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经络学说第四章经络学说1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脉与络脉经脉络脉含义循行部位循行路径路径经络系统的主干网络经脉的细小分支人体深部人体浅表固定,多为纵行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概念2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

经脉与络脉

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

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经络系统

络:细小的络脉。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

内外连属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3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第二节十二经脉阴经(脏)阳经(腑)循行部位阴经行内,阳经行外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

前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第二节十二经脉阴经(脏)阳经4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头(面)手足胸腹(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头(面)手足胸腹(手三阴经)(手三阳经5三、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三、交接规律6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迎香)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睛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瞳子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7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心中胸中肺中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心中胸中肺中8四、表里关系手/足阳明-----手/足太阴手/足少阳-----手/足厥阴手/足太阳-----手/足少阴五、流注次序六、循行部位四、表里关系手/足阳明-----手/足太阴9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0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总之,这种养生法的核心就是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重点睡好子午觉,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法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11人体十二经脉流注时间人体十二经脉流注时间12中医以经络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针灸针法:细长针三棱针:点刺放血梅花针:渗血、排毒灸法:艾叶(条、柱)温热、熏蒸拔罐: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刮痧:活血化瘀、驱邪排毒推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免疫力中医以经络为基础的治疗方法13

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1、找反应。

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就会有痛涨;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就会刺痒;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在找穴位时,要先压压、捏捏、看看!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作用!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1、找反应。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142、记分寸同身寸;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说明: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吐气时,肌肉放松,疼痛少,传导佳,效果好!2、记分寸15拇指同身寸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拇指同身寸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16横指同身寸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横指同身寸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17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18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19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0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1肺经走向图肺经走向图22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脏腑病:咳喘,上气,烦心,肺胀满,小便数而欠。经脉病:胸满,缺盆痛,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症状23天府穴:腋横纹下三寸,古人找有一个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把两个手平举,然后在鼻子上点一个墨点,拿鼻头去碰一下,胳膊上就会有一个墨点。功能: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

可治疗过敏性鼻炎。天府穴:腋横纹下三寸,古人找有一个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把两个24尺泽:肘部自然生长的横纹外侧(手心朝上,靠大拇指侧,即桡侧)端点处。一、善清肺热,因此可治热性的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二、治疗高血压,哮喘病。三、吐泻、鼻衄、遗尿、腰扭伤尺泽:肘部自然生长的横纹外侧(手心朝上,靠大拇指侧,即桡侧)25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四个手指三寸,再加四个手指六寸,然后再加一个大拇指一寸,点揉此穴。功能一、鼻出血、治痔疮二、发汗三、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四个手指三寸,再加四个手指六寸,然后再26列缺:两个合谷相对,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桡骨茎突(鱼际下腕横纹外侧附近骨头突起)上,食指尖下边的凹陷处(在大鱼际正下方,能感到脉搏跳动)。功能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

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落枕列缺:两个合谷相对,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桡骨茎突(鱼际下腕横纹27经渠: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的凹陷处,腕横纹上一寸,这儿有一个骨头突起,然后侧着往外侧揉,顶着这骨头揉这就是经渠穴。功能:治疗咳嗽的要穴。经渠: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的凹陷处,腕横纹上一寸,这儿有一个28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功能:咳嗽,气喘,咳血,

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29鱼际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功能:解表、利咽、化痰,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能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从而改善易感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对咽痛、打喷嚏等感冒早期症状,也有明显的疗效。鱼际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30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功能:治疗咽喉痛的要穴。这个穴指掐的效果也有用但不是最佳,最佳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点血来,这样嗓子马上轻松了。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31手阳明大肠经养阳、生津、通腑手阳明大肠经养阳、生津、通腑3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3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34大肠经走向图大肠经走向图35商阳穴:该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推二、三间至商阳穴的部分,有助排便顺畅。功能: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配少商、中冲等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主治咽喉肿痛。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商阳穴:该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推二、36合谷穴:是人身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强壮穴位,揉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治痛,最有效的就是止面部的痛,面部疼痛有三叉神经痛、面部拘挛这些问题。但是最有效的是治牙痛,掐一分钟,马上止痛。右侧牙痛就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牙痛要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功能:治牙痛合谷穴:是人身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强壮穴位,揉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治3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38曲池穴:这个穴比较深,不太容易找到,把肘一曲这一条肘横纹,在肘横纹的端点处就是曲池穴。功能:降血压,清热泻火。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按。曲池穴:这个穴比较深,不太容易找到,把肘一曲这一条肘横纹,在39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它是治疗鼻炎的一个要穴,一揉鼻子就会通畅。功能: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此穴可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它是治疗鼻炎的一个要40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4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4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4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441、足阳明胃经出现问题,会出现哪些症状?发高烧、出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牙齿痛、或口角歪斜、流浊鼻涕或流鼻血;精神方面容易受惊、狂躁;吃得多而容易饿,胃胀、腹胀;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趾活动受限。1、足阳明胃经出现问题,会出现哪些症状?45位置:眼眶下面的凹陷处。功效: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四白穴,不仅能很好地预防治疗眼病,比如眼花、眼睛发酸发胀、青光眼、近视等,还可以祛除眼部的皱纹,治疗眼袋、黑眼圈,还可以起到美白的效果。★

