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合格考复习课件学习目标:(1)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明了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世界的普遍现象。(3)理解整个中古世界形成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不同文明都对人类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4)理解当今世界现象与中古时代的联系。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2019—2020学年度1一、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Middle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

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中。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之为欧洲封建社会。

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中世纪(MiddleAges),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

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中世纪西欧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国家权力分散和政治分裂。角度

内容叙述形成条件内容权利义务特点影响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地方领主(封君)为其家族和亲兵(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君提供土地与保护;封臣效忠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以封土为纽带;等级森严;契约与仪式(相互尽义务)等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封君和封臣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领主各自独立行使权力,导致中古初期西欧政治上分裂割据局面。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3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2、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庄园和农奴制度教堂庄园法庭庄园土地类型

使用者及其权利义务公共牧场、草地全体居民使用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自由农自耕自收,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农奴份地,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非自由人),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宗法制度 B.土地封赐C.武力征服 D.爵位封赐2.右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土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BD课堂达标训练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53.“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这是指A.西周

封邦建国制

B.拿破仑

民法典C.法兰克王国

采邑制

D.梭伦

解负令4.“到处都可见到这样的王公,他们把臣民当作自己的财产,而且无论是在征服还是继承方面,都拥有至高权力。到处也可见到这样的臣民,他们承认王公拥有这个权力,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服从王公,正像对父母尽孝一样。”以下哪一个时代的社会符合前文的描述?A.公元前六世纪希腊

B.十四世纪英国社会

C.十八世纪美国社会

D.十九世纪法国社会CB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3.“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6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克洛维接受洗礼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卡诺莎之辱"。中古西欧社会有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两者共同维护封建秩序。中古早期教权高于王权。上述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教权高于王权3、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基督教会主宰政教合作政教冲突经济:拥有大地产,征收十一税;政治:最大封建主集团(有组织的力量),森严的等级制度;思想: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基督教会举足轻重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克洛维接受洗礼1077年1月,德皇亨7(1)表现:15世纪晚期,英、法、西、葡形成了强大的王权。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①王权加强(2)意义: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民族的观念,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形成首先是由于王权加强,国王一方面通过与大封建主斗争,另一方面通过与罗马教廷争夺世俗权力的斗争,加之不同民族碰撞冲突、确定疆界,从11世纪——15世纪在西欧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典型的代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表现:15世纪晚期,英、法、西、葡形成了强大的王权。48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②议会起源

在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封臣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1264和1265年,英国两次召开议会,其中1265年的议会代表中,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此后的议会都以该年的议会为榜样,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有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英国重要机关。

中古时期的议会产生于13世纪,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市民等寻求合作、统治国家的平台,扩大了王权统治的基础。到近代,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②议会起源在英国,议会一词9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③城市自治与大学兴办(1)斗争:城市争取自治权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将金钱挥霍一空后,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③城市自治与大学兴办(1)斗争:城10(2)城市自治的影响政治: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冲击了庄园和农奴制度,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强化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文化:兴办大学,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社会: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复兴和自治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2)城市自治的影响政治: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111、时间:2、形成背景:3、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公元5世纪-15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经济: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小结:中古时期的欧洲4、中后期(11—15世纪)的变化: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时间: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公元125.《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6.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道:“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就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D.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BD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5.《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13拜占廷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395-1453)特点: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桥梁。鼎盛:6C查士丁尼时期A.扩张: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B.法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4书合称《罗马民法大全》灭亡: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9C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影响;13C在反抗蒙古征服中,莫斯科公国兴起;16C统一国家形成并扩张;1547年沙皇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统治;17C末地跨两洲。5、拜占庭与俄罗斯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拜占廷帝国:俄罗斯:5、拜占庭与俄罗斯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14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8.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A.王权大于神权B.神权大于王权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9.11~12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D.市民阶级的形成CBB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1510.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阿克苏姆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古代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1.由于商业贸易的兴盛,“仅公元1100—1300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中世纪的“城市” ()A.均由教会把持军政大权 B.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孕育着反封建的力量12.1086年,英王威廉一世召集直接封臣及其所属的主要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此举意在A.集中与加强君主权力B.巩固与强化封建等级C.建立与完善分享机制D.强调与突出君主专制DDA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0.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16二、中古时期的亚洲4C7C13C8C14C16C15C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建立政权,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10C阿拉伯帝国地跨三洲9C奥斯曼土耳其兴起攻占君士坦丁堡17C6C11C12C5C笈多帝国征服北印度;印度教为主要宗教突厥人入侵印度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中央集权体制12C末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德川幕府锁国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建立改国号朝鲜,迁都汉城中朝军民抗击日本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南亚: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东亚:日本、朝鲜地跨三洲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二、中古时期的亚洲4C7C13C8C14C16C15C穆罕默17阿拉伯帝国(622-1258)①7C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②622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632基本统一半岛③8C中期地跨三洲④1258年灭亡于蒙古西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922)①13C突厥人奥斯曼建立,逐步征服小亚细亚②14C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③1453年灭拜占庭帝国,定首都伊斯坦布尔④16C后期征服西亚和北非,地跨三洲1、中古西亚: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帝国的建立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阿拉伯帝国(622-1258)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18(2)帝国统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治:苏丹为最高统治者,集政、经、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宰相、伊斯兰教教长和财政总监负责政治、宗教和财政事务,向苏丹负责。地方设总督掌管。

