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_第1页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_第2页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_第3页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_第4页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摘要: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探析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微博的快速传播以及自我纠错才能、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意见领袖〔即微博认证用户〕和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发布者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究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机制。关键词:微博;公民新闻;假新闻;金庸“被去世〞2022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效劳的网站,微博由此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22年,微博在中国的开展更是迅猛。最近刚评选出的“2022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中,“微博〞一词赫然榜上有名。微博“集合了即时通讯工具、短信、社交网站的优势,这种天然的杂交优势使其使用人数激增。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这些内容已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庞大的新闻源。〞[1]在一些突发性事件及公共事件中,微博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成为公共言论的“发声地〞更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另一方面,微博也为公民发布新闻提供一个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微博发布者完成了向公民记者身份的转变,微博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公民新闻传播进入新时代。不过,事物的开展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就有弊,随着微博强大的媒体功能的呈现,2022年微博造假也“异军突起〞,如影响恶劣的“鲁迅作品大撤退〞、金庸“被去世〞等假新闻都来源于微博。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就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进展探析。一、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回忆2022年12月6日晚20时19分,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中岛〞发布的一条信息瞬间引爆网络:“刚刚得到消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22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与今年6月金庸首次“被去世〞的谣言相比,这一次时间准确到分,还有听起来像模像样的“医院〞,一时间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成千上万次,有媒体甚至迅速安排了悼念专版,题目都已经拟好,叫做“大哭江湖〞。与此同时,微博上也出现质疑的声音,诸如金庸生于1924年3月10日,网传却是1924年3月22日,首先是把金庸先生的生日搞错了。后来网友又搜索出致金庸死亡的疾病纯属子虚乌有,接着是消息中的医院“圣玛利亚〞也不存在。谎话逐渐被揭穿,真相越来越大白于天下。22分钟后,也就是20时41分,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其微博上回应“金庸去世〞传言,称“假消息,金庸昨天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另外,香港没有这家医院,造谣者也太不专业。其实大家自己ggle一下就知道了。〞该微博短时间内被转载数千次。21时08分,被广泛认为是最先发布不实消息的“中岛〞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被人利用:“我当时不相信有人会开这样的玩笑,我如今也不相信。可为什么会有人利用我来炒作?〞随后,他发布致歉声明,并删除了“金庸去世〞的原始微博。网友“蔡照明〞追踪了假消息的来源,认为谣言出自百度魔兽贴吧。也有网友认为谣言来自titter。目前,由于网上关于“金庸去世〞的不实消息多数已被删除,因此谣言来源已无法证实。二、假新闻传播背后所反映的相关问题假新闻传播到此为止,但考虑不能到此为止。撇开对造谣者品德的唾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应对假新闻传播的案例。从发布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到争相传播,到质疑,求证,最终辟谣,短短的1小时不到,充分展示了在微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一个完美的虚假新闻形成、传播到灭亡的模型。〔一〕微博的快速传播才能以及强大的自我纠错才能微博是如今最流行的信息获娶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之一,每条微博容量约为140个汉字,发送信息快捷且无须审核,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身边时,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远快于传统媒体。上海高楼大火发生后几分钟,就有事发现场的网友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但随着使用微博的网友数量增多,微博上也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甚至自从金庸“被去世〞事件后,网络上兴起了一种说法,“微博是谣言的诞生地〞。微博真的是谣言的诞生地吗?前不久,有媒体在回忆过去的10年时心生感慨,“因互联网、短信等新技术的高速助推,我们见证了中国‘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进程,展现着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2]。在10月份的中原网络文化开展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称,“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布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你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信息。这是互联网的一个新进展,它给人们的交流、社交、信息沟通,以致于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都带来新的空间。〞[3]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的兴旺和多元,使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想发布一那么消息轻而易举,而微博这种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便捷平台,更为信息“病毒〞式集散提供了便利。但是,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微博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4]这也正是金庸“被去世〞可以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公民新闻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兴旺,也为扑灭谣言带来了便捷。甚至可以说,由于用户群的海量,以及权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所以这起假新闻事件中,微博给我们留下的还是“辟谣先锋〞的美妙印象。在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以共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在这个平台上,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虚假信息。由于一些影响力小的虚假信息传播力太差而形不成危害,但面对“金庸去世〞这等重量级的假新闻,网民们绝对不会听之任之,一定会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于是,在还缺乏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金庸去世〞的谣言就被揭穿。这充分证明了微博具有无比强大的“自净〞功能。“自净〞的前提是尽可能多的参与,平等的参与。当话语空间中的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地位的时候,真相不出来都不行。