四白穴---养颜美容穴!美容捷径: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骨外侧的整个胃经。位置:眼眶下面的凹陷处。★四白穴---养颜美容穴!美容捷径46★天枢---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位置:天枢在肚脐旁边两寸,即前正中线和乳头连接的中点线上与肚脐平的那一点。在肚脐眼两边各有一穴。功效: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天枢---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位置:47位置:在膝盖上两寸的位置,最敏感的点。梁丘是胃经的“郄(xi)穴”,“郄”是孔隙的意思。梁丘在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方面效果非常好,更是治疗一般胃肠病的常用穴位!★梁丘----急性胃痛求梁丘位置:在膝盖上两寸的位置,最敏感的点。★梁丘----急性胃痛48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也是一个长寿穴,功能:理脾胃、调气血,具有补虚、健脾的特殊功能。足三里可以治疗或缓解肚腹上的一切病痛。一、揉肠胃先揉左腿,

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二、肝胆经从右边开始揉。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49功效:刺激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足三里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能够治疗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痛经、痹症、耳鸣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还具有双向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对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胃痛;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糖尿病;高血压等。功效:50小结

足阳明胃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其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小结足阳明胃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51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5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5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54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55脾经功能:一、脾主运化。二、脾主统血。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脾经功能:一、脾主运化。二、脾主统血。56隐白穴:(足大趾趾甲盖旁,距趾甲角0.1寸。)隐白穴通常用艾灸的方法,可以用香烟来代替。功能:腹胀,暴泄,善呕,烦心善悲,梦魇,胸痛,心痛,胸满,咳吐,喘息,慢惊风,昏厥,月经过时不止,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癫狂,多梦。隐白穴:(足大趾趾甲盖旁,距趾甲角0.1寸。)隐白穴通常用艾57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功能:通气、活血、解瘀。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现吐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赶紧揉揉它,食物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58三阴交: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功能:肠鸣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经闭、不孕,滞产、难产、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湿疹、水肿;下肢痿痹;阴虚诸症。三阴交能防治高血压、

性功能减退和急、慢性肠炎月经不调、遗尿、

失眠等疾病。三阴交: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59小结

足太阴脾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小结足太阴脾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60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6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6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6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64

1、与心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心、小肠、肺、食道、咽、目、上肢内侧后缘。2、心经异常时,人体出现哪些疾病和症状?

心经异常,人之身体会出现,心胸烦闷,咽干,口渴,眼睛发涩,胁痛,手臂阴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

1、与心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65★极泉穴——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的名穴。位置:极泉穴在腋窝顶点,当上臂外展时,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即是此穴。功能:调节心律

治疗两肋疼

探知心血管

方面的问题

预防心血管

早期的疾病。★极泉穴——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的名穴。66★

神门穴——治心慌,失眠的名穴位置: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功能: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二、增强胃动力。三、可防治老年痴呆。四、治疗晕车。五、增强通便能力★神门穴——治心慌,失眠的名穴67★少冲穴位置:心经的最后一个穴,在小指内侧指甲旁。功能:防治急症、发烧、癫狂症、昏厥症。★少府穴位置: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处。功能: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少冲穴684种常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人参生脉饮。心慌气短食不下,可服柏子养心丸。口燥盗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补心丹。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常服人参生脉饮,气阴同补功效全。4种常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69小结

手少阴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快

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小结手少阴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70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7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7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7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74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功能:治疗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痛,脸部、耳朵等五官病。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75★后溪穴位置:掌横纹末端(感情线)然后贴着这个末端往下按有一个凹陷处,紧接着往上推推到骨缝,这个叫后溪穴。功能:一、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疾病。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后溪穴76★养老穴位置: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功能: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养老穴77★听宫穴位置: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功能: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听宫穴78★小海穴位置: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一按动,手指就会发麻就找到这个穴了,有人说我手指怎么拨动也不发麻,证明你这条经络有点虚弱了,气血不通了。功能:一、经常拨动小海穴可增强心脏的力量

