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_第1页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_第2页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_第3页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_第4页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1引言现代营销学认为,企业营销活动的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作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营销过程中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环境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保险业作为其中一部分,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汽车保险亦是如此。汽车保险是承担机动车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正由于这种特殊性,市场营销环境对汽车保险有更大的影响。本研究课题,就是把汽车保险的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近而研究汽车保险的市场环境问题。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研究车险市场环境的目的,就是要为汽车保险寻找营销机会,和使其避免环境威胁。研究宏观环境,为所经营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研究微观环境,寻找出准确的战略定位,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使汽车保险行业内的企业做到“知己知彼”,做出正确合适的战略决策。目前,虽然我国汽车保险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它的一些宏观环境仍然不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众所周知,市场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适应变化,抓住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市场营销目标。汽车保险业亦是如此,只有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它才能发现和抓住市场机会,因势利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健康发展。1.2研究内容及框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市场环境研究;如何培育良好完善的市场环境以促进汽车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研究。国内汽车保险的市场环境现状分析对我国国内汽车保险宏微观市场环境分别进行分析,了解它的现状,以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国外汽车保险的市场环境研究了解发达国家汽车保险的市场环境的现状,优势,成熟的表现等相关方面的信息,归纳总结,分析,为科学借鉴其先进之处打下基础。培育良好完善的市场环境研究的对策建议创新与继承紧密结合,继承国内好的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新的方法。1.3研究方法1、理论基础:市场营销学,保险学2、研究方法:我国车险市场的市场环境现状分析法,SWOT分析法国外车险市场的市场环境现状分析法3、研究步骤:(1)研究国内车险市场环境的现状(2)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车险市场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3)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比较完善的车险市场环境。(4)解决问题,探讨培育完善成熟的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4、预期成果:分析种种信息,得出培育我国完善成熟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2汽车保险的概论2.1汽车保险的构成及其作用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其中汽车保险属于商业保险,再次细分的话,汽车保险属于财产保险。它是承担机动车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汽车保险包括:主险和附加险。主险主要包括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包括下面几个险种:全车盗抢险、车上责任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风档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辆停驶损失险、自燃损失险、新增加设备损失险以及不计免赔特约险等。据中国保监会公布,2005年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超过1229亿元,比2000年的598亿元增长1.1倍,五年平均增长15.5%。其中车险保持年均18.58%的增长速度,而且车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可谓“龙头险种”。有些专家甚至认为:车险已成为实现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重要保证之一。由此可见一斑,车险在保险业的重要地位,以及车险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随着车险与人民生活日渐密切相关,它的作用也逐渐明显:1、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2、稳定了社会公共秩序3、促进了\o"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4、汽车保险业务在财产保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2汽车保险市场的概念界定要想研究车险市场的营销环境,首先就应该了解车险市场的概念,以及车险市场的现状。任何市场都是供求关系的总和。车险亦不例外。马克思指出:“说到供给和需求,那么供给等于商品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等于这同一种商品的买者或消费者的总和。而且,这两个总和是作为两个统一体,两个集合力量来相互发生作用的”。车险市场是车险供给和车险需求的统一体,即车险供求关系的总和,本质上是车险分配关系的总和。2.3研究汽车保险市场营销环境的目的市场营销环境,分为宏观,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有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家庭,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等。微观环境,有公司内部环境,供应商,营销中介,目标顾客,竞争者,公众等等。我国汽车保险市场面临的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发展错综复杂、形式瞬息万变,充满生机活力、发展空间很大的市场。民族汽车保险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利用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研究市场营销环境的目的正是要,为汽车保险寻找营销机会,和使其避免环境威胁。