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专刊》论文集(已排版)_第1页
《大学生科研专刊》论文集(已排版)_第2页
《大学生科研专刊》论文集(已排版)_第3页
《大学生科研专刊》论文集(已排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科研专刊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四川・成都2010-9大学生网络上瘾的网络刺激源分析 陈永胜陈建华1高校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研究 陈丽芳高媛媛漆瑞唐光蓉3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角色转变的问题研究 何敬8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研究述评报告 黄森林张媛11对大学生气质类型以及择业心理的调查 江宜霖孙璐14[规则聚焦下大学生风险倾向与感知对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靳取覃蓉芳李博17计算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研究 鲁恒李海龙许懿娜20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梁新玲黄秋又23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的调查报告 蒲元满李杨前丁华李倩ー26铁路专业女生面对铁路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邱敏黄菊江磊何乐添29大学生恋爱及其引发心理问题和教育对策研究 任士房邓少平31关于怎样更好地组织大一新生投入社团活动的研究 沈宏颖梁进王帅帅吴培璐34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障碍分析及对策 唐娟徐茜萍36大三时期不容忽视的心理变化 余艳芬李智贺焕卿40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调查研究 叶丹王雪川42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情况调查研究 张涵王丽45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张艺兰崔岩岩李悦49对实干者类型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心理表现及应对措施研究 祝静思51附录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研究述评采访笔录 黄森林张媛55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 梁新玲黄秋又58关于怎样更好地组织大一新生投入社团活动的研究(问卷A)......沈宏颖梁进王帅帅吴培璐59关于怎样更好地组织大一新生投入社团活动的研究(问卷B).......沈宏颖梁进王帅帅吴培璐60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 张涵王丽61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影响调查问卷 张艺兰崔岩岩李悦63大学生网络上瘾的网络刺激源分析陈永胜I陈建华

。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要:结合网络依赖理论,在问卷调査的基础上,本文对互联网上瘾的网络服务致瘾作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网络媒体特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中的低俗性可以强化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依赖关系,大学生网络I:瘾问题不能只从他们自身、家庭、学校和现实社会等方面找出路,网络传播方式本身有很严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字:网络上瘾:低俗;便利性;交互性;休闲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来分别属于不同媒介的功能被人们以“多媒体”的名义整合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中。互联网具有如交互性、实时性、海量信息、匿名性等等整合了以往的传统媒体的功能,并且创造出了新的传播的形式。电子邮件、BBS、网上购物、聊天室、QQ、各种下载和在线欣赏服务。这些特点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环境,也导致网络媒介上瘾的社会问题。根据徳弗勒和鲍尔一基洛奇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它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他们的依赖性就强烈。K.Young、AlexS.Hall和JeffreyParsons网络上瘾的症状:不能完成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使用互联网越长得到的乐趣越少、无体止上网、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尝试减少互联网使用但适得其反、不顾过渡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深度访谈山西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个别老师和学生,请他们尽量列举说出他们喜爱的网络娱乐消费行为并按照百分制的形式给自己列举的应用形式的消费价值打分。经过这个环节我们收集人们关注的目前商业网站提供的各种服务产品。包括新闻、搜索引擎(不含在线数据库)、网站/网页浏览、电子信箱、软件上传或下载、网络游戏、网络聊天、BBS论坛”网上社区/讨论组等、主页空间、网上购物(B2c电子商业)、B2B电子商业服务、在线求职招聘、在线数据库服务、VOD点播、多媒体娱乐(MP3/FLASH欣赏)、网上直播等。成人社区、 赌博、天气预报、新闻、号码查询、动慢观看、明星新闻、求职招聘、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他人播客阅读、旅游服务、体育新闻、政治军事节目、法律咨询。进行因子分析后参照这个结果开发我们的网络使用偏好问卷,结合网络上瘾测试量表我们从成都、太原、绵阳和运城四个城市的几所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在71个有效样本中,有32名男性和39名女性,他们中绝大多数年龄在21-25岁之间,年龄跨度在15岁以上;专科学历者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3%,本科低年级占19.7%,本科高年纪占21.5%,硕士研究生占51.5%,博土研究生占4.1%。数据分析中我们苜先网络使用偏好进行因子分析根据消费价值得分选取前六项测试可以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1因子分析可行性测试统计结果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866Bartlett'stestofsphericityApproximateChi-square57.2Degreesoffreedom101Significance.000