经济:一度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苛捐杂税;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垄断东西方贸易。阿拉伯帝国政治:哈里发(先知的继承人)掌政、军和宗教大权。官僚机构:中央设各部大臣辅助;地方划分9大行省,任命总督治理。

经济:手工业与商业繁荣发展(阿拉伯商人贸易东亚、西欧、非洲);都城巴格达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将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等西传。政治体制上看相同:创新的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既接受了波斯帝国以来的西亚地区传统,又带有鲜明的阿拉伯特色。经济上看不同:阿拉伯帝国政府鼓励,沟通当时世界贸易;经济繁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征收重税,影响了世界发展。文化上看贡献:阿拉伯帝国的兼容并包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2)帝国统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政治体制上看相同:创19(1)笈多帝国(4-6C):中古印度的黄金时期4C初,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几乎征服北印度,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大部分地区仍由藩王统治;大乘佛教盛行,但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者支持而逐渐成为主要宗教。(2)德里苏丹国(1206-1526)①13C初,中亚地区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②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中央设立掌管税收和军事的各部;地方划分为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伊斯兰教在印度传播,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伊斯兰教成为印度第二大宗教。笈多帝国看继承;德里苏丹国看突变。——两个印度不一样!2、中古南亚:印度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笈多帝国(4-6C):中古印度的黄金时期4C初,恒河中20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孝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1)时间线梳理3、中古东亚:日本、朝鲜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7世纪末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14世纪末16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政治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文化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两国体制特色: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仿效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秦汉之际6-7世纪646年10世纪12世纪末17世纪(1)21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变化原因:①庄园经济的形成:新土地的开垦,庄园形成,大土地私有制取代土地国有制。②武士集团的形成: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他们是将军统治的阶级基础。幕府时代形成:12世纪末(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幕府从朝廷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利。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赋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1603—1867年)江户时代

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为止(即大政奉还),历时265年。幕藩体制2、重点点拨:日本体制的变化3、中古东亚:日本、朝鲜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幕府时代形成:12世纪22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一、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二、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六、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九、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影响:面对世界变局,加强统治,力图维护日本的稳定,使日本获得200余年的和平,有利于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但带来负面影响,制约了日本发展。(辩证看待,言之成理,用历史语言。)锁国令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影响:面对世界变局,加强统治,力图23一、西亚1、两大帝国:2、文明特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兰文明小结: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南亚1、两国:2、文明:三、东亚1、两国:2、文明: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古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朝鲜中华文明圈继承创新多元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兰文明小结:中古时期2413.花拉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14.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A.日本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5.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中评价某幕府政策时说:“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它无疑是个有力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据此推断,坂本太郎评价的是()A.殖产兴业 B.忠君爱国C.闭关锁国 D.重农抑商BAC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3.花拉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2516.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17.“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巨人”(