1、宏观环境的分析的必要性入世对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汽车保险市场在入世后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汽车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由此看来,以汽车工业紧密相连的汽车保险市场潜力也日益增大,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保险产品也呈现不断创新而且品种增多的现象,并开始重视保险延伸服务。为了保证与世界发展的脚步保持一致,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等都需要和国际接轨,重视运用汽车保险特殊规定;将保险费率市场化而且不断提高其市场化程度;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监管以避免市场自身的缺陷,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在当今全球化一体化逐渐成为主流的环境里有一席立足之地。宏观环境,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巨大社会力量。包括政治法律,家庭,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自然环境等。什么样的宏观环境影响决定着汽车保险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汽车保险业应该来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宏观环境,特别是经济,全球环境,发现机会与威胁,为所经营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2、行业微观环境的分析的必要性微观环境是与企业营销有直接联系的组织和个人。营销的服务对象是目标顾客,为了满足顾客需求,企业还要与供应商,营销中介联系起来,还要了解公众的反应,考虑竞争者状况,从而形成了营销系统的基本结构。行业微观环境分析,可细分为:供应商,营销中介,目标顾客,竞争者,公众等。行业微观环境是与企业直接作用的环境。汽车保险行业的微观环境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汽车保险公司、投保人、目前的同行业竞争者以及未来进入者的威胁。通过对汽车保险业的分析,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在车险这一块寻找出准确的战略定位。通过对投保人(目标顾客)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的创新保险产品,增加产品品种,提供差异化服务,甚至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竞争者,每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更主要决定于其在产业内部的竞争实力。正如波特所言,产业内部的竞争根基与其基础经济结构,并且远远超越了现有竞争者的行为范围。通过对行业竞争者(同行业竞争者以及未来进入者的威胁)的分析,可以使得汽车保险行业内的企业做到“知己知彼”,做出正确合适的战略决策。

3我国汽车保险的市场营销环境3.1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的现状分析3.1.1我国汽车保险的宏观市场环境现状分析1、政策环境:政策和体制的具体内容决定了保险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以及必要的调整。我国财产保险业起步晚,最初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另外也兼顾到我国抵抗金融风险能力,所以在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具有相对的强制性,而且整个车险业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我国以往的车险制度,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费率由中国保监会统一制定,各保险公司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上也明显差异。随着入世,国内的大部分经营活动都要与国际接轨,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适应一体化的进程。在2003年1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行费率市场化。专家裴光指出,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车险产品的市场化和建立以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为主的新型监管体制。同时也有学者分析:费率政策的改革,使得保险产品多样化,个性化,这样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投保公司和产品时更加自由,促进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实现市场运行的良性循环;使得费率制定更加科学化,精算化;使得服务更优质化,赔付更宽松化等等。2005年8月10号,商务部部务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汽车贸易政策》,其中第四十七条:完善汽车保险市场,鼓励汽车保险品种向个性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提高汽车保险服务水平,初步实现汽车保险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这样的政策是十分有利于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得我们的车险市场更加具有活力。政府鼓励险种多样化,个性化,为车险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2、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法律环境对市场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实现,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法制环境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汽车保险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要以合法合规为前提,否则,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它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无法持续的。了解法律法规,才可以保障自身权益,保证严格依法管理和经营。学者认为,目前国内保险业中的法律透明度与世界贸易组织的透明度还有距离,现在很多是以稳健的形式下发的,按照国际惯例,为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按规定予以修改。为规范保险市场和保险中介市场,需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其实际细则,这是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大发展的保障和依法监管的基础。2004年,我国汽车保险产品结构开始从车损险向责任险的结构迈进。四部与汽车责任保险制度有关的法规近乎同时实施,无疑为中国汽车责任保险制度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法制环境,同时也会极大地推动中国汽车责任保险制度的创新和发展。2006年3月28日,国务院第462号令颁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并即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强制性”规定体现在,它不仅要求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车主或管理人必须投保,也要求具有经营强制三者险资格的保险公司一律不得拒保、不得随意解除强制三者险合同(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除外)。