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_第1页
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_第2页
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_第3页
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_第4页
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

摘要: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成百家争鸣之态,但虚、寒、瘀的病机要素已根本达成共识。经方因其立法严谨、方证明确、配伍精当并且深化提醒病机内涵而广泛应用于肿瘤病证。温经汤表达的温阳散寒,补虚祛瘀的病机与治法,契合肿瘤虚、寒、瘀的病机关键。

关键词:因寒致瘤;温经汤;肿瘤;金匮要略

本文引用格式:徐显富,王倩,由凤鸣,等.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78):221-222.

ExplorationofWenjingDecoctionintheTreatmentofTumors

XUXian-fu1,WANGQian1,YOUFeng-ming1,ZHENGChuan1,YANRan1,2*

(1.Hospitalof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Sichuan;2.CancerInstitute,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Sichuan)

ABSTRACT:Althoughtherearemanyopinionsabouttheunderstandingoftheetiologyandpathogenesisoftumors,thepathogenicfactorsofdeficiency,coldandbloodstasishavebasicallyreachedconsensus.Classicalprescriptionsarewidelyusedinoncologythatnotonlyhaverigorousmethodstoproveproperpatibility,butalsoprofoundlyrevealtheintrinsicpathogenesisoftumors.Wenjing

DecoctionembodiesthepathogenesisandtreatmentprinciplesthatWarmYang、DisperseCold、ImprovedeficiencyandDispelbloodstasis,andwhichexactlyaccordingwiththekeypathogenesisofTumor.

KEYWORDS:Tumorcausedbycold;WenjingDecoction;Tumor;SynopsisoftheGoldenChamber

0引言

温经汤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成效,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bull;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枯燥,何也?其证唇口枯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其病机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以虚、寒、瘀、热为主要病理改变。据文献报道[1,2][5-7],温经汤临床应用已超出妇科范畴,在肿瘤病证中亦有涉及。?灵枢bull;口问?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猝恐";,指出内外因素导致疾病,寒为之一。

?素问bull;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那么泣不能流,温那么消而去之";,故认为血气之凝结以寒为主要根底。对于肿瘤病证,?内经?提出"风寒而致积聚";"因寒致瘤";,认为肿瘤形成之初当因寒所致,最终形成肿瘤,在治疗上,"寒";那么从温以消而去之,"虚";那么补之。温经汤方配伍上温清消补并用、以温补为主,寒温并用、刚柔相济,而成温养化瘀之方,符合"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那么泣不能流,温那么消而去之";"虚那么补之";的阐述,可为治疗肿瘤病证的根底方,现就以温经汤论治肿瘤病证进展讨论。

1肿瘤因寒而始生,虚而迁延,变生瘀热

1.1"因寒致瘤";,肿瘤始生

?灵枢bull;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寒为肿瘤病证的使动因素,?灵枢bull;五变?曰:"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积聚";,说明肿瘤形成是从外而入里,?灵枢bull;百病始生?另有记载:"中外于寒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寒从外而入里为久那么形成肿瘤。?难经bull;五十五难?指出:"积者,阴气也";,寒为阴,可形成肿瘤。?灵枢bull;水胀?亦列举了因寒而致肠覃、石瘕等肿瘤病证。王兵【1】等认为肿瘤病证因寒导致,并由表及里,留着不去,最终形成肿瘤。单泽松【2】等证实中晚期癌症患者化疗后有寒凝表现,故可以认为"寒";性是肿瘤病证的主要性质。

1.2肝肾亏虚,冲任易虚,寒邪易侵

冲脉为"血海";,包容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之血气,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人体阴液。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亏虚那么冲任乏源,易致冲任虚弱,那么正气虚弱,故寒邪易侵,互为虚寒,易致肿瘤。?景岳全书?中指出"脾肾缺乏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妇人良方大全?亦指出:"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外证医编?那么有"正气虚那么成岩";之论,?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缺乏,而后邪气踞之";,因此,古代医家也认为肿瘤病证的发生与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以脏腑气血虚损为主。王兵【1】等认为肝肾共主腠理,而寒先侵袭肌表腠理,假设肝肾亏虚那么寒无以驱除,留著脏腑,最终可形成肿瘤。?内经?曰:"阳化气,阴成形";,阳气虚弱,气不化形而日久成形、成瘤,?灵枢bull;刺节真邪篇?:"虚邪入至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肉著,邪气居其间而不及,发为筋瘤肠瘤昔瘤";。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那么气涩,气涩那么生积聚也";,说明虚那么更易受寒而形成肿瘤。现代医家李可认为肿瘤最早产生于阳虚,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冲任虚寒即有气血虚弱,那么寒凝气滞血瘀,凝滞或久炼成形,虚寒乃阳虚之本,阳气失其温通,那么经脉凝结而致瘤;气滞血瘀,气无以随血而行,血亦失于濡养,故而加重冲任虚寒,互为病理,因此肿瘤迁延难愈,且易生他病。

