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_第1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_第2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_第3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_第4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何谓“文明”

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特征都会一一具备吗?“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导入新课】何谓“文明”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1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2目录01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0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目录01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02古代3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课堂探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谈一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①社会分工的形成;②交换贸易的产生;③早期城市的出现。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农耕畜牧的产4一、人类文明的产生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社会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私有制和剥削阶级产生农业发展阶级矛盾部落战争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形成国家文字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5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6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1)前提: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是城市类型。第一个中心在苏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邦。各城邦相互征战不休,结果轻易地就被来自北方的印欧入侵者和来自南方的闪米特入侵者所征服。……另一位伟大帝国创立者也是闪米特人,即汉谟拉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两河流域气候分布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7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2)巴比伦文明:①建立: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②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颁行《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古巴比伦王国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8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研讨提升】《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第6条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施行同态复仇法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9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研讨提升】《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第203/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明显的阶级歧视神权主义色彩浓厚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10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3)文化成就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③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吉尔伽美什》史诗楔形文字泥板◎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11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水系图(1)前提:东北非的埃及虽然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尼罗河三角洲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水系12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2)起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3)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金字塔中以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规模最大。塔底占地13英亩,塔高481英尺,全塔约用巨石2300000块砌成,平均每块约重2.5吨。……也许还可以设想,无论埃及的农民们对建造金字塔有无热情,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一说法的确有力地表明了想象中的埃及王权的神威。……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2)起源13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4)文化成就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和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的象形文字。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③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还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4)文化14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印度地形图◎

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出口品种包括孔雀、猿猴、珍珠、棉织品、铜、象牙和诸如梳子之类的象牙制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115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16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种姓制度:材料一

在《佛本生经》中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理发师之子爱上了离车族(译为“边地主”)的一个少女。他的父亲劝告他说:“我的儿子,你不要把愿望执著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匠之子,属低级种姓(首陀罗),而离车族之女属高级出身,乃刹帝利之女,因而她是不能和你匹配的。我给你找另外一个与你属同一种姓和家庭之女。”理发师的儿子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忧郁而死。——崔连仲《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材料二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我太难了!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17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3)文化成就:①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318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1)前提: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古代希腊示意图地理环境造就优势三面环水,港湾众多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少地中海气候海洋阻隔,陆地分离航海贸易发达粮食供给不足,发展海外贸易与对外扩张盛产橄榄和葡萄等难以统一,城邦逐渐形成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19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起源: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3)城邦制度①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②特征:小国寡民③代表: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和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概念说明】城邦制度: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起源: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20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城邦制度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思考】有学者将古希腊城邦比作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结合“城邦制度”的概念说明和幻灯片中的统计图,想一想古希腊城邦制度有哪些局限性。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城邦制度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21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文化成就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拓展提升】“希腊三贤”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柏拉图“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文化成就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22【课堂总结】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课堂总结】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23【导入新课】何谓“文明”

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特征都会一一具备吗?“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导入新课】何谓“文明”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24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8】25目录01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0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目录01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02古代26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课堂探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谈一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①社会分工的形成;②交换贸易的产生;③早期城市的出现。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农耕畜牧的产27一、人类文明的产生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社会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私有制和剥削阶级产生农业发展阶级矛盾部落战争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形成国家文字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28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29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1)前提: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是城市类型。第一个中心在苏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邦。各城邦相互征战不休,结果轻易地就被来自北方的印欧入侵者和来自南方的闪米特入侵者所征服。……另一位伟大帝国创立者也是闪米特人,即汉谟拉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两河流域气候分布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30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2)巴比伦文明:①建立: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②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颁行《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古巴比伦王国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31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研讨提升】《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第6条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施行同态复仇法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32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研讨提升】《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法典条文,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卢浮宫◎

第203/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明显的阶级歧视神权主义色彩浓厚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33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3)文化成就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③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吉尔伽美什》史诗楔形文字泥板◎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34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水系图(1)前提:东北非的埃及虽然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尼罗河三角洲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水系35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2)起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3)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金字塔中以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规模最大。塔底占地13英亩,塔高481英尺,全塔约用巨石2300000块砌成,平均每块约重2.5吨。……也许还可以设想,无论埃及的农民们对建造金字塔有无热情,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一说法的确有力地表明了想象中的埃及王权的神威。……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2)起源36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4)文化成就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和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的象形文字。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③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还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4)文化37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印度地形图◎

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出口品种包括孔雀、猿猴、珍珠、棉织品、铜、象牙和诸如梳子之类的象牙制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138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39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种姓制度:材料一

在《佛本生经》中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理发师之子爱上了离车族(译为“边地主”)的一个少女。他的父亲劝告他说:“我的儿子,你不要把愿望执著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匠之子,属低级种姓(首陀罗),而离车族之女属高级出身,乃刹帝利之女,因而她是不能和你匹配的。我给你找另外一个与你属同一种姓和家庭之女。”理发师的儿子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忧郁而死。——崔连仲《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材料二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我太难了!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40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3)文化成就:①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341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1)前提: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古代希腊示意图地理环境造就优势三面环水,港湾众多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少地中海气候海洋阻隔,陆地分离航海贸易发达粮食供给不足,发展海外贸易与对外扩张盛产橄榄和葡萄等难以统一,城邦逐渐形成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42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