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资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学习目标】1、会推导公式V—v:=2ax2、掌握公式V2-v2=2ax,并能灵活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Vtj+at,+ 1c*2x=v0t+—at,2消去时间t,得vt2-V2=2ax.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位移关系.要点诠释:①式是由匀变速运动的两个基本关系式推导出来的,因为不含时间,所以若所研究的问题中不涉及时间这个物理量时利用该公式可以很方便 ,应优先采用.②公式中四个矢量vt、v0、a、x也要规定统一的正方向.要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基本公式(1)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vt=v0+at.1o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x=v0t+—at.2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V2-v2=2ax.平均速度公式:V=x■土包,x=包上艮1.2 2要点诠释:运用基本公式求解时注意四个公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要选取正方向.公式(1)中不涉及x,公式(2)中不涉及Vt,公式(3)中不涉及t,公式(4)中不涉及a,抓住各公式特点,灵活选取公式求解.共涉及五个量,若知道三个量,可选取两个公式求出另两个量.要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要点诠释: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 (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 △x=aT2(又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推证:设物体以初速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计时起时间 T内的位移_ 1_2 …x1=v0T+—aT. ①2在第2个时间T内的位移x2=v0L2T1a(2T)2-x12
=v0T+—aT. ②2即△*=aT2.进一步推证可得-x xn1-xnx-x xn1-xnxn2-xn xn3—xnT2T22T23T2即Vt推证:Vt=V(o+at,知经上时间的瞬时速度2Vt=Vo由①得即Vt推证:Vt=V(o+at,知经上时间的瞬时速度2Vt=Vo由①得at=5—Vo,代入②中,得1Vt/2=Vo —(Vt-Vo)=Vo2Vt Vor - Vo Vt即VtVoVt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x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V0与Vt的关系为Vx22(V2+Vt2).推证:由速度—位移公式Vt—Vo②X2-X1=X3-X2= =Xn-Xn-1,据此可补上纸带上缺少的长度数据.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o Vt将①代入②可得Vx2-V2='2-,即Vx=J;(V2+Vt2).要点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要点诠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自己有着特殊的规律,熟知这些规律对我们解决很多运动学问题很有帮助.设以t=o开始计时,以T为时间单位,则(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i:V2:V3:…=1:2:3:….可由Vt=at,直接导出:(2n-1)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 1c 1c推证:由位移公式x=—at得x1=—aT,2 2
TOC\o"1-5"\h\z1 2 1_2 3_2X2=—a(2T)——aT=—aT,2 2 22 1 2x3 a(3T)--a(2T)\o"CurrentDocument"25 2=aT2可见,X1:x2:x3:…:xn=1:3:5: …:(2n-1) .即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比等于连续奇数的比.(3)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 : x2 : x3 :…=12: 22 : 32 :…,1O可由公式x=—at2直接导出.2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L_U:tn=1:(V2-1):(73—扬:」L_:(4—7^1).1 9推证:由x=—at知t1=2通过第二段相同位移所用时间同理:t332x
a22x
a同理:t332x
a22x
a则t1:t2:t3:…:tn=1:(五一1):(V3-扬:…:(而一^^71).要点五、纸带问题的分析方法位移差法”判断运动情况,设时间间隔相等的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 x1、x2、x3….①若x2-x1=x3-x2=…=xn—xn」=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x2-x1=x3-x2= =xn-xnj=Ax^0,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逐差法”求加速度,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有x4-x1x4-x1a[= 2-,a23T然后取平均值,即a_2电a3x5一义23T2x6-x3a3= 2~,3T3(x6 x5 x4)-(x3 x2 x1)9T2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要点诠释:①如果不用逐差法”求,而用相邻的x值之差计算加速度,再求平均值可得:
