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岷江都现代科学家复原的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动仪。据记载,地动仪所指示的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方向大体相同。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灾减灾现代科学家复原的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科学技术的
目前,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有效防灾减灾吗?
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近些年各类灾害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其预警和监测水平还不能满足当前人类防灾减灾的需要。发展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是必由之路目前,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有效防灾减灾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技术遥感技术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航拍金字塔2010年5月5日,在墨西哥湾,清污船正在进行作业遥感技术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_课件请简要分析西南地区出现大旱的原因。请简要分析西南地区出现大旱的原因。阅读P86资料,回答问题:1、气象遥感卫星在天气预报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图中重旱、中旱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为什么这些地区会出现严重旱情?我国东北部干旱监测合成图像1、每30分钟实时发送可见光和红外线成图像各一幅。动态监测台风、洪涝、旱灾等。2、内蒙、晋、冀、鲁、陕、甘、宁、辽等省区。3、(夏季风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植被破坏严重;工农业用水量剧增,且浪费严重等。阅读P86资料,回答问题:1、气象遥感卫星在天气预报中是如何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青海玉树震后)地质灾害监测NASA公布卫星拍摄舟曲泥石流全域大图(高清图)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青海玉树震后)地质灾害监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对比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对比2008年1月30日15:11,东北地区哪里出现火情?2008年1月30日15:11,3月11日12:58,火情范围出现在哪里?与1月30日相比,火势已经向什么方向蔓延?3月11日12:58,火情与1月30日相比,火势4月7日13:18,明火点出现在什么区域?火势正在如何变化?4月7日13:18,明火火势正在如何变化?气象灾害预报内涝区淹没区气象灾害预报内涝区淹没区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指挥救灾。2、可以进行灾情评估,遥感数据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加工还可以对灾情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3、可以做自然灾害的防治规划,并监督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可见,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特点。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指挥救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的灾情跟踪和监测;2、物资空投位置的精确定位和导航;3、灾情(如洪水)的实时监控;4、灾害(如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的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天气预报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天气预报遥感技术遥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_课件沙尘暴的卫星影像外出的女士裹上沙巾带顶风行走沙尘暴的卫星影像外出的女士裹上沙巾带顶风行走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有机肥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_课件清洁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和评估;2、更加快速的反应,更加广泛地应用;3、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和评估;1.我国地震台准确地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却没能预报出来。这一事实表明A.地震活动无规律可循,致使地震预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B.地震预防的准确程度与天气预报水平相当C.预报地震的基础工作是观察地震的前兆D.人类对地震的形成、发展与成灾规律的认识不足练习巩固1.我国地震台准确地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2.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计算机系统B.遥感技术2.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B.遥感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利用云层的不稳定性,通过人为采取不同技术方法改变其微结构,进而达到改变天气现象发生过程的目的。据此完成3~4题。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不包括A.人工防雹B.人工增雨D.人工削弱台风4.人工增雨是用人为的方法,增加云中的冰晶或使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增大而形成降水。下列不属于目前人工增雨所用方式的是
B.飞机C.高炮 D.火箭C.在地面精确测量云层中水汽饱和度A.卫星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利用云层的不稳定性,通过人为采取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
,判断的依据是
。(6分)(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分)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8分)(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
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4)简述高新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什么作用(9分)
RS可以对旱情进行实时监控;GIS可以对旱情发展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GPS可以对救援物资空投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准确预报次生灾害(如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等。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4)简述高新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稳产和高产公元前3世纪,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岷江都现代科学家复原的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动仪。据记载,地动仪所指示的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方向大体相同。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灾减灾现代科学家复原的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科学技术的
目前,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有效防灾减灾吗?
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近些年各类灾害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其预警和监测水平还不能满足当前人类防灾减灾的需要。发展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是必由之路目前,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有效防灾减灾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遥感技术遥感技术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航拍金字塔2010年5月5日,在墨西哥湾,清污船正在进行作业遥感技术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_课件请简要分析西南地区出现大旱的原因。请简要分析西南地区出现大旱的原因。阅读P86资料,回答问题:1、气象遥感卫星在天气预报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图中重旱、中旱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为什么这些地区会出现严重旱情?我国东北部干旱监测合成图像1、每30分钟实时发送可见光和红外线成图像各一幅。动态监测台风、洪涝、旱灾等。2、内蒙、晋、冀、鲁、陕、甘、宁、辽等省区。3、(夏季风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植被破坏严重;工农业用水量剧增,且浪费严重等。阅读P86资料,回答问题:1、气象遥感卫星在天气预报中是如何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青海玉树震后)地质灾害监测NASA公布卫星拍摄舟曲泥石流全域大图(高清图)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青海玉树震后)地质灾害监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对比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对比2008年1月30日15:11,东北地区哪里出现火情?2008年1月30日15:11,3月11日12:58,火情范围出现在哪里?与1月30日相比,火势已经向什么方向蔓延?3月11日12:58,火情与1月30日相比,火势4月7日13:18,明火点出现在什么区域?火势正在如何变化?4月7日13:18,明火火势正在如何变化?气象灾害预报内涝区淹没区气象灾害预报内涝区淹没区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指挥救灾。2、可以进行灾情评估,遥感数据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加工还可以对灾情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3、可以做自然灾害的防治规划,并监督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可见,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特点。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指挥救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的灾情跟踪和监测;2、物资空投位置的精确定位和导航;3、灾情(如洪水)的实时监控;4、灾害(如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1、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的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天气预报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天气预报遥感技术遥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_课件沙尘暴的卫星影像外出的女士裹上沙巾带顶风行走沙尘暴的卫星影像外出的女士裹上沙巾带顶风行走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有机肥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_课件清洁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和评估;2、更加快速的反应,更加广泛地应用;3、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和评估;1.我国地震台准确地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却没能预报出来。这一事实表明A.地震活动无规律可循,致使地震预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B.地震预防的准确程度与天气预报水平相当C.预报地震的基础工作是观察地震的前兆D.人类对地震的形成、发展与成灾规律的认识不足练习巩固1.我国地震台准确地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2.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计算机系统B.遥感技术2.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B.遥感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利用云层的不稳定性,通过人为采取不同技术方法改变其微结构,进而达到改变天气现象发生过程的目的。据此完成3~4题。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不包括A.人工防雹B.人工增雨D.人工削弱台风4.人工增雨是用人为的方法,增加云中的冰晶或使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增大而形成降水。下列不属于目前人工增雨所用方式的是
B.飞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核心技术与产业链布局前瞻
- 五金制品跨境电商市场产品创新与研发趋势研究报告
- 创业孵化基地2025年建设资金申请政策导向与项目选择报告
- 协理证挂靠合同样本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的物流配送服务创新与物流成本
- 2025届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平顶山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2025年高精度加工技术国际对比分析报告
- 生物质能源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高效发电与优化运行报告
- 2024年上半年教资科目一试题
- 施工员顶岗实习报告范文
- 毽球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三国演义》中考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课件
- 合同审查会签表
- 储能电站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文化传媒行业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
- 2024年3.6kV~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环保气体)
- DB31-T 451-2021 净水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选择、使用及更换技术规范
- 新媒体与社交媒体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