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NUMPAGES10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种试题染色体
一、结构:染色体由着丝点、长短臂、
主次缢痕和随体构成。
二、分类:1.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
2.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3.亚
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4.端部
着丝粒染色体t
三、核型分析:把生物细胞核内全部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长度、
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
无等)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染
色体组型分析。
细胞分裂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1.两者发生的细胞不同:前者一般为体细胞分裂,后者是性母细胞形成配子时的分裂。
2.细胞分裂的次数不同:一次减数分裂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3.染色体活动行为不同:有丝分裂的前期无联会、无交换、无交叉等现象发生。中期2n条染色体彼此独立地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只有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交换、交叉等现象。中期Ⅰ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4.细胞分离的结果不同:有丝分裂后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条,其遗传组成与母细胞相同。一个孢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子细胞。细胞染色体数目分裂前的2n条变成了n条,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分裂后的子细胞之间、子细胞与母细胞之间的遗传组成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5.遗传学意义不同:有丝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内容上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在于:A.保证有生殖物种在世代相传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即物种相对稳定。B.为有性生殖过程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C.增加变异的复杂性,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1、前期I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如线,由于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每个染色体都是由共同的一个着丝点联系的两条染色单体所组成。
(2)、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联会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同源染色体经过配对在偶线期形成联会复合体。
(3)、粗线期:二价体逐渐缩短加粗,因为二价体包含了四条染色体单体,故又称为四合体或四联体
(4)、双线期:四合体继续缩短变粗,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虽因非姊妹染色体相互排斥而松懈,但仍被一、二个至几个
交叉联结在一起。这种交叉现象就是非姊
妹染色体之间某些片段在粗线期发生交
换的结果。
(5)、终变期:染色体变得更为浓缩和
粗短。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逐渐
接近于未端,出现交叉端化。此时每个二
价体分散在整个核内,可以一一区分开
来。所以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
2、中期I:核仁和核膜消失,细胞质里
出现纺锤体。纺锤丝与各染色体的着丝点
连接,这时也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
期。
3、后期I:由于纺锤丝的索引,各个二
价体的两个同源染色体各自分开。每一级
只分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实现了
染色体数目减半。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
每个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4、末期I:染色体移到两极后,松散变
细,逐渐形成两个子核;同时细胞质分为
两部分,于是形成两个子细胞,称为二分
体。
复等位基因: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
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致死基因:是指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
体死亡的基因。包括显性致死基因和隐性
致死基因。
不完全显性: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
型。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同一性状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许多性状的发育
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
影响性状的表现。五、基因定位与连锁遗
传图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连锁遗传图:通过连续多次二点或三点测
验,可以确定位于同一染色体基因的位置
和距离,把它们标志出来后可以绘成连锁
遗传图。
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
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
对性关系。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
改变。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①雄杂合型:
XY型:果蝇、人(n=23)、牛、羊、...
X0型:蝗虫、蟋蟀、...,雄仅1个X、
不成对;星光鱼雌鱼36条染色体
②雌杂合型:
ZW型:家蚕(n=28)、鸟类(包括鸡、鸭
等)、鹅类、蝶类等
ZO型:短颌鲚雄鱼4条染色体
二、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有哪些?(一)
性染色体(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2其他形式的性别决定
①雌雄决定于倍数性②基因决定性
别③环境决定性别
(三)性别决定的畸变:由于性染色体
的增减而破坏了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两
者正常的平衡关系而引起的。
(四)性别分化与环境关系:在性别决定的
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外界和内部环境的作
用,发育为一定的表型性别1.营养条件
2.激素3.氮素影响4.温度、光照
三、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
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遗传的现象。
限性遗传: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限于在
一种性别中表现的遗传现象。
从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杂合状态
下的显隐关系随着雌雄性别而不同。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⑴.数量性状的变
异表现为连续性⑵.对环境条件比较敏
感⑶.数量性状由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
环境互作二、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2.各
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
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3.各基因的作用
是累加性的4.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三、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
广义遗传率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
差的比率。H2=VG/VP=VA+VD/VA+VD+Ve
*100%
狭义遗传率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
差的比率。h2=VA/CP=VA/VA+VD+Ve*100%
四、怎样估算环境方差?
