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求得相应的浓度值,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络合物组成的测定DDx5-2
max
所对应的摩尔分数值,即可求出n值。为了配溶液时方便,通常取相同摩尔浓度的M溶液和L溶液,在维持总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按不同的体积比配成一系列混合物溶液。这样,它们的体积比也就是摩尔分数之比。Vx
max
时所取L溶液的体积分数即:x LVVVM L
M溶液的体积分数为1x,则配位数为:n x1x
„„(1-4)若溶液中只有络合物MLnD和MLnDx从曲线上的极大位置即可求出nM及配位L与络合物在同一波长D并不是完全由络合物MLn吸收所引起,必须加以校正。其校正方法如下:D对溶液组成(0005-3D可以认为是由金属离子ML吸收所引起,因此,把0DD0
,所得到的差值DD'D0
就是该溶液组成下浓度的光密度数值。作此光密度Dx的曲线,曲线极大点所对应的溶液的组成就是络合物组成。用此方法测定络合物组成时,必须在所选择的波长范围内只有MLn一种络合物有吸收,而金属离子M和配位体L等都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Dx曲线上极大点所对应的组成才是络合物组成。稀释法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设开始时金属离子ML的浓度分别abxxK (ax)(bnx)n
„(1-5)M(总摩尔数)5-4起始金属离子浓度及配位体浓度分别为a1
b ,a1
b,则2K x x
„„„(1-6)(ax)(b1 nx)n
(ax)(b2
nx)n72型分光光度计1套容量瓶(100ml)13移液管(50ml) 172型分光光度计1套容量瓶(100ml)13移液管(50ml) 1支(250ml)2个(25ml) 1烧杯(250ml)1个(10ml) 2(100ml)2个钛鉄试剂(1,2-二羟基苯,3,5-二黄酸钠)分析纯0.005M硫酸高铁铵(NHFe(SO)12HO)分析纯 0.005M4PH=2.1 HCL
4 2 2实验步骤10.005M0.005M11100ml溶液编号1234567891011硫酸高铁铵(ml)012345678910钛鉄试剂(ml)109876543210缓冲溶液25252525252525252525252、测定络合物MLn的最大吸收波长max用6号样品测定其吸收曲线,以蒸馏水为参比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由小到大的光密度值。做波长—光密度曲线,找出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max
数值。3、以蒸馏水为参比液,测定11个样品在波长max
下的光密度值。4、配制0.0025M的硫酸高铁铵及0.0025M钛鉄试剂溶液各100ml。0.005M50ml100ml0.0025M100ml。50.0025M0.0025M1溶液,并测定其在波长max
下的光密度值。数据记录和处理1、将所得数据列表。2、做最大吸收峰曲线D。3DxDx曲线。4、按上述方法进行校正,求出两组溶液中络合物的校正光密度数值DDD。05、作两组溶液的Dx图,于同一坐标上。6、找出曲线最大值下相应于
x n的数值,从n的数值即可得到络合物组成MLn。1x7、从图上找出二组溶液中任意相同光密度的二点所对应的溶液组成(即求出a1
b ,a1 2b数值。28、根据(1-6)x的数值。9x数值算出络合物稳定常数。10、利用G0RTlnK稳
计算该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思考题1、试分析影响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因素。2、为什么要控制溶液的PH值。参考文献罗澄明,向明礼,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北京大学等校,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校,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综合型)实验目的1、掌握一种常用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稀溶液理论。实验原理利用稀溶液的冰点降低依数性质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冰点降低(凝固点降低)即含非挥发性溶质的二组分稀溶液的凝固点将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数学表达式为 T0
TKf
