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交配系统_第1页
第三篇交配系统_第2页
第三篇交配系统_第3页
第三篇交配系统_第4页
第三篇交配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选配第三部分品系与品种的培育第四部分杂种优势利用第八章个体选配206

第一节选配的概念和作用0

一、选配的分类0-206

同质选配

品质选配

异质选配

个体选配

近交

亲缘选配选配远交(非亲缘交配)

纯种繁育(本品种选育)群体选配杂交繁育

指人为确定个体或群体间的交配体制,选择公母畜的配对,通过培育而获得良种或达到合理利用良种的目的。

又叫选型交配,指根据性状的表型相似性进行的选配。206近交与远交的区分0自体受精兄妹半兄妹堂兄妹六代品系间品种间种间属间科间0

近交远交杂交远缘杂交二、选配的作用与遗传效应01、作用(1)、创造必要的变异;(2)、把握变异方向;(3)、控制近交程度,防止近交衰退。

进行有效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改变基因型频率,使得群体中性状的均值和方差改变。2、效应是不是产生了新的

基因?三、选配与选种的关系0

1、选种的作用:定向改变畜群各种基因的频率。

选配的作用: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基因型频率。

一个群体中有1/4的AA、1/4的aa、2/4的Aa三种个体,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淘汰隐性纯合体后,群体的A基因频率为3/4,a基因的频率为1/4。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100%25%50%25%50%50%50%50%

选种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育种的成效选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育种的进度

2、关系:互相联系、彼此促进(1)、选种是选配的基础,选配是选种的延续;(2)、选配可验证和巩固选种的效果;(3)、选种可加强选配:选配后还要选种第二节、近交一、相关概念1、亲缘交配213:考虑交配双方亲缘关系远近的选配。2、近交214:如交配双方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畜牧学上指双方到共同祖先的总代数不超过6代)称为近亲交配,简称近交,近交所生子女称为近交个体,近交个体的近交系数大于0.78%。3、远交214:如交配双方亲缘关系很远则叫非亲缘交配,或称远亲交配,简称远交。二、近交的遗传效应0-215

1、固定优良性状:近交使基因纯合,从而固定优良性状。2、暴露有害基因:使隐性有害基因纯合。3、保持优良个体血统:提高优良个体的交配机率而保存其优良基因4、近交使群体产生分化:提高畜群的同质性,使基因纯合,形成分化群体,用于杂交,提高杂种优势。5、提供实验动物(近交系)6、近交使群体均值下降:近交使纯合子增多,有害基因显现并减少了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造成近交衰退。三、近交衰退1、概念216

: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都降低的现象。2、原因216

:—两性细胞差异减小,致后代生活力下降—基因纯合使互作效应减小,D和I降低—近交后代生理上的不足或机能失调3、防止0:严格淘汰不良隐性纯合子;加强饲养管理,缓解衰退相象;导入外血,更新血缘;做好选配,结合远交,多留公畜。四、注意事项01、近交必须伴随选择,淘汰有害基因。2、适当控制近交程度。3、加强近交群体的饲养管理。4、严禁在商品群中进行近交。第三节近交程度的分析223一、近交系数:表示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来自共同祖先的机率。也表示杂合基因比近交前所占比例减少的程度;或形成个体的两个配子间因近交而造成的相关系数。根据通径系数原理,个体x的近交系数即是形成x个体的两个配子间的相关系数,用Fx表示。

其中:CA为个体X父母的共同祖先;K为个体X父母亲的共同祖先数;n1为个体X的父亲到共同祖先的代数;n2为个体X的母亲到共同祖先的代数;FCA为共同祖先本身的近交系数;Σ表示所有共同祖先计算值的总和。如共同祖先不是近交所生个体,公式简化为:三、通径分析的基本知识01、通径分析:指研究各种亲属间关系的分析。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间的关系?

