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第1页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第2页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第3页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第4页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记住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2、计算相对高度3、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本节课任务1、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及理解。2、等高线定义。3、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P34活动。4、画图认识陡坡、缓坡及各种地形部位。本节课任务0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读图回答1500米500米1000米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相对高度海拔海拔

不同点相同点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0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3.甲乙两地的世界的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415米),是世界陆地海拔的最低点。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世界的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2.等高线——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等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002002002002002002002003003003003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3003003.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有何特点?(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3.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山等高线稀疏缓坡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3).坡度的识别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山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好?为什么?AB1:50000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山顶山顶鞍部陡崖山顶山谷山谷山脊鞍部

4.认识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山顶山顶鞍部陡崖山顶山谷山谷山脊鞍部4.认识山地不同部位的山顶盆地(洼地)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山顶盆地(洼地)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山顶山顶洼地洼地山脊山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凸低则脊,凸高则谷。山脊山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凸低则脊,凸山谷山脊山脊山谷山脊山脊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鞍部鞍部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闭合曲线,内高外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陡崖(悬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凸低则脊)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凸高则谷)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闭合曲线,内高外低。盆地(洼地)山顶300200400山脊

200300400400300200山谷鞍部

陡崖连线题:ABCDE山顶300200400山脊2003004004003002能力展示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F点的海拔是______米。(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有何不同?300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省力;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费力。能力展示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300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的平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8999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Nabcd500300400600100200

5、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4、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cNabcd5003004006001002005、图中四结束啦,谢谢大家!结束啦,谢谢大家!5.常见的陆地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5.常见的陆地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02001000海拔(米)高原山地丘陵平原500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度(米)大于1000米大于500米200—500米小于200米 无一定标准形态特征顶部平坦,边缘陡峻。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地面有起伏,但坡度和缓。低而平四周高,中间低地面起伏程度小大小小大02001000海拔(米)高原山地丘陵平原500高原山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

平原

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

丘陵高原

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丘陵丘陵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山地山地山地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地形???!!!6.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制作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它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6.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蓝色——绿色——褐色——黄色——白色——海洋平原高山高原、丘陵或山地雪线以上的部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蓝色——绿色——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第一章认识地球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

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二节地球仪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

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二节地球仪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地球的模型地球仪__地轴和南北极南极北极地轴活动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而成。(1)地球仪由哪几部分构成?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2)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大洲和大洋、经纬线、国家和城市、山脉和河流等地轴——地球自转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__地轴和南北极南极北极地轴活动了解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活动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连线叫经线

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纬线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了解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活动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辨别经度与纬度活动0°经线在中间,东经西经在两边。东经向东渐增大,西经向西渐增大。最大度数180度,与0度经线共成圆。赤道最长在中间,南纬北纬在两边。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赤道起点为0度,南极北极90度。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E”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W”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

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的纬度为0°,向北向南各分90°辨别经度与纬度活动0°经线在中间,东经西经在两边。0°经知识之窗

重要的经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经180°和西经180°相互重合成一条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重要的纬线0°纬线: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回归线:23°26’S,北回归线:23°26’N南极圈:66°34’S,北极圈:66°34’N南极:90°S,北极:90°N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S、0°—30°N中纬度地区:30°—60°S、30°—60°N高纬度地区:60°—90°S、60°—90°N重要的经线

格林尼治天文台英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是世界标准时间和地球经度的起点。

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确定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中星仪的子午线为经线的起点和国际时区系统的计算起点。本初子午线的两边标记着着“东经”和“西经”字样,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各180°。每15°为一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格林尼治天文台有一标准钟,供世界各国校准时间之用。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活动1、某轮船在西经150。、北纬30

。的海域遇难,发出求救信号,请在图中标出遇难船只的位置。2、在地球仪上找出你的居住地和首都北京的经度和纬度。活动1、某轮船在西经150。、北纬30。的海域遇1.1人口分布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时间特点,空间差异,说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1人口分布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时间特点,探究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同学们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

