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第二章地基相关规范的理解与应用100注:建设部相应规范,设计人掌握好‘度(上海,保护好自己。禁忌2.1不能整体把握相关的地基基础规范地基基础相关规范是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的依据,一定要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简单、教条抠表面文字,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规范进行理解:编制的目的毋庸置疑,规范编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拟建工程的安全,不同的规范从不同的角度去确保拟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是规范编制的最终目的。编制的原则和指导思想1.0.3条规定对编制原1.0.3条也对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进行了类似的规定。如。适用范围1.041.02在高地震设防烈度、三、四场地条件的应用条件(补充)和其它规范的关系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一本规范不可能解决所在专业的所有问题,需要其它规范配合。如地基基础设计中需考虑多本规范,如荷载、混凝土、抗震、耐久性等规范。禁忌2.2不注重理解规范条文规定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1沉降后浇带的设置GB50007-2011中8.4.20条中第2条规定“当高层与相连主裙楼连体不是必设沉降后浇带7介绍了一些设计方法。沉降后浇带不一定是解决差异沉降的最佳方法后浇带的浇筑条件是主楼沉降基本稳定或后期沉降很小2坡地岸边桩基设计原则JGJ94-20083.4.5‘3.4.5坡地、岸边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以下稳定岩土层内的深度,应能保证桩基的稳定;新建坡地、岸边桩基工程应与建筑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合理确定施工顺序;规范的以上规定,目的就是要避免建筑在坡地、岸边的桩基,由于滑坡或崩塌而破坏,坡应是稳定的、施工顺序、成桩工艺等方面规定,实现坡稳定的目的。在实际工程中,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对于规范没有规定的,而会影响边坡稳定的3.4.43岩面起伏很大且埋深较大时,宜采用摩擦型灌注桩框筒结构基础筏板的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在8.4.1条有关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规定如下:‘8.4.1筏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其选型应根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地基规范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规定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主要考虑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一般层数高、荷载大、荷载分布不均,基础筏板容易出现整体4桩的分类的规定JGJ94-20083.3.1‘1按承载性状分类摩擦型桩:计;端承摩擦桩:在承载力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中复合桩基的应用条件、桩负摩阻力计算的有关规定,根据承载力性状分类不同而不同。5灌注桩钢筋笼加劲箍的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4.1.1条中4小条规定:4m2m12mm对于规范的规定,应首先理解规范规定设加劲箍的目的。在工程中,加劲箍的作用主要有两点:注:注浆笼子不到底处理方法禁忌2.3不注重理解具体规定所含的基本概念规范条文的具体应用时应理解条文所包含的基本概念,这样在规范条文没有作具体规定时,可根据基本概念进行判断,以下举例说明。1大直径桩的尺寸效应 注:为什么讲这个?JGJ94-2008中5.3.6条对大直径桩承载力计算时,规定应考虑尺寸效应,即对于大直径桩(桩径不小于和中小直径桩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极限5.3.6-1没有给出桩端为承载力折减系数随桩径增大而增大从概念上讲,桩径越大,桩侧土和桩端土的松弛效应越大,承载力折减的越多。现行桩基规范5.3.6-2(0.8/1/1/4,从上式可看出,随桩径d和桩端直径D的增大,承载力折减的越多。规范的规定反映了以上基本概念。土颗粒越大,折减系数越大从概念分析,土颗粒越大,松弛效应越明显,因此对于黏性土和粉土桩侧摩阻力、端阻数(0.8/1/5(0.8/1/(0.8/)1/3,规范的规定反映了上述概念。当桩端为基岩时承载力计算不需折减一般岩石强度很高,桩成孔过程中不会出现回弹而影响承载力,因此不需要折减。注:地基设计规范表5.2.4注的规定。2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有关承载力计算部分,5.2.4条规定:‘5.2.4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 f (b3)a ak b d
(d0.5)’式中第一项fak
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第二项(b3)为宽度修正部分,第三项b(d0.5)为深度修正部分。d m注:地基规范5.2.5不修正这里应首先理解深宽度修正的基本概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的深、宽修正概念,是根2.3.1d m
(d0.5)
为基底下土的加权平均重md为基础的埋深。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这里采用荷载折算成土的深度进行深度修正,从基本概念上讲是正确的。但规范没有明确说是什么荷载组合。从基本概念上讲,应是建筑物自重及压土重量,不能考虑活荷载。224bb24bPd2.3.1注:理解按此修正对安全度的影响禁忌2.4对公式计算假设可能产生的误差不能正确判断1地基变形计算中‘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的假设理论。作此假设的原因是在计算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时,采用了布辛奈斯克解。而布辛奈斯克解的计算。对此假设进行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对于上硬下软的成层土分布,如图2.4.12.4.1所示的土层分布时,建筑物实际沉降量比计算值偏大的原因,类2.4.2层,2.4.13年后,131年后,新旧建筑连接处,由于沉降不均出现开裂,图2.4.3为地面和墙体开裂图片。调查发现,沉降大的是原建筑物,原建筑物受软弱土层影响,类似于图2.4.1中的淤泥质土,沉降时间很长,沉降量大。 图2.4.1软硬交互土层示意图 图2.4.2新旧建筑平面关系图图2.4.3新旧建筑基础连接处和墙体开裂图片。据此假设的计算结果,只能放映线弹性状态下地基的变形特征,计算的结果是地基变东营工程2矩形基础中点沉降计算的假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5.5.7条规定:‘5.5.7计算矩形桩基中点沉降时,桩基沉降可按下式计算:n zaz ase