无有平行关系因果关系2、通径链确定规则①通径链是先退后进并且在一条通径链内只能改变一次方向。②一条通径链中只能有一条相关线,但不同的通径链可共用相同的相关线。系谱整理举例0三、近交系数计算举例:1、半同胞交配后代的近交系数0

:2、全同胞交配后代的近交系数0:3、亲子交配后代的近交系数0:X←S←B→D→XX←S←A→D→XX←S←C→D→XX←S←D→X举例0-224Fx=(1/2)3[1+(1/2)3]+(1/2)7+(1/2)6+(1/2)6

=17.96二、系谱01、概念:指个体的父母亲及祖先的编号,完整的系谱还包括个体及亲代的生产性能资料。2、系谱分类:①识别竖式系普②横式系普③结构式系谱④系谱的罗马数字表示法。(三)群体近交程度的计算226A、畜群小时,分别求出各个体值,再平均。B、畜群很大时,随机抽样计算平均值。C、对于封闭群体:其中:ΔF为畜群平均近交系数的每代增量;NS为每代参加配种的公畜数;ND为每代参加配种的母畜数(四)亲缘系数的计算227亲缘系数表示两个体间的亲缘程度,表明两个体间的遗传相关程度,既两个体拥有来自共同祖先的同一基因的概率。近交系数表明个体本身是由什么程度的近交产生的。

亲属关系分为:直系亲属旁系亲属

直系亲属是具有直接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例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

旁系亲属指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例如亲兄弟姊妹、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舅父、姨母、表兄弟姊妹。直系亲属间的亲缘系数0:个体与其某个祖先间的亲缘系数

式中,为个体到其祖先A个体间的亲缘系数;N为由个体X到其祖先A的世代数;

为个体的近交系数;

为A个体的近交系数。旁系亲属间的亲缘系数0:

其中:RXY表示个体X和Y间的亲缘系数;

n1+n2为X与Y分别到共同祖先的代数;

FX为个体X的近交系数;

FY为个体Y的近交系数;

FA为共同祖先的近交系数

举例0:

全同胞间的亲缘系数:

XA直系?还是旁系?亲子间的亲缘系数:半同胞间的亲缘系数: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计算举例例题:请根据以下系谱计算:1)个体X的近交系数;2)个体X与个体B间的亲缘系数。

解:第一步将系谱图转变成通径图。BADSXCABKFEJGFEJGXSADCB

第二步画出X个体的通径线并计算X个体的近交系数。XSDAXSXBCDX

第三步画出X个体到B个体的通径线并计算X与B的亲缘系数。X←S←B;X←D←C←B

==34.5%答:X个体的近交系数为18.75%,X个体与B个体的亲缘系数为34.5%。第四节品质选配206

品质0:既可指一般品质(体质、体型、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产品质量等方面),也可特指遗传品质(育种值)。

品质选配:根据性状的表型相似性进行的选配。也称选型选配。

品质选配:同质选配异质选配一、同质选配207

一、概念:以表型相似性为基础的选配,既选用性状、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又叫选同交配或同型交配。

二、实质:

交配双方愈相似,就愈有可能将共同的优秀品质遗传给后代。即:优良基因纯合。三、同质选配的作用0-209

改变基因型频率(纯合子增加),但不改变基因频率,故将导致群体分化。

同质选配结合选择可同时改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同质选配中遗传同质选配的效果大于表型同质选配。

四、影响同质选配效果的因素01、同质性:以基因型的准确判断为基础;2、性状数量:应以一个性状为主,不应多于2个;3、遗传力:遗传力高的性状效果明显。

五、同质选配的应用0-210

在保种或杂交育种的横交固定阶段多采用同质选配。

六、同质选配与近交的比较01、同质选配的近交系数增量比近交慢。2、同质选配导致特定性状的基因的纯合,而近交导致所有基因座上纯合子频率的增加。

保存品种内的有益(有价值)基因,并使之在群体中的频率增加的过程。指杂交育种进行到一定阶段,当理想类型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不再进行杂交,而采用同群同质选配的方法使其尽快固定下来的过程。二、异质选配

211(一)、概念211

:又叫选异交配或异型交配,以表型不同为基础的选配。(二)、应用主要有两种类型0-2131、以综合优点为目的异质选配:选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个体交配,以将两性状结合在一起,后代兼有双亲的不同优点。2、以“以优改劣”为目的异质选配:选同性状但优劣不同的个体交配,以好改坏、以优改劣,是一种“改良选配”。(三)、作用213:后代表现间于双亲之间(中间型遗传)

1、综合双亲优良性状

2、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3、创造新的类型;4、提高后代的适应性和生活力。(四)、缺点0:对连锁和负相关的性状选配效果不好

注意:异质选配不是“矫正选配0(也叫弥补选配)”指相反缺陷的交配(如凸背和凹背)可能造成后代的缺陷更严重,甚至造成畸形。

三、品质选配的运用01、品质选配的应用要视育种目标和生产需求而定。2、生产上:以异质选配为主。3、育种上:先异质选配,出现育种目标群体后再同质选配。同质选配的主要目的是固定优良性状异质选配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双亲的优良特性第五节种群选配(杂交和纯繁)0种群:即种用群体,大到品种或种属,小到畜群或品系,多指一个品种。

