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古代诗歌鉴赏1诊断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诊断练习: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2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3(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答: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4一、表达技巧知识网络一、表达技巧知识网络5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1、常见的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篇章结构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1、常见6
谨记: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谨记:7一、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互文、对比、衬托等一、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8二、表达方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不。所以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说明”在诗歌中常用不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表达方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不。所以诗9描写:
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
描写: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侧面描写)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静结合)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描写)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白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11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12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13三、表现手法
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用典三、表现手法14试判断下列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1、《谢亭送别》(唐)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2、《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乐景写哀象征、托物言志烘托试判断下列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1、《谢亭送别》(唐)谢诨2、《154、《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典虚实结合先抑后扬4、《绝句》(李清照)5、望庐山瀑布(李白)16
四、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照应、伏笔、曲笔入题、以小见大、以景结情、无理而妙、铺垫等四、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17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18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19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同学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20答题模式:答题范式
(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
——
——
——
明手法
阐运用
析效果
叙
析
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答题模式: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叙21例题示例1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答案示例: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日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溪面平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例题示例122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两点:一是情景交融,二是动静结合。(要适当联系诗句进行分析)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两点:23例题示例2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注: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从奏乐的环境着想,想象其繁缛绚丽的景象!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别具一格。例题示例224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谈谈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课堂练习:25
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26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早行
(陈与义)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27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借代⑴“貂锦”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28⑵整首诗中最震撼心灵的诗句是哪几句?说说它为什么震撼心灵?
后两句。因为它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方已成河边白骨,一方还在思念梦中相会。灾难已经降临思妇头上很久了,她却仍怀着美好热切的希望,这是真正的悲剧,使人无限同情。⑶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诗人热情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又沉痛地表达了对战争造成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的深切同情。⑵整首诗中最震撼心灵的诗句是哪几句?说说它为什么震撼心灵?29三、解题要点指导三、解题要点指导30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
2、鉴赏表达技巧,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
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
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31四、课后巩固练习四、课后巩固练习32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海棠(宋33(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34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②,晴光转绿苹③。忽闻歌古调④,归思欲沾襟。【注】1晋陵:今江苏常州。2黄鸟:黄莺。3绿苹:水中浮萍。4古调: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35问: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1)归思(思念家乡);2)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问: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363、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3、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374、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4、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385、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5、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396、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6、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07、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7、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1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人君口?8、简析《官仓鼠》一诗的表现方法官仓鼠(曹邺)【答】一二句用夸张手法形象勾画官仓鼠的非同一般,个子大,胆子也大;第三句用前方将士和后方百姓都在挨饿的现实,与肥大如斗的官仓鼠形成鲜明的对比;第四句“谁让老鼠天天吃官仓的粮食呢?”一句质问,发人深思地谴责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8、简析《官仓鼠》一诗的表现42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古代诗歌鉴赏43诊断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诊断练习: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44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45(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答: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46一、表达技巧知识网络一、表达技巧知识网络47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1、常见的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篇章结构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1、常见48
谨记: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谨记:49一、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互文、对比、衬托等一、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50二、表达方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不。所以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说明”在诗歌中常用不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表达方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不。所以诗51描写:
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
描写:5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侧面描写)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静结合)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描写)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白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53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54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55三、表现手法
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用典三、表现手法56试判断下列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1、《谢亭送别》(唐)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2、《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乐景写哀象征、托物言志烘托试判断下列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1、《谢亭送别》(唐)谢诨2、《574、《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典虚实结合先抑后扬4、《绝句》(李清照)5、望庐山瀑布(李白)58
四、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照应、伏笔、曲笔入题、以小见大、以景结情、无理而妙、铺垫等四、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59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60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61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同学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62答题模式:答题范式
(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
——
——
——
明手法
阐运用
析效果
叙
析
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答题模式: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叙63例题示例1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答案示例: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日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溪面平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例题示例164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两点:一是情景交融,二是动静结合。(要适当联系诗句进行分析)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两点:65例题示例2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注: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从奏乐的环境着想,想象其繁缛绚丽的景象!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别具一格。例题示例266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谈谈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课堂练习:67
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68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早行
(陈与义)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69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借代⑴“貂锦”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0⑵整首诗中最震撼心灵的诗句是哪几句?说说它为什么震撼心灵?
后两句。因为它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方已成河边白骨,一方还在思念梦中相会。灾难已经降临思妇头上很久了,她却仍怀着美好热切的希望,这是真正的悲剧,使人无限同情。⑶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诗人热情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又沉痛地表达了对战争造成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的深切同情。⑵整首诗中最震撼心灵的诗句是哪几句?说说它为什么震撼心灵?71三、解题要点指导三、解题要点指导72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
2、鉴赏表达技巧,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
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
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73四、课后巩固练习四、课后巩固练习74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海棠(宋75(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762、阅读下面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经典例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一》预测复习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新生儿电解质紊乱纠正原则
- 房产抵押展期合同(标准版)
- 卸船合同(标准版)
- 事业单位联考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效果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策略分析报告:市场需求与竞争策略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内容更新与探究式学习方法应用报告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监理
- 股东出资协议书合同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
- GB/T 27060-2025合格评定良好实践指南
- DB45∕T 2789-202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