由旋转因子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反映网络内容成分包括色情浏览、明星新闻、影视欣赏聊天等等,第二个因子反应的是网络服务形式包括网络交际和游戏等等,参看表2表1因子分析可行性测试统计结果COMPONENT12XI0.912.0.287X20.7740.522X30.9220.116X40.8280.421X50.1480.933X60.3820.678我们建立的初始模型(参看图!)有关潜在变量为网络上瘾、网络服务形式的便利和互动性和网络服务内容的低俗性和休闲性。将有关资料进行量化赋值,所有资料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发现结果可以接受,为了更好地说明网络内容和网络服务形式和网络上瘾使用的关系,我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与假设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了验证。此后利用Amos7.0进行参数估计,并对结构模型中不显著的路径系数删掉,修正后形成最终结构模型(见图2)«图1网络上瘾的刺激源初始模型表3列出了对最终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卡方值(Chi-Square)7为18.670,自由度df=198,z/df=1.110<3,SRMR=O.O33<O.O8,RMSEA=O.O33<O.O8,GFI=0.93>0.90,NNFI=0.94>0.90,IFI=0.96>0.90,CFI=0.95>0.90o

表3各模型的拟合指数模型NFITUCFIRMSEAPNFI模型ー0.9990.9930.9990.0850.133模型二0.9990.9981.0000.0330.178网络上瘾网络上瘾结论从图2中可以看出:网络服务形式的交互性和网络内容的低俗性与休闲性対互联网的使用上瘾均有宜接的正向预测作用,除了主观网络服务的便利性,这些关系都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网络刺激源从形式的交互性和内容的低俗和休闲性上来讲对互联网上瘾有著直接的、显著的正向作用;也就是说网络提供越交互的服务功能、越低俗的内容,越休闲的内容,大学生网民越有可能互联网使用上瘾。因此,了解网络上瘾的网络刺激源的诱因,我们认为网络上瘾的患者应该减少这些方面的刺激,更多的接触其他有助于健康生活的网络形式和内容,将有利于其早日摆脱网络上瘾。参考文献:1、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庚月娥、杨元龙.使用与满足在网络聊天的体现卩].当代传播,2007,(3).高校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研究陈丽芳[、高媛媛2、漆瑞2、唐光蓉ユ

ひ外国语学院,2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中•个特殊的优势群体,这个群体在任职期间所遇障碍及应对方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发放问卷,收集了大量高校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的数据,釆用SPSS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ー些结果。结果中涵盖了学生干部的任职冃的,成为干部的方式,主要的内在和外在任职障碍及其与性别、年级等的相关,应对任职障碍的主:要方式,任职障碍与任职满意度的相关关系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干部更加了解各种障碍对任职的影响程度及被普遍公认有效的应对方式。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应对方式.引言依据顾明远、季啸林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学生干部所做的定义并综合以往的研究,本文的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髙校的学生正式组织中处于一定的领导岗位、承担一定的学生教育管理任务、行使一定的服务职能的学生,包括校级、院级、班级的学生干部。任职障碍主要指在高校学生干部任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干部工作顺利进行的各种因素,分为内在障碍和外在障碍。应对是指个体在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中,为了解决因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方法和策略的活动。高校学生干部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是ー个特殊的优势群体,他们不但要和普通学生一样学习专业课,还承担着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和社会实践工作等。他们的任职状况对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前人有大量关于高校学生干部人际交往技能、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需要结构、领导能力结构等的研究,而关于高校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学生干部的任职障碍及障碍应对方式,从而为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方法被试访谈被试从西南交通大学各年级(大一至大四)学生干部中随机选取10名学生干部进行任职现状的访谈,其中5名院级学生干部,3名班级学生干部,2名校级学生干部。预测被试从西南交通大学各年级学生干部中随机选取52名学生干部进行预调查。正式施测被试被试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各年级各级别学生干部共计400人(其中参加访谈和预测的人员不参加正式施测)。试验设备问卷的编制依据及题目来源借鉴并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参考管理学中领导职能、组织设置等理论,参照国内肖计划应对量表等,结合访谈对象的任职现状,自主编制了共17个项目的封闭式问卷——《关于大学学生干部任职现状的调查》。在第一次调査中对部分被试进行访谈,经过总结分析,并请教心理学专业3位老师,改变问卷形式,采用5点式计分,要求被试在0到4之间做出选择,编制共计15个项目的问卷,进行第二次预调查。通过分析第二次预调查结果,对部分项目的选项进行完善,最终确定正式问卷。正式问卷的施测、信度分析在西南交通大学各年级学生干部中,随机发放400份问卷,共回收378份,有效370份,其中完全有效179份。回收率是94.5%。