种群选配主要是研究与配个体所隶属的种群特性和配种关系,是根据与配双方是隶属于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种群而进行的选配。由此,形成两种基本形式的类型:杂交繁育:不同品种或品系个体间交配纯种繁育:相同品种或品系的个体间交配第六节杂交209

一、杂交:具有差异的群体间的个体交配,即“异种群选配”。这种差异体现在表型、基因型或群体特性等三个方面。杂交:不同品种间的交配系间杂交:不同品系间的交配远缘杂交:分类学上不同种或不同属间的交配二、作用:1、杂交育种:实现遗传材料的重组,即使基因和性状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型。2、杂交利用:利用杂种优势--杂交后代在生活力、适应性、抗逆性、生产性能方面优于纯种个体的特性。三、杂交的遗传效应0-2201、杂合子比例培加,增加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2、群体趋于一致,适于现代化、集约化、工厂化和自动化生产。四、杂交繁育的种类1、级进杂交25293.75%来源?实质:

逐代向改良品种靠近,最后发生根本变化。

指利用优良品种(改良品种)彻底改造另一品种(被改良品种)的生产性能、生产方向或生产力水平的杂交。又称改造杂交、吸收杂交或级进杂交。2、引入杂交250

应用范围2511、不需要进行根本改造的品种或畜群,仅对某种缺陷改良;2、需要加强或改善一个品种的生产力,而不需要改变其生产方向;4、引入杂交只在育种群中应用,切忌在生产或良种群体中广泛推广。

在某品种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但还存在不足或主要经济性状需在短期内取得尽快提高时,引入外血来改良缺陷的杂交方法,又叫导入杂交。基本只引入一次,目的是改良某一缺陷。3、远缘杂交0

不同种、不同属、甚至血缘关系更远的动物之间的交配0

远缘杂交可以把不同种、属的特征、特性结合起来,突破种属界限,扩大遗传变异,从而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或新物种。由于远缘杂交往往重演物种的进化的历程,故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实验手段。但远缘杂交存在着生殖隔离、杂交不亲和性以及杂交不育问题0

由于地理位置、生殖器官形态构造等差异、胚胎发育的条件不同以及一些遗传原因(部分基因位点及染色体形态、数量等的差异)而造成远缘杂交难以实现0。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生物个体的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不协调而使受精或结合不能正常进行,或是受精后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是双亲个体间基因型不协调或染色体组非同源性在生殖生理表型上的一种反映0。种间杂交举例0

1、这是人类在动物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典例,距今已有1400多年。而在作物上广泛利用杂种优势仅是50多年的事。2、马与驴杂交产生的后代叫骡子,公马和母驴所生的叫“驴骡”或“駃騠”,公驴和母马所生的叫“马骡”。

3、马的速度快,但是没有耐力。驴的耐力好,但是没有速度。4、马与驴杂交是种间杂交,马的染色体数是64条,驴的染色体数是62条,马的卵子染色体数是32条,驴的精子染色体数是31条,通过精卵结合发育成的新个体——骡子的染色体数是63条。

骡子的染色体不配对,因此骡子无法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也就不能进行生育。

第七节、纯种繁育

0

一、概念:简称纯繁,是指在同一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

二、目的:当一个种群的生产性能基本能满足经济生产需求,不必作大的方向性改变时,使用以保持和发展一个种群的优良特性,增加种群内优良个体的比重,同时,克服种群的某些缺点,达到保持种群纯度和提高种群质量的目的。三、作用:巩固种群遗传性(优良品质);提高种群品质第九章畜禽品系与品种的培育230第一节品系的概念与类别第二节、品系培育的条件和意义第三节品系培育的方法第四节品系的鉴定与维持第五节新品种的培育第一节品系的概念与类别0-230一、品系的概念1、狭义0: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其后代都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实质:建立在系祖个体基础上、范围较窄,可称为单系——从单一系祖建系。2、广义0: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实质:建立在群体基础上,范围较宽。