(1)对于动物和花粉授粉植物:由于可能
存在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常用F1表现
型方差估算环境机误方差Ve=Vp
(2)对于自花授粉植物:可用纯系亲本(或
自交系)表现型方差估计环境机误方差
Ve=1/2(Vp1+Vp2)
(3)采用亲本和F1的表现型方差
Ve=1/2(Vp1+Vp2+VF1)
五、C质遗传与母性影响的不同
(1)C质遗传是C质基因决定的,母性
影响是C核基因决定的
(2)C质遗传子代表现型总是和母本一
致的,没有一定的分离比
(3)母性影响是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
有一定的分离比
引种:鱼类的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优
良品种,使其在本地区的水域繁衍后代达
到一定的数量的工作。
驯化: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把野生动植
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
二、对引入水域和引种水域的生态条件的
考察有哪些?
1、引种对象的特征:起源、当今和历史
的分布
2、非生物因子(引入水域调查):温度、
盐度、离子浓度、溶解氧、营养、产卵基
质和水文条件。
①气候:涉及引入水域经纬度、海拔、气
温、降雨量、光照、大气压等
②水文条件:涉及水深、水量、流速、流
程、底质、水位变动幅度、盐度、酸碱度
及各种无机盐的含量。
3、生物因子:包括有饵料生物、病原生
物、敌害生物和竞争生物。
三、引种水域进行检疫(1)对引种对象所
在水域进行病虫害调查,尽量从无病虫害
处引种(2)检疫(3)运输途中严防病虫害
污染(4)隔离饲养
四、驯化途径有哪些?
(一)直接适应:l、激进式(极端驯化)
2、渐进式
(二)定向改变遗传基础:1、定向人工
(或自然)选择2、有目的的杂交3、生物
工程(基因工程)
五、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引种的看法
优:可以——(1)增加养殖品种(2)改善
生物群落(3)充分利用水域的自然资源
(4)提供饵料生物(5)重建鱼类区系(6)
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业资源
缺:会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造成生
态失衡及生物入侵等
选择育种选择差S:中选个体的平均值和
选择前整个群体的平均值之差选择强度
i=S/σ(选择差和标准差的比值)选择反
应: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选择效应:选
择亲本的子代表型平均值减去原群体的
表型平均值R=Yf-Y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是利用现有品种或生物类型在繁殖过程
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纯化及比较
鉴定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纯系学
说:一是在自花授粉的植物原始种群内进
行单株选择可以选出不同的纯系,表明原
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二是同一纯系内选
择是无效的
个体选择:又叫集体选择,个体选择,
是从来源不同的鱼群种选择表型优良的
个体混养在一起,混合交配,繁殖后代,
繁殖的后代再混养在一起,再选种,这样
混合选拔留种,连续几代培育出一个新品
种。混合选择又一次混合法和多次混合
法。
二、选择育种有哪些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1、混合选择(最古老的一种选择方法)
优:(1)操作简单,占用池塘少,可结合
生产进行,不需要隔离。
(2)能避免自交繁殖引起的生活力的衰
退,使后代保持较高的活力,常用在良种
繁育。
缺:(1)混合选择进程缓慢,对改良品种
的效果比较有限。(2)混合选择可不能追
溯亲缘关系
2、家系选择
优:建立在近亲繁殖的基础上,基因必能
定向纯和方向发展,加上人工选择,最终
能育出优良纯种
缺:由于近亲交配,容易产生近交衰退,
出现畸形和有缺陷的个体
3、后裔鉴定
优:可靠,能迅速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缺:单应用麻烦,要用很长时间和大量人