表1正式问卷被试分布情况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性别男14553.0女19639.2缺失297.8年级大ー6317.0大二18850.8大三6818.4大四369.7缺失154.1专业经济154.1法学164.3文学359.5工学13135.4理学3910.5管理学267.0农学10.3医学41.1艺术225.9缺失8121.9干部级别兼任9624.9非兼任27074.0缺失41.1本研究采用克龙巴赫a系数作为信度分析的指标,其屮任职障碍所有项目的信度为0.797,应对方式所有项目的信度为0.777,问卷总体的信度为0.42。且根据项总计统计量的结果,各项删除的克龙巴赫a系数仍为0.42,所以我们在后续分析中保留了原有问卷的所有项目。试验程序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个体随机抽样测量和团体测量,测验无时间限制,一般都在15分钟之内完成。数据处理与统计将测试数据输入excel表格后,应用SPSS17.〇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成为学生干部的途径和任职目的在此项调查中,有365份有效问卷,其中321人主动成为学生干部,占87.9%;44人被动成为学生干部,占12.1%〇针对任职目的这项的有效问卷有191份占51.6%,缺夫179份占48.4%。在有效问卷中,88.36%的被试认为最主要的目的是真正提高能力,64.94%的被试是为了发挥自身某方面的特长,47.9%的被试是出于对所在团队的认可和喜欢,36.6%的被试认为就业时学生干部具有一定优势。髙校学生干部的主要任职障碍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时间管理能力欠缺、个人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热情、沟通问题、缺乏工作创新、个人能力不足和个人身体状况属于内在障碍,而工作缺乏有效反馈、学习任务过重、团队缺乏凝聚カ、机构设置不合理、舆论压カ、活动经费限制和任务执行力度欠缺属于外在障碍。根据SPSS数据分析,在内在障碍中,“缺乏工作创新”被认为是最大障碍。针对沟通问题进行细分,得出“与上级的沟通”是最大问题。被试认为“活动经费的限制”是最大的外在障碍,而在“机构设置”这ー外在障碍中,“激励方式不合理”被认为带来的障碍最大。任职障碍与性别的相关

内在障碍与性别的方差分析。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规定0.05的显著性水平)男女在内在障碍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F值0.656<3.86),但是根据均值图(表2)可以看出,男生在内在障碍上的得分略高于女生。表2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01427.97183.88659.3261611957.62563.86477.27676总数3377.77153.87199.21092注:0K表男,1代表女。表3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9.84719.847.656.418组内5027.55933515.008总数5037.407336外在障碍与性别的方差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男女生在外在障碍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任职障碍与年级的相关。任职障碍与年级的差异不显著(F值为1.721<2.62)。但是通过表4,我们可以发现大一与大二的学生干部在总的任职障碍得分上存在差异,大ー平均得分为3.7194,大二得分为9.413〇,可以从侧面说明大二学生干部的任职障碍大于大一的学生干部,这可能是与大一担任的职位与大二不同有关。表4年级Nalpha=0.05的子集11633.71944356.52813677.159221839.4130任职障碍与成为学生干部的方式的相关。通过交叉分析(如表5),可以看出被试在如何成为学生干部与内在障碍中的“缺乏工作热情”呈显著相关,双侧卡方检验的值为0.003<005,说明主动成为学生干部的同学任职中遇到“缺乏工作热情”的障碍较小,其工作热情高。表5值f渐进Sig.(双侧)Pearson卡方20.046a.003似然比14.912.021线性和线性组合6.804.009有效案例中的N367内在障碍与外在障碍的总体相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如表6)得出,内外在障碍在0.01的水平下显著相关,说明对被试来说,二者密切联系,呈高度正相关。表6内在障碍外在障碍内在障碍Pearson相关性1**.460显著性(双侧).000N366363外在障碍Pearson相关性,4601显著性(双侧).000N363365**.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应对任职障碍的主要方式.通过均值统计量分析得出,高校学生干部应对任职障碍的方法中,最有效的是“多方征求意见后自行解决",其次为“主要靠自己力量解决”。针对任职带来的心理压カ,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找到压力源,努力解决问题”。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中,最有效的是“与有经验的人进行交流”ネロ“自己反思总结”。遇到任职障碍时,“其他学生干部”是最有效的求助对象。综合而言,单纯运用某种方式解决任职障碍的效果不明显,均值都小于3。这与前文的结论“多方征求意见后自行解决”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相吻合。任职障碍与满意度的总体相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总任职障碍与总满意度呈负相关(如表7),即被试任职总障碍越大,任职的满意度越低。表7总障碍满意度新总障碍Pearson相关性1-.063显著性(双侧).229N363362总满意度Pearson相关性-.0631显著性(双侧).229N362369.讨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高校学生干部任职期间主要内在障碍为缺乏工作创新。主要外在任职障碍为活动经费限制;大二的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大于大一学生干部的障碍;主动成为干部的学生在任职中工作热情较高;任职障碍与成为学生干部的方式相关性不大。任职期间,所遇到的内在障碍与外在障碍呈总体正相关;任职障碍与任职满意度总体负相关。5,研究的贡献和不足研究的贡献以往关于高校学生干部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调查了高校学生干部的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将为改善高校学生干部的任职状况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在多方查找资料、请教专业教师并进行多次预调査后制订的,较全面地总结了高校学生干部的任职障碍及应对方式,为结论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研究在全面分析总结了高校学生干部的主要任职障碍和应对方式后,提出了学生干部普遍采用并比较有效的应对方式,为学生干部有效解决任职障碍提供帮助。研究的不足研究选取的被试均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其中大部分被试都是理工科专业,故研究结论缺乏普遍性。虽为随机抽样,但研究选取的被试多集中在大二、大三,而大一、大四的被试较少。.3由于采用五点计分法,很多被试倾向于选择中间值,导致结果不明显,较难看出被试的真实态度和意向。谢辞:特别感谢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肖放、蒋洪波、杨兴鹏、赵慧等老师的指导,感谢所有为此次调查提供帮助的同学们。