s'
4e
p0i1
i i Esi
i1公式中具体符号的意义不在此介绍,详桩基规范。对公式分析可看出,式中n zaz ae
p0i1
i i i1Esi
i14’是角点沉降和中点沉降的倍数关系,即中点沉降量是角点的4倍。此为采用布辛奈斯克解的结果。上述计算公式是在假设荷载直接作用在半无限体的地基上3桩基沉降计算‘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的假设JGJ94-2008中5.5.6条,在计算群桩基础沉降时进行如下假设:‘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对此假设分析可看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如桩短,桩侧土性质差,则假设和实际接近;际差异就大,即计算结果大于实际结果。注:几乎所有计算都存在假设,如附加应力;桩承载力计算等禁忌2.5盲目的套用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地基基础相关规范的公式大部分是半理论半经验公式,理论包含基本概念,经验一般体一些实例说明:1支盘桩后注浆如《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3.10条给出了灌注桩后注浆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如2.5-1式:Q Quk
Qgsk
Qgpk
uq
lsjk
usi
q lsikgi
q Ap pk p
(2.5-1)式中 、 —分别为后注浆侧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si p一些规范给出了挤扩多支盘桩(图2.5.1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挤扩灌注桩技术规程(DB29-65-2004)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Ra p
q Lsia
q
Apja
q A (2.5-2)pa式中q
sia
——第i层土的桩侧阻力特征值,按灌注桩侧阻力参数取值;q 岔)j层土的端阻力特征值,按灌注桩端阻力参数取值;pjaq ——桩端阻力特征值,按灌注桩端阻力参数取值;paA (岔投影面积;pDA——桩身截面面积; ——桩身周长;pL——折减后桩周第i层土厚度,可按表3采用;iH——桩周第i层土厚度:ih——承力盘(岔)高度;——当承力盘(岔)总数≥3时取0.9,当承力盘(岔)总数<3时取1.0;d桩身直径CbD(承力盘(岔)直径)( )扩径S H(扩径体净距)体间距 Ch(承力盘(岔)高度)Lf(桩根长度)图2.5.1挤扩支盘桩示意图一些工程师将挤扩多支盘桩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结合注浆。承载力计算时,将公式(2.5-(2.5-)合并,即将公式(2.5-)中的侧阻增强系数 和端阻增强系数 分别乘入式中各项,得挤扩支盘桩后注浆承载力计算公si p式,见公式2.5-3。Rua
q lsi sia
q Apj pja
qp
A (2.5-3)取自等截面桩。而支盘桩压浆以后的相互影响,则没有经验,不能盲目套用。2土压力计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6.7.3条,在计算重力式挡土墙土压力时,k不a选用主动土压力计算系数ka
,不能盲目套用公式。禁忌2.6忽略条文的基本规定只看后面的具体内容不能不考虑基本规定,仅按后面要求进行设计。下面通过规范的一些规定说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在8.5.1规定:‘8.5.1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低又如《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4.2.1“桩基承台的构造,除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力和上部结构要求是承台设计的核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在5.1.3、5.1.4条规定:‘5.1.3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应满足抗滑和稳定性的要求。5.1.4高度的1/1;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从地基规范以上两条可看出,5.1.3条是基本规定,即建筑物的埋深要满足稳定性要求。5.1.45.1.45.1.3条要求。因此,在确定基础埋深时,切忌仅满足5.1.45.1.3条的基本规定。禁忌2.7规范中的一些规定是有“轻5.3.5s‘s——时可根据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Esi、基底附加压力按表5.3.5s应首先根据地区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5.5.11条也做了类似的规定:‘5.5.115.5.11JGJ94-2008中,表5.3.5-1、表5.3.5-2有关桩的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取值GB50007-20118.5.37定:‘70.8%(锤击沉桩、0.6%(静压桩,预应力桩不宜小于0.5;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取大值这里重是筋。禁忌2.8将地基基础相关规范条文“圣旨”化规范具体条文是基本理论、概念、工程经验对工程具体问题上的一些规定,是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不能将规范视为圣旨,原因如下:1地基基础的大部分计算公式具有半理论半经验特点GB50007-20118.5.64中,有关桩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规定:‘4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R
Au
