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_第1页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_第2页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_第3页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_第4页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5—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3篇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篇1

家书是什么?字典的解释很简短:“家庭成员写的书信。”但是透过一封封傅雷的家书,我却看到了蕴含其中的无限亲情。

书中的父子,就像两个挚友一样,通过书信的方式彼此切磋自己对艺术的见解。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激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创办及运动的看法和观法,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切。

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这样写道:“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确实把你当作一个议论艺术、议论音乐的对手;其次,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崭新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单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管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容貌方面。”

短短的四句话,就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六月,累计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向到艺术,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父亲教子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书的内涵,需要我更精心,精心去感受,去贴近一颗绘满了绚丽色调但仍旧渴望画笔的心,去感受一个父亲的谆谆教化和无微不至的爱。

人的生命总是局限的,漫漫长路终有止境。然而教导和艺术却是无穷无尽的,能量和聪慧需要不断地为下一代灌输,才能让其延续。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傅雷先生对于傅聪的爱总是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的溺爱和娇宠。但对儿子的思念和爱却是压抑不住的,它总是随着笔尖在不经意间流泻出来。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梦想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固执的信仰,克制一切的烦扰,不是一件轻易的事,但非抑制不成。”

孩子行走在路上,父母就是引路人,率领着孩子往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孩子扬帆远航,父母就是灯塔,让孩子的前方弥漫光明;孩子在迷茫的深山中探险,父母就是指南针,为孩子指明一条聪慧的路。父亲的话语通过书信传来,如精神养料一般,使傅雷在海外仍旧感受得到父亲对自己的殷切期盼和指导鞭策。这些正是他努力面对生活中窘境的士气和气力来源。他学会了在面对挫折时,敢于正视现实,变得越来越固执。同时明白了无论在什么处境下,意气用事都是不对的,要操纵住自己的感情,理智分析,彻底感悟。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篇2

现今社会,网络时代,比起以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一个屋檐的家人见面也不交谈,人们之间多了大量的冷漠与目生,而家书已经成为了一个遥远的过去。在这个暑假里,漫漫时间,我阅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开初选这本书是由于无意看到它的内容简介,书信来往间的问与答,父亲对孩子满满的关爱,梦想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以及孩子与父母之间浓浓的亲情弥漫在这一封封家书里。这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理应需要的。

孩子处于叛逆的时期,假设缺少和父母缺乏交流沟通,那么孩子可能会误入歧途,成为社会的对抗者。傅雷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议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而最重要的是报告我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傅雷先生对孩子的爱表达得急忙深刻,爱之极深,却又能放之遨游,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感受另外一片天地。

#801653

傅雷家书1945年的读后感篇3

“待人要谦逊,做事要严谨,遇事不逃避,戒骄戒躁”。“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是做音乐家,结果是做钢琴家。”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于傅聪的人格、道德教导都很严格。傅聪长大后去国外留学,傅雷却对自己的过分严肃感到自责。

《傅雷家书》那一封封的书信中,沉重而又宏伟的父爱呈现得淋漓尽致。傅聪也体会到了父母对他深厚的关爱。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几对父母能像傅雷朱梅馥那样以身作那么,以自己的成长体验为例教导儿子,又有几个孩子能像傅聪那样幼时对父母言听计从?我们本就没有那样好的家庭教导,只能更加努力学习,丰富学识,充实自己。

亲情在教导、批评、赞美中一一表达。面对父母的严肃批评,我们要么默不作声,要么严词拒绝。傅聪之所以能坦然采纳批评,是由于傅雷与众不同的教导方法。我们的父母时常将我们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但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总会由于这种批评而更加“厌恶”父母,与之对抗并产生隔膜。而傅雷那么用和挚友磋商的语气,赞美的视角,鼓舞代替批评,表扬代替斥责,心平气和地跟儿子交流,进而达成好的教导效果,使得傅聪对父亲赋予的爱越来越轻易采纳,顺遂完成学业且终有所成。

各位父母大人,你们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给子女寄予厚望,作为晚辈的我们都能理解。问题是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时什么都听进去,这一道坎不好迈。大人们是否也理应向傅雷学学呢?批评要适度,不然不就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