这一条例,很明显就为车险拓宽了市场,同时车险保费规模非常有可能出现快速增长。3、经济环境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根据美国学者罗托斯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我国应该出于经济起飞阶段,汽车工业也蒸蒸日上,汽车产量超过日本本土产量,仅次于美国。汽车业也逐渐向“平民化”迈进,人民越来越重视对风险的预防和规避,不仅体现在人身上,在财产保险上也越来越明显。机动车辆作为我国财产保险的支柱业务,其保险费收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位居财产险业务榜首。目前,在我国各产险公司所经营的财产责任保险业务中,车险保费所占比例已高达67%左右。(资料来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需求。根据下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数据表明,在世界上来说我国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保险市场。其中非寿险增长率高达23%,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且在非寿险中,产险又是蓬勃发展的险种。车险是财产保险的主导产品,目前比重,一季度占财险的比重63%,去年年底是68%(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发展论坛,2006国际学术年会),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车险仍然是中国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特别是今后几年,汽车需求量的逐年稳定持续增长,在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已经将冲上近592万辆的数量级,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规模将跃居全球第二位,这一系列将带动车险业大步向前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2006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对汽车保险业来说,将继续提供巨大的发展市场。”另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于7月1号实施,都会推动车险得很好发展。资料来源:SIGMA,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图3-1中国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保险市场资料来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图3-2车险是财产保险的主导产品虽然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3.94%,但非寿险保费却只占全球份额的1.2%,这表明中国非寿险保险市场仍然有很大空间来进一步发展。见图3-3数据:资料来源:SIGMA,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图3-3我国非寿险保费占GDP份额GDP和人均收入。另外,如果说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那么人均GDP评价的则是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在经济学界,人们更多地拿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近几年,我国人均GDP呈不断上升趋势,03年1090美元,04年1269美元,05年1703美元。“十一五”规划已明确提出2006-2010年间GDP将保持在7.5%的稳定增长,实现人均GDP1927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为13390元和4150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之《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人均收入,反映消费购买力。由于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提前消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有人说,和以前的“大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相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信息化、数字化趋势的日益突现,汽车、住房和保险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三件”。同时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或者去购买汽车,住房和保险。我国居民目前使用贷款的虽然比例较低,但是增长也极为迅速,总体贷款使用率将从目前的27.4%上升到49.2%,其中汽车贷款的使用率将从目前的5.2%上升到17.2%(数据来源: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我国产险市场主要是由车险构成,保费收入占比在65%以上,受益于我国机动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增长,车险保费增长保持在了年均19%的增长。投资理财活动目前投资活动(%)今后投资意向(%)储蓄71.260.4保险54.835.7股票31.831.9房地产投资14.525.9投资信托13.417.2债券6.48.7外汇5.28.1期货2.34.0其他19.618.6表3-1中、台、日、韩四地城市居民投资水平(资料来源: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的总合。它不仅影响到车险的营销组合,还影响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周玉荣认为:与国外汽车用户相比,国内汽车用户的汽车保险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国内机动车辆投保和投保率很低。就全国车险投保比例最高的北京,投保率不到50%,而发达国家在80%以上。汽车用户对车险的知识了解的少之又少,投保只是通过汽车经销商来进行,却没有与车险提供者直接交流,这样更会弱化投保人的投保意识。此外,我国对车辆保险宣传力度不够,社会新闻媒体等也很少宣传车险的知识、法规等,更少介绍国外的经验。由于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车险产品品种单一,不够个性化多样化,这样更不可能吸引来更多的客户;我国人民倾向于储蓄多于投资,这样就会影响消费者在汽车以及车险上的投资。5、人口,地理,家庭环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且业内人士预计,2006年我国车市还将保持10%~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达640万~660万辆之间,除此之外,根据AC尼尔森的一项调查,中国主要城市中汽车的家庭拥有率为7%。调查为AC尼尔森全球互联网调查的一部分,基于互联网网民这一特定的消费群通常居住于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相对富有等原因,互联网网民的汽车拥有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理区域差异同样也反映在了保险消费上,排名前七的省份贡献的保费收入超过了一半,而绝大部分省份是属于沿海地区。