参考文献:1、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カ应对方式的调査研究卩].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国.内蒙古师范大学.3、刘金梁、曹守利.不同性格类型大学生应对方式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研究卩].广西师范大学.5、刘娜.大学生学生干部实践智力研究卩].华东师范大学.6、张铭.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卩].中国社会医学杂志.7、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结构研究.8、吴子国、路宝利、于海印.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卩].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9、杨好宁.谈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卩].时代经贸(学术版),2006,(1).10、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版)[M].Abstract:asaspecialadvantagedgroupinuniversity,duringtheirtenureofofficestudentcadresencountertheservicebarriersandadoptcopingstyles,raisingincreasingconcerns.Basedonthepreviousresearch,weprogramandhangoutthequestionnaires,collectdataaboutservicebarriersandadoptedcopingstylesofuniversitystudentcadres,andreachsomeresultsfromfactoranalysis,varianceanalysisandotheranalysismethodsbymeansofemployingSPSSsoftwareforstatisticalanalysis.Themainpurposesofstudentcadres'service,themainwaysofgettingtheservice,maininternalbarriersandphysicalbarriersandtheircorrelationwithgendersandgrades,themainadoptedcopingstylesagainstthebarriers,correlationbetweenservicebarriersanddegreeofsatisfaction,andsoon,arecontainedintheresults.Theresearchintendstohelpthestudentcadrestoacquaintmoreabouttheinfluencesofvariesbarriersandcomprehendthewildlyadoptedeffectivecopingstyles.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角色转变的问题研究何敬(土木学院,测量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摘要:本文从本科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然后对研究生群体进行研究,总结了该群体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办法进行了讨论。关键词:本科生;研究生;角色转变!引言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竞争压カ的不断增大,当代大学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经常会看到ー些大学生,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自杀、凶杀的报道。2本科生心理特点及产生的心理问题第一,价值观的多元化。农村大学生到大城市之后,必然导致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适应问题。这方面对于城市的大学生来说,冲击要相对的小一些。而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多媒体时代,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影像和信息的基础上,和真正的现实接触很少,有很多不现实的内容,ー碰到真实就会被击碎。另一方面,城市大学生在家里面多为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没有意识到身外还有一个巨大的他人世界,一旦有了内心冲突,就容易负性自我暗示,导致恶性循环口。第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人际交往问题和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有关。在青春期身心两方面都产生了大量的需要,与他大的关系进入了一个质变时期。这其中包括由对自己前途的考虑而引起的对老师和同学的利害关系,对异性、恋人乃至到今后建立的婚姻关系、事业合作伙伴的关系。在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中建立自己新的同一性的需要,这些关系的尝试建立都会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耍求建立新的心理结构,这就会诱发出ー些隐藏的心理问题。中国人的心理模式是心理指向性朝向内的,正好和西方人相反。在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后不愿向人倾诉,怕引起他人的想法,也不是通过对环境的破坏来发泄和重建心理平衡,更多的是通过压抑、破坏自己的内心来维持一种病态的脆弱平衡,这种平衡一触即破。第三,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受感染性情感是伴随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对整个心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情感更易于波动,一次失败的考试,同学间的误解都会引起情绪的低落,人际关系的恶化。所谓感染性是指群体中每个人的感情能够通过流露,对他人产生影响,唤起他人类似的感情体验。大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好的心灵感应カ,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受感染。如果这种感染性受到不正确的引导,将在大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像法轮功这样不正确的思想,如果在大学生中蔓延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⑵。3本科生向研究生转变时易出现的问题这里讨论的主要对象是本科毕业后,未参加工作,继续深造的那部分研究生,不包括参加工作后再考取的研究生。