1.3虚寒那么涩,变生瘀热

冲任虚寒,寒凝气滞血瘀,瘀血阻滞,加之冲任虚寒,阳气缺乏,不能固摄,导致血不循经,加重寒凝经脉。或虚寒失去固摄,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可能有出血证或瘀血证。而阳气缺乏可导致阴血缺乏,加之有出血倾向,阴血更受损伤,?医学入门bull;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弛,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bull;卷一?:"假设无饮食劳倦,为内伤元气,此那么真阳下陷,内生虚热";。因此,从虚来看,冲任虚寒,阳气缺乏是根本,它既是继发的结果,又是阴血缺乏的根底表现,阴血缺乏导致并加剧阴不制阳,进而产生虚热,即阴血缺乏,阴不制阳,而发虚热,或者瘀血内阻,郁而化热,虚热内生。

2温阳散寒,补虚祛瘀论治肿瘤病证

2.1针对主要矛盾,"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肿瘤因寒而生,?诸病源候论?曰:"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寒为肿瘤形成的初始因素,在治疗时当从寒而治,正如?素问bull;至真要大论?所曰:"寒者热之";,王冰也有阐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其法即为?金匮要略bull;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治以温阳散寒,使寒得温那么消而去之。何新慧【3】等应用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历代医家在相关肿瘤病证的治疗上亦注重温阳散寒之法的应用。吴雄志【4】等利用实验研究证实,温阳散寒法可能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中有治疗作用。临床研究发现【2】,[5-7],在肿瘤后期或者经过化疗后,由寒导致的病证突显,如复感寒那么会诱发或加重的病情,王洪图教授[8]强调"同气相求";,说明肿瘤病证本为寒,单泽松【2】等对中晚期癌症化疗后患者进展温阳散寒之法治疗有较好疗效。因此,肿瘤是"得寒";而生,治当温阳散寒,是"随其所得而攻之";的详细表现。

2.2兼顾整体,补虚祛瘀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示肿瘤病证在治疗上需要兼顾人体正气,久病者易虚,肿瘤亦可致虚,虚那么气血流通不行,容易形成瘀阻,故对于肿瘤病证的治疗需要兼顾整体,扶正祛邪,养血活血祛瘀,使气血调和,正气得复。?内经?指出"百病皆生于气";,说明气在病证中的重要性,在?不居集?中有"人之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息";,?内经?亦有"阳化气,阴成形";的阐述,意即说明气血一体,而气血或阳气虚弱那么无以化气,久那么容易形成肿瘤,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正气虚弱,那么气血流通不行,温煦渎职,易致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是肿瘤形成与反复的重要原因,王清任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那么凝结成块,血受热那么煎熬成块";,唐容川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那么结为癌癖";,现代亦有研究说明[9],血液高凝状态会加重肿瘤恶性开展及缩短生存期。因此,养血扶正、活血祛瘀之法对于肿瘤病证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3温经汤温阳散寒,补虚祛瘀

温经汤原方由吴茱萸、桂枝等12味药物组成,集温、润、养、散药物于一炉,具有温阳散寒、养血补虚、化瘀清热的成效,方中吴茱萸、桂枝为君药,吴茱萸归肝经、肾经、胃经,温肝肾、温冲任,桂枝温经脉、温阳气、行气血,二药共为温阳散寒、养血祛瘀,直指于寒;当归、川芎和丹皮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为血中之气药,丹皮化瘀、清虚热,三药直指化瘀之效;余药为佐药,阿胶滋养阴血兼止血,芍药益阴养血兼止痛,麦冬清热润燥共为补益阴血、止血止痛,半夏、生姜温阳理气、调阴阳,人参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兼顾脾胃。使其虚得补、寒得温而阳气充盛、阴血充盈,得阳而气血流注周身,那么瘀热诸疾随之而殆,故此,温经汤补虚、温寒兼有化瘀、清热,使得肿瘤消而去之。

温经汤以温为主,叶天士认为:"此温字乃温养之意,非温热竟进之谓";,正符合张仲景"温经";大法,专为寒凝之病机而设。故而,温经汤之法应用于肿瘤病证中当可获奇效。周俭[5-7]等对温经汤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进展临床观察,发现温经汤对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确有效果,并认为其病机多为寒凝气滞、气虚血瘀,故应用温经汤以温阳散寒、补虚祛瘀。

陈修园在?女科要旨?中说道:"金匮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手获得";。温经汤不仅仅应用于妇科疾病,对于肿瘤病证的治疗及研究也开始增多,周俭[5-7]等以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例,对温经汤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进展临床观察研究,说明温经汤及温经汤加减已经不局限于妇科疾病,并已开始走向肿瘤病证的现代治疗及研究当中。

4结语

目前,中医治疗的肿瘤患者群体比拟局限,以晚期或放化疗术后患者为主,但是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可异病同治,对于不同的肿瘤病证有一样的证,那么均可适用。温经汤应用于肿瘤病证的报道较少,且多以个案为主,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兵,侯炜,颜琳琳.从寒论治肿瘤假设干问题讨论[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1):42-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