3、品系具备的条件0:—优点突出;—遗传性相对稳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4、品族0:源自一头优秀母畜的群体。二、品系的类别2301、地方品系:因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一个品种内经过长期选育,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2、单系: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3、近交系: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目的是通过系间杂交获得预期的杂交效果。4、群系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5、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6、合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一、品系培育的条件2321、群体大小:足够的品系数量和各品系内的家系数量。第二节、品系培育的条件和意义每个品系应有适当的家系每个家系要有足够的个体数一个品种至少要有3个以上的品系,每个品系应有8~20个家系,每个家系应有30只母畜和5只以上的公畜,因畜种和饲养条件不同,可适当增减。品种品系1品系n家系1家系n品系应用举例:①、利用专门化品系生产商品代畜禽,至少需父系与母系两个品系。②、采用近交系双杂交方案生产商品代,至少需4个品系。③、蛋鸡、肉鸡配套系育种中,需更多的品系构成曾祖代、祖代和父母代而产生商品代。2、家畜的质量①、建系所用的个体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②、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良特征3、饲养管理条件:保证种畜的正常繁育的生产性能指标与饲养管理规程。①舍饲畜禽;②放牧家畜4、技术与设备①统一的组织协调工作②生产性能测定、系谱资料的记录③培育方法选择④检测设备

二、品系培育的意义231

1、加快品种的遗传进展。品系形成快、种类多、周转快,既可通过种群内选育而改进,又可通过种群的快速周转而跃进。2、加速现有品种改良。通过品种内建立不同特性的品系,解决品种内优秀个体质量高需数量少的矛盾,解决,解决选育性状数目与选择反应的矛盾。

3、促进新品种的育成新品种具有的优良特性由多个基因控制,采用品系繁育巩固优良特性的遗传,品系综合时可防止近交衰退。4、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第三节、品系培育的方法系祖建系法近交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品系培育方法

选择具有最突出优点性状的个体作为系祖(及其继承者),再围绕系祖进行繁育(围绕系祖的近交)和选择,以使系祖的优良基因迅速扩散并固定。步骤:1.选择系祖:百里挑一2.测定系祖的育种值3.围绕系祖进行近交扩群注意:非主选性状上系祖不能有太严重缺点一、系祖建系法系祖建系的具体方法获得系祖获得其大量后代选留具有系祖突出优点的后代作为品系成员与配母畜由少到多只有符合品系繁育目标的后代才选留每一代留种个体都须具有系祖的主要特征为有效巩固系祖的优良特性:交替使用远交和近交相结合的方式同质选配的最初几代避免近交进行中等程度的近交高度近交或与系祖回交必须准确选择优秀个体作为系祖-后裔测定等奥尔洛夫马二、近交建系法234利用亲缘关系极亲密的个体交配,使优良基因迅速纯合注意事项:在组建基础群时,母畜越多越好,公畜不宜太多且尽量同质并有亲缘关系。运用近交时,要考虑个体品质和纯合度,也要考虑亲缘关系,以决定近交程度。建系方法:1.连续2代亲子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75。2.连续2代全同胞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75。3.连续4代半同胞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81。近交衰退:由于高度近交,繁殖力和生活力高度退化三、群体继代选育法234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以培育符合预定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布骤:1、组建基础群2、闭锁繁育3、选种选配1、组建基础群0-235质量要求:为了在基础群中汇集所有所需优良基因如预期品系要求有多方面优秀性状,基础群以异质为好如只突出个别性状,基础群以同质为好为使基础群具更广泛的遗传基础,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最好都为0。数量要求:

其中:S为公畜最低需要量;n为公母比中的母畜数;ΔF为每代近交系数增量。大家畜:4♂∶20♀,ΔF=0.038中型家畜:6♂∶30♀,ΔF=0.025小畜禽:10♂∶50♀,ΔF=0.015理想群体:30♂∶150♀,ΔF=0.0052、闭锁繁育0-236畜群封闭,群内随机交配(保证不同家系♂、♀个体间交配的机会均等)。3、选种选配0-236A、每世代的出生时间、饲养条件和选种标准保持一致;B、多留精选:各阶段的选择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C、要特别照顾家系:每个家系都留后代;D、缩短世代间隔。群体继代选育的特点和优缺点