一个南斯拉夫婴儿被象征性地认定为地球上第50亿个人。

作为全球第70亿人口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1987.7.111999.10.122011.10.31想一想问题:地球上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探究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同学们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工业革命开始新技术革命开始欧美亚非拉(发展中)一、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合作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纵观世界人口发展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新技术革命开始欧美亚非拉(发展中)一、世界人口增

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分析人口的变化规律。101830201930301960401975501987601999人口/亿年份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人口/亿1020203030404050506030100151212时间趋短人口增长速度趋快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自然增长率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的衡量指标?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迁入-迁出自然增长率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的衡量指标?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不增不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不增不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思考: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越来越快?医疗水平提高婴儿死亡减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延长讨论思考: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越来越快?医疗水平提高婴儿死人口“爆炸”时间钟感受世界人口增长目前,世界每年增加_____万人每天增加_______万人。20.8每小时增加_______人。8647每秒钟增加______人。2.47575所有地区的人口都是增长过快?人口“爆炸”时感受世界人口增长目前,世界每年增加_____人口增长在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水平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增长在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保持较低水平水平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的部分问题人口多要吃饭开荒环境破坏要读书教育发展跟不上人口素质受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的部分问题人口多要吃饭开荒环境破坏要读书教育犯罪率上升噪声污染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用水紧张想一想: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措施?犯罪率上升噪声污染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用水紧张想一想:针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2)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带来的问题解决措施:①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②发展社会经济③发展教育等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亚、非【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国防兵力不足(3)社会(家庭)负担过重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欧、北美、大洋)①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②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③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解决措施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1)劳动力不足,影响【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思考:人口密度能不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探究点二、人口分布思考:人口密度能不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人口分布衡量指世界人口分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不均匀世界人口分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不均匀读下列三个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其原因。小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地区读下列三个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其原因。小结:世界【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r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r人口分布与世界人口分布图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东北部(五大湖区)古老的文化中心、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农业生产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贸活动频繁,重要的工业地带工业、金融,贸易发达四密平原面积广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共同点:世界人口分布图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东北部(五大湖区)古老的文世界人口稀疏区BDDAAAC“四疏”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

请找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寒冷、湿热、干旱、高寒世界人口稀疏区BDDAAAC“四疏”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原因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苔原和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原和山区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高纬度、赤道附近、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寒冷、湿热、干旱、高寒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分布分布原因小结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__________因素,但其影响力逐渐________。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地形

和低山丘陵:人口稠密,海拔1000米以下居住着90%以上的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加上气候

,风力

。气候

:气温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分布了约80%的人口;降水:通过影响

分布,

地影响人口分布。水资源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

。土壤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

,通过

发展间接地起作用。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最基本减弱平原寒冷大北半球温带植被间接点状线状片状物质基础农业小结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影响最显著)、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举例说明)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农业社会,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而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该国人口布局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聚集区安史之乱之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文化政治生产力发展水平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影4.南纬20°~40°地带和北纬20°~40°地带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差异悬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气候C.地形D.经济水平A【学以致用】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4.南纬20°~40°地带和北纬20°~40°地带的人口在世5.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通过气温来影响人口的分布B.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的分布C.降水越多,人口密度越大D.土壤因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直接影响人口分布6.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BB5.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7.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平坦④水力资源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D7.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世界的语言世界三大宗教世界的人种第五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世界三大宗教世界的人种第五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世界的三大人种根据肤色、头发、面部特征等可将人类划分成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世界的三大人种根据肤色、头发、面部特征等可将人类划分成三个主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色浅黑色浅黄色棕黑色波状卷曲黑直鼻子高嘴唇薄嘴唇厚扁平多少中等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色浅黑色【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2022/11/688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南美洲2022/11/188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印度南美洲2022/11/689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2022/11/189亚洲北美洲北冰美洲2022/11/690非洲印度南部大洋洲美洲2022/11/190非洲印度大洋洲美洲世界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美洲亚洲东部及美洲(主要是印第安人)世界人种的分布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白色人种除亚洲外,还有哪几个大洲黄种人较多?我国有没有白种人分布的地方?是什么民族?有,新疆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白色人种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北美洲北冰美洲949495新疆95新疆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考一考:他们属于哪个人种?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维吾尔族少女考一考:他们属于哪个人种?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维吾尔族少女白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黑色人种人类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保存和传递着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国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语言素养之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则最广。人类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103语言的种类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你听说过哪些种语言?你会说哪些语言?