)A.首当其冲攻占拜占庭帝国

B.主动学习东西方文化C.印度教逐步得到推广

D.学习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BA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6.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26一、非洲1、班图人的文明2、文明代表东非、西非、南非三、古代非洲和美洲二、美洲1、印第安人的文明2、三大文明成果独立创造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一、非洲东非、西非、南非三、古代非洲和美洲二、美洲独立创造人27

班图尼格罗人,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主要居民。又称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北纬4°以南,包括刚果盆地、大湖地区、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希林顿《非洲史》

1、古代非洲:班图人的文明三、古代非洲和美洲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班图尼格罗人,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主要居民。又称288—13世纪初加纳13—15世纪马里15—16世纪桑海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1)成就:①农业: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②畜牧业:驯养牛,引进羊(绵、山羊)。③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2)扩展:随着班图人的迁移,从西非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大部分地区。班图人的贡献呈现出明显区域性特征园艺业、外贸黄金、贸易、文化石头城后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2、东非、西非和南非的文明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8—13世纪初加纳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10-15世29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1)农业: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2)文明: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3、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1)农业: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30区域文明时间成就中美洲前1千纪初-16世纪初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南美洲玛雅文明14-16世纪印加文明12-16世纪古代美洲文明是独立发明的,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因素影响;印加人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水平,说明古代帝国治理会有某些共性,也说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精美的陶器;独特的象形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松散的王国:上层垄断官职和军队;被征服者由原部落首领管理,缴纳贡赋;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太阳金字塔,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统一大帝国:国王集权,统治机构体系完善,划区设官、贵族政治;土地国有;详细人口调查;完善的道路系统;移民;(马丘比丘遗址)3、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区域文明时间成就中美洲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南美洲玛雅文明13118.在北非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的是(

)A.阿克苏姆王国 B.马里国家C.津巴布韦国家 D.桑海国家19.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西非居民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的是()A.埃及人B.班图人C.加纳人D.马里人20.中国很早就与东非有贸易往来,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新全球史》记载的阿拉伯人在中国和东非之间的贸易B.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陵墓中出土的中国瓷器C.在中国出土的象牙D.伊斯兰教的传入ABB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8.在北非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3221.玛雅人的交换也颇为发达,每个村落和城市都有广场,作为交易的中心,以可可豆作为交换的媒介。玛雅人

()A.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人B.主要从事商业生产C.以可可豆作为货币D.生活在美洲的商业中心22.古代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15—16世纪,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是

()A.玛雅人国家 B.印加国家C.阿兹特克人国家 D.桑海国家23.《2012玛雅预言》给你一个可以免费去玛雅旅行的机会,这当然是个新创游戏,如若你真到了,会看到玛雅文化艺术的

()①独特的文字②复杂的历法纪年③用于祭祀用的金字塔庙宇④有壁画装饰的神庙⑤繁荣的庄园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CBD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21.玛雅人的交换也颇为发达,每个村落和城市都有广场,作为交3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复习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状况;知道了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世界的普遍现象;看到了中古世界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了每一种文明都对人类历史作出了贡献;中古时期的世界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复习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状况;34谢谢大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谢谢大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35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合格考复习课件学习目标:(1)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明了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世界的普遍现象。(3)理解整个中古世界形成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不同文明都对人类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4)理解当今世界现象与中古时代的联系。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2019—2020学年度36一、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Middle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

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中。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之为欧洲封建社会。

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中世纪(MiddleAges),37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

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中世纪西欧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国家权力分散和政治分裂。角度

内容叙述形成条件内容权利义务特点影响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地方领主(封君)为其家族和亲兵(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君提供土地与保护;封臣效忠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以封土为纽带;等级森严;契约与仪式(相互尽义务)等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封君和封臣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领主各自独立行使权力,导致中古初期西欧政治上分裂割据局面。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38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2、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庄园和农奴制度教堂庄园法庭庄园土地类型