0-234特点: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世代分明,每代留种数相等,避免强烈近交,不计突变,加强选择,加速优良性状固定。优点:①育种群要求不高,遗传基础丰富。②种群周转快,世代间隔短。③基础群采用随机交配,近交衰退小。④方法简单易行,继代种畜选留容易,对育种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缺点:①目的性状选育进展慢,②种畜禽利用年限短,成本高。③每代都要大量留种,选择强度不够。④基础群是否符合要求难以预测;四、专门化品系的培育2361、概念: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育而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的繁育体系内,形成不同的层次,承担专门任务一般分父系和母系2、优点:1、提高选择进展2、用于杂交体系中取得杂种优势五、配套系杂交236概念:按育种目标分化选育,培育出专门化品系,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品系间配套组合杂交,杂种后代作为经济利用。配套系杂交的优点:1、培育品系比较容易;2、可以提高选种效率;3、品系间杂交效果好;4、杂交后代一致性好;5、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配套系举例

1、PIC配套系:PIC公司是一个跨国种猪改良公司,目前总部设在英国牛津。中国PIC公司利用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四大瘦肉型猪,导入太湖猪或英国维耳夫猪的高产仔基因,形成专门化品系后,进行最优化组合培育而成,其商品代为5元杂交猪。

PIC配套系猪配套模式与繁育体系见图A系瘦肉率高、不含应激基因、生长速度较快、饲料转化率高,是父系父本。B系背膘薄,瘦肉率高,生长快,无应激综合症,繁殖性能同样优良,是父系母本。C系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无应激综合症,是母系中的祖代父本。D系瘦肉率较高,繁殖性能优异,无应激综合症,是母系父本或母本。E系瘦肉率较高,繁殖性能特别优异,无应激综合症,是母系母本或父本。农大3号是中国农大育种专家历经多年培育的节粮小型优良蛋用鸡配套系,1998年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农大3号(蛋鸡)配套系

第四节品系的鉴定与维持0一、品系的鉴定标准0:1、性能指标:全群均值、变异程度和发展趋势公畜直接鉴定和同胞测定或后裔测定;母畜需性能测定或同胞测定。2、纯度标准:一般以近交系数或亲缘系数来衡量要求群体继代选育的畜群近交系数达12%左右亲缘选育的畜群平均群体亲缘系数超过20%。3、遗传稳定程度:变异系数、上下代相似程度4、数量:大家畜:最小群体含量4公,20母;5-6个家系5、杂交效果测定配合力测定结果二、品系的维持0培育品系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利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品系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使品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具体措施:1、扩大畜群数量(多留公畜);2、控制近交系数的上升速度;3、扩大后代群的变异;4、延长世代间隔;5、各家系等数留种第五节新品种的培育243

一、品种的概念二、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因素三、品种培育的方法一、品种的概念品种是畜牧学的单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自然和经济条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家畜类群。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提供畜产品类型的差异。品种是人工选择和培育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二、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因素0

(一)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家畜品种的要求是不同的,如脂肪型猪和瘦肉型猪即是不同社会经济条件要求的产物。(二)自然条件不是主要作用,但有重要影响。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地理环境条件等。如:从贵州和广西引到其它省的香猪可长到100kg以上。

三、品种培育的方法0(一)选择育种(本品种选育)0(二)杂交育种(育成杂交)244-249(三)诱变育种0(四)分子育种0(一)本品种选育01.概念在同一品种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方式提高品种性能的培育方法称为本品种选育。当某品种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但仍存在一此不足时即可采用本品种选育。对本品种选育中无法克服的弱点,可引入适量外血(1/4~1/8)加以改良。在不引入外血的情况下,本品种选育的进展较慢。2.任务保持和发展一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比重,克服该品种的某些缺点,保持品种纯度,提高整个品种的质量。3.本品种选育和纯种繁育的区别0

纯种繁育是在品种内进行繁殖和选育,其目的是获得纯种,是一种选配的方法;本品种选育的含义更广,不仅包括育成品种的纯繁,而且包括某些地方品种、类群的改良和提高,并不强调保纯,有时可采用小规模的杂交,是一种育种方法4.本品种选育的基本原则01)明确选育目标,始终不渝选育目标制约着选育效果2)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异质性问题品系内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品系间应具备异质性3)辩证地对待数量与质量问题。不纯粹追求数量,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基础上,以提高质量为主。5.本品种选育的基本措施01)建立选育机构建立协作组,对品种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性能、优缺点、数量、分布、形成的历史条件、当地群众的喜好等),确定选育方向,明确选育目标,制订选育计划。2)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3)健全性能测定制度和严格选种选配不进行性能测定就不知道选育效果4)科学饲养与合理培育5)开展品系繁育6)适当导入外血种繁商品生产(二)杂交育种244杂交育种:即育成杂交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特点:1、目标明确地培育新品种;2、方法灵活多样;3、杂交的品种没有改良与被改良的区别。原则:有明确的目的;有可靠的根据;有具体的目标;有周密的计划;有必要的组织;有正确的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方法分类1)按所用品种的数量分:A、简单杂交育种(二元杂交)B、复杂杂交育种:三个以上品种的杂交注意:A、分析亲本品种性状特征,筛选父母本;B、根据性状遗传参数预测杂交效果;C、严格选育,把优秀个体纳入繁育群;D、管理所用品种的组合顺序。分类:2)按育种工作的目的分:A、改变生产方向的杂交育种;B、提高生产力的杂交育种;C、增进抵抗力的杂交育种3)按培育工作的基础分:A、在杂交改良基础上的杂交育种;B、有计划地从头开始的杂交育种