二、可去人体的躁火★小海穴79小结

手太阳小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其他:失眠、落枕、肩痛

腰损伤小结手太阳小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中耳炎、眼痛80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8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8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8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84★晴明穴功能:可以预防近视眼和眼部疲劳★晴明穴85★肾俞穴功能:治疗腰痛的要穴增强肾功能,双手拇指点按肾俞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肾俞穴86★金门穴功能: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金门穴87★至阴穴位置: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功能:在脚的小脚趾外侧趾甲旁,这个穴位古人一直流传下来一个经验,用艾灸的方法起到一个转胎的作用。★至阴穴88小结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哮喘、肺炎消化系统:消化不良、痢疾、胃下垂、肝炎其他:失眠、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腰背痛小结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哮89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90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9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9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931、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面黑如柴,头晕目眩;气短暴喘,咳嗽咯血;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心烦、易惊、易恐、口热、舌干、咽肿。2、主治范围包括哪些?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1、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943、肾经的三个重要穴位:太溪、复溜、涌泉3、肾经的三个重要穴位:太溪、复溜、涌泉95★

太溪穴位置:位于内踝后三厘米凹陷中,是一个大补穴。功能: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性功能障碍、习惯性流产,都可以通过刺激太溪穴看到明显的效果。★太溪穴96★复溜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功能: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流产留下的后遗症、失眠烦躁,功效相当于六味地黄丸。★复溜穴97★涌泉穴位置:在足底,正坐或仰卧,翘足,在足底部,当足趾向下卷时,足前部的凹陷处。功能: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推搓、拍打、热水浸泡、艾灸。★涌泉穴98小结

足少阴肾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泌尿生殖系统:阳萎、早泄、遗精、痛经头面疾病:头痛、牙痛其他:消化不良、耳鸣耳聋、中风、休克小结足少阴肾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泌尿生殖系统:阳萎、早泄、99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100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0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0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031、心包经发病,易引发的疾病和症状:与心包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有:心包、三焦、胸、膈、上肢内侧中部。心包经发病出现的病症:腑中肿、臂拘急或痉挛、掌心发热。身体组织器官出现的病症:心脏疾病,心悸,胸中烦闷,心烦,神经疾病,嬉笑无常等。1、心包经发病,易引发的疾病和症状:104按摩心包经,将心包膜中的积液排除,提升心脏的能力,可以减肥,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2、什么时间按摩心包经最好?

心包经在晚上戍时最旺,即晚上19—21点,晚饭半小时以后,按摩心包经效果最好!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05★内关穴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功能:治疗因心理压力大而引起的失眠等症状,可调节心律。作为冠心病的日常保健穴位。★内关穴106★劳宫穴位置: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功能:心脏疾病、神经疾病,呕吐,口疮,口臭,中风昏迷,饮渴等,这是一个补养心脏的穴位,而且补养的速度极快。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劳宫穴107小结

手厥阴心包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其他:恶心、中暑、休克、小儿惊风、呕吐小结手厥阴心包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心血管系统:心慌、心动108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109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10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1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12★阳池穴位置:手背关节处功能:刺激阳池穴能激发人体阳气,对身体虚寒怕冷有缓解的作用。★阳池穴113★丝竹空穴位置: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功能: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经常按摩丝竹空就可以防止太阳穴这块的黄褐斑,还可防止鱼尾纹发生。★丝竹空穴114小结

手少阳三焦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五官病:耳鸣耳聋、偏头痛、面神经炎其他:便秘、中风后遗症、感冒、肘关节屈伸不利小结手少阳三焦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五官病:耳鸣耳聋、偏头痛115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11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1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1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19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1201、胆:

《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主谋滤,胆主决断”。肝是大将军,胆则是刚直不阿的先锋官。2、胆经出现问题,会怎样呢?

口苦,喜欢唉声叹气,心胁痛不能转身,脸像蒙了一层层薄薄的灰尘,皮肤无光泽,脚面外侧发热,还会头痛,腮痛、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掖窝肿,大脖子病,出汗打寒颤,胸、胁、肋,大腿外侧,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及各关节都痛,足小趾,次趾还不能活动。1、胆:1213、什么时间敲胆经效果最好?