使用者及其权利义务公共牧场、草地全体居民使用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自由农自耕自收,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农奴份地,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非自由人),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宗法制度 B.土地封赐C.武力征服 D.爵位封赐2.右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土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BD课堂达标训练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403.“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这是指A.西周

封邦建国制

B.拿破仑

民法典C.法兰克王国

采邑制

D.梭伦

解负令4.“到处都可见到这样的王公,他们把臣民当作自己的财产,而且无论是在征服还是继承方面,都拥有至高权力。到处也可见到这样的臣民,他们承认王公拥有这个权力,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服从王公,正像对父母尽孝一样。”以下哪一个时代的社会符合前文的描述?A.公元前六世纪希腊

B.十四世纪英国社会

C.十八世纪美国社会

D.十九世纪法国社会CB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3.“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41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克洛维接受洗礼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卡诺莎之辱"。中古西欧社会有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两者共同维护封建秩序。中古早期教权高于王权。上述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教权高于王权3、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基督教会主宰政教合作政教冲突经济:拥有大地产,征收十一税;政治:最大封建主集团(有组织的力量),森严的等级制度;思想: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基督教会举足轻重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克洛维接受洗礼1077年1月,德皇亨42(1)表现:15世纪晚期,英、法、西、葡形成了强大的王权。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①王权加强(2)意义: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民族的观念,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形成首先是由于王权加强,国王一方面通过与大封建主斗争,另一方面通过与罗马教廷争夺世俗权力的斗争,加之不同民族碰撞冲突、确定疆界,从11世纪——15世纪在西欧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典型的代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表现:15世纪晚期,英、法、西、葡形成了强大的王权。443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②议会起源

在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封臣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1264和1265年,英国两次召开议会,其中1265年的议会代表中,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此后的议会都以该年的议会为榜样,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有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英国重要机关。

中古时期的议会产生于13世纪,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市民等寻求合作、统治国家的平台,扩大了王权统治的基础。到近代,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②议会起源在英国,议会一词44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③城市自治与大学兴办(1)斗争:城市争取自治权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将金钱挥霍一空后,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4、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③城市自治与大学兴办(1)斗争:城45(2)城市自治的影响政治: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冲击了庄园和农奴制度,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强化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文化:兴办大学,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社会: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复兴和自治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2)城市自治的影响政治: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461、时间:2、形成背景:3、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公元5世纪-15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经济: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小结:中古时期的欧洲4、中后期(11—15世纪)的变化: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时间: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公元475.《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6.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道:“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就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D.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BD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5.《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48拜占廷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395-1453)特点: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桥梁。鼎盛:6C查士丁尼时期A.扩张: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B.法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4书合称《罗马民法大全》灭亡: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9C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影响;13C在反抗蒙古征服中,莫斯科公国兴起;16C统一国家形成并扩张;1547年沙皇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统治;17C末地跨两洲。5、拜占庭与俄罗斯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拜占廷帝国:俄罗斯:5、拜占庭与俄罗斯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49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8.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A.王权大于神权B.神权大于王权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9.11~12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D.市民阶级的形成CBB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5010.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阿克苏姆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古代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1.由于商业贸易的兴盛,“仅公元1100—1300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中世纪的“城市” ()A.均由教会把持军政大权 B.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孕育着反封建的力量12.1086年,英王威廉一世召集直接封臣及其所属的主要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此举意在A.集中与加强君主权力B.巩固与强化封建等级C.建立与完善分享机制D.强调与突出君主专制DDA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0.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51二、中古时期的亚洲4C7C13C8C14C16C15C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建立政权,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10C阿拉伯帝国地跨三洲9C奥斯曼土耳其兴起攻占君士坦丁堡17C6C11C12C5C笈多帝国征服北印度;印度教为主要宗教突厥人入侵印度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中央集权体制12C末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德川幕府锁国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建立改国号朝鲜,迁都汉城中朝军民抗击日本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南亚: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东亚:日本、朝鲜地跨三洲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二、中古时期的亚洲4C7C13C8C14C16C15C穆罕默52阿拉伯帝国(622-1258)①7C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②622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632基本统一半岛③8C中期地跨三洲④1258年灭亡于蒙古西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922)①13C突厥人奥斯曼建立,逐步征服小亚细亚②14C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③1453年灭拜占庭帝国,定首都伊斯坦布尔④16C后期征服西亚和北非,地跨三洲1、中古西亚: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帝国的建立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阿拉伯帝国(622-1258)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153(2)帝国统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治:苏丹为最高统治者,集政、经、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宰相、伊斯兰教教长和财政总监负责政治、宗教和财政事务,向苏丹负责。地方设总督掌管。