全世界大约有3000多种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但是多种语言共存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据语言学家推算,公元前地球上曾有12000种语言存在,公元元年时降为10000种,到15世纪时减少到9000种,而如今只有3000多种。103语言的种类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全世界大约有300【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亚洲的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俄罗斯)欧洲西部、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的国家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宗教的产生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古代,人们对雷电,风雨,地震,山崩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慌,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就是神。顶礼膜拜、歌舞祈祷就是人类对神的友好表示。

宗教的产生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宗教的分布看一看,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世界宗教的分布看一看,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三大宗教的分布三大宗教分布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佛教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三大宗教的分布三大宗教分布基督教欧洲、美洲宗教建筑泰国寺庙土耳其清真寺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宗教建筑泰国寺庙土耳其清真寺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点击图片观看更宗教名称起源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伊斯兰教佛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州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个教派)---“耶稣”: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真主”: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释迦牟尼,音译为‘佛’”:宗教名称起源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目前信徒约15.7亿人。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又称基督。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耶稣是基督的人间名字。《圣经》是基督教经书的汇集,是基督各派宗教思想的核心和指南。它分《旧约》、《新约》两个部分。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目前信徒约15.7亿祈祷与唱诗祈祷与唱诗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或回教,目前信徒约8.51亿人。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大约在公元610年前后,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教义,以伊斯兰教为号召,把阿拉伯半岛的各个部落统一了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古兰经》(又称为《可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诵读”。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教信徒的祈祷伊斯兰教信徒的祈祷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佛教始创于古印度,目前信徒约3.05亿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名字叫悉达多,生活在距今两千五六百年以前,与我国的孔子同时,活了80岁。他是释迦族人。“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佛教始创于古印度,目前信徒约3.05亿佛教僧侣与法会佛教僧侣与法会女娲造人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亚当上帝创造亚当基督教建筑1法国巴黎教堂意大利圣米盖尔教堂尖顶,十字架基督教建筑1法国巴黎教堂意大利圣米盖尔教堂尖顶,十字架基督教建筑2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基督教建筑2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伊斯兰教建筑1埃及开罗伊斯兰教寺庙伊斯兰教建筑1埃及开罗伊斯兰教寺庙【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伊斯兰教建筑2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圆形穹顶,新月标志伊斯兰教建筑2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圆形穹顶,佛教建筑1少林寺山门泰国寺庙——有佛塔、寺庙、石窟等形式佛教建筑1少林寺山门泰国寺庙——有佛塔、寺庙、石窟等形式【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佛教建筑2布达拉宫佛教建筑2布达拉宫

看图说出它们分别是

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佛教佛塔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教堂看图说出它们分别是

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佛教佛塔伊城市?乡村?城市?乡村?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一、乡村与城市

1、什么叫聚落?聚落可分为那两大类?

聚落: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一、乡村与城市聚落: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先)(后)城市乡村集镇(分别用1,2,3表示出现的先、后顺序)123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先)(后)城市乡村

农村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夏天可以去池塘里摸鱼捉虾------村里有小路通往附近的小镇。

城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城里道路纵横,车辆很多。农村周围有农田、城里高楼林立,农村牧村渔村林场乡村的类型农村牧村渔村林场乡村的类型城市的类型文化工业服务业政治城市的类型文化工业服务业政治1、慧眼看图,找差异小提示

