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7.1短歌行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中的作用。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3.感受诗中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难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皓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二)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恒,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帝。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1层(第1~8句)对酒当歌,人生苦短,写诗人的忧叹。第2层(第9~16句)嘉宾何在,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3层(第17~24句)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第4层(第25~32句)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于己的抱负。四、学习课文1.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找诗眼)明确:“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2.全诗从几个层面来写“忧”情?明确:分为三层。(第一层:“人生几何……唯有杜康”;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第三层:“明明如月……天下归心”)3.分析第一层中的艺术手法。明确:A设问B比喻(将“人生短暂”比喻为“朝露”)C借代4.第一层中的“忧”指的是什么?明确:人生短暂。5.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因为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6.分析第二层中的艺术手法。明确:用典。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通过用典,表达作者对人才的思慕。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引用,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7.第二层中的“忧”指的是什么?明确:作者通过写他对人才的渴望、思慕,而贤才难得,这是作者“忧”的第二方面。8.分析第三层中的艺术手法。明确:比喻。(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暗喻贤才难得。(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言外之意:你们不要在犹豫,投奔我来,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用典。(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比喻自己能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对天下贤士的重视,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9.第三层中“忧”因何而起?明确:功业未就。自我检测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食野之苹 友人惭,下车引之B.何以解忧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何时可掇 同予者何人D.但为君故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下列对《短歌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曹操创作的《短歌行》艺术性很高,全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情达意,形象生动。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诗人慨叹时光易逝生无奈的消极思想。C.诗歌在最后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D.该诗抒发了曹操渴求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B.“初期”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诸将寄予期望,希望他们能像周武王孟津大会上的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建功立业。C.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叙事直陈其事,抒情直接明白,无一丝造作之意,风格质朴,豪放飘逸。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层层剥笋,步步深入。4.锺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A.助词,的/代词,代指元方。B.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疑问代词,什么。D.介词,由于,为了/动词,叫作。2.答案:B解析:B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慨叹,旨在突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不消极。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人生时间有限。这里讲“人生几何”意思是人生时间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积极招揽人才,建功立业。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豪放飘逸”错误,应为“沉郁悲壮”。这首诗不仅对祸国殃民的军阀纷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全诗抒忧写愤,风格质朴,沉郁悲壮。4.答案:①肯定讨伐义举,渴望国家统一。“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人憎恶董卓等人作乱,渴望国家统一。②愤懑与失望。诗人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的行为予以揭露和讥讽,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愤懑,并对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分散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同情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通读全诗,可将其分为三层:前4句为第一层,将关东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车贷年终总结参考6篇
- 生物活性成分筛选-第1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农产品品牌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农产品电商仓储托管合同协议
- 2025年二建市政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钢筋工技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造师房屋建筑管理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感染性疾病科食源性疾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XX液化气站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与应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甲状腺亢进课件
- 2025年海南高考历史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 课件
- 2025年沈抚示范区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20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顶账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一级造价师交通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 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2
- 戒毒人员康复训练
- 纳米银抗菌涂层应用-洞察与解读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四季度社会招聘3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