X2—XiX3—X2 X5—X4 X6—X5ZT222T2T2T2T2_%-Xi
二〒比较可知,逐差法将纸带上 X1到X6各实验数据都利用了,而后一种方法只用上了 X1_%-Xi
二〒据,实验结果只受X1和X6两个数据影响,算出a的偶然误差较大.②其实从上式可以看出,逐差法求平均加速度的实质是用 (X6+X5+X4)这一大段位移减去(X3+X2+X1)这一大段位移,那么在处理纸带时,可以测量出这两大段位移代入上式计算加速度, 但要注意分母(3T)2而不是3T2.瞬间速度的求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与物体在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 工时的瞬时速度相同,即vt=V.所以,第n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相同,即vt=V.所以,第n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2VnXn Xn12Tv-t图象,直线的斜率即为加(4)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vn=Xn+Xn」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nv-t图象,直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典型例题】2_2_Q类型一、公式Vt-v0=2aX的应用例1、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 l,当火车头经TOC\o"1-5"\h\z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而车尾经过这个路标时的速度为 V2,求:列车的加速度a;列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 v;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 t.【答案】(1)a=仝⑵v'目 (3)t=3\o"CurrentDocument"21 ■1 2 v1V2【解析】火车的运动情况可以等效成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速度为 V1,前进位移l,速度变为V2,所求的V是经过L处的速度.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2叫 叫I. J JABC\o"CurrentDocument"2 2(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V2-V12=2al,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V221火车的前一半通过此路标时,有 v2-v2=2a,火车的后一半通过此路标时,有 V2-V2=2aL-,2所以有v2-v;=v2-v2,故v 2V2-火车的平均速度V=v1±v2,故所用时间t=L=—2一2 vv1v2【总结升华】对于不涉及运动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求解, 使用vt2-v(2=2ax可大大简化解题过程.举一反三【变式1】(2016金台区期末考)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彳^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了 A、BC三点,已知A点速度为v,B点速度为3v,C点速度为4v,则AB段和BC端的时间比是AB段和BC段的位移比是【答案】2:1;8:7【解析】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a:AB段的时间:tAB=3^=2]aaBCB段的时间:tBC=4v二3V二vaa则AB段和BC端的时间比:tAB:tBC=2:12 2AB段的位移:(3v)-vo=2axABBC段的位移:(4v)2—(3v)2=2axBCAB段和BC段的位移比:xAB:xBC=8:7【高清课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第5页】【变式2】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 216km/h,随后匀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大小是 2m/s2。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答案】900m类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灵活运用例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答案】a=2.5m/s2,va=1m/s【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用多个公式描述,因而选择不同的公式,所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不相同.解法一:(基本公式法)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公式:…;at21 2x2=vA(2t)+-a(2t)2-(vAt+).2将x=24mx2=64mt=4s代入上式解得:a=2.5m/s:va=1m/s.解法二:(用平均速度公式)连续的两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24m/s=6m/s,v2=x2=64m/s=16m/s.t4 t4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则5=vA+vB,v.,Vb+vc,2 2yavCviV2 616vB= = = m/s=11m/s.2 2 2得va=1m/s,vc=21m/s,vC-VA21-12 2a= = m/s=2.5m/s.2t24解法三:(用^xnaT2法)2 x40 2 2由△*=aT,得a=F—Fm/s=2.5m/s.