经济:一度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苛捐杂税;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垄断东西方贸易。阿拉伯帝国政治:哈里发(先知的继承人)掌政、军和宗教大权。官僚机构:中央设各部大臣辅助;地方划分9大行省,任命总督治理。

经济:手工业与商业繁荣发展(阿拉伯商人贸易东亚、西欧、非洲);都城巴格达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将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等西传。政治体制上看相同:创新的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既接受了波斯帝国以来的西亚地区传统,又带有鲜明的阿拉伯特色。经济上看不同:阿拉伯帝国政府鼓励,沟通当时世界贸易;经济繁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征收重税,影响了世界发展。文化上看贡献:阿拉伯帝国的兼容并包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2)帝国统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政治体制上看相同:创54(1)笈多帝国(4-6C):中古印度的黄金时期4C初,恒河中游的笈多帝国几乎征服北印度,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大部分地区仍由藩王统治;大乘佛教盛行,但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者支持而逐渐成为主要宗教。(2)德里苏丹国(1206-1526)①13C初,中亚地区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②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中央设立掌管税收和军事的各部;地方划分为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伊斯兰教在印度传播,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伊斯兰教成为印度第二大宗教。笈多帝国看继承;德里苏丹国看突变。——两个印度不一样!2、中古南亚:印度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笈多帝国(4-6C):中古印度的黄金时期4C初,恒河中55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孝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1)时间线梳理3、中古东亚:日本、朝鲜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7世纪末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14世纪末16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政治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文化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两国体制特色: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仿效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秦汉之际6-7世纪646年10世纪12世纪末17世纪(1)56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变化原因:①庄园经济的形成:新土地的开垦,庄园形成,大土地私有制取代土地国有制。②武士集团的形成: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他们是将军统治的阶级基础。幕府时代形成:12世纪末(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幕府从朝廷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利。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赋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1603—1867年)江户时代

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为止(即大政奉还),历时265年。幕藩体制2、重点点拨:日本体制的变化3、中古东亚:日本、朝鲜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幕府时代形成:12世纪57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一、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二、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六、外国船到来,应即呈报江户。并应按照往例……派遣监视舰船。……九、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影响:面对世界变局,加强统治,力图维护日本的稳定,使日本获得200余年的和平,有利于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但带来负面影响,制约了日本发展。(辩证看待,言之成理,用历史语言。)锁国令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影响:面对世界变局,加强统治,力图58一、西亚1、两大帝国:2、文明特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兰文明小结: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南亚1、两国:2、文明:三、东亚1、两国:2、文明: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古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朝鲜中华文明圈继承创新多元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兰文明小结:中古时期5913.花拉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14.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A.日本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5.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中评价某幕府政策时说:“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它无疑是个有力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据此推断,坂本太郎评价的是()A.殖产兴业 B.忠君爱国C.闭关锁国 D.重农抑商BAC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3.花拉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6016.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17.“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巨人”(

)A.首当其冲攻占拜占庭帝国

B.主动学习东西方文化C.印度教逐步得到推广

D.学习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BA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16.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61一、非洲1、班图人的文明2、文明代表东非、西非、南非三、古代非洲和美洲二、美洲1、印第安人的文明2、三大文明成果独立创造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期的世界复习课件一、非洲东非、西非、南非三、古代非洲和美洲二、美洲独立创造人62

班图尼格罗人,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主要居民。又称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北纬4°以南,包括刚果盆地、大湖地区、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