la pa p p siai这里规范明确指出,按此公式计算,只能是估算,可能会和实际有较大的出入。2根据工程经验的积累逐步完善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新修订JGJ94-2008就同一结构单元桩的规定就存在很大不同,JGJ94-94中3.2.3.4底标高差,对于非嵌岩端承型桩,不宜超过相邻桩的中心距;对于摩擦型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的1/10JGJ94-2008用变刚度调平设计,同一基础下,可根据荷载和上部结构情况,采用非等长布桩。3应正确理解应用规范理解和应用应注意规范条文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需考虑的因素、要点及注意事项等,不要‘神’化规范。禁忌2.9不注意规范所给范围值的合理选用由于地基基础的复杂性,相关的规范中常给出一些范围值。如《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在,4.1.15.2.55.3.5-1阻力标准值、表5.3.5-2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等GB50007-2011在7.3.27.3.38.3.1C有关浅层板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的判断等,均给出范围值。对于这些范围值的选取,注意几点:对规范有明确说明的应理解意义后选用对于规范给出的范围值,一些规范给出了应用说明,应理解规范规定的含义,正确分析后选取。如《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在5.5.11有关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规定:‘饱和土中采用预制桩(不含复打、复压、引孔沉桩)率和顺序等因素,乘以1.3~1.8挤土效应系数,土的渗透性低,桩距小,桩数多,沉降规范给出了的范围值1.3~1.8,并给出了取大值的条件。从规范给出的条件可看出,和挤土效应成正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在表5.2.5有关承台效应系数c表注4、5中规定如下:
的取值时,在5.2.5‘4c
宜取低值。5c
0.85.2.54的规定,其含义在注浆可提高桩的抗压刚度,桩的抗压刚度高,承台土分担荷载的必然少,因此,c
取低值。理解规范规定的含义后,在实际工程中,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桩长短不一致时,长桩刚度大,c
宜取低值。对于表5.2.55,其含义是土软,刚度低,应取低值;挤土桩可能发生固结沉降,取低值。规范没有说明的或说明不全面的应综合分析一些范围值规范没有明确说明如何选用,在实际采用中应综合分析,从基本概念出发,选用。条形基础梁的高度GB50007-2011中1小条规定:‘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间距的1/4~1/础梁高浅层载荷板试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C中,C07在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3条规定:‘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m2~0.sb0.01~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公式中的sb当地基土这里包含的基本1.15中图况,为保证安全,应取低值确定承载力。里包含的基本概念是,在相同基底压力下,载荷板尺寸越大,沉降越大。3)灌注桩的配筋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在4.1.1条规定:‘4.1.1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1300~2000mm0.65%~0.2%(值规范给出了不同直径配筋率的选取规定,即小直径取高值。对于相同直径的桩,规柱的最小配筋率不小于所示,可看出其受力存在以下不同: 图2.9.1桩和桩受力模式差异示意图受负摩阻力情况;桩侧土对桩有侧向支撑作用,这是桩和柱子比,受力有利的一方面。以上受力模式的不同均是桩侧土引起的,桩侧土性质越好,柱和桩的受力模式差别如桩侧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土对桩值。注:对于可能出现高承台桩的情况取高值。桩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取值JGJ94-20085.3.5-15.3.5-2给出了桩的桩极限侧摩阻力和极端阻力的选取应分析影响其发挥的因素,根据主要影响因素选择范围值。土的状态桩的桩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和土的状态有关,土状态越好发挥值越高。‘土的状规范给出了范围值,应对应土的状态差异,选取桩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高低值。深度在土状态接近的情况下,土层埋置越深,桩的桩极限侧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发挥值越高,计算时取范围值的高值。禁忌2.10不能正确理解规范之间的不一致目前的规范在一些计算方法和规定上存在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应正确看待。一些技的不一致,应正确判断分析,以下举例说明。1桩的承载力计算JGJ94-2008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分别有规定,如桩基规范在5.3.5条规定:‘5.3.5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估算:Q Q Quk sk
u q lsiki
q Apk
(5.3.5)取值;
sik
——桩侧第层土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5.3.5-1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5.3.5-2pk桩基规范5.3.9关于嵌岩桩承载力计算,规定如下:‘5.3.9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当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 Q Quk sk rk
(5.3.9-1)Q uqsk
lsiki
(5.3.9-2)rk
f Ark p
(5.3.9-3)式中Q 、Qsk rk
——分别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嵌岩段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sik