当这部分从未踏出校门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群体后,他们常会感觉到诸多的不适应,因为这是ー个更复杂而特殊的群体。同样都在ー个校园内生活,但是他们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之间年龄跨度大。年龄较大的有三十七、ハ岁,较小的只有二十一、二岁。(2)社会阅历参差不齐、人员结构复杂。有已婚的、未婚的;有从未踏出过校门的本科生,有工作若干年后重返回校园的工作人员。面对这样ー个复杂的群体,这些本科生一开始往往很难适应,性格也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极易产生以下心理问题。第一,冷漠与孤僻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知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表现为对人对事漠不关心、缺乏进取精神。随着年龄的增大、周围环境的变化、对社会认识度的加深、自我防卫意识的增强,部分研究生难于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出现这种情况,一部分是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熨杂性造成的。ー些研究生来自农村,感到经济压カ很大,易产生自卑、孤僻心理,不愿于周I制的同学沟通交流。另外年龄差距和社会阅历的不同也是妨碍研究生群体之间交流的一大障碍⑶。第二,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慌的消极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和失败感与负疚感的增加。研究生一般都対未来的期望较高,但部分学生自我感觉年纪较大、记性差、出科研成果难、发表论文也难,这是学业上的压カ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焦虑。面对于那些从本科直接读上来的研究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婚姻压カ则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焦虑。第三,忧郁抑郁会导致心理上的孤立无助、心灰意冷、紧张、压抑。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研究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由于研究生对自己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划,没有制定目标,所以,在时间相对充裕的研究生阶段会感觉到迷茫、不知所措。一方面不知道该做什么,另一方面因虚度光阴而自责,常常处于ー种矛盾、抑郁的心理状态【汽4应对方法研究针对前文论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ー些工作,来帮助刚入学的研究生减少或者避免上述心理问题的发生,使他们很快适应研究生这个复杂群体的生活。第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现在很多学校无论是住宿条件、生活条件,还是教学设施、文体设施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学校规模的发展了,不能满足学生对宽松、优雅、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是无形的而且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硬件不足所造成的精神压カ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合理的舒解⑸。同时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之间更容易沟通。第二,开展专家座谈。研究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思维活跃,视野开阔。面对这样ー个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好是采取专家讲座的形式,聘请校内外在心理学和哲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为他们专题讲授ー些有深度、新度和广度的心理学和哲学知识,使他们既能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和相关技能,又能开阔眼界,促进心智和心力的同步发展。另外,要特别注意发挥哲学在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因为哲学可以引导人们把握世界,提供整体和辩证的视角,帮助人们转换认识事物的参照体系,重构自己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把握人生的真谛和要义,从而保持内心的宁静⑹。第三,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ー些心理自我调适的理论及技巧,对用改善现在研究生心理状况是很有帮助的。在他们掌握了自我调适的理论和技巧之后,可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在相对独立的时空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形成“有活力的”、“健全的“、‘’统ー的人格,从而对外来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妥善的化解各种内、外冲突,保持心态的平衡。参考文献:1、费黎•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常见心理问题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1,(4):97-99.2、陈凡.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特征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66-69.3、吕秀玲、张军、李学刚、李玉凤.根据研究生心理特点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卩].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8.4、陈瑜、何跃.高校研究生的心理适应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5,(1):116-118.5、卜春梅、王硕.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65-67.6、刘胜江、张大均.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12-15.ThestudyofchangingrolefromundergraduatetograduateHeJing(SchoolofCivilEngineering,surveyingEngineering)Abstract:Thispaperbeginsthecharactersofundergraduatepsychology,andthepsychologicalproblemsthatmaybringonwasanalyzed,andthensettothegroupsofgraduatestudents,thecharactersofthisgroupandpossiblepsychologicalproblemsmaybringonweresummarize.Finallytheseissuespreventionandtreatmentapproacheswerediscussed.Keywords:undergraduate;postgraduate;changingrole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研究述评报告黄森林,张媛