2、杂交育种的布骤248杂交创新——横交固定——选育提高

1)杂交创新:也叫杂交改良。采用杂交使基因重组,创造新的理想型个体。工作:杂交、选种、选配、培育2)横交固定:也叫自繁定型:将理想型个体停止杂交,改用杂种群内理想型个体自群繁育,稳定遗传基础获得固定的理想型。工作:采用同质选配、近交,加强选择,可考虑建立品系3)选育提高:也叫扩群提高:迅速增加理想型个体数量和扩大其分布范围,培育新品系,建立品种整体结构和提高品种品质。

举例1简单育成杂交(简单杂交育种/二元杂交育种)指用两个不同品种杂交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举例2复杂育成杂交(复杂杂交育种)指用三个以上品种杂交以育成新品种的杂交方法

1935~1954(三)诱变育种与分子育种0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物理与化学因素诱发基因突变而作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育种方法。特点:能提高突变频率,扩大变异范围有利于改良性状,增强抗逆性,改进品质有利于缩短育种周期分子育种在经典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于经典遗传育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培育优良新品种。

第十章杂种优势的利用

第一节杂种优势概念与机理

一、杂种优势255: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二、杂种优势的表现形式0:以综合性表现为主,即杂种个体生活力增强,饲料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繁殖力增强,畸形、缺损、致死、半致死现象减少。即各方面综合都表现为优势。三、杂交的分类0分类依据杂交种类种群关系远近不同

系间杂交、品种间杂交、种间杂交、属间杂交

和科间杂交杂交目的不同

经济杂交、引入杂交、改良杂交和育成杂交

杂交方式的不同

简单杂交、复杂杂交、级进杂交、轮回杂交、双杂交

四、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256

1、显性学说0-256

显性学说认为,在生物的基因库中质量性状存在不少隐性有害基因,数量性状存在高效应的显性基因。杂合子中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隐性基因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消除或掩盖,因而杂种就表现出杂种优势。

2、

超显性学说256:

超显性学说认为微效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是来自于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杂合子基因型值超过任何纯合子。这样的杂种优势也可以叫做平衡性杂种优势,即杂合体a1a2、b1b2等始终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a、b、c、.....等基因应以一定的频率保存于群体之中,成为一种平衡的多型性而使群体蕴藏着最大的适应能力。

超显性假说强调基因的杂合性和相互作用,而排斥了显性基因在杂种优势中的作用,这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结果不完全吻合,有时还发现杂合体的表现并不比纯合体好。3、遗传平衡理论学说0-257

前两种学说一个强调基因的显性作用,另一个强调基因间的相作,它们既非互相排斥,又不能概括一切。遗传平衡理论学说强调杂种优势是一种多基因作用体系的复杂遗传平衡现象,要综合考虑质核互作、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联、环境对性状发育的影响等各因素。性状的杂种优势包含着基因的显性作用、加性效应、互作效应(上位效应和显性效应)等各种作用遗传平衡的结果。五、杂种优势的类型01、个体杂种优势:又叫后代杂种优势或直接杂种优势,指杂种仔畜比纯种仔畜在哺乳期间的生活力提高,死亡率降低,生长速度快和肉品质优等。2、母本杂种优势:指用杂种代替纯种做母本时母畜所表现出的优势。如杂种母畜比纯种母畜产仔多,泌乳力强,适应性强等。3、父本杂种优势:指用杂种代替纯种做父本时公畜所表现出的优势。表现在杂种公畜比纯种公畜性欲强,精液品质好等。应联想到一个问题!