力物力,当得到结果时,亲鱼年龄很大,
一般用于鉴定雄鱼
4、综合选择
优:可以在一个世代进行家系选择、混合选择、后裔鉴定,提高了准确性
缺:但选择时间长,手续繁琐
三、选择育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A、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亲鱼(尤其是产卵前)
B、为提供选择所需鱼苗,所需杂交试验应同时进行
C、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应保持相对稳定一致的条件
D、对供选鱼群的饲养必须控制在适当的密度,不应过稀或过密,应与生产水平相当
E、分池饲养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材料,选择前不许混杂
F、试验鱼种投入水体的日期尽可能接近,最好在同一天进行
G、重要性状的选择应在性状充分表达以后进行,对体长、体重、生长速度的选择应达到商品规格的年龄。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或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育成杂交:通过杂交和选育育成新品种的杂交方式杂种优势:杂交子代的某些数量性状的平均值,高于双亲的平均值,甚至超出双亲类型的范围。杂种优势率:在某种性状上,F1的计量平均值与双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远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的交配,指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个体间的交配。近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一般指同种内两个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又称品种间杂交。经济杂交:通过杂交利用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
二、鱼类远缘杂交的可育性分哪几类?(1)种间杂种:有许多完全可育的种类,如大马哈鱼、鲑属、红点鲑属的种间杂交完全可育
(2)属间杂交:A完全能育:鳊鲂、鲢鳙,湘鲫(红鲫*湘江野鲤)障碍性两性能育
B完全不育:河鳟*大马哈鱼
C单性可育:鲤鲫杂种雄性不育
(3)亚科间杂种:一般认为不育,草鱼和出、长春鳊杂种为三倍体性腺可育。
三、杂种优势的特点
1杂种优势并非一两个性状表现突出,而是许多性状综合的表现突出
2、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相对差异和互补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双亲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越大
3、双亲基因型的纯合程度不同,杂种优势大小不同,双亲纯合程度越大,杂种优势越大
4、杂种优势在F1表现明显,F2下降
四、常用的育成杂交方式有哪些?
1、简单育成杂交
(1)单交或增值杂交育种、简单育成杂交:最简单的杂交方式,两个亲本的杂交
方式,又称成对杂交。
(2)多品种简单育成杂交(综合杂交育种):
根据亲本参加杂交的次序不同可分为多
品种单交(添加杂交)和多品种双交(合
成杂交)。
2、级进育成杂交:又叫吸收、改造育成
杂交,当地被改良品种与引进的改良品
种反复回交,一般到级F4时,含改良品
种的基因达93.75%。
3、引入育成杂交:又叫改良杂交,导入杂
交,是反复与被改良品种回交。一般到引
F2为止,以后效果甚微。
4、综合育成杂交;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的
育成杂交方法,引入改良品种对当地被改
良品种改良,获得理想杂种,从中选育新
品种。
一、简述雌核发育二倍体和雄核发育二倍
体的人工诱导原理
鱼类通过抑制第二极体释放或第一次卵
裂产生雌核发育二倍体,贝类通过抑制第
一极体、第二极体释放或者第一卵裂获
得。雄核发育二倍体也可以通过抑制第一
次卵裂获得
四、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人工诱导有什
么应用价值?