车险更是如此(如图。其中车险是财产保险的主导部分),集中在像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大城市,以及沿海东南部主要省份城市等等,和集中在人口素质较高的人群手中,年龄结构大概在中青年。明显的地区差异也说明国内各省份的保险消费处于保险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这就需要有不同的产品组合和营销策略去适应当地市场。这样看来车险是有很大发展空间,有很大需求的,即车险的潜在市场容量是很大的。表3-2各省产险贡献资料来源:中国保险统计年鉴,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3.1.2我国汽车保险的微观市场环境现状分析1、投保人我国的车险的市场没有欧美市场开放,透明度也不够,所以我国的投保人,在车险知识,常识,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了解少之甚少。车险理赔上,由于投保人对车险理赔的条款等不清楚,听信中介公司或业务员介绍,为了能够在出险后得到全赔,而消费较多的钱购买全险。但其实,按照保险责任划分,保险公司只对那些因车辆损坏进行施救发生的费用才予以赔偿。这就产生了理赔矛盾。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汽车的多样化,投保人在对车险品种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便捷化等等。比如汽车贷款时的保险,车辆停止驾驶时的损失等等。2、同行业竞争者车险市场上,为了扩大市场,增加保费,同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车险代理拼抢客户,由于车险是财险的“龙头险种”,所以保险公司都视车险为必争之地.竞争日趋白热甚至同一保险公司不同分公司的代理公司.也互相拼抢客户。在“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车主”的模式下,大部分投保人都是通过汽车经销商上投保的。这样车险代理必须通过经销商来了解客户信息。从表面上看,这些代理公司都称以服务吸引客户实际上主要是以保险返利诱惑客户。竞争者的迅速增多也增大了车险市场的经营难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回扣大战”的作用似乎已经有些止步不前了,各大保险公司开始纷纷尝试推出新的车险业务,来比如平安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合作,针对市场普遍存在的查勘理赔等待时间过长,在广州市场上推出了首家汽车保险直赔中心和查勘救援服务中心。保险业的兼并与收购将加剧,并向其他金融领域渗透。保险业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异常紧张激烈的局面。中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还来自国内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消费者都比较重视储蓄多于投资,对银行的熟悉程度大大高于保险公司。从此来看,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会成为保险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3、未来进入者的威胁.车险公司面临的未来进入者的威胁可以说来自国内和国外。现在保险监管部门大大放松了保险公司进入市场的政策壁垒,所以很有可能在今后的几年内,会有许多新的国内车险公司进军这一市场,而随着WTO承诺的兑现,国外保险公司也会“鱼贯而入”。外资并购的未来业务也“瞄准”了车险业务。案例分析外国保险公司收购我国财险公司,目标瞄准车险市场案例——————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保险巨头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InsuranceAustraliaGroup),在澳大利亚的经营主业是财产险,每年的收益达到64亿澳元(约合40亿美元),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和泰国的员工达到了1.1万人。其核心产品囊括了车辆险、家庭财产险、工人补偿险、商业保险、职业风险保险等一系列保险服务。IAG集团在保险、估价、理赔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及运作能力。同时,IAG也具有历史最悠久的专业路面救援经验。在2004年10月,IAG曾出资2亿元收购了国内最具规模的一家汽车俱乐部——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资料显示,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财产保险集团,IAG集团营业额每年高达64亿澳元,其中一半的保户,正是来自其子公司澳大利亚知名的路上救援服务组织―――NRMA。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CAA)是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汽车俱乐部,1995年成立于北京。1999年12月,CAA与澳大利亚最大财产保险集团IAG合资,使CAA大大加强了经济实力,并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先进经营理念的汽车俱乐部。CAA以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雄厚的实力为依托,同时,IAG也具有历史最悠久的专业路面救援经验,CAA可以借鉴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更加卓越可靠的服务和保障。作为中国最具声望的汽车俱乐部,CAA在提供专业路面救援和车务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提倡安全驾驶,以确保顾客拥有一个更安全有序的驾乘环境。CAA的目标就是通过路援服务和车险服务,让会员和客户享受无忧驾乘的乐趣。IAG在今年宣布收购太平洋财产保险24.9%的股权。

由于澳大利亚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澳洲保险集团一直希望在海外扩展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点。2005年初,IAG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霍克说:“亚洲市场就意味着收益增长,我们在亚洲寻求一个立足点的战略不会改变。”其时正逢太平洋保险集团产、寿险分别寻找合适的“洋女婿”。太保财险被公认为太平洋保险集团(下称“太保集团”)旗下少有的优质业务部分,而太保财险引入外资一直是太保集团的既定战略。业内人士预计,IAG成功入赘太保财险公司的可能性最大。

06年2月7日,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险/家财险企业澳洲保险集团(IAG)表示,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排他性谅解备忘录”,就收购后者24.9%的股权进行谈判。IAG赢利方式:IAG集团经营汽车俱乐部与其他俱乐部不同。IAG主要是通过俱乐部集合客户资源,出售IAG的汽车保险来实现保险公司的赢利。“IAG正在打算在北京成立代表处。”IAG的新闻发言人Richard说,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比较激烈,IAG不会贸然进入,而会选择逐步的进入。“现在的目标是培育国内汽车救援市场。”他说,目前这个市场还只是刚刚起步,大陆汽车俱乐部会把主业放在汽车救援上,“保险只占公司很小的份额”。然而,IAG的目的真的只有培育我国国内日的汽车救援市场吗?其实这只是一面之词。在传出收购太平洋财险股权之前,IAG已悄然进入了中国市场,并积极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平台,为开展其擅长的汽车险和财产险业务提前布局:2004年10月,澳洲保险集团出资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国内最具规模的一家汽车俱乐部——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在IAG还没有进入国内市场之前,大陆汽车俱乐部通过和国内包括平安、太平洋等保险公司的合作,进行车险代理销售。