(I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研究生是ー个特殊群体,处于和社会衔接的关键阶段,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本科生相比有一些差异。担负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任务的心里咨询机构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引导研究生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关键词:心理咨询机构;研究生心理健康;引导调査背景以及调查目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机构的引导和帮助则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我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自成立以来,为学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进ー步确立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地位和模式,对于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心理测评和监测以及健康教育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二、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指引调査的实施过程调査实施情况.根据本次调查目的制作调查问卷和采访笔录(详见附件四)。问卷分为普通问卷和采访记录两类,普通问卷类主要针对在校研究生;采访记录主要针对向心理咨询机构咨询的研究生及心理咨询师。.分发调查问卷及采访(共发出1000份;普通问卷类1000份,随机和定点采访41人),进行调查活动;.回收问卷(共收回972份,采访笔录份37份),清理无效的问卷、笔录并整理好有效问卷和笔录;.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采访笔录统计和撰写;.分析数据和笔录,写出调查报告。调査表数据处理及采访笔录整理:.初步统计各个题目各选项的选择比率:统计笔录情况;.按出题计划把数据分类;誉写和摘抄笔录;.分析已经处理好的数据并作出图形和文字说明;列举笔录并分析。座谈记录的整理.围绕调查目的,讨论调査问卷题目深度和题量,对制作调查问卷的工作进行分工;做好采访地点、时间、任务的分エ;.分析已经做好的调查问卷雏形,并做出修改方案;制定详细的采访方案;.与指导老师讨论修改后的调査问卷和采访方案并定案,协商具体调查工作计戈リ书;4.对调査问卷进行整理和对调査数据进行分析;对采访笔录进行整理;5.对此次调查活动的工作总结。三、调査结果与分析(-)调查问卷分析1.你是否感到自己压カ过大?A.经常B.偶尔C.没有2.你目前的烦恼属于哪一方面?其他A.经济、感情、前途问题B,人际关系问题C.3.你是否遇到过心理问题?A.经常B.偶尔C.没有4.你认为心理健康是不是很重要呢?A,是B.不是C.不好说

T-第1题25.555.219.3第3题25.744.230.1第4题78.25.616.2Tー第2题45.520.534从图表中可以淸晰地看出,过半数研究生有着压カ过大的感觉,其中经济、感情、前途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图中清楚的显示,大多数研究生对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正确的认识,认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不可忽视。由此可以看到,研究生这ー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需要值得得到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5.当你遇到心理问题时会怎么办呢?A.臼己承受B.向朋友、家人寻求安慰C.找心理咨询机构6.你了解心理咨询服务吗? A,了解一点B,非常了解 C.不了解.你相信心理咨询机构确能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吗?A.相信B,不相信 C.不清楚・第5题45.344.610.1Tー第7题50.410.239.4第6题60.27.332.5调査结果显示,当问到被访对象如何处理心理问题时,过半数人会采取积极方式向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选择自己承受,此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心。然而乐观的是,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都对心理咨询机构有所认识,并有相当多数认为心理咨询机构有助帮助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研究生这ー群体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心理咨询机构的引导。.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教育? A.有必要B.不关心C.没有必要.你对目前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的帮助有何看法?A.有效B.效果不佳C.不清楚.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研究生因种种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现象你怎么看待?A.理解,可能压力太大了。B.不理解,再大的问题想办法解决,决不能自寻短见。C.说不清,每个人想法不同,与己无关。—■ー第8题68.221.510.3Tー第9题40.928.230.9第10题15.549.734.8该图表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研究生都表示他们需要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健康引导,但是仍有多半被访者并不清楚目前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在谈及研究生心理压カ过大而自杀的现象时,仍有部分人表示理解,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这一群里心理健康潜在的危机。本次关于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调查,我们从一般调查问卷和专门采访(详见采访笔录)入手,获得了大量真实、确凿的ー线资料,对于我们心理咨询机构対研究生心理健康引导的探析有重大裨益。