m (2-1)式中:T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为溶液的凝固点;K为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简称0 f为凝固点降低常数;m为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gg又因为 m1000 (2-2)W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g和W分别表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g。1000g将(2-2)式代入(1)式得MKf
TW全部实验操作归结为凝固点的精确测量。所谓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测定溶剂、溶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步冷曲线,而得到溶剂、溶液的凝固点。注意实验操作中必须掌握体系的过冷程度。仪器与试剂凝固点测定仪一套,SWC-Ⅱ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一台,水银温度计(0~50℃,最小分为0.1℃1支,大玻璃缸一只 环己烷(A.R.,萘(A.R.,冰实验步骤1、将仪器安装好,取自来水注入冰浴槽中(水量以注满浴槽体积2/33~50C。2、纯溶剂环己烷的凝固点的测定纯溶剂环己烷的近似凝固点的测定。50ml近似凝固点。纯溶剂环己烷的精确凝固点的测定。0.50C重复两次取其平均值。3、溶液的凝固点的测定0.114g己烷液中,待萘全部溶解后,依(2-2)的步骤测定溶液的近似凝固点与精确凝固点,重复两次,取平均值,再加0.120g,按同样的方法,测另一浓度的凝固点。如是已预先配置好的溶液,则可直接测定。结果记录与处理室温: 气压环己烷密度环己烷质量 W环物质物质质(g) 凝固点(℃) 凝固点降低 相对分子质量体 积 测量 平均值 值(ml) 值 (T)环己烷(gmol1)128第一片萘第二片实验注意事项1、凝固点的确定较为困难。先测一个近似凝固点,精确测量时,在接近近似凝固点时,降温速度要减慢,到凝固点时快速搅拌。2、千万不要过冷,若过冷太甚,凝固的溶剂过多,溶液的浓度变化过大,所得凝固点偏低。结果讨论1、本实验的关键在于掌握体系的过冷程度。如果溶液过冷程度不大,则放出的凝固热不易测得,可以将温度回升的最高值作为溶液的凝固点。若过冷太甚,凝固的溶剂过多,溶液的浓度变化过大,所测凝固点偏低。2、溶液的冷却曲线与纯溶剂的冷却曲线不同,不出现平台,只出现拐点,即当析出固相,温度回升到平衡温度后,不能保持一定值,因为部分溶剂凝固后,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平衡温度要逐渐下降。3、用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只适用于非挥发性溶质且非电解质的稀溶液。思考题简答1、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适用?2、在冷却过程中固液相之间和寒剂之间,有哪些热交换?它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何影响?3、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的影响如何?4、影响凝固点精确测量的因素有哪些?参考文献复旦大学等校,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北京大学等校,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刘廷岳,王岩,物理化学实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丙酮碘化反应实验目的1、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酸作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及活化能。2、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在酸的催化式可表示为:dC dC E
dCI
kCPCqCr
„„„(3-1)dt dt
A I2 H式中,CE为碘化丙酮的浓度;C
C+HC
A为丙酮的浓度;k表示丙酮碘化反应总的速率常数。指数p、q、r分别为丙酮、碘和氢离子的反应级数。如反应物碘是少量的,而丙酮和酸对碘是过量的,则反应在碘完全消耗之前,丙酮和酸的浓度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实验证实在本实验的条件(酸的浓度较低)下,丙酮碘化反应q(除非在很高的酸度下因而反应直到碘全部消耗之前,反应速度将是常数。即dCEkCpCr 常数 „„„(3-2)dt A H对上式(3-2)积分可得:C kCPCrtC „„„(3-3)E A HdC dC式中C为积分常数。由于
,可由C
CE的变化,并由
对时间tdt dt I2 I2作图,求得反应速率。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钾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利用分光光度法直接观察碘浓度的变化,从而测量反应进程,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按照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某指定波长下,光密度D与碘浓度C 有:I2DalCI2