与种杂不能做种畜是否矛盾?第二节杂种优势的度量0杂种优势值:;为杂一代均值,即杂种组平均值;为亲本种群均值,即亲本纯繁组均值杂种优势率:目的:为便于各性状间比较,将杂种优势转化为相对值杂种优势的实质258依据数量性状剖分:据此,A与B亲本群及杂种群的均值分别为:母体效应表型值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值父体效应随机环境效应,因其有正有负,可计为零。公式推导如下0:

由此式可知259:杂种优势的实质是①杂种优势主要同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Ⅰ相关;②亲本群的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Ⅰ越大,杂种优势值越小,反之则杂种优势值越大。从公式推导结果可发现什么?小结:杂种优势产生的关键01、亲本群体是否纯;2、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3、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4、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第三节、杂种优势利用0一、概念:指利用杂种优势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把杂种优势利用称为经济杂交。二、杂种优势利用的含义比经济杂交广泛:不仅是杂交方法问题,还包括杂交亲本的选择提纯和杂交组合的筛选。

1、配合力:种群间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配合力有两种: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2、一般配合力:指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其它多个品种或品系杂交所得杂种的平均杂种优势值。

一般配合力从遗传性质(或遗传基础)看为基因的加性效应;它相当于亲本的育种值。一般配合力主要通过纯种选育来提高。三、配合力测定2693、

特殊配合力0-259:

指两个特定品种或品系之间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从遗传性质看为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从方差分析看为各种互作效应。由于特殊配合力是特定杂交组合的遗传互作所产生的,所以难以预测,特殊配合力主要依靠对杂交组合的选择来提高。测定特殊配合力,通过杂交试验进行。特殊配合力测定结果依据公式求出:H=F1-P

四、配合力测定的方法1、完全双列杂交法272多个种群间进行所有可能的正反交相互交配,用以获取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12341√纯繁√正交√正交√正交2√反交√纯繁√正交√正交3√反交√反交√纯繁√正交4√反交√反交√反交√纯繁优点:可进行全面的配合力测定。缺点:难度大,费用高。2、不完全双列杂交:缺少部分组合或纯繁组合的双列杂交。有3种设计。273

♀♂

12341√纯√正√正√正2√纯√正√正3√纯√正4√纯①只设亲本纯繁组和正交组合②只设正交和反交组合③只设正交组合

♀♂

12341√正√正√正2√反√正√正3√反√反√正4√反√反√反

♀♂

12341√正√正√正2√正√正3√正4

3、正反交反复选择法241

对两个遗传混杂(基因型不一)的非近交群体的每一种群,按其正反交杂种成绩进行评定,其中能产生最佳杂交效果的个体则留下纯繁,纯繁后代再进行正反杂交,如此周而复始,最后两杂交亲本群体可能成为优秀的杂交组合,从而提高了该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一、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1、亲本群的类别261:品种、品系2、选优0

: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大。3、提纯0

:通过选择和近交,使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4、选优提纯的主要方法:品系繁育和正反交反复选择杂种优势的利用必须在纯繁基础上进行!

第四节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二、杂交亲本的选择262因为对父、母本的要求不同,选择标准也不同:

(一)对母本的要求:

1、数量多、适应性强;

2、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

3、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体格不要求太大;(二)对父本的要求:

1、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

2、父本群类型与对杂种的要求相一致;

3、数量要求少,故适应性和种源问题放在次要地位;第五节配套系与配套杂交276配套系杂交的理论依据:杂交有可能获得亲本性状的互补性:通过杂交,各个亲本所具有的不同优点即优良性状往往可相互补充而集中体现在同一杂交后代个体上的现象。配套系与配套杂交多用于家禽或中小型家畜的生产。在家禽及猪的育种、制种、用种过程中已形成了“选育——配合力测定——配套杂交”三步曲。一、配套系的概念0-276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选出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2系、3系或4系杂交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生产效果,这些品系称为配套系。所有配套系都有其商品名称。

艾维茵肉鸡安卡红荷兰优利公司培育

美国迪卡公司美国海兰鸡二、配套杂交体系的层次277三、配套系中各级种群的任务01.曾祖代(GGP)配套系原种,主要任务是进行纯繁,为引种场提供配套系种源。2系配套不设曾祖代场,3系配套只有母本的两个系设曾祖代场,4系配套的4个系均设曾祖代。2.祖代(GP)2系配套的祖代即为原种;3系配套的父本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