IAG斥巨资进入国内汽车救援市场,它的目的就是为其进入国内汽车保险市场做准备。所以进入汽车保险市场,才是IAG的目标,汽车救援这个平台更为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给保险的进入提供客户资源。太平洋财产险公司去年保费收入的57%来自于汽车险业务。从其收购动机和目的来看,车险业务很可能是未来的业务拓展重点,这将对车险业务的营销渠道、定价策略和客户资源等产生重大影响。3.2我国汽车保险市场营销环境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随着入世,以及我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渐实现,我国车险市场的相关政策法规,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而且也不断的为车险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费率的市场化,鼓励车险业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增长方式早日转变为集约型等等。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快速发展,人民的人均GDP不断上升,这样的经济环境为车险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温床”。2、劣势(WEAKNEES):市场上的保险公司,在车险这一业务上存在着很多弊病。由于绝大多数新车主通过汽车经销商来购买车险,各财险公司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就需要同汽车经销商打交道。它们普遍采用“高手续费、高返还、低费率”的手段抢业务。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方向。要想在竞争中获取胜利,需要的是不断的创新,创新出更多的车险品种,突出其个性化,人性化等等来吸引大量的客户,由此扩大保费的数量。投保人的投保意识不强,而且常识不足,对车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很多时候是通过汽车经销商来投保的,这样就缺乏了客户与车险公司的直接了解。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人民重储蓄多于投资,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对汽车以及车险的投资。车险地区发展不平衡。保险中介发展的不够完善,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尽管我国财产险业务(车险是财险的龙头险种)总量有所增加,但实际发展水平却在下降,其增长速度不仅远远低于寿险业务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有待更好地挖掘。3、机会(OPPORTUNITY):车险市场蕴含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大约是目前的4倍。目前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3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51%。我国每百个家庭目前拥有汽车仅3辆左右,未来增长潜力巨大。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3%,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预期到2010年城镇化率为47%。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的年均出行次数是农村居民的8到9倍,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公路客货运输量的显著增长”(东方证券)。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必定会带动车险的爆发式增长。4、威胁(THREAT):车险市场竞争的不规范性。比如由于市场上,各大公司的车险品种相差无几,所以很多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增加保费,在“回扣”上大做文章,当回扣比例越来越高时,巨额的亏空又会带来大量假退保、退费等违法操作。这样一来,使得整个市场竞争陷入一种无序竞争,不良竞争之中,非常不利于我国车险的健康发展。外资车险公司的竞争。WTO承诺兑现以后,外资财险公司进军我国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国国内的车险不仅要与本国的竞争,现在又要面对同技术,经验,资金相对更胜一筹的外资公司的竞争。比如:东京海上收购天安保险股权,很可能会为日系汽车提供保险服务。还有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收购太平洋财产保险,目标锁定车险等等。来自比如像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的威胁。现在,根据前面的图示我们的国民投资倾向仍然是储蓄占大比重,在保险上的投资远远赶不上储蓄。强制第三者责任险。强制第三者责任险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解释〉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解释〉的通知》,第三者责任险定义为: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的即将实施对以车险为主的中国财险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现在在强制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这一块,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人保财险公司副总裁贾海茂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解释〉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解释〉的通知》,第三者责任险定义为: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

4外国汽车保险的市场营销环境4.1外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现状外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研究这部分,在美,欧,亚三洲选择三个国家作为例子。美国,瑞士,日本。这三个国家的保险业都是很发达,比较成熟的。4.1.1外国汽车保险的宏观市场环境1、政策法律环境国外的车险政策不仅是市场化的,而且是随人型。在美国,实行的是要素费率体制,即保费多少与汽车的品牌、种类、新旧程度、和注册的地区,汽车的价格,汽车的性能,购买汽车保险人拥有汽车的数量、购买汽车保险人每天开车行驶的数量等因素有关。汽车注册地区的汽车饱油量、交通管理情况、治安情况、失窃可能性的大小、甚至修理费用的高低都决定了汽车保险费用的高低。而且在此基础上,考虑的更多的是人的因素,如驾驶纪录,驾驶者年龄,家庭因素等等。在国外,尤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法律法规时十分严格的,也是比较完善的。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汽车强制保险制度,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投保率,还是要对车祸中受害人的利益予以合法的保护,以维护社会稳定。在美国,各州有不同的规定,如果买时需要向银行或货款公司借款时,必须买全险,如果不向银行借款时,有权利选择买全险或只买责任险;许多州立法:汽车强制使用人在使用汽车前必须购买法律规定的最低限额以上的保险。