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编制及其信效度马粼,王希华(漳州师范学院,363000)摘要:青少年期的失恋绝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对于成年亲密关系、友好关系、性关系、身份认证、自立性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我国关于失恋题材的文献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大学生恋爱、失恋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时期,婚姻家庭制度、观念、习俗等正向着更符合人性的方面发展,人们的恋爱、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时代转型的势力必然对人格将近定型却也同样不稳定的大学生的观念造成影响。面对失恋事件,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理解自己、对方、他人及社会的?本量表以福建省大学生为被试,介绍了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的编制过程。结果显示,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3,分半信度为0.90,重测信度为0.76;结构效度良好。关键词:大学生;失恋;归因;信度;效度THESCALECOMPLILATIONOFANALYSISOFLOVELORNATTRIBUTIONOFCOLLEGESTUDENTSANDITSRELIABILITYANDVALIDITYMALin,WANGXi-hua
ZhangzhouNormalCollege,Zhangzhou363000,FuJianProvince,ChinaAbstract:lovelornexperienceinadolescencearefarfromtrivialandinfactareimportantforthematurationofintimacy,affiliation,sexuality,identity,andautonomy.LiteratureaboutlovelornmostlyconcentrateinliteraryworksInourcountry,studiesfromtheAngleofpsychologyaboutuniversitystudents'love,lovelornisstillintheprimarystage.Atpresent,transformationfromtraditionaltomodernistakingplaceinourcountry,marriageandfamilysystem,ideas,customs,etcarebecomingmoreandmorehumanized,people'sconceptsoflove,marriagehavebeenchangedgreatly.Universitystudents,whosepersonalitynearlystable,howevervariableaswell,musthavebeeninfluencemoreorless.Inthefaceofthelovelornevent,how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tounderstandthemselves,eachother,othersandthesociety?Thecollege-studentsinFujianProvinceassubjects,thispaperintroducethecollegestudents'lovelornattributionscalepreparationprocess.Theresultsshowed,thecollegestudentslovelornAttributionScale'sinternalconsistencywas0.83,split-halfreliabilitywas0.90,theretestreliabilityof0.76;anditsstructurevalidityfitswell.Keywords:collegestudents;lovelorn;attribution;reliability;validity一、问题提出(一)大学生失恋的研究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差异的存在,东西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也不尽相同。西方对婚恋的研究较我国起步早、数量多,对婚姻、性心理研究较多,对恋爱及失恋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关于失恋题材的文献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大学生恋爱、失恋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代,也叫“转型期”。人们的恋爱、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选择的恋爱、婚姻、家庭形式也呈多元化趋势。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社会婚姻家庭制度、习俗、观念,向更符合人性的方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1]这种时代转型的势力必然对人格将近定型却也同样不稳定的大学生的观念造成影响。面对失恋,大学生如何理解自己、对方、他人及社会?青少年期的失恋绝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对于成年亲密关系、友好关系、性关系、身份认证、自立性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事件。⑵发展浪漫关系是青年期的正常任务。目]大学生处在生命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性生理方面已经成熟,异性对他们造成的吸引力强大而难以抗拒,且在有着象牙塔之称的高等学府不仅风景优美,学业压力较高中相比有着很大程度的宽松,所以大学被称为恋爱天堂不足为过也不足为奇。莘莘学子们在此温良环境里纷纷踏入爱河、将爱与性提上了人生日程。改革开放30余年后,我国国民的在生活水平、意识观念形态上都有较大尺度的变化与发展。时至本文落笔,大多数曾被争议的80后们早已担起各自的社会职责、从曾经被认为是问题百出的青涩学生转换为人父人母的角色。当今涌入大学校园的正是被认为更加让人“挠头”的90后。相比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网络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他们所直接、间接接触到的事物更加纷繁复杂与良莠不齐。尤其在两性交往方面,部分90后以其观念突兀与行为大胆而让社会人士为其揪心。是否我国的这批新生力量在异性交往方面与我国传统的两性交往的理念完全脱节与背离?从网络、纸质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中得知,当今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仍是健康的,他们敢于追求理想的爱情,恋爱观念更加开放,也更加注两性交往中的重精神生活。然而确实也有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将对爱情的探索局限在性行为层面,此外,在恋爱的观念态度上存在偏差、缺乏异性交往的能力的学生也为数不少。因此,很多学生在失恋后无法自拔甚至自杀。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国内大学生因恋爱问题而自杀的比例高于因学业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事件,其中女生因恋爱问题而自杀的比例更高。(二)失恋的界定《新华汉语词典》中对失恋的解释为:恋爱的一方失去另一方的爱情。查阅《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其对lovelorn的定义为:因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悲伤。此外,通过搜集相关失恋的文献,得到如下对失恋的定义:恋爱对象否认或中断恋爱关系给恋爱者造成的挫折反应和痛苦体验,这种体验包括:失落感,失去了肉体和精神的寄托和依赖而产生的孤独和悔恨;虚无感,由感情失常和意识偏差而产生的悲观或绝望;耻辱感,好胜心和荣誉心受到打击而产生的羞耻和嫉恨。