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二〕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微博拥有强大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当你对某条微博进展转发和评论后,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所转发的微博以及评论,假如他们感兴趣,便会再一次转发、评论,而关注他们的人也能看到这条微博和他们的评论……如此继续下去,经过无限次‘关注、转发’之后,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5]被转发的微博在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以“言论领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传播的终点,都在这场壮观的信息辐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作为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微博这种强有力的辐射力的帮助下,“意见领袖〞可以轻松扩大自己在广阔公民记者中的影响面。目前,微博上的认证用户多为知名人士及媒体人员,他们在微博传播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以,这次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让微博为难,让那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假消息、为假新闻的传播推波助澜的人也很为难,尤其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就更为难了——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未加核实的消息发布和毫无疑心的转发,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意见领袖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在于,只要意见领袖们可以时时处处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声誉,对自己不能有所把握的信息与新闻,干脆不转发,或者亲自去核实,去调查,这样就能防止假新闻的传播,使网络的天空更加澄明。〔三〕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的“金庸去世〞新闻被?中国记者?杂志社评选的2022年十大假新闻之一。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资深媒体人吕怡然在东方网发表评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尽管这那么‘客里空’并非出如今?中国新闻周刊?的正刊上,尽管总监、总编们事先并不知晓那个编辑之作为,但是因?中国新闻周刊?乃隶属于中新社,而‘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如今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淀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更为恶劣。在这个意义上看,老总难辞其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开展,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快捷。特别是随着载体的多元化演进,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剧烈。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往往被多家媒体转载,以吸引公众眼球,赢得传播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争夺战中,假如媒体不严格把关,必将带来严重后果。当前,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的平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平台。“金庸被去世〞事件发生后,有人慨叹,“微博爆料,你还相信吗?〞随着微博的影响力的日益加大,把关相对严密的报刊、播送、电视等媒体如今都纷纷在微博上开拓官方微博。?中国新闻周刊?遇到的问题与为难,也许是传统媒体在微博传播情境中同样面对的问题与为难。三、公民新闻传播中微博假新闻的防范机制探究为了杜绝假新闻的发生,微博所具有的自我纠错才能是不够的,还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来防范微博假新闻的出现。〔一〕事前预防机制公民记者作为微博平台的使用者,道德自律是最起码的底线。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也不能只考虑流量、收益、规模,而无视事实真相、无视法律底线、无视社会的感受。金庸“被去世〞让人清醒地看到微博的可怕一面,考问着微博的道德机制。1.发布者自律。不少网友认为,这那么“金庸去世〞假新闻的微博发布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进步自己的转发率和人气。但是,无论其目的如何,借助虚假的消息来吸引人,会破坏微博世界的“生态〞。因此,作为微博的发布者即公民记者本人而言,要想树立自己的公信力,一定要自律,这个自律的底线就是要独立考虑,并对信息着实地进展查证,确定其新闻源。假如对新闻要素的任何一点有疑心,就不要发布。而信息的承受者也应学会慎重,切勿不负责任地将信息“转发〞。2.主流话语适时引导。从微博发端的“金庸去世〞谣言,却再次引来对网络,尤其是微博的无理性、情绪化及真实性的反思。当今中国公民社会远未成熟,政府与知识界有责任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进入微博这个公共空间,与众多公民记者一道共同成长,通过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的交流或争论,达成共识,使现实社会理性有序地向公民社会迈进。3.运营者可尝试对公民记者进展专业培训。微博作为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从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我国公民新闻开展的新时代。只要注册个用户,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传递消息、表达观点,而当一条微博被关注和转发的数量多了,其传播效应将会成倍增加。我国公民新闻的开展远未到达成熟阶段,公民记者素质良莠不齐。如何进步这些公民记者的新闻专业才能呢?笔者认为,首先由网站编辑工作者担负起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职责,影响、教育、引导网民一起来抵抗假新闻。其次,作为微博运营商,可以尝试在微博上开拓微博公民记者培训专题板块,定期进展新闻专业技能培训,进步网民新闻素养。〔二〕事中审核机制微博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真假新闻都可以在这个新闻发布平台上得到充分扩散。一旦微博发布者没有把好关,让假新闻传播开来,那微博运营商就应该对虚假的内容,采取必要的审核限制。第一,运营者可以尝试通过官方微博,吸引公民记者关注,以官方身份/微博形式转发辟谣内容;第二,运营者可以尝试借助微博页面的多个提示区快速传递重大谣言的辟谣信息,这个位置可以是微博首页微博发布框和微博区之间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微博的评论、私信等功能来实现;第三,微博系统可以尝试随时监测关键字在新微博中出现情况,在监测到传播内容包含相关关键字的时候,运营者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回复/跟随发博等方式主动提醒用户;等等。〔三〕事后反应机制相对于?新闻周刊?的连续两次致歉以及事后相关责任人的被查处,我们发现微博并没有相关的惩办措施。可以做个假设,假设金庸“被去世〞的消息是纸质媒体发布的,那相关索赔、诉讼等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但出如今微博上,可能就没那么多费事,这也许就是拷问新兴媒体道德与法制的关键。如何制止微博虚假信息传播呢?新浪微博相关人员在承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他们专门开设了一个官方微博账号,对已经认定的虚假信息进展辟谣。另外,还采取举报机制,发动网友来曝光虚假信息。因为微博信息太多,不可能做到对每条微博都逐一进展核实,只能采取官方辟谣和民间举报相结合的机制。〞[6]另外,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在微博上,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知名媒体人、文体明星之间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而且讨论的话题很多都是公共事件。假如他们在维护网络空间纯洁性上能有更多的共识,愿意利用自己的见识和人脉为防止网络空间被滥用而互相沟通和采取行动,那对于网络空间的良性运转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笔者认为,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自纠机制,应该建立在网络自治的根底上。四、结语美国资深报人、媒体和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泰泼斯考特曾断言:“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