日本汽车保险制度包括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与任意汽车保险两大体系。另外,日本车险的第三责任保险强制险,实行“无损失、无利润”原则,不允许有盈利目的介入,其费率由政府指定的专门委员会制定,由大藏大臣审批,这样第三责任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社会保险性质。有了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保障了汽车保险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国外的监管制度也比较完善。经济环境根据美国学者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国外发达工业国家,处于迈向经济成熟阶段或者大量消费阶段。他们在重视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比较强调款式、性能、特色;大量进行广告宣传及营业推广活动,非价格竞争较占优势;分销途径复杂且广泛。他们的保险市场以及保险制度也随着工业的发展日臻成熟。美国,城市化水平很高,而且汽车保有量极高,被誉为“轮子上的国家”。美国有2.8亿人口,却拥有2.7亿辆机动车。发达的汽车工业促使美国的汽车保险制度日渐完善。瑞士,人均收入居世界最前列,是世界上国民保险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国内保费总收入约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11%左右。联邦政府每年将财政预算的四分之一用于社会保险领域。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市场。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汽车的保有量增长了4倍,而汽车保险费收入增长了11倍,汽车保险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社会文化国外发达国家,由于民主进程已经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提倡人文主义,重视人的因素,到现代社会更是强调个性,强调个人,再加上他们的经济已经迈入成熟阶段,工业社会也已经发展了几百年,重视科技,重视物质也已经深入人心,他们的法律进程也趋于成熟,人人以法律为准绳等等。这样,就影响产生了保费高低随人型,利用高科技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汽车保险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等等。4.1.2外国汽车保险的微观市场环境1、投保人在欧美,尤其瑞典,美国,他们的车险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共享时代,开放化,透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媒体越来越多地报道与经济和金融有关的问题,再加上消费者组织的深入宣传,投保人们对保险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投保人拥有更丰富的车险知识,他们要求车险产品提供更高的偿付率,对保险公司的投保建议也更加清醒和挑剔。4.2外国成熟车险市场环境的优点车险市场开放,透明度很高,而且投保人的素质比较高,对车险市场,条款,法律法规等都很熟悉,而且还可以督促保险公司向更高,更创新的方向发展。在政策法律上,外国费率制定更具体化,而且偏重人的因素。在美国,它实行的是要素费率体制。费率制定更细分化。这是车险费率完全市场化的表现。美国,瑞士,日本都有汽车强制保险制度。银行和保险业务开始融合。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在发达国家,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特别是银行与保险业之间出现了一种新型关系,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欧美国家,银保融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现象。保险经纪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在瑞士,保险业的新发展趋势,比如银行与保险开始相结合等等,对保险经纪人提出了挑战:过去保险业的外围经纪人只要拥有保险专业学位就可以从业,而现在他们需要“财务计划师”的相关的专业资格。他们所提供的咨询服务需要扩展到整个银行保险的综合领域,因而责任更加重大。根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瑞士保险行业中旧式保险经纪人的地位将逐渐衰落,提供银保综合服务的经纪人则将引领潮流。汽车保险的配套服务较完善。完善的配套服务不仅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让投保人满意。为客户提供“方便,低成本”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竞争方向。在瑞士,投保人对车险公司的服务的感觉普遍反映是“很快”。日本,利用电子服务系统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5培育良好的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5.1完善车险市场的政策,法规我国的车险市场的政策法规以及条款时,要与世界接轨,提高市场化的程度,以及透明化程度。在费率制定上可以效仿美国,实行要素费率体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投保人以及保险公司的双方利益,不至于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平台上交易,从而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车险政策要建立创新体制。实现车险企业资本构成多元化、资本运营渠道多样化;跟随世界潮流,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根据自身国情,开始结合保险业与银行业,探索复合型产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复合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引导综合性、多元化的大型跨国保险集团成为我国保险业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主体;积极鼓励车险业的是市场主体不断的创新车险产品品种以及服务,以此来丰富市场,满足投保人日益变化的需求。在制定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时,兼顾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冯晓增表示:“强制三者险的有效运行应当兼顾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使投保人乐意买,承保人愿意卖,受害人有依靠,政府减轻负担。”合理的法律制度要充分保障所有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体现对多方当事人的平等和公正。这样才能使得投保人与保险人在公平平等的条件下,在发生事故,需要出险时,获得各自的利益。有了公平平等,整个车险市场才有可能健康发展。另外,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是要纠正“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将实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明确做出规定:司机无责任时,人身损害要依法赔偿,保险公司要理赔;而财产损失方面的略有不同,即按过错责任赔偿,司机无责任时,司机和保险公司均不予赔偿。5.2普及投保人的车险相关知识,加强投保人的投保意识据有关数据表明,去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万人,占意外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说明我国人民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普及投保人的车险相关知识,加强投保人的投保意识成为必行之举。