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东营)2010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了第四次北级科学考察。有关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北极考察,除了对抗风雪寒冷外,还要防范北极熊的袭击②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③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④北极地区资源贫乏,科考的价值不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分析】①、在北极考察,除了对抗风雪寒冷外,还要防范北极熊的袭击,叙述正确,符合题意;②、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9月,此时间正好是夏季,叙述正确,符合题意;③、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资源都很丰富,科考的价值都很大,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比记忆有效。2.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加寒冷的原因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陆地与海洋水相比,比热容较小,升温与降温幅度都比较大;南极洲海拔高,气温也随着更低;且冰层面积广,反射更为强烈;而北冰洋有北大西洋暖流和众多河流注入,为其送去热量,且冰层之下海水也不断向表面传递热量。【点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3.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C.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人照明【答案】C【解析】【分析】解: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一年中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南极科学考察在12到2月最合适,南极属于暖季。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4.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目前中国在南极的考察站有: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和在建的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A.防寒保暖B.防积雪融水进入C.防强紫外线辐射D.防大风积雪掩理(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A.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B.作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休息区域C.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D.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答案】(1)D(2)D【解析】【分析】(1)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读图可得,泰山站的建筑特点是建筑架空离地,其作用是防大风大雪掩埋。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有着独特的环境,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因此,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保护南极即是保护地球环境,即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都应当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爱护环境,南极也只能用来和平目的考察,而非具有军事目的开发或者一系列不利于南极保护的行为.5.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西岸地区的M处完成规划选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M点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B.一年出有极昼极夜现象C.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问D.一年中有1次太阳直射(2)在南极科学考察时,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A.严寒大风B.淡水缺乏C.闷热潮湿D.沙漠广布【答案】(1)B(2)A【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得知:M点位于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范围是60°--90°);气候是终年寒冷;在北极圈内会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无阳光直射。。(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所以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酷寒烈风。故答案为:(1)B;(2)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6.民航极地运行是指穿越极地区域的航班运行。左图为北京-纽约某航班的航线,右图为该航班飞行员工作日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由图可见()A.地球的形状是正圆形B.东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C.南极洲被冰雪覆盖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影响该航线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①浮冰②低温③辐射④台风⑤磁场A.①③④D.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⑤(3)图所示的极地地区冰层覆盖面积季节变化较大,其覆盖面积最小的时间是()A.2-3月B.5-6月C.7-8月D.11-12月(4)目前,图中甲岛冰层面积不断缩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运动【答案】(1)D(2)B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3)C(4)C【解析】【分析】(1)、由图可见,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图中给出的是北极地区,其他图中没有这些信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该航线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问题有低温,强辐射,地球磁场等会对飞机飞行产生影响。该地属于高纬地区,不会遇到台风。有浮冰现象,但不影响飞机飞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3)、图所示的极地地区冰层覆盖面积与气温的高低成正比。气温高,浮冰面积较小。该地位于北极地区,夏季气温高,其覆盖面积最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4)、目前,图中甲岛冰层面积不断缩小,可能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有关。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7.下列特征不是描述南极的是()A.世界屋脊【答案】AB.冰雪高原C.风库D.白色沙漠【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终年严寒,有“冰雪高原”、“风库”、“白色沙漠”之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8.(丰南区)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A.斑马、大象、河马B.企鹅、磷虾、海豹C.袋鼠、鸭嘴兽、鸸鹋D.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答案】B【解析】【分析】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磷虾广泛的分布在南极水域中,是鲸、海豹、企鹅等的主要食物。海豹广泛分布在两极地区的沿海地带。所有海豹都是游泳的高手。故选:B【点评】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考查极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要理解记忆。9.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储在两极地区,这说明()A.两极地区气候酷寒B.两极地区降水丰富C.两极地区是降雪最丰富的地区D.两极地区都是海拔最高的地区【答案】A【解析】【分析】南北极地区全年严寒,没有什么降水,降雪,故BC错误,南极地区平均海拔最高,而北极不是,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10.(德州)下列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欧洲西部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C.拉丁美洲以白种人为主D.北极地区气候比南极地区更严酷【答案】B【解析】【分析】A、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正确,故符合题意;C、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两极地气候相比,南极气候更严酷;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上人种的分布,注意加强记忆,别混淆分布地区。11.(海南)读图9,完成以下问题。