——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无当地经验时,可根据成桩工艺按本规范表5.3.5-1取值;f ….’rkGB50007-2011在8.5.6‘4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q Auq la pa p p siaiAp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m2);q 、q ——桩端阻力特征值、桩侧阻力特征值(kp,由当地静载荷试验结pa sia a果统计分析算得;u——桩身周长长度(m);pl——第i层岩土厚度。i5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q Aa pa p式中:qpa ——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ka’从表面上看,两本规范有关桩的承载力计算,从表达方式到计算公式均存在一定的差桩的承载力应由于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很多,一般地基承载力的计算都是估算,不同的公式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估算而已,而验证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静载试验。2桩基沉降计算有关桩基沉降计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5.668.5.15计算的不同之处分析两种计算方法,可看出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桩基规范的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摩擦角、桩长有关;附加应力的取值也不一样;经验系数也不一样。相同之处两种计算方法的基本假设是一致的,均假设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宜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计算。实际上都不可能计算准确。哪种方法计算准确关键看其经验系数的代表性,即计算最终结果的准确程度取决于经验系数。3灌注桩的配筋长度关于灌注桩的配筋长度GB50007-2011在8.5.3桩基构造中8条33)8度及8JGJ94-2008在4.1.1条分别进行如下规定:‘1)3.4.6条的规定;5)从两本规范的规定可看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明确规定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基应通长配筋;而桩基技术规范则没有明确,只针对地震对桩基产生的效应,如地震引起桩承受上拔力,应通长配筋;钢筋笼长度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弱土层,避免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破坏。从安全角度上讲,通长配筋要好一些,从经济角度上讲,通长配筋可能增加造价。因此,具体设计中优先考虑安全,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也应考虑经济因素。注:软硬交互土层可能出现剪切问题,后面有实例。禁忌2.11对地基基础工程应遵循的国内规范、规程了解不全面目前我国规范分为国家标准,一般以符号GBJGJ品标准,一般用JGDB标示。对于各种规范、标准的划分和相互关系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编制。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是本行业在全国的应用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完善。如《建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补充和完善。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完善J11254-2008DGJ08-11-2010、DB29-105-2004DBJ/T15-22-98禁忌2.12对涉外工程规范的选用及国内外规范的异同缺乏了解涉外工程规范的选用国内外规范体制的不同发达国家的规范多是我国的设计规范则是禁忌2.13对和地基基础设计相关的国外规范不了解为了能使设计人员在处理涉外工程时“有法可依”,现将主要的外国规范介绍如下:欧洲规范在建筑行业,欧洲规范家族(EuropeanStandardsFamily)(相当于我国的施工规范及检测试验规范等并与ISO‘TheEurocodes’,实际是特指‘欧洲结构设计规范’(DesignStandard),也是欧洲规范体系的核心,由以下各部分构成:EN1990Eurocode0:BasisofStructuralDesign(结构设计基础)EN1991Eurocode1:ActionsonStructures(结构上的作用)EN1992Eurocode2:DesignofConcreteStructures(混凝土结构设计)EN1993Eurocode3:DesignofSteelStructures(钢结构设计)EN1994Eurocode4:DesignofCompositeSteelandConcreteStructures(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EN1995Eurocode5:DesignofTimberStructure(木结构设计)EN1996Eurocode6:DesignofMasonryStructure(砌体结构设计)EN1997Eurocode7:GeotechnicalDesign(岩土工程设计)EN1998Eurocode8:DesignofStructuresforEarthquakeResistance(结构抗震设计)EN1999Eurocode9:DesignofAluminiumStructures(铝结构设计)与‘欧洲结构设计规范TheEurocode)密切相关的,是ExecutionStandards(施行标准,类似于我国的施工规范础相关的常用规范有:EN13670:2009ExecutionofConcreteStructures(混凝土施工)EN1536:2000 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BoredPiles(岩土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EN1537-2000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s-GroundAnchors(特殊岩土工程施工-锚杆)EN1538:2000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Diaphragm岩土工程施工-地下连续墙)EN12699:2001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DisplacementPiles特殊岩土工程施工-挤土桩)EN14199:2005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s–Micropiles(特殊岩土工程施工-微型桩)EN12063:1999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SheetPileWalls.