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77页试卷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77页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单选题1.一位国际专家在对我国某项世界遗产进行监测考察时,曾谆谆告诫,这是你们的一只金鸡,你们可不要杀了它来取蛋啊!该专家的意思是(
)A.世界遗产的开发价值高 B.世界遗产应合理开发C.我国世界遗产价值最高 D.世界遗产属于全人类2.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东道主通常会为与会领导人提供定制的当地传统服装,在宣传介绍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亚太大家庭”的理念。在每次会议上,“穿什么”总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反映出(
)A.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深入人心 B.文化借助特定的载体得到了传播C.文化活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 D.贸易往来推动了文化交融和认同3.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建立万木草堂,1894年,严复在北京建立通艺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建(
)A.标志着传统科举制度废除 B.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确立C.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D.满足了文官考试制度需要4.中国民间传统门神画多以秦叔宝、尉迟恭为主题。创作于1940年的河北武强年画《保卫边区》,把昔日威风凛凛的“门神”换成了骑马挥舞战刀的八路军战士。这一艺术形式(
)A.沿袭了传统年画中门神的造型和样式 B.调动了民众参加土地革命的政治热情C.反映了边区人民如火如荼的生产运动 D.将革命主题与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5.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多达两万三千件,其中很多是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段入藏的。对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政局动荡和日本侵华加剧中国文物流失B.英国政府对世界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C.英法联军利用侵略对中国文物大肆抢夺D.文物成为中英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6.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的材料。由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人类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B.中外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C.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7.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下列关于博物馆发展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认为柏拉图的博学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B.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C.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D.故宫博物院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8.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评估报告显示,世界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占63%,其中中国的占89%;全球处于“危急状况”的占7%,其中中国的为0。这一对比反映出当前(
)A.世界遗产保护正面临困境 B.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C.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 D.中国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9.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科目内容社会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远因近果、抗救方案国语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算术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音乐国耻歌等A.学校教育重视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 B.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C.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 D.教育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强烈愿望10.“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仅仅是成为标本和遗迹?”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相应的措施之一是(
)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反对对这类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C.取消价值丧失的遗产的世界遗产资格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11.2012年6月,元上都遗址(含古城、防洪渠、墓葬群等)因整体格局清晰、保存较为完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无人机拍摄的元上都遗址宫殿区俯视图。据此可知,元上都的兴建(
)A.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协调 B.受到了传统华夏文化的影响C.旨在纾解大都的非首都职能 D.有效加强了北部边境的国防12.1904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一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A.与戊戌维新运动相辅相成 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13.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图1所示中国古代书院地域空间分布状态的变化反映出(
)A.书院脱离北方社会需要 B.东南地区经济文化影响力扩大C.政府对思想控制的加强 D.知识分子地域流动性逐渐增强14.南宋时期,朱熹积极兴建书院,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 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 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二、材料分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时段主要名称沟通水系春秋战国吴王夫差邗沟淮水与长江齐国沟渠淄水与济水蜀国水渠岷江与沱江魏国鸿沟(水系)黄河与淮水秦朝灵渠长江湘水与珠江漓水隋唐永济渠,通济渠邘沟,江南河南北主要水系贯通宋元明清运河,大运河全国四通八达——据史念海《中国的运河》等资料整理材料二
2014年,中国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范围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遗产区总面积为20819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54263公顷。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千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险工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和一部分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援引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学习强国》人民网等资料汇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中国古代运河开凿的因素,并归纳中国古代运河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所具有的突出价值。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一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
北京故宫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为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简要说明北京故宫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三、论述题17.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折射出一个时期、一个国度的精神文化厚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博物馆在自身的功用、建筑和设计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探究一
词组一:亚历山大教会贵族不公开词组二: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公共博物馆探究二
18世纪晚期,风起云涌的起义和革命推翻了旧王朝,革命后将专属建筑(宫殿)改造为人民的场所(公共博物馆)。比如法国的卢浮宫,后来的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巴的革命博物馆等。流行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博物馆建筑,多为仿宫殿或仿圣殿建筑。这种基于帝国主义或民族主义的表达,使博物馆展现出对某些文化传播的优先级姿态。这类建筑通常有着宏大的古典建筑般的外观,以此作为国家实力的有效体现。比如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德国柏林旧博物馆等。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流的博物馆建筑,流行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类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以形式反映建筑的实用要求,反对矫揉的装饰风格和繁琐的细部样式。此类建筑设计内核就是精英主义,从外部就营造出一道“誓与庸俗之人割裂”的鸿沟。比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到了21世纪,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兴起,数字时代的建筑已然是高等数学影响的产物。数学比例中的美学、经典的“黄金分割”、微积分的复杂几何形状……这些都称为参数式建筑的启蒙。比如,在2008年设计的香奈儿移动艺术馆,就是通过扭曲起伏的外形,表达着造型线条与形式逻辑的集合。同属此类的建筑还有莫比乌斯环状的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阿联酋迪拜的法拉利主题公园等。——摘编自李浩然《从旧宫殿利用到参数式营造——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的六次变革》(1)从探究一每组词组中至少各选2项,说明从词组一阶段到词组二阶段博物馆发生的重大转变。(2)根据探究二,以“建筑与时代”为主题自拟一篇短文。(要求:250字左右,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B3.C4.D5.A6.C7.C8.B9.A10.A11.B12.B13.B14.B15.(1)因素:统治者进行战争,扩大疆域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的客观需求;南北经济差异,政治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结果。发展特征:由局部开凿向全国网状方向发展;由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向社会经济功能为主转变。(2)突出价值:河道距离长,流域范围广,仍然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利用价值;历史悠久,遗产种类丰富,具备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16.(1)意义: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途径: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商业贸易、民族交融、殖民探险等。(2)原因: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史悠久;它位于北京城市中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建筑;故宫内文物众多,是明清两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重要性: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7.(1)示例:亚历山大教会贵族不公开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公共博物馆(关键词)17、18世纪,博物馆逐渐对外开放、面向大众,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产生。(主题)公元前290年左右,托勒密·索托创建亚历山大博学园,收藏有丰富的文化珍品,一般被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垄断了文化和教育,而教会和修道院则以教化为目的,收藏了大量的基督教文物。宫廷和贵族庄园称为世俗文物珍品的主要收藏地。中世纪的收藏,无论是宗教文物或贵族收藏,都是不对公众开放的。文艺复兴提倡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条件。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标本的收藏热潮。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化大生产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使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藏品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产品的质量和种类也由此不断提升。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建立并开放,这是西方近代史上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也是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共博物馆,为普通人进入博物馆打开了大门。(所选关键词对应的影响)(2)示例:建筑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的文明成果。近代以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受到社会发展更替的影响。18世纪的博物馆风格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两癌筛查是非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通信类安全员c类试题及答案
- 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中级专业1X理论习题含答案
- XX车型核心卖点与销售策略
- 感染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流程大纲
- 患者入院压疮评估
- 护士考试题及答案填空题
- 2025年语言指南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船舶轮机管理试题及答案
- 《教育心理学》教材
- 心理矫正测试试题及答案
- 人合伙承包工程协议
- 有机生产模式有机硒大米
- 物业环境主管年终总结
- 39.猜心-小游戏课件
- 花样跳绳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分层设计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社会化网格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700字
- 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化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