(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C.6月22日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2)图中甲的经纬度是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A.(80°N,120°E)【答案】(1)D(2)CB.(80°N,150°E)C.(80°N,150°W)D.(80°S,60°W)【解析】【分析】(1)A、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B不符合题意;C、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的极昼现象,不可能出现极光,故C不符合题意;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气温较高,适合科考,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从纬度看,甲点位于80°N纬线上,因此纬度为80°N;从经度看,甲点位于150°W经线上,因此经度为150°W;所以甲的经纬度是80°N,150°W,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极地的概况及经纬网的判读,要理解记忆。12.(聊城)读南极洲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答案】C【解析】【分析】A、与长城站相望的大洲是南美洲,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东半球,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虽少,但该大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本题考查我国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13.(泰安)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题。(1)南极洲和北冰洋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的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③南极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发射强④北冰洋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下列属于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A.B.C.D.【答案】(1)B(2)B【解析】【分析】(1)南极洲和北冰洋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的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南极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发射强,北冰洋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等。故选:B(2)北极地区的动物有海象、北极熊、北极狐等,其中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B【点评】(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本题考查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2)在地球的南北两极,由于自然环境比较特殊,生长着一些特有的动物,如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象征。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4.(聊城)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高原大陆”之称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生物资源相当贫乏④ll月至次年3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1)有“高原大陆”之称的是非洲,故①错误;(2)南极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淡水资源丰富,故②正确;(3)南极地区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动植物资源却十分丰富,故③错误;(4)11月至次年的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1)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2)在南极大陆上大约有800种植物和企鹅、海豹、海象等珍惜的动物,生物资源丰富;(3)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每年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1月至次年2月。本题考查的是南极概况。15.(沈阳)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冰雪高原【答案】DB.白色沙漠C.世界风库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解析】【分析】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选项ABC描述的是南极洲的地理特征。故选:D【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本题考查南极洲的地理特征,理解解答即可。16.(文山县)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A.长城站B.东方站C.中山站D.黄河站【答案】A【解析】【分析】长城站是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是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是2004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是2009年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故选:A【点评】中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17.(兰州)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C.距海较近D.人类活动少【答案】A【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南极地区纬度最高,太阳直射角很小,地面受热面积也就小,气候寒冷。故选:A【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和洋流因素等。18.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富有流线感的圆形建筑主体被高高架空,仿佛一盏红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南极的雪白世界中。读图,完成下题。(1)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段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A.此时是南极极夜时期,观测星座方便C.此时正是南极的暖季B.此时南极企鹅最多D.此时南极没有风雪(2)兰州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中,他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请问小明的出行路线最有可能是()A.兰州至拉萨【答案】(1)C(2)BB.兰州至海南C.兰州至大连D.兰州至上海【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2)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兰州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拉萨由于地势原因,气温也很低,故排除。兰州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海南处在热带地区,故符合题意。上海、大连距海洋近,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上海、大连冬季的气温要比兰州的气温高,故排除。故选:(1)C(2)B【点评】(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停地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夹角为66.5°。因此,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不同位置时,阳光的直射点位置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离太阳直射点较近,出现了极昼。南极圈内离太阳直射点较远,出现了极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地供货结算协议书模板
- 居住证劳务合同协议
- 必修四M2公开课课件
- 粘土章鱼美术课件
-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
-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 手部美高潮护疗
-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优良学风班级建设活动策划与实施
- 中医治疗心理应激的特效方法及其治疗疗效
- 七类作业JSA分析记录表格模板
-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技术经纪人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4357-2022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 GB/T 19845-2005机械振动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试验要求
- GB/T 14614-1993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
- 酱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红楼梦》贾府平面图
- 养老机构全套服务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