T41.2再由x1=vAt+-at,解得va=1m/s.【总结升华】(1)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均有多种解法,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可以熟练地掌握运动学规律,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判别式△*=aT2求解,这种解法往往更简捷.举一反三【变式1】一个冰球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 L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距离的时间为t,通过第二段距离的时间为 2t,如果冰球在冰面上的运动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冰球在第一段距离末时的速度., 5L【答案】v1V吐6t【解析】方法一:由题意可得,冰球做匀减速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以冰球过始点,设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V1、V2,由*=^二上1得2A点为起始时刻、起.LJE『Atff C从A到B:L=v0+"t,2从B到C:l=V1+V2父2t,2从A到C:2L=7。+v2M3t,2………555L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V1=5L6t方法二:根据Vt=vt知:2AB段中间时刻速度V3=5L,6tBC段中间时刻速度v4这两个时刻相隔时间为L2t,3 一t,则匀减速运动加速度2V3-V42t2 1 2据*=丫01+—21公式,有L=Vi(2t)--a(2t).2将a代入得v1=5L.6t【高清课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第13页】【变式2】例题、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从 224m的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降落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打开降落伞 ,运动员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速度不得超过5m/s(g=10m/s2).求: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答案】99m【高清课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第15页】【变式3】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 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 V2(相对于地面,且w>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 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 a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a>(V1-v2)2s类型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的应用例3、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 5s末的速度是6m/s,试求:(1)第4s末的速度;(2)运动后7s内的位移;(3)第5s内的位移.【答案】(1)4.8m/s(2)29.4m(3)5.4m【解析】物体的初速度V0=0,且加速度恒定,可用推论求解.因为vo=0,所以vt=at,即vt0ct,故v4:v5=4:5.第4s末的速度v4=4v5=4父6m/s=4.8m/s.TOC\o"1-5"\h\z5 5因为v0=0,v5=6m/s,则加速度a=————=—―-m/s2=12m/s2,t52 1 2所以7s内的位移x7=—at7=—m1.2m7m=29.4m.2o1o(3)由Ax=一at;—一at42_CL1 _ _1.225m 1.216m2=5.4m.第5秒内的位移是5.4m.举一反三【变式1】一物体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3s内的位移为必,最后3s内的位移为X2,已知X2-X1=6mX1:x2=3:7,求斜面的总长.【答案】12.5mTOC\o"1-5"\h\z【解析】由题意知,物体做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间隔为 3s.X1 3 .一由题思知一=一,x2-x1=6ni,解得x1=4.5m,x2=10.5m.x2 7由于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比为 1:3:5:…:(2n-1),5故xn=(2n-1)x1,可知10.5=4.5(2n-1),解得n=一.3又因为x总=n2xi,所以斜面总长: x总」一Ix4.5m=12.5m-3【总结升华】切忌认为物体沿斜面运动了 6s,本题中前3s的后一段时间与后3s的前一段时间是重合的.类型四、纸带问题的处理例4、(2015 滕州三中期末考)在用接在 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标计数点 0、1、2、3、4…,其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得。与1两计数点间的距离Xi=30.2mm,3与4两计数点间的距离x4=48.8mm,则小车在3与4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 ♦ ■0I 2 J 4【答案】0.49;0.62【解析】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得:小车在3与4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匕=%=00488=0.49m/s,T0.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x4—x1=3aT2所以解得:a 0.62m/s2,3T故答案为:0.r49,0.62.【总结升华】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碰到奇数个位移,如本题中只有 x1至x3五个位移,就去掉中间的一个位移而求解.举一反三【变式】(2015临沂市期末考)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 T=0.02s.小王同学在正确操作实验的情况下获得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 A、B、G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求:小车的加速度a=m/s2,小车经过C点时的速度Vc=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0.62;0.21【解析】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xuaT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徂. XDE,XCD—(XAB'XBC) 2行•a= 2 =0.62m/s,4T2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v=包=0.21m/s2T【巩固练习】一、选择题:TOC\o"1-5"\h\z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t内通过位移x,则它从出发开始通过;所用的时间为( )16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A.3.5mB.2mC3、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在第4s后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A.3.5mB.2mC3、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在第.1mD.01s内通过的位移为1m,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通过的位移为4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B.小千^在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C.小球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小球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2015安徽四校联考)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G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为( )0.5mC.1.125mD.2m0.5mC.1.125mD.2m5、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勺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1 1A.t=t),1 1A.t=t),d=SB.t=_t1,d=-S2 4一.1 1 .1 3Ct=T1,d=-SD.t=-1),d=—S2 2 2 46、(2016上海高考)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时2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m/s2A.