„„„(3-4)1 I又根据 D
lg0 „„„(3-5)T I式中:I0为入射光强度,可采用通过蒸馏水后的光强;I为透过光强度,即通过碘溶液后为溶液厚度;al式中al可通过对已知浓度的碘溶液的测量来求得。将通过蒸馏水的光强定为透光率100,然后测量通过溶液时的透光率T,则有:al(lg100lgT)/CI2
„„„(3-6)将(3-4)、(3-5)式代入(3-3)式中整理后得:lgTk(al)CPCrtB „„„(3-7)A H由(3-7)式可知,lgT对时间t作图,通过其斜率m可求得反应速度。即mk(al)CPCr
„„„(3-8)A H(3-8)式与(3-2)式相比较,则有m/(al) „„„(3-9)为了确定反应级数P,至少需进行两次实验。当丙酮初始浓度不同,而氢离子、碘的初始A1CA2=uCA1
CCH
C 、CH1 I2
C 。则有I12 kCPCr C
upCP 2
A2H2
I22u
则 lg2plgu kCPCrCq CP 1 H
I1 12mp(lg2)/lgu(lg2)/lgu „„„(3-10)m1 1同理,当丙酮、碘的初始浓度分别相同,而酸的浓度不同时,即CA3=C、C
C 、CH3
wC
H
,可得出
A1 I3 I12 2r(lg3)/lgw „„„(3-11)1又由CA4=C、C C 、C xCA1 H
H
I4 I12 2q(lg4)/lgx „„„(3-12)1从而作四次实验,可求得反应级数p、r、q。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温度时的速率常数,就可以根据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关系式或 可以求算反应的活化能。
„„„(3-13)仪器和药品72型分光光度计1套容量瓶(50mL)7只超级恒温槽(带有恒温夹层)1套容量瓶(100mL)2只移液管(10mL,5mL)各3只秒表1块碘溶液(含2%KI)(0.01mol·dm-3) 丙酮溶液(2mol·dm-3)。实验步骤1、调整分光光度计:首先把恒温槽调到25.0℃。然后打开微电计开关,旋转调零旋钮,500nm时放入暗箱并使其处于光路中。调整光亮调节器,使微电计光点处于透光率“100”的位置上。2al0.01mol·dm-35mL50mL容量瓶中,用二次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即得0.001mol·dm-325.0℃时,置于光路中,测其透光率,利用(3-7)al值。3110dm3左右二次蒸馏25.00.01mol/m3标准碘溶液10dm310dm310dm3、5dm3,注入已编号(1~4号)450dm3容量瓶中。另取一支移液管1~41mol·m-35dm3、5dm310dm3、5dm3(注意依瓶号顺序),50dm32mol/m350dm3标准丙酮溶25.0℃的恒温槽中恒温(10min)。10dm31号容量瓶内,当丙酮溶液混合液将干净的比色皿清洗多次,然后把此溶液注入比色皿(上述操作要迅速),同时间的透光率。每隔2分钟测定透光率一次,直到取得10~12个数据为止。如果透光率1分钟记录一次。在测定过程中用蒸馏水多次校正透光率“0”点和“100”点。5dm3,10dm3、10dm32号、3号、4号容量瓶,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不同时间的透光率。编号标准碘溶液标准盐酸溶液编号标准碘溶液标准盐酸溶液标准丙酮溶液蒸馏水(ml)(ml)(ml)(ml)1105102521055303101010204551030溶 液的 配置 可如 下表 所示:4、将恒温槽的温度升高到35.0℃,重复上述操作1,2,3,但测定时间应相应缩短,可改为1min记录一次透光率。数据记录和处理将测得数据填于下表,并由(8-7)式求将测得数据填于下表,并由(8-7)式求al透光率 平均值al1 2 32、测定恒定温度下混合溶液的时间—透光率,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时间时间(min)TlgT25.0℃35.0℃25.0℃35.0℃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3、混合液丙酮、盐酸、碘的浓度容量瓶号 容量瓶号 丙酮浓度(mol/m3)12盐酸浓度(mol/m3)碘溶液浓度(mol/m3)3344、将lgT对时间t作图,得一直线,求直线的斜率,并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5、利用25.0℃及35.0℃时的k值求丙酮碘化反应的活化能。63、4lnTt线。求出各直线斜率,即为不同起始浓度时的反应速率,代入(3-10)、(3-11)、(3-13)式p,q,r。