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之《琵琶行》并序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06课琵琶行并序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贬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并序》,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存世。
【重点理解】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用作状语)在梦里
古今异义
明年秋
古义:第二年。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两个词。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神态、脸色、姿容。
今义:指色彩。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
今义:指方位。
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义:在……中心。
今义:指小心、留神。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奔突而出。
今义:指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指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弟走从军阿姨死
古义:教坊的管理者。
今义: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拟声词,形容虫叫声等。
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走了以后。
今义:离开了又回来。
一词多义
为委身为贾人妇(动词,作为,做)因为长句(动词,创作)为君翻作(介词,替,给)
命遂命酒(动词,命令)命曰(动词,命名,题名)
闻忽闻水上琵琶声(动词,听见)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听到)博闻强识(名词,见闻、知识)
举举酒欲饮无管弦(动词,端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将军向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推举、推荐)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动词,拿)
信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烟涛微茫信难求(副词,的确、确实)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动词,相信)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名词,媒人)
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故垒西边(形容词,旧的)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交往、交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名词,原因、缘故)此物故非西产(副词,原本、本来)
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贬官、放逐)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
言感斯人言(名词,话,说的话)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特殊句式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动句)
江州司马青衫湿。(被动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
送客湓浦口。(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使快弹数曲。(省略句)
【难点探究】
1.文前小序,涵盖了哪些信息?
小序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写诗的时间、背景、缘由、动机,
并确立了诗歌的主题:同情琵琶女,控诉社会现实,抒发内心苦闷、失意之情。
2.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略写)
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详写)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略写)
在听琵琶女弹奏的时候,我们能否发现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从而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前奏曲”,“欢乐曲”,“沉思曲”,“悲愤曲”。
前奏曲
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说尽心中无限事。”
明确: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了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
低沉抑郁,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
欢乐曲
诗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
明确:
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成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的青年时代。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恋,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沉思曲
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此时无声胜有声。
明确: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这时,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悲愤曲
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明确: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但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的愤怒控诉。
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3.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千古绝唱。简析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琵琶女弹奏技艺精湛,作者的描写技巧更加炉火纯青,使我们真的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
1.用喻拟声:8个比喻。
2.双声词、象声词拟声:幽咽、间关;嘈嘈、切切。《琵琶行》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嘈嘈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比之于急雨,比之于私语,比之于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乐曲的美妙。
3.侧面描写。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浔阳(xún) 红绡(shāo) 湓浦(pén) 春江花朝(zhāo)
B.转徙(xǐ) 幽咽(yè) 荻花(dí) 呕哑嘲哳(zhā)
C.悯然(mǐn) 虾蟆(xiá) 贾人(gǔ) 钿头银蓖(diàn)
D.霓裳(ní) 谪居(zhé) 浸月(jìn) 整顿衣裳(sháng)
2.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明年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终岁不闻丝竹声
3.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4.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罢悯然钿头银篦连篇累牍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委身(托身)为贾(商人)人妇命(题名)曰《琵琶行》
B.转徙(迁移)于江湖间是(这)夕始觉有迁谪(贬官)意
C.出官(京官外调)恬(淡泊宁静)然自安,感斯(这)人言
D.因(因此)为(作)长句(七言诗),歌(作歌)以赠之
7.对下列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贬官,降职青衫:唐代低级官吏穿的服装
B.善才:指琵琶师命酒:叫(手下的人)摆酒
C.管弦:指音乐铁骑:身披铁甲的战马
D.教坊:唐代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击节:打拍子
8.下面对诗句所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枫叶荻花秋琵琶”,“别时茫茫江浸月”二句以景物渲染悲凉气氛,十分精彩。
B.“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形象、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二句写出了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心情。
D.“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显示了琵琶女所演奏乐曲的艺术魅力,使听众忘记了身外的一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9.小序部分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说明了写作的缘由,为全诗奠定了________的基调。(4分)
10.第①段的诗句中有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明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②段的两句是琵琶女弹琵琶之后听众的反应和周围景色的描写,试简述这两句运用的手法和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③段是作者关于浔阳住地景物的描写,这与诗中的哪些句子照应?这几句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句子映衬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A、红绡xiāo,C、虾蟆há,整顿衣裳cháng)
3.B都是判断动词,是。A.使快弹数曲。数: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数:名词,数量。C.轻拢慢捻抹复挑。轻:形容词,轻轻;商人重利轻别离。轻:动词,轻视。D.满座重闻皆掩泣。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名词,眼泪。
4.A(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
5.A(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D.掩泣:掩面哭泣。)
6.D(因,这里是“于是”的意思)
7.C(铁骑指的是披着铠甲的骑兵)
8.C(这二句写调弦,是为了表现琵琶女演奏技术之高,还没有涉及各自的身世问题)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B.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都含意激切,言辞质朴。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解答】4.D“罢”这里表示时间,指“过了一段时间”,可单独成句,前后断句,排除A、B;“此”为代词,“这样”的意思,作“堪”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
参考译文:
居易聪明过人,擅长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考中进士,被授职校书郎。
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还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为己有。”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不可以授任。考察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钱财,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
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著,坦率耿介,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下错了。”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要求马上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要求务必全部缉捕归案,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是坠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宜任刺史,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好像无所顾忌。
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做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做闲适诗;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做感伤诗。其它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闲适诗思虑恬静澹泊而文辞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但是杜牧说:“纤艳不检点的诗文,不是庄重高雅的人所做的。这种诗流传人间,父子母女口口相教授,淫词亵语入人肌骨而不能消除。”审视白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危铮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呜呼,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7高考浙江卷】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薄暮不盈筐.凌晨荷插去。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插:也同“锸”。铁锹。.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19.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答案】
19.(2分)
采地黄卖地黄
20.(6分)
叙述: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3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一脉相承。(2分)
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
答: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上海市语文高考试题)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
【试题】
1.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
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3.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一句。
(全国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模拟试题】
一、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教研活动效果评估及满意度调查
-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与复习
- 茶叶市场调研及品牌推广策划方案
- 脉搏波速度测定仪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大学语言与文化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精密电子电位器生产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绿茶多酚减肥茶礼盒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麻醉科持续改进管理最佳实践
- 幼儿园安全管理细则及案例分析
- 高考文综地理天津卷详细解题分析
- GB/T 29776-2013纺织品防虫蛀性能的测定
- GEOGEBRA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GB/T 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 新世纪福音战士课件
- 超材料(metamaterials)教学讲解课件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讲座课件
- 秸秆综合利用课件
- 电气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内河航标工程》课件
- 全千兆路由交换机软件配置指南igmp snooping
- Q∕SY 1287-2010 地质导向钻井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