-m/s23B.4m/s23C.8m/s29D.%/s297、(2016马鞍山校级模拟)光滑斜面的长度为 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设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L/2处的速度为( )A.v/2B二、填空题:1、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物体, 3s与5s末速度之比为,前3s与5s内位移之比为,第3s内与第5s内位移之比为.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的质点,在最后三个连续相等的运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在最后三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问间隔为 T=0.10s,其中xi=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间速度大小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加速度的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1、在滑雪场,小明从85m长的滑道上滑下.小明滑行的初速度为 0,末速度为5.0m/s.如果将小明在滑道上的运动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求他下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2、(2015阜阳市期末考)已知。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22m,BC间的距离为26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且为2s.求O与A的距离.3、(2015荷泽市期末考)汽车自O点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 6s时间内依次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相距60m,车经过Q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1)汽车经过P点时的速度是多少?(2)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少?QP两点间距离为多少?4、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 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Xo=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a;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lat2,所以t=J2x,即tJJX,当位移x为原来的四2 a分之一时,时间t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所以只有B正确.2、B解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以把这个过程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所以由14m=二得,所求位移x1=2m.7 13、A解析: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2n-1),而这一小球的位移分别为 1mi2mv3ml….所以小球做的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就不适用于这一小球,所以 B、D不正确.至于平均速度, 4s内的平均速度x1x2x3x41m2m3m4m所以A正确;前3s内的平均速度V1 -2-3-所以A正确;前3s内的平均速度t4 4sV2=2m/s,所以C不正确.x1xV2=2m/s,所以C不正确.t3 一3s4、C解析:设OA间的距离为S,物体的加速度为a,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为V,通过ARBGCD所用的时间都为t,则有:v2=2aSTOC\o"1-5"\h\z2 -\o"CurrentDocument"(v+at)2=2a(S+2) ②(v+2at)2=2a(S+2+3) ③, 、2 ,一(v+3at)=2a(S+2+3+4)④联立①②③④ 解得:S=1.125m5、D解析:根据题意及图象可知,此题属于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的问题,甲第一次追上乙时速度大于乙,第二次相遇时发生在二者速度相等时,相遇时满足号=d+#,结合图象可知D正确.6、B解析:第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uxu4m/st1第二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_第二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8m/s
t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且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2+1=3s
TOC\o"1-5"\h\z则加速度为:a=与」1==m/s2=4m/s2△t 3 37、D解析: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 a,下,t到L/2处的速度为vi,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公式有:2 2l VV2=2al,V12=2a—,解得:M二",故选口。2 2二、填空题:1、3:59:255:9解析: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第n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第1s、第2s、第3s、…、第ns的位移之比为1:3:5:…:(2n-1),所以第3s末与第5s末的速度之比为3:5.前3s内与前5s内的位移之比为32:52=9:25,第3s内与第5s内的位移之比为5:9.2、5:3:1 (J-,2):(^2-1):1设最初三个连续相等的时间为 t设最初三个连续相等的时间为 t,1 2 1 2 1 2x2=—a(2t)2——at2=3x—at2,
2 2 2.设最初三个连续相等的位移为 L,1c加速度为a,则每段时间的位移分别为x1=1a2t,22 1 2 1 2x3=—a(3t)2--a(2t)2=5又一at2,所以位移之比为x1:x2:x3=1:3:52 2加速度为a,则每段位移所用时间t1=J2L, t2=/生—=(J2—1t3=y~ =(J3—J2)LhJ——,所以时间之比为 t^t2:t 3= 1: (J2—1): (J3-J2),再逆回去,所求的位移之比为5:3:1,时间之比为(J3—扬:/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功起跑线第13课我自信我快乐【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15)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6届江苏省无锡市锡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精准农业种子采购与种猪健康养殖销售合同
-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
- 城市更新项目私人宅基地买卖及安置补偿合同
- 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合同续签及资源共享协议
- 离婚前财产分割及共同债务处理协议书
- 建筑材料销售合同签订与施工进度控制流程图
- 专干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驻马店叉车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3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应用技术规程
- 向“筷”乐出发“筷”乐出发
- 伺服实现机床手轮同步功能
- 《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
- 医疗美容项目备案申请doc
-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项目团队实施及人员配置
- 课题申报讲座课件
- 纸张消耗统计表
- Q∕SY 06327-2020 二氧化碳驱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