思考题1稀释至50mL,摇匀倒入恒温比色皿测透光率时才开始计时,这样做是否影响实验结果??2、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参考文献南京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北京大学等校,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校,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燃烧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用氧弹卡计测定萘的燃烧热。2、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3、了解卡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卡计的实验技术。4、学会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变化。实验原理:燃烧热的定义是:一摩尔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所谓完全燃烧,即组成反CCOCO2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指定的温度下都属于标准态。如苯甲酸在298.15K时的燃烧反应过程为:15CHCOOH(2O)=7CO)+3HO(液)65 2 2 2QQ。它们之V P间的相互关系如下:Q=Q+n(RT) 4„„(1)P V或 4„„(2)n为反前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差。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的绝对温度。在计算萘的恒压燃烧热时,应注意其数值的大小与实验的温度有关,其关系式为:H
CrP
4„„(3)式中的C是反应前后的恒压热容之差,它是温度的函数。一般说来,反应的热效应随温rP度的变化不是很大,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常数。20大气压的纯氧。这一装置的构造将在下面做详细介绍。26460J·g-1准确称量并扣除Cu-Ni合金丝的质量后与该数值的乘积即为所用苯甲酸完全燃烧放出的Cu-NiON2 2于水,所放出的热量的总和一并传给卡计使其温度升高。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物质燃烧放3000T,所以氧弹卡计的热容为:QC 卡
mQ2.9l5.98V V T
4„„(4)式中:m110-5克)lCu-Ni(cm)2.9为每厘米Cu-Ni合金丝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J·cm-1)V0.1mol·dm-3NaOH5.981mL0.1mol·dm-3NaOHJ)。由于此项结果对Q3000mL4-(4)VQ,即:VQ =(C
×M 4„„(5)V(待测) 卡 (待测物质的质量)4-(1)Q。P用雷诺作图法校正T:种传递使得我们不能准确地由温差测定仪上读出由于燃烧反应所引起的温升ΔT诺作图法进行温度校正,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将燃烧前后所观察到的水温对时间作图,可联成FHIDG4-14-24-1HDJIFHIDGIIabFHAGDabCAC。图中AA′为开t内,由环境辐射进来以及搅拌所引进的能量而造成量热计的温度升高。它应予以扣除之。CC′Dt12AC4-2,校正方法相似。图4-1 绝热较差时的雷诺校正图 图4-2 绝热良好时的雷诺校正图必须注意,应用这种作图法进行校正时,卡计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度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不超过2-3℃),否则会引入大的误差。仪器与试剂:氧弹量热计1套,压片机 1台,温差测定仪1台,调压变压器 2个,拨动开关1只,氧气钢瓶(需大于80Kg压力)氧气减压器1个,万用表 1个充氧导管1个,Cu-Ni合金丝 若干扳手1把,容量瓶(1000mL 1只,2000mL 1只)、苯甲酸(分析纯)萘(分析纯)实验步骤:1、仪器介绍:4-34-44-5图4-3氧弹卡计安装示意图 图4-4氧弹的构造4-3CCB45A。为了使体2,624V4-41232456,电极直通弹体内部,同时做为燃烧皿78(9。2、量热计水当量的测定(求C )卡样品压片:压片前先检查压片用钢模是否干净,否则应进行清洗并使其干燥,用0.8g20cmCu-Ni量瓶中,在分析天平上用减量法准确称量后供燃烧使用。装置氧弹:拧开氧弹盖,将氧弹内壁擦干净,特别是电极下端的不锈钢接线18104-454-5瓶和氧气表,并图4-5氧弹充气示意图21(总阀)观察表一的指示是否符合要求(4MPa,然后2(即渐渐打开),使表22MPa,1-2min2,1,再松开导气管,氧弹已充入约2MPa供燃烧之用。但是阀门2122,使钢瓶和氧气表头复原。(氧气减压器的使用见附录,必须认真学习)3、燃烧和测量温差:按图将氧弹卡计及内筒,搅拌器装配好。1/10A(外套)的实际温度。打开温差测定仪,让其预热,并将测温探头插入外套测温口中。在水盆中放入自来水(4000mL1/101.5-2.0℃。把充好氧气的氧弹放入已事先擦洗干净的内筒 C中。用容量瓶准确量取3000ml已调好温度的水,置于内筒C中。