雌核发育:1、建立纯系2、性别控
制3、提高产量4、遗传分析:(1)
确定性别遗传机制(2)确定(研究)外
界因素对遗传性或表型的影响(3)检测
基因图距或隐性基因
雄核发育:1、建立纯系2、确定性别
遗传机制和性别控制
一、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1、抑制第
一极体的排放2、抑制第二极体的排放
3、抑制第一次卵裂
4、细胞融合
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1冷休克处理:阻止纺锤
丝形成2热休克处理:细胞处于较高温
度境中,细胞内一些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
酶类如ATP酶就会遭到破坏,从而使其供
能途径受阻。亚致死温度是诱发多倍体
的合适温度3静水压处理:高压使微
管发生可逆性裂解,破坏纺锤丝的形成。
4电脉冲处理:在一定的电场条件下,
细胞会发生融合,从而诱发多倍体。
(二)化学方法1、秋水仙素处理:能
抑制微管的组装,使已有的微管解聚合,
从而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或破坏已形成的
纺锤体,阻碍纺锤体行使机能,抑制着丝
粒的分裂和发育,使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
不发生分裂。去除秋水仙素的作用后细胞
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2、细胞松弛素B
(CB)处理:可逆性切断细胞分裂末期细
胞质形成的收缩环的微丝,使细胞质的分
裂受到抑制,从而阻止细胞分裂。
3、聚乙二醇(PEG):该药是一种常用的细
胞融合剂,它能使细胞发生融和作用从而
使细胞染色体加倍
4、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
它是一种嘌呤霉素类似物,作为一种蛋白
激酶抑制药物,它可以破坏中期纺锤体并
有促使染色体凝集的作用。洗除该药物
后,受精卵可以正常发育。
5、咖啡因(CF)处理:咖啡因作为细胞
有丝分裂中期对拉动纺锤体起关键作用
的微管的特异性药物,它可以阻断微管蛋
白组装成微管结构,从而阻止细胞分裂。
(三)生物处理方法
种间杂交或先行种间杂交再伴随温度休
克处理是产生异源多倍体的方法,也是诱
发水产动物多倍体的方法之一。核移植
和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也可以产生多倍
体。
1、远缘杂交
2、核移植及细胞融合
3、
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多倍体
三、多倍体的鉴定方法1、染色体数目和
组型分析法2、核仁银染色测定法
3、细胞核体积测定法
4、极体观察法
5、DNA含量测定法
细胞融合:是将不同遗传型的体细胞融合
在一起没经过培养成新的杂种细胞或杂
种个体。
细胞核移植:应用显放操作技术,将一种
动物的细胞核转移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
去核卵中。
基因转移技术: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的方法和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受体细
菌或者细胞内,并将之在细菌或细胞内实
现转入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二、细胞核移植的方法.’
1、核供体细胞的准备:核供体的细胞来
源于囊胚期细胞和体细胞。
2、受体卵细胞的制备:鱼类细胞质受体
为成熟的未受精卵细胞,通常采用人工催
产的方法获得。
去核的方法主要有挑核法和功能性去核。
3、移核:在显微操作仪上将供体核移入
去核卵母细胞的过程,是核移植工作中最
精细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4、核质杂种的培养:移核后,一般将移
核卵转移到郝氏液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至2~4个细胞器,然后转入1/2浓度的郝
氏液中,发育至原肠胚后,换入暴气水中
培养。
性别控制
一、简述水产动物性别控制的意义1、提
高群体生长率:如鲤鱼、草鱼2、控制繁
殖速度:如罗菲鱼3、延长有效生长期:
如虹鳟4、提高水产品质量:如虹鳟和
香鱼的雌体,人们更喜欢它们的肉质。
5、提高性产品的产量
二、鱼类性别决定的特点1、性染色体缺
少或处于进化的初始阶段2、表型性别容
易改变
3、性变后个体具有正常功能
4、YY型雄
鱼可育
三、用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采用哪些处
理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饲料添加法先姜激素溶解于
95%酒精,再倒入饲料拌匀晾干或烘干。
此法简单,但用量大,过量导致
不育在消化道中容易降解,如虹鳟24小
时讲解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古籍重点条文背诵要点
- 文言文《巫山巫峡》现代文翻译与讲解
- 2026年基因研究合作协议
- 互联网公司薪酬结构设计指南
-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 幼儿园职工大会工作总结范例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规范
- 语音编程语言学习指南及实战案例
- 企业管理秘诀提高企业效率和员工士气
- 国旗下讲话稿-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 T-ZHCA 028-2023 化妆品原料水解胶原 深冷金枪鱼胶原低聚肽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戏账号交易结算电子合同模板
- 年度得到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4-2025)
- 2025年海南省万宁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7145-2024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导则
- 4.1.2 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华为5G基站日常维护操作手册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初中联盟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3.2.1探秘“钠女士”被困的原因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放疗皮肤护理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