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小专题一史学常识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小专题一史学常识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小专题一史学常识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小专题一史学常识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小专题一史学常识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专题一史学常识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种类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定义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解题技巧]1.必备知识(1)历史史料。①表现形式。种类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组成纸张为载体(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文集日记、书籍、报刊、信件等),电子媒介为载体(如电子邮件等)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录等(续表)种类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比文献史料可信;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续表)种类文献(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史),时代因素(阶级研究方法、角度)不一定能展示历史全貌;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续表)第一手史料又称原始史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能直接反映所研究对象的情况;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②学术价值。

(2)历史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建立多元史观,包括唯物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生态史观等。(3)史学研究。

①史学研究的三个要素: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②史学研究的主要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分类与整理→历史解释与评价等。

③史学研究的六大基本方法:哲学思辨法(运用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历史比较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政史地综合、文史综合、文理科综合引入及分析);孤证不立和二重证据法(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阶段分析法或历史结构分析法;多元史观解读法。概念含义历史现象是指历史运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历史本质的外部表现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有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4)史学概念辨析。概念含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基础上作出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历史结论是指在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作出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带有主观性(续表)概念含义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范围更广泛一些历史观点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续表)2.解题方法:“一审、二思、三移、四法”

(1)“一审”:审清题干,明确解答范围。如分清是对史学思想还是历史史观、史料鉴别还是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等。(2)“二思”:思题肢与题干要求的关系,思题肢本身对与错的问题。

(3)“三移”:迁移所学或者平时积累的史学理论;迁移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渗透的知识;迁移必要的史学研究方法(如“史由论来”“论从史出”“读史征信”)、史学理论、史观。(4)“四法”:运用肯定法、排除法、推算法、推理法等进行分析判断。

[典型例题]

(2021年广东卷)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马嵬行》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续表)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A《马嵬行》属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A项错误B《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不能还原唐朝杨贵妃之死的真相,故B项错误C史学著作可信度的高低,不能通过成书时间的早晚来判断,故C项错误学以致用:(续表)

答案:DD《旧唐书》为五代刘昫等撰写,《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受时代局限与个人立场的影响,二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出现了差异,这说明《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故D项正确出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意是传位给扶苏,但赵高更换了遗诏,最终由胡亥继位《北京大学藏 西汉竹书》大臣李斯建议由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认可

[牛刀小试]1.(2021年广东佛山二模)下表是关于胡亥继位的两则史料,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史记》为官方正史,其解读更具有权威性B.北大竹简为实物史料,其解读更具有权威性C.孤证不立,需获得更多史料来确定历史事实D.运用不同来源史料,可得出准确的历史结论

解析:选C。《史记》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对胡亥继位问题的记载存在很大差异,这说明在运用史料时,需要通过更多史料来确定历史事实,不能只凭一种史料作出判断,故C项正确;《史记》为官方正史,其解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未必一定符合史实,仍需通过更多史料来确定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北大竹简为实物史料,具有权威性,但孤证不立,故B项错误;材料中两则史料的来源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说明运用不同来源史料未必能得出准确的历史结论,故D项错误。

2.(2021年广东梅州一模)同学们在学习“工业革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佐证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检索到下列三份材料。下列对其史料价值的评估与说明,正确的是()①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1838年出版)②伦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档案文件③道伊斯、沃尔夫编《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1973年出版)

A.①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

B.②是原始档案,有较高史料价值

C.③是后人所编,不具备史料价值

D.以上史料均不能当作佐证材料

解析:选B。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伦敦1830年至1850年的市政档案文件”是市政的原始档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