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在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班主任B.任课教师C.学校领导D.团队干部
2.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机器大工业生产B.社会主义制度C.旧式分工D.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
3.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之为()。
A.表象B.记忆C.联想D.想象
4.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5.“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A.神话B.生产劳动C.本能D.无意识模仿
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教育学生努力学习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9.上海育才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创造的教学方法是()
A.导学式教学法
B.读议讲练法
C.合作学习法
D.六步教学法
10.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家庭教育
二、填空题(10题)11.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12.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13.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15.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16.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17.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8.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19.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0.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三、简答题(2题)21.简述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
22.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
四、论述题(2题)23.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4.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基本规律。
五、辨析题(2题)25.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26.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参考答案
1.A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2.B
3.B记忆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人们见过的、听过的、尝过的、触摸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以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4.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存在人类社会,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的职能决定的。
5.A
6.C该题是一道很典型的题,即容易把一些格言与教师的劳动特点放在一起来进行考查。答此类题要注意两点:第一,把格言搞懂;第二,熟记教师的劳动特点。
7.B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8.B该题要求考生把“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两者区别开来,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属于“班主任工作的方法”领域,而C、D两项属于班主任工作内容的范畴,显然C、D两项不是要选的答案。A项属于“班主任工作的方法”领域,但A项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才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B才是正确答案。
9.B
10.D11.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12.制度文化13.概念,判断,推理
14.认识
15.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16.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17.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18.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19.学生集体学生集体20.稳定,统一
21.(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22.(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适应环境的功能。
②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
③信息传递的功能。
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4.(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①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方面,品德知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③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④行即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的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应视情况选择多种开端,最终促使学生品德全面、和谐发展。
25.错误。
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品质只是其中的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机床维修保养方案
- 绿色制造数字化改造-洞察及研究
- 社交媒体在广播内容推广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人脸识别系统采购合同范本与要点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仓储搬运合同协议模板
- 2025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生态旅游与社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究报告
- 了解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 电子商务创新模式总结
-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申请表
- IDC云数据中心机房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 婴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养育要点
- 大一统视阈下的边疆治理
- 2020ESPEN专家建议: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学校健康食堂学生营养餐带量食谱
-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导论
- JJF 1108-2012石油螺纹工作量规校准规范
- 校园监控维护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