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道路修建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池塘等。活动11、慧眼看图,找差异小提示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楼房高矮多少道路多少宽窄有无农田鱼塘人口密度大小商店/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多少自然环境保留情况城市聚落乡村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高而多矮且少多而宽少而窄多少大小无有保留不多保留较多楼房高矮道路多少有无农田鱼塘人口密度大小商店/学校/医院等基东京东京北京北欧洲非洲亚洲

2、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下列照片所示的村落,哪个分布在亚洲?哪个分布在欧洲?哪个分布在非洲?ABC欧洲非洲亚洲2、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乡村聚落耕作放牧捕鱼伐木农村牧村渔村林场同为乡村聚落景观也是有差异的!城市聚落工业和服务行业

为什么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乡村聚落耕作放牧捕鱼伐木农村同为乡村聚落景观也是有差异的!城聚落的发展变化

城市村庄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上多数聚落都在发生变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聚落的发展变化城市村庄村庄到城镇的演变村庄到城镇的演变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二、聚落与环境抢答:图A图B图C亚、欧、非?亚洲-----人口众多,房屋密集欧洲-----人口密度小,房屋分散非洲------村落较原始抢答:图A图B图C亚、欧、非?亚洲-----人口众多,房屋密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等地)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和交汇处、沿海港口等地)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地)?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土壤肥沃,适于水源充足(井、交通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示意图古埃及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示意图古埃及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聚落与环境1、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2、世界聚落分布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②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稀疏甚至没有聚落。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聚落与环境1、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资

2、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分布呢?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聚落分布比较稠密;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少有或没有聚落。2、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集活动:分析下面几幅图中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

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后墙加小窗,防晒又凉爽

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墙厚、窗小的特点。后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后墙加小窗,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气候严寒,民居的建筑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气候严寒,民居的建筑很低矮,无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气候冬冷夏热,当地居民利用黄土挖掘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气候冬冷夏热,当地居民利用黄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气候高温多雨,民居的建筑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气候高温多雨,民居的建筑屋平原地区呈团状分布的聚落山谷地区呈条带状分布的聚落平原地区呈团状分布的聚落山谷地区呈条带状分布的聚落沙漠地区呈带状分布的聚落沙漠地区呈点状分布的聚落沙漠地区呈带状分布的聚落沙漠地区呈点状分布的聚落位于铁路沿线的城市郑州石家庄位于铁路沿线的城市郑州石家庄座落在河流交汇处的城市重庆上海座落在河流交汇处的城市重庆上海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三、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我们的感悟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乡村和城市的发展中,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的感悟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房屋是聚落的细胞,道路是聚落的血管,住民是聚落的神经。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人们总是通过建筑的各种形式来表达各种文化理念因此,因而任何聚落不论怎样简单或多么复杂,民居都成为一个聚落最有其特色的代表。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房屋是聚落的细胞,道路是聚落的血PK

拆除或拆除重建不能拆,要合理改造PK拆除或拆除重建不能拆,要合理改造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世界文化遗产欣赏丽江古城水城威尼斯世界文化遗产欣赏丽江古城水城威尼斯丽江古城丽江古城

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高架屋

在全年湿热的热带,双层竹楼或木楼,下层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楼上住居民,楼下养牲畜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高架屋

在全年湿热的热带,双层竹楼或木云南西双版纳

的傣族竹楼盛产竹子就地取材通风散热云南西双版纳

的傣族竹楼盛产竹子西亚沙漠地区的村庄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厚墙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区吹来的热风。西亚沙漠地区的村庄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热带沙漠草原地区的住房

——蒙古包草原地区的住房

——蒙古包圆锥形大帐篷便于拆装适合游牧生活圆锥形大帐篷便于拆装黄土高原地区

的窑洞黄土直立就地取材冬暖夏凉黄土高原地区

的窑洞黄土直立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半地穴呈半球形就地取材防风保暖半地穴就地取材BCDABCDA农村农村牧村牧村渔村渔村林场林场城市聚落1城市聚落11.聚落可分为

A、乡村与牧村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D、乡村与城市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A、乡村的道路较城市狭窄,错综复杂