(殊岩土工程施工-钢板桩)EN12794:2005,PrecastConcreteProducts-FoundationPiles(预制混凝土产品-基础用桩)MaterialandProduct材料与产品标准)建筑行业欧洲规范家族的一员,最常用的有:EN206 Concrete:Specification,Performance,ProductionandConformity(混凝土:技术规格、性能、生产与一致性)EN10080 SteelfortheReinforcementof钢筋混凝土用的钢筋其它从略。TestStandards(试验标准)检测、试验方面的执行标准,在此略过。美国规范:ICC(InternationalCodeCouncil国际规范理事会)成员有IB-06InternationalBuildingCod国际建筑物规范及IR06InternationalResidentialCod(国际住宅规范,其它从略。IBC规范是美国原区域性规范NationalBuildingCod(简称NBStandardBuildingSBC)UniformBuildingUBC)的统一,结束了三部区IBC规范是一本综合规范,涉及建筑行业所有相关领域与环节,如建筑、结构、水、暖、电、装修、施工安全与节能、环保、消防等,其中第14章至第2618(含桩基)除了上述通用规范外,美国其它结构规范多为各行业协会主编,如‘美国混凝土协会’(AmericanConcreteInstitut,简称AC)主编的混凝土系列规范AmericanInstituteofSteelConstructio,简称AIS)主编的钢结构系列规范(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简称ASC)‘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简称AST)主(AmericanAssociationofStateHighwayandTransportationAASHTO)主编的系列规范(多与路桥有关)等。ACI系列规范中与地基基础有关的规范如下:ACI318-08BuildingCodeRequirementsforStructuralConcret(混凝土结构规范,ACI336.3R-93DesignandConstructionofDrilled钻孔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ACI360R-06DesignofSlabs-on地面上板的设计)ACI543R-00Design,Manufacture,andInstallationofConcretePiles(混凝土桩的设计、制做与安装)ASCE系列规范中,与岩土与地基基础相关的规范有:ASCE7-05MinimumDesignLoadsforBuildingsandother结构物上的最小荷载,相当于美国的荷载规范。ASCE20-96StandardGuidelinesfortheDesignandInstallationofPileFoundations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准则,相当于简本的桩基规范。在美国的规范体系中,国际规范理事会IBCNBCSBC与ICCIBC1830页,难以担当地基基础规范与桩基规范的大任。ACIACI336.3(钻孔墩基础)ACI543(混凝土桩,仅相当于一本完整桩基规范的部分内容。ASCE20-96虽然独立成册且以‘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准则’命名,但其正文部分仅有17对桩基规范的期望与定义。此外,StructuralDesignGuidelinefor美国佛罗里达州运输部主编,AASHTOLRFDBridgeDesignSpecification(桥梁设计导则)第10、11章(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主编)SoilsandFoundationHandbook(岩土与基础工程手册,美国佛罗里达州运输部主编)也有地基基础的内容,但同样比较简短,而岩土工程勘察则占了较大篇幅。UFC3-220-01N,GeotechnicalEngineeringProceduresforFoundationDesignofBuildingsandStructure(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岩土工程方法,美国国防部主编,虽然相比之下,EM1110-2-2906DesignofPileFoundation(byUSArmyCorpsofEngineers)1131991ACI及ASCE英国规范英国规范与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相关的规范如下:BS6399Loadingfor建筑荷载规范)BS8110StructuralUseofConcrete(混凝土结构规范)BS8004:1986CodeofPracticeforFoundations(地基基础规范)BS8002:1994EarthRetainingStructures(挡土结构)BS8007:1987DesignofConcreteStructuresforRetainingAque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的运营效率提升试题及答案
- 资料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电商对农产品供需关系的影响如何分析试题及答案
- 职场场景下的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 核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试题及答案
- 课程设计与乐理知识交融的最佳实践试题及答案
- 银行协同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物理观点创新题及答案2025年
- 重要商业文献的英语解读与学习试题及答案
- 建德市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知识讲座
- 2024广西公务员【申论A卷、C卷+2023申论A卷】共3套真题及答案
- 2024北京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英语试题和答案
- 2024年广东广州黄埔区穗东街道政府聘员招聘笔试真题
- 宝洁波士顿矩阵案例分析课件
- 【MOOC】电子技术应用实验2(数字电路综合实验)电子科技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45T 2306-2021 百香果无病毒健康种苗栽培技术规程
-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 课件 1.7 基尔霍夫定律
- 2024年度食品饮料品牌授权区域代理销售合同书3篇
- 关于清理35KV高压架空线路树障的安全技术措施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友谊地久天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