胆经的气血在子时最旺,即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或者按同名经相求的原则,于晚上21到23点,敲手少阳三焦经。

3、什么时间敲胆经效果最好?122★风池穴位置:用手的三指,也就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来,按揉风池穴,风池穴在发际边凹陷处。功能:对眼睛酸涩、疲劳、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风池穴123★肩井穴位置:凹陷伸处为井,此穴在肩膀上较深的凹陷中。右手随意搭在左肩上,右拇指贴于颈左侧,右中指尖下即为此穴。功能: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症均有缓解作用。★肩井穴124★阳陵泉、丘墟穴功能:可治疗和预防腿脚抽筋、经常崴脚的症状。★阳陵泉、丘墟穴125小结

足少阳胆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肝胆病:急慢性胆囊炎、各种慢性肝炎头面五官病: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近视其他:感冒、发热、肋下痛小结足少阳胆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肝胆病:急慢性胆囊炎、各种126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12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2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29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301、肝经异常会出现哪些问题?

肝经和肝,胆、胃、肺、膈、眼、头、咽喉都有联系!因此,尽管循行路线不长,穴位不多,但是作用一点都不小。2、肝经异常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腰痛得不能伸;面色晦暗;咽干;胸闷;呕吐;腰两侧疼痛;遗尿或尿不出。1、肝经异常会出现哪些问题?131★太冲穴

位置:在脚背上大拇趾上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功能: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疏泄作用。高血压者,肝火旺者,女性月经不调者,魂不守舍,夜里做恶梦者,均可按揉太冲穴。★太冲穴位置:在脚背上大拇趾上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足132★章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功能:一、舒肝健脾。二、防治妇科病。★章门穴位置: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1333、什么时候按摩肝经最好?

肝经的气血在丑时最旺,即凌晨的1—3点,这时人体的阴气开始下降,阳气开始上升,所以人应该安静地休息。建议改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旺时按摩,即晚上19-21点的时候。3、什么时候按摩肝经最好?

肝经的气血在丑时最旺,即134小结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抑郁症。其他:头痛、头晕眼花、胃痛。小结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135第四章经络学说第四章经络学说136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脉与络脉经脉络脉含义循行部位循行路径路径经络系统的主干网络经脉的细小分支人体深部人体浅表固定,多为纵行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概念137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

经脉与络脉

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

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经络系统

络:细小的络脉。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

内外连属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38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第二节十二经脉阴经(脏)阳经(腑)循行部位阴经行内,阳经行外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

前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第二节十二经脉阴经(脏)阳经139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头(面)手足胸腹(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头(面)手足胸腹(手三阴经)(手三阳经140三、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三、交接规律141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迎香)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睛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瞳子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142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心中胸中肺中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心中胸中肺中143四、表里关系手/足阳明-----手/足太阴手/足少阳-----手/足厥阴手/足太阳-----手/足少阴五、流注次序六、循行部位四、表里关系手/足阳明-----手/足太阴144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45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总之,这种养生法的核心就是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重点睡好子午觉,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法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146人体十二经脉流注时间人体十二经脉流注时间147中医以经络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针灸针法:细长针三棱针:点刺放血梅花针:渗血、排毒灸法:艾叶(条、柱)温热、熏蒸拔罐: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刮痧:活血化瘀、驱邪排毒推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免疫力中医以经络为基础的治疗方法148

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1、找反应。

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就会有痛涨;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就会刺痒;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在找穴位时,要先压压、捏捏、看看!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作用!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1、找反应。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1492、记分寸同身寸;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说明: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吐气时,肌肉放松,疼痛少,传导佳,效果好!2、记分寸150拇指同身寸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拇指同身寸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151横指同身寸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横指同身寸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152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153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154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55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56肺经走向图肺经走向图157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脏腑病:咳喘,上气,烦心,肺胀满,小便数而欠。经脉病:胸满,缺盆痛,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症状158天府穴:腋横纹下三寸,古人找有一个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把两个手平举,然后在鼻子上点一个墨点,拿鼻头去碰一下,胳膊上就会有一个墨点。功能: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

可治疗过敏性鼻炎。天府穴:腋横纹下三寸,古人找有一个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把两个159尺泽:肘部自然生长的横纹外侧(手心朝上,靠大拇指侧,即桡侧)端点处。一、善清肺热,因此可治热性的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二、治疗高血压,哮喘病。三、吐泻、鼻衄、遗尿、腰扭伤尺泽:肘部自然生长的横纹外侧(手心朝上,靠大拇指侧,即桡侧)160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四个手指三寸,再加四个手指六寸,然后再加一个大拇指一寸,点揉此穴。功能一、鼻出血、治痔疮二、发汗三、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四个手指三寸,再加四个手指六寸,然后再161列缺:两个合谷相对,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桡骨茎突(鱼际下腕横纹外侧附近骨头突起)上,食指尖下边的凹陷处(在大鱼际正下方,能感到脉搏跳动)。功能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