⑷恋爱行动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知相恋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进人一定的情感困境,行为双方终结恋爱行为的过程。⑸失恋是指建立恋爱关系过程中处于恋爱状态下,恋爱的一方否认或终止恋爱关系对另一方造成的一种心理挫折感.⑹失恋是一个经历过程,冲击感阶段和烦躁不安的痛苦阶段是两个必须需要面对和经历的过程。E失恋是指恋爱的一方否认或中止恋爱关系而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严重挫折。[8]与失恋高相关的恋爱受挫的定义为: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求失败或在恋爱过程中,一方提出中断恋爱关系所造成的挫折心理。[9]综合己有研究,在此将失恋定义为:处于恋爱状态中的个体,因各种因素而导致双方进入情感困境、恋爱中断、停止交往和恋人的离散,并给恋爱的一方或双方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挫折感的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三)失恋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失恋几乎是人类所能忍受的心里痛苦极限。真正忠诚于双方爱情的失恋会带来真实的情感上的极度痛苦与折磨。US青春期是人生中心理、生理状态均不稳定的时期,失恋是青春时期最为严重的一种挫折。根据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春期(12-18岁)的青少年正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自身与社会冲突,会感到困扰、混乱,此阶段青少年需要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树立自己在别人眼中新的形象;成年早期(18-25岁)的人在具有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上会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即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此过程中会存在自我的牺牲与损失,只有如此,才可以在恋爱中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范围大体为18-25岁,正处于青春期末期成年期早期位置。虽然因成长环境的差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会存有差别,但在总体上,寻求心理的自我整合与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大学生们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大学生的心理过渡转型期,所以失恋事件对于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失恋影响大学生学业。失恋会使人精神恍惚、头脑空白,失恋影响人的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进而造成求学过程中的大学生无心学习。处于失恋状态的大学生若不能及时对自身的不良状态进行控制、调节,必然较大程度的妨碍个人学业。失恋可以危及人的生命。失恋造成的伤害因个人情感投入程度、心理素质的差异而不同。大体而言,生活视野较为开阔、意志坚定、性格稳重、处事成熟者尚能经受住较为沉重的打击和挫折,而性格内向、情感脆弱、视野狭小、意志不坚定的个体,在遭受此类打击时会因为一时失控而情绪过激、精神失常进而做出自杀或报复杀人的极端行为。大学生失恋后能否尽快走出阴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失恋事件、对自己的认识。在心理重构的过程中,失恋的大学生对自身失恋现象的认识,无论从哪个层次来说,归因适当与否都会影响健康心理的重建。二、研究方法(一)被试福建省不同地区6所高等院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0份,总回收率为88%(表1)表1正式量表被试样本构成学校被试量有效问卷男生女生厦门大学30026587178集美大学30024358185华侨大学300261113150福建农林大学20018710681漳州师范学院20017751126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018711077总计15001320525795(二)测量工具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自编)(三)量表测试过程以班级为单位抽取被试,由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主试,采用统一指导语施测,时间约为10分钟。三、量表编制过程(一)题目确定研究在理论构想基础上,以厦门大学赵瑞清《大学生恋爱归因调查问卷-B》为依托,结合开放型问卷资料,编制了大学生失恋归因的预测量表,最后确定预试量表共40个题目,将大学生失恋分归因分为“外在要求”(5题)、“内在要求”(10题)、“情感需求”(9题)、“精神追求”(7题)、“现实限制”(6题)、"莫名因素”(3题)六个维度。基于上述维度编失恋归因量表。问题的回答均采用五点计分,1-5分表示从不符合到符合的不同程度(1=不符合,2=较不符合,3二偶尔符合,4=较符合,5=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对认此条原因引发恋情逝去的认同程度越高。(二)题目筛选项目分析。采用CR(Criticalratio)值的方法,对量表题目的区分度分析,求各题项的临界比率以检验区分度。统计结果表明,各题目的CR值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各题目鉴别力良好。因素分析对本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检验量表的理论构想,结果分析如下:⑴样本适合性考察。变量间的相关是进行因素分析的先决条件,失恋归因量表参与因素分析的变量为40个,变量间的相关特点用Bartlett球型检验,其值为3765.41,P<0.01,说明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的变量内部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KMO检验规定:本量表的KMO系数为0.856,较适合做因素分析。⑵因素抽取与命名。对40个题目进行初步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按以下标准删除量表中不合格的题目:①删除在一个因子上的项目负荷值小于0.3的题项;②删除在两个共同因子上的因素负荷值都很高的题项;③删除因素负荷少于三个题项的共同因子;④删除归类不当的题项。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共删除4题,余下36题中再次抽取6个共同因子,这些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2.829%,KMO值0.856,P<0.01(表2)。表2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观测变量因子一因子二因子三因子四因子五因子六10.76520.690230.680150.672170.626280.58990.56080.483210.415270.641260.612120.567340.540240.534140.501350.480190.739290.736250.707310.546300.53840.671220.66730.597100.56760.44870.817130.787160.466200.540180.410360.671330.492320.48450.407110.405因子贡献率13.82010.0468.9997.3057.1415.518累计解释率13.82023.86632.86540.17047.31152.829量表的6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2.829%,其中第一个因子主要反应个人自身条件以及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对失恋事件产生的影响,定义为“个人资质”;第二个因子主要反应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特质对失恋事件发生的影响,定义为“养成因素”;第三个因子主要反应对恋情忠诚度以及担当程度对恋情逝去产生的影响,定义为“担当因素”;第四个因子主要反应个体情感需求满意度对失恋事件发生的影响,定义为“情感因素”;第五个因子主要反应恋人的核心观念差异对失恋事件发生的影响,定义为“精神追求”;第六个因子主要反应一些客观现实且无法控制的因素对失恋事件产生的影响,定义为“无奈因素”。