检查点火开关是否置于“关”的位置,插上点火电极,盖上绝热胶木板。(6)开启搅拌马达,调节温差测定仪设定旋纽,使温差测定仪上指示为此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外套温度。C0.000-0.500(温曲线的中间位置。报时器每半分钟响一次,响时即记录温差测定仪上温度的读5-10min。插好点火电源,将点火开关置于“开”的位置并立即拨回“关”的位置。在几十秒内温差测定仪的读数骤然升高,继续读取读数,直至读数平稳(251-2证明燃烧不完全,实验需重新进行。如燃烧完全,量取剩余的铁丝长度,根据公式4-(4)C1mL卡用蒸馏水清洗,用0.1mol·dm-3NaOH滴定之。4、萘恒容燃烧热的测定:0.6Q,并根据公式4-(1)Q,即为V P数据记录及处理:1、记录下列数据:室温: ℃ 实验温度: ℃苯甲酸重: g; Cu-Ni合金丝密度: g·cm-1Cu-Ni合金丝长(或质量: cm; 剩余Cu-Ni合金丝长(或质量: cm萘的质量: g2、处理:由实验记录的时间和相应的温度读数作苯甲酸和萘的雷诺温度校正图,准确求出二者的CQQ。P V P3、根据所用的仪器的精度,正确表示测量结果,计算绝对误差,并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注意事项:1、压片时应将Cu-Ni合金丝压入片内。2、氧弹充完氧后一定要检查确信其不漏气,并用万用表检查两极间是否通路。3、将氧弹放入量热仪前,一定要先检查点火控制键是否位于“关”的位置。点火结束后,应立即将其关上。4氧弹充氧的操作过程中,人应站在侧面,以免意外情况下弹盖或阀门向上冲出,发生危险思考题什么是雷诺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雷诺校正?搅拌速度对准确测量是否有影响,为什么?试述本实验中可能引入的系统误差。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参考文献复旦大学等校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p22。99。。胶体电泳速度的测定实验目的Fe(OH)3观察溶胶的电泳现象并了解其电学性质,掌握电泳法测定胶体电泳速度和溶胶ζ电位的方法。实验原理1nm~1um的厚度则随外界条件(温度,体系中电解质浓度及其离子的价态等)而改变,扩散层中的反离子符合玻兹数量的溶剂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它和胶粒作为 一个整体移动,而扩散层中的反离子则向相反的电极方
图1扩散双电层模型ζ胶粒表面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称为质点的表面电。胶粒电泳速度除与外加电场的强度有关外,还与ζ电位的大小有关。面ζ电位不仅与测定条件有关,还取决于胶体粒子的性质。ζ电位是表征胶体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研究胶体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胶体体的稳定性与ζ电位有直接关系,ζ电位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荷电越多,胶粒间排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反之则表明胶体越不稳定。当ζ电位为零时.胶体的稳定性最差,此时可观察到胶体的聚沉。Fe(OH)3度然后计算出ζU图2所示。活塞2、3以下盛待测的溶胶,以上盛辅助液。在电泳仪两极间接上电位差E(V)后,在t(s)时间内溶胶界面移动的距离为D(m),即胶粒电泳速度U(mS1)为:UD1.U型管2.3.4活塞5.电极6.弯管 t图2拉比诺维奇-付其曼U形电泳仪相距为l(m)的电极间的电位梯读平均值H(Vm1)为:HEl如果辅助液的电导率L与溶胶的电导率L相差较大,则在整个电泳管内的电位降是不均匀0的,这时需用下式求HH EL(ll)l式中lk
为溶胶两界面间的距离。
L k k0从实验求得胶粒电泳速度后,可按下式求出ζ(V)电位:KUHK(K5.41010V21K3.6110V2s2kg1m1,本实验胶粒为棒形;为介质的粘度(kgm1s1为介质的介电常数。仪器与药品1112三氯化铁(化学纯;棉胶液(化学纯)实验步骤Fe(OH)0.5gFeCl20mL3 3200mL(4min~5min1min~2minFe(OH)3溶胶。20mL250mL然后注入蒸馏水检查胶袋是否有漏洞,如无,则浸入蒸馏水中待用。50℃Fe(OH)350℃10min15Fe(OH)30.1mol/LKCl与溶胶电导率相同的辅助液。Fe(OH)3用洗液和蒸馏水把电泳仪洗干净(三个活塞均需涂好凡士林)。Fe(OH)2~3Fe(OH)3 3面高出活塞2、3少许,关闭该两活塞.倒掉多余的溶胶。23管口,并把电泳仪固定在支架上.244,2、3(150V内界面移动的距离:用绳子和尺子量出两电极间的距离.数据记录与处理原始数据记录表1原始数据记录E/VD/cml/cmt/sT/℃E/VD/cml/cmt/sT/℃电导率/μSs-1(查表)/(Kgm1s1)电泳速度:平均电位梯度:ζ电位:胶体向负极迁移(胶体液面上升的一面,所以胶粒带正电荷。电极反应: 正极:2H2eH2负极:2Cl2eCl2思考题电泳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FeClFe(OH)3 3说明反离子所带电荷符号及两电极上的反应。选择和配制辅助液有何要求。参考文献高明国,范国康 Fe(OH)胶体电泳实验的两则改进 太原科技2003年第1期3钱亚兵,袁红霞,鲍正荣 Fe(OH)3第12期