普及率越高,投保意识越强,投保人就越具有安全意识。利用车险来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首先,车险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条款的制定要更加市场化,要素化,更注重人的因素,增加其透明度,让国民切身感受到这些法规政策条款等等。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来宣传车险的知识,法规等,也可以建立消费者组织,来深入宣传车险知识法规等,多多介绍国外的经验。第三,推广投保提示制度。投保提示制度着眼于对投保人合法权益、投保注意事项等进行提示;明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告知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在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江苏保监局在05年就下发了关于实行车险的保险提示制度。5.3改善车险市场竞争环境,完善车险市场的监管机制随着对人世承诺的兑现,保险市场的竞争主体会不断增多,而且将有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前面谈我国车险微观市场环境时已进行阐述。这时,必须建立一个“竞争主体参与、竞争规则公正、竞争过程透明、竞争结果有效”的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5.3.1鼓励车险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前面已经进行阐述,现在车险市场的竞争,大部分还处于“回扣大战”等等这一阶段,比较混乱,也影响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把这一方向扭转过来,把竞争的重点放在创新上,创新更加丰富的产品品种。它的途径:加深车险业的专业化程度。目前,我国整个保险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产品和客户细分不足,专业技术不够,核心技能水平低,模仿多,创新少。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恰恰是由于是我国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车险业包括在其中。大力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在专业领域里,培育核心技能,以及创新产品服务。根据市场细分理论,发展一批车险中介主体,比如车险经纪公司,车险理赔公司等,以专门负责服务这一部分,从而使得车险业的市场主体能够关注专业化经营,把更多注重力放在技能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上。5.3.2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配套服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利用先进技术来完善车险配套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投保人提供“低成本,方便”的车险产品。网络时代的到来,商业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改变了保险机构与客户相互联系的方式,也改变了保险企业的服务方式、产品推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以至于影响到保险体系的组织形式和保险业的运作机制。通过国际互联网,客户与公司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可以迅速达成各种交易。在我国,04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的人保财险电子商务平台开通了新疆地区的网上保险服务。e-PICC是人保财险利用自身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为客户推出的综合性网上服务平台。为投保人提供了实时,优惠,便捷的服务。加强车险公司与投保人的沟通,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是保险公司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首要问题。因为晦涩难懂的保单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成为普及车险知识,提高国民保险意识的障碍。车险公司要尽量让保单上的内容简单明了易懂。5.3.3完善监管机制上仍存在很多历史积弊:违规返还保费、鸳鸯保单、鸳鸯收据、假赔案、假账等等。不完善的保险监管制度,或者不当的监管行为,会妨碍保险市场的有效竞争、损害保险企业的健康成长。所以,针对我国保险发展的实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成立以来,在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深化保险体制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投保人的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且,在逐渐兑现WTO承诺的今天,完善的监管制度可以保护我国民族保险企业,为稳步实现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我国监管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车险市场情况,我们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监管机制。对于车险,逐步放松管制,减少政府干预,还是要让市场起主导作用。在保险公司参与不公平竞争或对社会有害的活动,政府要对其进行干预,保护市场主体的正当利益。要加强监管投保人权益、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防范市场风险等方面,如保险业中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方面、对保险中介人的准则和佣金方面等。加强产品的监管,随着车险制度等的不断市场化,保险公司将提供多元化的车险产品,对于投保人来说,选择产品将更加困难,要让保险公司在产品中明确投保人权益,产品以及有关条款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这就需要要求保险公司提高产品信息透明度,解决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有,不能放弃市场行为监管,要把丧失偿付能力的保险公司坚决地清除出保险公司。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维护投保人利益,规范车险市场的目的。5.4建立完善的中介体系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它的出现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使保险供需双方更加合理,迅速地结合,满足了被保人的需求,方便了投保人投保,又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使保险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专业化经营。保险中介的出现,还解决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获得最适合自身需要的保险商品。在我国,保险人的保险意识仍比较淡薄,保险市场主体有限,缺乏有关的法规等。因此,在这个时期内我国保险中介还不够完善健全。