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度量衡1产出与收入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度量衡1产出与收入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度量衡1产出与收入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度量衡1产出与收入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度量衡1产出与收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11/101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宏观经济总量:能够用以描述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指标(summarymeasures)。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总量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国民生产总值。2022/11/101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宏观经济总量:能够用以2022/11/102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GDP与GN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某一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总和.与GDP及GNP相关的一些概念2022/11/102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2022/11/103GNP相关概念GDP与GNP的区分: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以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两者的联系: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022/11/103GNP相关概念GDP与GNP的区分:2022/11/104潜在GDP和均衡GDP潜在的国民收入亦称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下)的国民收入,指的是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或者说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所能实现的国民收入。这种国民收入是在没有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的压力下达到的最大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指的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总量,它以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进行计算。总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和总产量,它可以表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或充分就业量,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2022/11/104潜在GDP和均衡GDP潜在的国民收入亦2022/11/105第二节: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测算GDP:生产法把GDP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022/11/105第二节: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2022/11/106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第三,GN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格。第四,GNP还包括某些非交易性产品和劳务的估算值。第五,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第六,GNP包含有折旧2022/11/106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2022/11/107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以收入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社会上各阶层居民的最终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二,社会上各生产部门以折旧基金形式保留的收入。第三,政府部门的税收收入。如果以Y代表总产出(GNP或GDP),以DPI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则以收入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Y=DPI+Z+T因为个人收入DPI总可以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因此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Y=C+S+Z+T

2022/11/107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2022/11/108相关链接美国各种类型收入在GDP中的构成情况百分比19601998劳动收入66%65%资本收入26%27%间接税8%8%2022/11/108相关链接美国各种类型收入在GDP中的构2022/11/109GNP或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以支出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社会上各阶层居民的最终消费。第二,国内私人投资。第三,政府购买。第四,净出口。如果Y代表总产出(GNP或GDP),以C代表居民最终消费,以I代表国内私人投资,以G代表政府购买,以X代表出口额,以M代表进口额,则以支出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G+(X-M)

2022/11/109GNP或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把一个2022/11/1010相关连接1年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消费支出(比重)投资支出(比重)净出口(比重)199018319.511365.2(62%)6444.0(36.4%)510.3(1.6%)200089356.754616.7(61.1%)32499.8(35.2%)2240.2(3.7%)中国各种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2022/11/1010相关连接1年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比2022/11/1011相关链接美国1998年GDP的组成情况(单位:10亿美元)比重GDP(Y)1消费(C)2投资(I)

非居民居民3政府支出(G)4净出口出口(X)

进口(Q)5存货投资(IS)8509580613089393691488-154958-111261100681511418-211-1312022/11/1011相关链接美国1998年GDP的组成情2022/11/1012第三节: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2022/11/1012第三节: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2022/11/101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中有“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里的国民收入都是广义的。2022/11/1013国民收入2022/11/1014GNP相关概念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2022/11/1014GNP相关概念2022/11/1015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2022/11/1015个人可支配收入2022/11/1016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GDP可以用支出法与收入法核算,意味着:(构成GDP之)总支出=(构成GDP之)总收入(当年)总支出=(当年)总需求(AD)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因为购买支出意味着已经出钱购买了产品,已经形成了对产品的需求,有多少支出就有多少需求,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已经购买,说明既有支付能力,又有需要,因此形成需求。总收入=总供给(AS)总收入是各生产要素主体在生产最终产品与劳务中所获得的报酬,它代表了一个经济的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宏观经济之供求均衡)2022/11/1016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GDP可以用支出法2022/11/1017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指仅由居民和厂商构成的经济。并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因此有:国民生产总值GNP=NNP=国民收入=Y下图为两部门宏观经济循环图2022/11/1017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两部门2022/11/1018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