B、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1.聚落可分为3.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人们休息的地方

B、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来的

C、一般说来,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聚落4.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的纳西族传统聚落是

A、塞纳河岸B、水城威尼斯

C、平遥古城D、丽江古城3.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5.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A、悉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最大特色,应予以适当保护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5.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学习收获这节课学了什么?最大收获是什么?学习收获这节课学了什么?最大收获是什么?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概念和类型乡村和城市的差异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世界聚落的分布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保护传统聚落聚落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概念和类型乡村和城市的差异聚落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记住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2、计算相对高度3、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本节课任务1、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及理解。2、等高线定义。3、怎样将立体山脉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P34活动。4、画图认识陡坡、缓坡及各种地形部位。本节课任务0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读图回答1500米500米1000米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相对高度海拔海拔

不同点相同点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0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3.甲乙两地的世界的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415米),是世界陆地海拔的最低点。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是中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世界的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2.等高线——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等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002002002002002002002003003003003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3003003.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有何特点?(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3.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山等高线稀疏缓坡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3).坡度的识别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山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好?为什么?AB1:50000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山顶山顶鞍部陡崖山顶山谷山谷山脊鞍部

4.认识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山顶山顶鞍部陡崖山顶山谷山谷山脊鞍部4.认识山地不同部位的山顶盆地(洼地)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山顶盆地(洼地)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山顶山顶洼地洼地山脊山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凸低则脊,凸高则谷。山脊山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凸低则脊,凸山谷山脊山脊山谷山脊山脊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鞍部鞍部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闭合曲线,内高外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陡崖(悬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凸低则脊)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凸高则谷)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闭合曲线,内高外低。盆地(洼地)山顶300200400山脊

200300400400300200山谷鞍部

陡崖连线题:ABCDE山顶300200400山脊2003004004003002能力展示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F点的海拔是______米。(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有何不同?300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省力;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费力。能力展示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300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的平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8999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Nabcd500300400600100200

5、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4、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cNabcd5003004006001002005、图中四结束啦,谢谢大家!结束啦,谢谢大家!5.常见的陆地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5.常见的陆地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陆地地形的基02001000海拔(米)高原山地丘陵平原500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度(米)大于1000米大于500米200—500米小于200米 无一定标准形态特征顶部平坦,边缘陡峻。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地面有起伏,但坡度和缓。低而平四周高,中间低地面起伏程度小大小小大02001000海拔(米)高原山地丘陵平原500高原山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

平原

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

丘陵高原

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丘陵丘陵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山地山地山地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地形???!!!6.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制作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它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6.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蓝色——绿色——褐色——黄色——白色——海洋平原高山高原、丘陵或山地雪线以上的部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蓝色——绿色——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第一章认识地球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

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二节地球仪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

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二节地球仪广东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地球的模型地球仪__地轴和南北极南极北极地轴活动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而成。(1)地球仪由哪几部分构成?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2)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有大洲和大洋、经纬线、国家和城市、山脉和河流等地轴——地球自转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__地轴和南北极南极北极地轴活动了解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活动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连线叫经线

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纬线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了解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活动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辨别经度与纬度活动0°经线在中间,东经西经在两边。东经向东渐增大,西经向西渐增大。最大度数180度,与0度经线共成圆。赤道最长在中间,南纬北纬在两边。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赤道起点为0度,南极北极90度。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E”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W”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

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赤道的纬度为0°,向北向南各分90°辨别经度与纬度活动0°经线在中间,东经西经在两边。0°经知识之窗

重要的经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经180°和西经180°相互重合成一条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重要的纬线0°纬线: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南回归线:23°26’S,北回归线:23°26’N南极圈:66°34’S,北极圈:66°34’N南极:90°S,北极:90°N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S、0°—30°N中纬度地区:30°—60°S、30°—60°N高纬度地区:60°—90°S、60°—90°N重要的经线