我们开展了针对研究生、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的调查和采访,以期获得更加翔实、丰富的一手信息。从调查和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下,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健康所做的指引帮助工作成绩显著。相信随着调查的进ー步深入,随着这方面宣传カ度的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指引的探析将会有一个更加完整客观的结果。Abstract:Graduatestudentsisaspecialgroup,andsocialconvergenceinthecriticalstageofpostgraduatementalhealtheducationaresomedifferencescomparedwiththeundergraduates.Assumetheimportanttaskofpostgraduatementalhealtheducationadvisorybodytothemindofhowtoguidetheirownadvantagesandreasonablepost-graduatementalhealtheducationwillbekey.Keywords:Counselingagencies;GraduateMentalHealth;Guide对大学生气质类型以及择业心理的调查江宜霖孙璐(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摘要:本研究采用《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以20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气质类型和择业心理的关系。(1)结果表明:1、大学生气质类型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混合血质的人占大多数,在单ー血质屮多血质的人较多;2、大学生专业对职业选择也有・定影响;3、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会岀现显著差异;4,大学生专业与气质类型分布却没有显著相关。关键词:大学生;气质类型;择业心理;气质量表1问题提出气质是贯穿于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之中最典型而稳定的ー种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的气质类型,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心理状态也不ー样。每个人的气质特征与其职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气质对个人的职业活动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另ー方面,不同的职业对个人的气质特征也具有选择性。因此,结合自己的气质特征并根据职业对气质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在目前对大学生择业的研究中,已有一些研究讨论了性格,兴趣,能力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在气质与择业心理相关性研究方面尤其在大学生群体,相关研究略为不足。在大学生的择业中,气质作为ー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本文中将根据对本校学生的调查结果探讨如下三个问题:一、大学生气质类型主要分布情况:二、大学生专业与气质类型交叉分析:三、大学生气质与职业类型的交叉分析。2研究方法被试被试为西南交大大二、大三及大四学生共200人,以自愿和不记名的方式参加,回收有效问卷196份,问卷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144人,女生52人;文史类108人,理工类88人;大二32人,大三120大,大四44人。工具气质类型量表采用山西省教科院陈会昌等编制的气质类型量表,共60题,该量表量表为自陈形式,采取五级计分制,即非常符合+2,比较符合计+1,拿不准的计0,比较不符合计ー1,完全不符合计一2。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职业类型问卷该问卷提供六种常见职业类型,采用开放性问答收集数据。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专业等。程序由主试在被抽取的学校进行问卷测试,所有被试全部匿名,要求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完成。数据采用spssl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3结果与分析大学生气质类型分布

表1气质类型分布气质类型胆汁多血粘液抑郁胆汁一多血多血ー粘液粘液ー抑郁胆汁ー抑郁胆汁ー多加--粘液多血-粘液ー抑郁胆汁ー多血ー抑郁合计人数%4.128.612.24.16.118.42.02.010.28.24.1100统计结果表明:1.大学生所属气质类型有显著差异。其中属于多血质以及复合类型的最多,属于抑郁质的较少。2.大学生归属于单ー型气质的比例(49%),略少于归属复合型气质的比例(51%)。3.在单ー型气质类型中,属于多血质的人数最多,属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数最少,详见表!.大学生职业类型和专业的交叉分析根据被试专业的文理差异进行分组,同时分析其专业与所选择职业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专业与职业类型的交叉分布AM(%)实际型调査型艺术型社会型事业型常规型理工科85.733.338.128.628.638.1文史科17.917.942.957.164.332.1表2的结果表明:理工科和文史科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明显差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实际型;文史科学生则倾向于选择事业型和社会型以及艺术型职业,二者对常规型选择数相对持平。大学生气质类型与职业类型相关性对不同性别被试在所有变量上的得分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气质类型与职业类型的交叉相关人数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事业型常规型胆汁44844-多血281628242824粘液121241288抑郁844-8-胆汁ー多血4-8488多血ー粘液16-1224248粘液一抑郁44---4胆汁一抑郁一-一-一-胆计ー多血ー粘液8-44128多血ー粘液一抑郁448848胆汁ー粘液一抑郁4448--统计结果表明:六个交叉表上的显著数据,在表1中用加粗斜体数字表明。胆汁质的人倾向于选择艺术型职业(如记者,诗人等);抑郁质的人倾向于选择实际型(如工程师)和事业型(如政治家,律师等);胆汁-多血质的人倾向于选择艺术型和常规型(如办公室职员,秘书等);多血-粘液质的选择社会型(如社会工作者)和事业型较多;粘液-抑郁质部分选择实际型和调查型;胆汁ー多血ー粘液质的倾向于选择事业型;胆汁ー粘液ー抑郁质倾向于选择社会型。