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高考研究活动:职校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职学校语文高考研究活动:职校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职学校语文高考研究活动:职校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职学校语文高考研究活动:职校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职学校语文高考研究活动:职校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口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对口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四川省对口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考试要求是什么?引入四川省对口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考试要求是《考试大纲》在“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两点要求:1.初步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技巧;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能力。换句话说,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引入《考试大纲》在“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两点要求:换句话说,古代

近几年考题回顾:(2011年四川卷)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1.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2.诗中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2年四川卷)回乡偶书(之二)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2013年四川卷)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离别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事情,这首诗也写离别,却感人至深,你觉得这是为什么?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近几年考题回顾:(2011年四川卷)1.这首诗有什么写作

近几年考题回顾:(2014年四川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丰富的情感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2015年四川卷)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诗人被贬到江州时作此诗。1.全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016年四川卷)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1.颈联“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是怎样写燕的?请简要分析。2.尾联“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017年四川卷)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诗的中间两联突出了将军打猎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本诗以“千里暮云平”结尾,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近几年考题回顾:(2014年四川卷)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常见题型小结1.考查诗人的情感。2.写作特点(语言、手法)3.表达技巧(艺术手法)4.内容分析(画面描绘)常见题型小结1.考查诗人的情感。

学生难怎么有效得分

给学生复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老师难怎么有效得分现状平均得分3.2学生难给学生复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老师

问题解决步骤1.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1)建功报国。(2)思乡怀人。(3)送别伤情。(4)忧国伤时。(5)生活杂感。牢记常见考点知识问题解决步骤1.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牢记常见考点知识

问题解决步骤2.语言特点。(1)清新自然。(2)明白晓畅。(3)委婉含蓄。(4)平实质朴。(5)绚丽飘逸。(6)雄浑豪放。牢记常见考点知识问题解决步骤2.语言特点。牢记常见考点知识

问题解决步骤3.表达技巧。(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点抒情……)(2)表现手法:渲染、衬托、象征、动静、虚实、远近、上下……(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答题模式:找出技巧+解释技巧如何运用+表达效果(联系主题)牢记常见考点知识问题解决步骤3.表达技巧。牢记常见考点知识课堂练习一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暝:傍晚。浣女:洗衣女。随意:任凭。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王孙:这里指隐居的高士。1.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的前三联,通过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2.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前三联通过山、雨、明月、松、泉、石头、莲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和悦的秋山雨后晚景图。答: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课堂练习一山居秋暝1.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堂练习二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把花人性化,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答: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对眼前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以及达观、潇洒的胸襟。课堂练习二海棠1.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课后练习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请先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2.请简要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透露出的情感。课后练习鸟鸣涧1.请先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

感谢聆听,请各位多多指正感谢聆听,对口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对口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四川省对口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考试要求是什么?引入四川省对口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考试要求是《考试大纲》在“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两点要求:1.初步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技巧;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能力。换句话说,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引入《考试大纲》在“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两点要求:换句话说,古代

近几年考题回顾:(2011年四川卷)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1.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2.诗中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2年四川卷)回乡偶书(之二)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2013年四川卷)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离别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事情,这首诗也写离别,却感人至深,你觉得这是为什么?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近几年考题回顾:(2011年四川卷)1.这首诗有什么写作

近几年考题回顾:(2014年四川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丰富的情感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2015年四川卷)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诗人被贬到江州时作此诗。1.全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016年四川卷)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1.颈联“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是怎样写燕的?请简要分析。2.尾联“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017年四川卷)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诗的中间两联突出了将军打猎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本诗以“千里暮云平”结尾,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近几年考题回顾:(2014年四川卷)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常见题型小结1.考查诗人的情感。2.写作特点(语言、手法)3.表达技巧(艺术手法)4.内容分析(画面描绘)常见题型小结1.考查诗人的情感。

学生难怎么有效得分

给学生复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老师难怎么有效得分现状平均得分3.2学生难给学生复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老师

问题解决步骤1.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1)建功报国。(2)思乡怀人。(3)送别伤情。(4)忧国伤时。(5)生活杂感。牢记常见考点知识问题解决步骤1.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牢记常见考点知识

问题解决步骤2.语言特点。(1)清新自然。(2)明白晓畅。(3)委婉含蓄。(4)平实质朴。(5)绚丽飘逸。(6)雄浑豪放。牢记常见考点知识问题解决步骤2.语言特点。牢记常见考点知识

问题解决步骤3.表达技巧。(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点抒情……)(2)表现手法:渲染、衬托、象征、动静、虚实、远近、上下……(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答题模式:找出技巧+解释技巧如何运用+表达效果(联系主题)牢记常见考点知识问题解决步骤3.表达技巧。牢记常见考点知识课堂练习一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暝:傍晚。浣女:洗衣女。随意:任凭。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王孙:这里指隐居的高士。1.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的前三联,通过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2.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前三联通过山、雨、明月、松、泉、石头、莲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和悦的秋山雨后晚景图。答: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课堂练习一山居秋暝1.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堂练习二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