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落枕列缺:两个合谷相对,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桡骨茎突(鱼际下腕横纹162经渠: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的凹陷处,腕横纹上一寸,这儿有一个骨头突起,然后侧着往外侧揉,顶着这骨头揉这就是经渠穴。功能:治疗咳嗽的要穴。经渠: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的凹陷处,腕横纹上一寸,这儿有一个163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功能:咳嗽,气喘,咳血,

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164鱼际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功能:解表、利咽、化痰,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能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从而改善易感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对咽痛、打喷嚏等感冒早期症状,也有明显的疗效。鱼际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165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功能:治疗咽喉痛的要穴。这个穴指掐的效果也有用但不是最佳,最佳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点血来,这样嗓子马上轻松了。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166手阳明大肠经养阳、生津、通腑手阳明大肠经养阳、生津、通腑16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6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69大肠经走向图大肠经走向图170商阳穴:该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推二、三间至商阳穴的部分,有助排便顺畅。功能: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配少商、中冲等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主治咽喉肿痛。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商阳穴:该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推二、171合谷穴:是人身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强壮穴位,揉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治痛,最有效的就是止面部的痛,面部疼痛有三叉神经痛、面部拘挛这些问题。但是最有效的是治牙痛,掐一分钟,马上止痛。右侧牙痛就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牙痛要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功能:治牙痛合谷穴:是人身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强壮穴位,揉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治172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73曲池穴:这个穴比较深,不太容易找到,把肘一曲这一条肘横纹,在肘横纹的端点处就是曲池穴。功能:降血压,清热泻火。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按。曲池穴:这个穴比较深,不太容易找到,把肘一曲这一条肘横纹,在174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它是治疗鼻炎的一个要穴,一揉鼻子就会通畅。功能: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此穴可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它是治疗鼻炎的一个要175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17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7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7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791、足阳明胃经出现问题,会出现哪些症状?发高烧、出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牙齿痛、或口角歪斜、流浊鼻涕或流鼻血;精神方面容易受惊、狂躁;吃得多而容易饿,胃胀、腹胀;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趾活动受限。1、足阳明胃经出现问题,会出现哪些症状?180位置:眼眶下面的凹陷处。功效: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四白穴,不仅能很好地预防治疗眼病,比如眼花、眼睛发酸发胀、青光眼、近视等,还可以祛除眼部的皱纹,治疗眼袋、黑眼圈,还可以起到美白的效果。★

四白穴---养颜美容穴!美容捷径: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骨外侧的整个胃经。位置:眼眶下面的凹陷处。★四白穴---养颜美容穴!美容捷径181★天枢---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位置:天枢在肚脐旁边两寸,即前正中线和乳头连接的中点线上与肚脐平的那一点。在肚脐眼两边各有一穴。功效: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天枢---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位置:182位置:在膝盖上两寸的位置,最敏感的点。梁丘是胃经的“郄(xi)穴”,“郄”是孔隙的意思。梁丘在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方面效果非常好,更是治疗一般胃肠病的常用穴位!★梁丘----急性胃痛求梁丘位置:在膝盖上两寸的位置,最敏感的点。★梁丘----急性胃痛183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也是一个长寿穴,功能:理脾胃、调气血,具有补虚、健脾的特殊功能。足三里可以治疗或缓解肚腹上的一切病痛。一、揉肠胃先揉左腿,

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二、肝胆经从右边开始揉。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184功效:刺激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足三里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能够治疗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痛经、痹症、耳鸣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还具有双向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对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胃痛;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糖尿病;高血压等。功效:185小结

足阳明胃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其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小结足阳明胃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186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18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8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89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90脾经功能:一、脾主运化。二、脾主统血。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脾经功能:一、脾主运化。二、脾主统血。191隐白穴:(足大趾趾甲盖旁,距趾甲角0.1寸。)隐白穴通常用艾灸的方法,可以用香烟来代替。功能:腹胀,暴泄,善呕,烦心善悲,梦魇,胸痛,心痛,胸满,咳吐,喘息,慢惊风,昏厥,月经过时不止,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癫狂,多梦。隐白穴:(足大趾趾甲盖旁,距趾甲角0.1寸。)隐白穴通常用艾192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功能:通气、活血、解瘀。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现吐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赶紧揉揉它,食物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193三阴交: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功能:肠鸣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崩漏、经闭、不孕,滞产、难产、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湿疹、水肿;下肢痿痹;阴虚诸症。三阴交能防治高血压、