格林尼治天文台英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是世界标准时间和地球经度的起点。

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确定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中星仪的子午线为经线的起点和国际时区系统的计算起点。本初子午线的两边标记着着“东经”和“西经”字样,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各180°。每15°为一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格林尼治天文台有一标准钟,供世界各国校准时间之用。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活动1、某轮船在西经150。、北纬30

。的海域遇难,发出求救信号,请在图中标出遇难船只的位置。2、在地球仪上找出你的居住地和首都北京的经度和纬度。活动1、某轮船在西经150。、北纬30。的海域遇1.1人口分布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时间特点,空间差异,说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1人口分布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时间特点,探究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同学们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看望成为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

一个南斯拉夫婴儿被象征性地认定为地球上第50亿个人。

作为全球第70亿人口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1987.7.111999.10.122011.10.31想一想问题:地球上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探究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同学们知道这几个日期有哪些特别之处吗工业革命开始新技术革命开始欧美亚非拉(发展中)一、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合作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纵观世界人口发展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新技术革命开始欧美亚非拉(发展中)一、世界人口增

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分析人口的变化规律。101830201930301960401975501987601999人口/亿年份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人口/亿1020203030404050506030100151212时间趋短人口增长速度趋快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自然增长率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的衡量指标?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迁入-迁出自然增长率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的衡量指标?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不增不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不增不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思考: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越来越快?医疗水平提高婴儿死亡减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延长讨论思考: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为何越来越快?医疗水平提高婴儿死人口“爆炸”时间钟感受世界人口增长目前,世界每年增加_____万人每天增加_______万人。20.8每小时增加_______人。8647每秒钟增加______人。2.47575所有地区的人口都是增长过快?人口“爆炸”时感受世界人口增长目前,世界每年增加_____人口增长在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水平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增长在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保持较低水平水平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的部分问题人口多要吃饭开荒环境破坏要读书教育发展跟不上人口素质受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的部分问题人口多要吃饭开荒环境破坏要读书教育犯罪率上升噪声污染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用水紧张想一想: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措施?犯罪率上升噪声污染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用水紧张想一想:针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2)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带来的问题解决措施:①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②发展社会经济③发展教育等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亚、非【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国防兵力不足(3)社会(家庭)负担过重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欧、北美、大洋)①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②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③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解决措施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1)劳动力不足,影响【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思考:人口密度能不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探究点二、人口分布思考:人口密度能不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人口分布衡量指世界人口分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不均匀世界人口分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不均匀读下列三个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其原因。小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平原地区读下列三个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其原因。小结:世界【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r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r人口分布与世界人口分布图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东北部(五大湖区)古老的文化中心、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农业生产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贸活动频繁,重要的工业地带工业、金融,贸易发达四密平原面积广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共同点:世界人口分布图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东北部(五大湖区)古老的文世界人口稀疏区BDDAAAC“四疏”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

请找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寒冷、湿热、干旱、高寒世界人口稀疏区BDDAAAC“四疏”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原因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苔原和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原和山区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高纬度、赤道附近、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寒冷、湿热、干旱、高寒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分布分布原因小结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__________因素,但其影响力逐渐________。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地形

和低山丘陵:人口稠密,海拔1000米以下居住着90%以上的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加上气候

,风力

。气候

:气温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分布了约80%的人口;降水:通过影响

分布,

地影响人口分布。水资源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

。土壤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

,通过

发展间接地起作用。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最基本减弱平原寒冷大北半球温带植被间接点状线状片状物质基础农业小结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影响最显著)、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举例说明)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农业社会,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而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该国人口布局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华人聚集区安史之乱之后,我国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北方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文化政治生产力发展水平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影4.南纬20°~40°地带和北纬20°~40°地带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差异悬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气候C.地形D.经济水平A【学以致用】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4.南纬20°~40°地带和北纬20°~40°地带的人口在世5.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通过气温来影响人口的分布B.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的分布C.降水越多,人口密度越大D.土壤因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直接影响人口分布6.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BB5.有关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7.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平坦④水力资源A.①② B.②④C.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