总需求=消费十投资即AD=C+I总需求分为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总供给=消费十储蓄即AS=C+S总供给是全部产品与劳务供给的总和,产品与劳务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总供给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地得到的收入的总和来表示,即用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来表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是居民户所得到的收入,这些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部分。在宏观经济学中,储蓄被定义为:消费者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所以居民户的收入只有两个流向:消费和储蓄。储蓄=投资由GNP核算中的总需求≡总供给,可得C+I≡C+S,I≡S。这个恒等式中的I与S同样是事后的统计量,决不能说正在变化的现实经济中的投资(计划的投资)一定等于储蓄(计划的储蓄)。通过收入循环图可以看出,只要I=S(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国民收入的循环流量不会变化,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与微观经济一样,AD=AS是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2022/11/1018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总需2022/11/1019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总需求=消费十投资十政府购买即AD=C十I十G总供给=消费十储蓄十税收→AS=C+S+TAD≡AS→C+I+G≡C+S+T→I+G≡S+T,或I=S十(T—G)。在这里,(T—G)可看作为政府储蓄,这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则I=S十(T一G),表示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根据定义的恒等。同理,四部门经济有AD=C十I十G十X(出口),AS=C十S十T十M(进口)I+G+X≡S+T+M2022/11/1019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2022/11/1020第四节:GD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GDP统计的是一个经过市场交易的经济活动,但在现实经济中,很多经济活动是不经过市场交易的.同样人均GDP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不一样,因为价格水平不一样.人均GDP不反映分配情况.GDP不反映自然资源拥有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情况.2022/11/1020第四节:GD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2022/11/1021第五节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社会总产值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从实物形态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就是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作为之间投入品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之后余下的部分就是国民收入.MPS与SNA的主要差异2022/11/1021第五节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社2022/11/1022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宏观经济总量:能够用以描述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指标(summarymeasures)。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总量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国民生产总值。2022/11/101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宏观经济总量:能够用以2022/11/1023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GDP与GN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某一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总和.与GDP及GNP相关的一些概念2022/11/102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2022/11/1024GNP相关概念GDP与GNP的区分: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以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两者的联系: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022/11/103GNP相关概念GDP与GNP的区分:2022/11/1025潜在GDP和均衡GDP潜在的国民收入亦称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下)的国民收入,指的是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或者说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所能实现的国民收入。这种国民收入是在没有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的压力下达到的最大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指的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总量,它以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进行计算。总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和总产量,它可以表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或充分就业量,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2022/11/104潜在GDP和均衡GDP潜在的国民收入亦2022/11/1026第二节: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测算GDP:生产法把GDP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022/11/105第二节: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国内生产总值2022/11/1027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第三,GN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格。第四,GNP还包括某些非交易性产品和劳务的估算值。第五,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第六,GNP包含有折旧2022/11/106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2022/11/1028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以收入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社会上各阶层居民的最终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二,社会上各生产部门以折旧基金形式保留的收入。第三,政府部门的税收收入。如果以Y代表总产出(GNP或GDP),以DPI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则以收入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Y=DPI+Z+T因为个人收入DPI总可以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因此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Y=C+S+Z+T

2022/11/107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2022/11/1029相关链接美国各种类型收入在GDP中的构成情况百分比19601998劳动收入66%65%资本收入26%27%间接税8%8%2022/11/108相关链接美国各种类型收入在GDP中的构2022/11/1030GNP或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以支出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社会上各阶层居民的最终消费。第二,国内私人投资。第三,政府购买。第四,净出口。如果Y代表总产出(GNP或GDP),以C代表居民最终消费,以I代表国内私人投资,以G代表政府购买,以X代表出口额,以M代表进口额,则以支出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C+I+G+(X-M)

2022/11/109GNP或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把一个2022/11/1031相关连接1年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消费支出(比重)投资支出(比重)净出口(比重)199018319.511365.2(62%)6444.0(36.4%)510.3(1.6%)200089356.754616.7(61.1%)32499.8(35.2%)2240.2(3.7%)中国各种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2022/11/1010相关连接1年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比2022/11/1032相关链接美国1998年GDP的组成情况(单位:10亿美元)比重GDP(Y)1消费(C)2投资(I)

非居民居民3政府支出(G)4净出口出口(X)

进口(Q)5存货投资(IS)8509580613089393691488-154958-111261100681511418-211-1312022/11/1011相关链接美国1998年GDP的组成情2022/11/1033第三节: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2022/11/1012第三节: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2022/11/1034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中有“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里的国民收入都是广义的。2022/11/1013国民收入2022/11/1035GNP相关概念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2022/11/1014GNP相关概念2022/11/1036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2022/11/1015个人可支配收入2022/11/1037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GDP可以用支出法与收入法核算,意味着:(构成GDP之)总支出=(构成GDP之)总收入(当年)总支出=(当年)总需求(AD)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因为购买支出意味着已经出钱购买了产品,已经形成了对产品的需求,有多少支出就有多少需求,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已经购买,说明既有支付能力,又有需要,因此形成需求。总收入=总供给(AS)总收入是各生产要素主体在生产最终产品与劳务中所获得的报酬,它代表了一个经济的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宏观经济之供求均衡)2022/11/1016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GDP可以用支出法2022/11/1038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指仅由居民和厂商构成的经济。并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因此有:国民生产总值GNP=NNP=国民收入=Y下图为两部门宏观经济循环图2022/11/1017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两部门2022/11/1039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关系

总需求=消费十投资即AD=C+I总需求分为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总供给=消费十储蓄即AS=C+S总供给是全部产品与劳务供给的总和,产品与劳务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总供给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地得到的收入的总和来表示,即用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来表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是居民户所得到的收入,这些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部分。在宏观经济学中,储蓄被定义为:消费者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所以居民户的收入只有两个流向:消费和储蓄。储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