性功能减退和急、慢性肠炎月经不调、遗尿、

失眠等疾病。三阴交: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後缘194小结

足太阴脾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小结足太阴脾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195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19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9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9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199

1、与心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心、小肠、肺、食道、咽、目、上肢内侧后缘。2、心经异常时,人体出现哪些疾病和症状?

心经异常,人之身体会出现,心胸烦闷,咽干,口渴,眼睛发涩,胁痛,手臂阴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

1、与心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200★极泉穴——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的名穴。位置:极泉穴在腋窝顶点,当上臂外展时,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即是此穴。功能:调节心律

治疗两肋疼

探知心血管

方面的问题

预防心血管

早期的疾病。★极泉穴——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的名穴。201★

神门穴——治心慌,失眠的名穴位置: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功能: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二、增强胃动力。三、可防治老年痴呆。四、治疗晕车。五、增强通便能力★神门穴——治心慌,失眠的名穴202★少冲穴位置:心经的最后一个穴,在小指内侧指甲旁。功能:防治急症、发烧、癫狂症、昏厥症。★少府穴位置: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处。功能: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少冲穴2034种常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人参生脉饮。心慌气短食不下,可服柏子养心丸。口燥盗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补心丹。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常服人参生脉饮,气阴同补功效全。4种常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204小结

手少阴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快

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小结手少阴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205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20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0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0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09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功能:治疗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痛,脸部、耳朵等五官病。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210★后溪穴位置:掌横纹末端(感情线)然后贴着这个末端往下按有一个凹陷处,紧接着往上推推到骨缝,这个叫后溪穴。功能:一、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疾病。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后溪穴211★养老穴位置: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功能: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养老穴212★听宫穴位置: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功能: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听宫穴213★小海穴位置: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一按动,手指就会发麻就找到这个穴了,有人说我手指怎么拨动也不发麻,证明你这条经络有点虚弱了,气血不通了。功能:一、经常拨动小海穴可增强心脏的力量

二、可去人体的躁火★小海穴214小结

手太阳小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其他:失眠、落枕、肩痛

腰损伤小结手太阳小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中耳炎、眼痛215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21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1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18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19★晴明穴功能:可以预防近视眼和眼部疲劳★晴明穴220★肾俞穴功能:治疗腰痛的要穴增强肾功能,双手拇指点按肾俞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肾俞穴221★金门穴功能:治疗急性腰扭伤和急性头痛的要穴★金门穴222★至阴穴位置: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功能:在脚的小脚趾外侧趾甲旁,这个穴位古人一直流传下来一个经验,用艾灸的方法起到一个转胎的作用。★至阴穴223小结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哮喘、肺炎消化系统:消化不良、痢疾、胃下垂、肝炎其他:失眠、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腰背痛小结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哮224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225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2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2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281、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面黑如柴,头晕目眩;气短暴喘,咳嗽咯血;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心烦、易惊、易恐、口热、舌干、咽肿。2、主治范围包括哪些?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1、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2293、肾经的三个重要穴位:太溪、复溜、涌泉3、肾经的三个重要穴位:太溪、复溜、涌泉230★

太溪穴位置:位于内踝后三厘米凹陷中,是一个大补穴。功能: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性功能障碍、习惯性流产,都可以通过刺激太溪穴看到明显的效果。★太溪穴231★复溜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功能: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流产留下的后遗症、失眠烦躁,功效相当于六味地黄丸。★复溜穴232★涌泉穴位置:在足底,正坐或仰卧,翘足,在足底部,当足趾向下卷时,足前部的凹陷处。功能: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推搓、拍打、热水浸泡、艾灸。★涌泉穴233小结

足少阴肾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泌尿生殖系统:阳萎、早泄、遗精、痛经头面疾病:头痛、牙痛其他:消化不良、耳鸣耳聋、中风、休克小结足少阴肾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泌尿生殖系统:阳萎、早泄、234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235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36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37中医基础理论经络1课件2381、心包经发病,易引发的疾病和症状:与心包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有:心包、三焦、胸、膈、上肢内侧中部。心包经发病出现的病症:腑中肿、臂拘急或痉挛、掌心发热。身体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