胶体电泳实验再探索 实验与创新思维2002年,黄桂萍,万东北,胡跃华 Fe(OH)3报2003年第六期
溶胶及其纯化半透膜制备的探讨 赣南师范学院学钟玉贞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方法的探讨和改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4月[5]施巧芳,张景辉,花蓓 氢氧化铁溶胶电泳实验再探索 化学教育2005年第6溶解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及仪器使用。2、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得其微分稀释热、积分稀释热和微分溶解热。3、初步了解计算机采集处理实验数据、控制化学实验的方法和途径。实验原理1、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它有积分(或变浓)溶解热和微分(或定浓)1moln0
mol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表示。sQ1mol
s 。nT,p,n0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稀释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稀释热。它也有积分(或变浓)稀释热和微分(或定浓)稀释热两种。前者是把原含1mol溶质和n mol溶剂的溶液稀释到含溶01剂n mol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Q表示,显然,Q=Q –Q 。后者是1mol溶剂02 d
d
s,n01Q加到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即ns 。0T,p,n2、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需通过作图来求:
,一定浓度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
和H ,若由
m,Amoln
m,Bmol溶质混合形成溶液,则m,A m,B A B混合前的总焓为 H=nH*Am,A
+nH*Bm,B混合后的总焓为 H=nHAm,A
+nHBm,B此混合(即溶解)过程的焓变为 ΔH=H –H=
)+nA)B=nΔH
m,A+nΔ
m,A
B m,B m,A m,A B m,B根据定义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积分溶解热m,A m,BH n则为: QAH H nH Hs n nB B
m,A
,B
,
,mB故在Q~n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截距即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溶解热。s 0如图所示:ABECDFABECDFGs积分溶解热Q=AFs微分稀释热=AD/CD微分溶解热=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配式建筑楼梯预制安装与节能减排工程服务合同
- 康复病人护理全流程管理
- 遗产官司赡养协议书
- 车位分期贷款协议书
- 集体土地合同协议书
- 风貌塑造安全协议书
- 卫生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解除环卫合同协议书
- 车辆备案代办协议书
- cnc工厂学徒协议书
- GB/T 21407-2008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 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
- 平衡功能评定讲义课件
- 危大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
-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实训作业》参考答案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淘宝客服考试题与答案
- 汽车紧固件锌铝涂层技术条件
-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2021修订)
- 商场撤柜申请书(2篇)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课文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