这表明,气质类型和职业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关度。4讨论4.I关于大学生气质类型分布特点.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属「复合型气质类型的人数略多于属于单ー型气质类型的人数,这与以往的研结果基本一致,与心理学中所提出的有关气质类型分布规律的理论也是相符的。.在对文史科与理工科的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分布及其比较中发现,文史科大学生与理工科大学生在气质类型分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4.2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的关系由调查可知,单纯属于ー种气质类型的得人是很少的,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其固有的气质类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大多数人的气质类型都是属于混合型的,气质类型在实践中也是不断改变的。在本次调查中,単一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人偏多,这可能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和专业自身会对大学生日后的气质类型的改变产生影响[2]。有研究表明,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间有以下关系:.胆汁质气质类型:其特征是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表现为情绪产生迅速的特点。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大,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外倾明显,在日常生活中一一般为热情积极,性情直率,精力充沛,坚韧不拔,遇事处理果断。但自制カ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有时会刚惶自用,傲慢不恭。胆汁质的人容易更换工作,因此更适合热闹的工作环境,不适合从事长期的,固定的工作。.粘液质气质类型。其特征是外部表现少,内倾明显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强。此种气质类型的人,情感不易变得强烈,稳固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的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但往往不够灵活,容易固执拘谨。他们容易养成镇静,自制的性格,因而比较适合从事多方面的工作。.抑郁质气质类型。其特征是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情绪兴奋性低但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特点。此类型的人,多是多愁善感的人,情绪体验少而微弱,并多以心境的方式出现。表现为沉静、深含、易相处、办事稳妥可靠等特点。但遇事缺乏果断和信心,生活常有孤独的表现,工作中易疲劳,疲劳后不易恢复。适合从事长期安全,细心检查的工作。.多血质气质类型。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表现为情绪变化迅速,对人对事易情绪化,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强。具有此种气质类型的人,--般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言语表达能力和感染能力强,思维敏捷、交际广、情感易外露,但体验不深刻。待人热情亲切,但又显得粗心浮躁,往往办事时凭兴趣,常富于幻想,缺乏的是耐力和毅カ。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容易适应环境,适合的工作面较广,但另一方面,这样类型的人不适合从事较细致的工作[7]。综上,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方面应该注意结合自己的气质类型,要考虑到自己在大学四年中,受学校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气质类型,全面客观的剖析自己的气质;另ー方面,也应该结合职业对气质类型的要求来选择,才能选择出真正适合自己而又令人满意的职业[1]。5结论: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气质类型有着显著差异,属ア多血质以及复合类型的人较多,说明大学生群体多为情绪表现迅速且明显,兴奋性高,反应性和可塑性强,适应较广的工作面;(2)理工科学生较多选择实际型,而文史科学生较多选择艺术型和社会型,说明在职业选择上因专业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区别;(3)气质类型和职业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关度,胆汁-多血质的大倾向于选择艺术型和常规型,多血ー粘液质倾向于选择社会型和事业型,粘液-抑郁部分选择实际型和调查型,胆汁ー多血ー粘液的倾向于选择事业型,胆汁ー粘液ー抑郁倾向于选择社会型。由此可见,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对选择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陈斋.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陈春莲.大学生职业选择及适应心理探析.云南:临沧教育学院,6770003、刘俊庭、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9914、聂秀范.大学生职业选择与气质类型分析初探.就业调研报5、王建中、樊富琅.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6(5):331-333.6、简•斯特里劳著、阎军译.气质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14-324,346-349.7、安建昌、张继平.浅析人的职业类型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U].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8、贾玉梅.大学生气质类型的调查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16622.9、叶奕乾、孔克勤主编.《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0-132.10、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诊断》[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89.11、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2、吴春丽等.浅析大学生不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