量表维度的修正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理论建构的失恋归因结构相比,二者在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最初对大学生失恋归因的结构进行理论分析时,分为“外在要求”、“内在要求”、“情感需求”、“精神追求”、“现实限制”和“莫名因素”六个维度而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外在要求”和“内在要求”中的一些项目相结合,“现实限制”与“莫名因素”项目相结合,还有个别题项出现一些因子间跳动的变化,这可能与预试量表维度间的交叉题项存在有关,而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新的维度。因此,对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的结构进行修正,新的结构为:“个人资质”、“养成因素”、“情感需求”、“精神追求”、“担当因素”与“无奈因素”。(三)信度分析在此,本量表的信度分析指标包括: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析结果见表3、表4;量表在间隔一个月后对部分初测样本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a=0.830表3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维度分半信度总量表个人资质养成因素情感需求精神追求担当因素无奈因素0.90T810^10^3Q-680^8T67表4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总体个人资质养成因素情感需求精神需求担当因素无奈因素Alpha值0.780.740.820.630.730.630.66(四)效度分析1.内容效度该量表的理论构想是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提出的,量表各维度的设定基于网络开放问卷调查和现实访谈。问卷的样本取样涵盖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并采取随机整体抽样进行,基于以上两点,量表的内容效度是有所保证的。2.结构效度本研究在评价模型的拟合情况下,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构得出量表的模型,再选用Amos4.0统计软件用最大似然法对量表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MSER小于0.08,表明量表在所有这些被试群体中的拟合效果均良好,量表结构稳定可靠。同时,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图显示,因子“个人资质”、“养成因素”、“”情感需求、“”精神追求、“担当因素”、“无奈因素”对总量表的载荷分别为0.69-0.87、0.56-0.71、0.55-0.69、0.52-0.68、0.66-0.75、0.32-0.81和0.47-0.73,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基本符合测量学指标,该量表结构比较合理。并且总量表可以由以上六个维度的题项得分直接相加得到失恋归因的总分,从而也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四、讨论(一)量表结构本量表的理论结构基于参考和研究厦门大学赵瑞清的硕士论文《大学生恋爱归因调查问卷(B)》提出,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其最终维度,并由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其在不同大学生被试群体中模型拟合,得到较好地拟合指标,结构上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大学生恋爱归因状况。结果表明,本量表的各个维度之间即相互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6个维度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的整体。本研究严格按照测量学的要求操作,其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等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二)量表题目编制量表编制过程中,本研究采取了大样本的研究,选取福建省五个地方的不同类院校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测试,因此本研究结果更能体现大学生对失恋归因的现实情况。项目分析的目的在于求出每一个题项的“决断值”(CR值,又称临界比)。临界比是根据测验总分区分出高分组与低分组后(高低分组各占总人数的27%),再求高、低二组在每个题项的平均差异显著性。进行鉴别力分析及各题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分析,删除不当题项。根据项目分析结果,将CR在0.05水平上不显著的题目及与量表总分相关不显著的题项予以删除。结果共删除4题,余36题,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将各维度题项分别进行因素分析,删除只包含3个以下的不适宜单独构成一个因素的题项。再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未发现少于3题的因素。共删除4题,余36题。(三)信度与效度信度。根据有关理论,若alpha值小于0.35为低信度,等于0.7尚可,大于0.7则属于高信度。本研究的个人资质、养成因素和精神追求维度alpha系数均大于0.7,但情感需求、担当因素和无奈因素维度alpha系数在0.63-0.66间,所以本量表具有一般的信度。效度。本量表是在开放式问卷、参考文献、预试量表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能较好地测出大学生失恋归因倾向,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三个维度高于0.70,三个维度介于0.60-0.70,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五、结论自编的“大学生失恋归因量表”包括六个维度:个人资质,养成因素,情感需求,精神追求,担当因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推动办公用品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
- 区块链技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探索
- 医学科研论文写作中的数据分析技巧
- 教师疫情期间工作总结模版
-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及发展趋势
- 医疗AI的监管政策与数据保护实践
- 医疗数据共享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及其效率优化
- 借款用途合同范例写
- 光伏签约合同范例
- 《SPSS Modeler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教育班会:《高三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减压赋能 轻松备考》-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消防设施运行维护试题
- 九一八事变课件
- 鄂尔多斯市水发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预赛)试题含参考答案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清华谭浩强)
- 13 荷叶圆圆说课课件(共17张PPT)
- 特灵-RTHD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_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