车险也涵盖在其中,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保险经营者保险意识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保险市场的发育和法规的健全,随着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形成,特别是民族保险业势力的增强,外资企业的增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保险中介在我国将会有一定的发展。下面着重谈保险经纪这一块。5.4.1规范保险经纪人的佣金给付薪酬激励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方式。用佣金给付来激励保险经纪,是一种正强化,会激励保险经纪不断的为得到奖励而努力。另外,合理的制度可以规范保险经纪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保险经纪有足够的动力从事创造性活动。除此之外,惩罚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措施,相反,它是一种负强化,可以减少违约行为。应遵守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这一原则,使惩罚原则的效果更加明显。实行浮动佣金标准。将奖赏与保险经纪的努力联系起来。依据经纪资格等级的不同和经纪业务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佣金标准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经纪人提供服务的差别,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经纪制度的激励功能。合理界定佣金管理权限,即可按保费的一定比例,也可按固定金额确定。建议实施范围内自由议定制。这样,既保证了公平竞争。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推广实行从保险成本中直接扣除而由客户按与保险经纪人双方协商,自由议定进行支付的佣金支付方式,改变以往从保险公司按同一保费比例的方式,这样的话,可以避免经纪人出现操纵标价、收取提成佣金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回扣大战”现象也可以减少很多。5.4.2提高现有车险经纪人的素质,加强对未来车险经纪人的培养在国外,保险经纪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这不仅是经纪人自己的要求,更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在瑞士,根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瑞士保险行业中旧式保险经纪人的地位将逐渐衰落,提供银保综合服务的经纪人则将引领潮流。车险经纪人也不例外。车险市场上发生的种种现象,以及伴随着投保人素质的不断提高,都要求高素质的车险经纪人出现。可以为现有车险经纪人提供在岗培训,不仅熟练掌握运用已有得知识,还要学习随着市场发展而要求的新知识。比如在瑞士,他们的保险经纪人有过去保险业的外围经纪人只要拥有保险专业学位就可以从业,而现在他们需要“财务计划师”的相关的专业资格。我国保险经纪业刚刚起步,保险经纪业还是人才匮乏。我们要扩大新人才的培养,在大学内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开设网上教程,让想学习的人们可以及时学到正规体系的各类保险经纪相关知识。对于车险经纪人,不仅具有专门技术,而且需要承担高度责任.所以他们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背景,不仅要对财险等各方面精通,而且对风险管理、金融、财经、法律、道德教育等相关知识也要充分掌握,同时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5.5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打造“诚信”职业是个人与社会交往的交汇点,职业行为是个人与社会进行交往联系的基本方式。任何职业都需要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提倡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车险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利于规范车险业的行为,促进车险业的稳定发展。从业人员具有了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大大规范我们的车险市场。职业道德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动力是我们促进车险健康发展的优势之一。打造“诚信”。中国保监会近日也下发《关于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提高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各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提高车险理赔服务质量为突破口,着力增强诚信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处罚,促进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因为现在我们面临着商业诚信危及,乃至社会诚信危机,整个社会和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降至最低点,诚信是各行各业尤其是车险这一行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不管车险商,还是车险中介,抑或车险投保人,彼此都要诚信,这样才可以保证我们的车险市场公平平等,远离不良竞争,不正当利益,和远离侵害他人正当利益。

结论本论文对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环境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来介绍和分析的。第一部分,包括1、2、3、4章,介绍了我国汽车保险市场以及市场环境的一些理论,主要对市场环境进行了现状分析,包括国内和国外,以及我国车险市场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等等,国外成熟市场环境的可借鉴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5章。在结合我国国情,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培育良好的汽车保险市场环境提出意见对策。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环境对汽车保险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作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营销过程中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环境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研究市场营销环境的目的正是要,为汽车保险寻找营销机会,和使其避免环境威胁。并且为汽车保险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环境,以促进其快速发展。我国车险市场环境在不断完善,但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入世,以及我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渐实现,我国车险市场的相关政策法规逐渐与国际接轨,不断的为车险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为车险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温床”。但车险市场才存在着:竞争的不规范性,外资车险公司的竞争,投保人的投保意识不强,车险地区发展不平衡,保险中介发展的不够完善等等的问题。关于如何培育完善的汽车保险市场环境,在宏微观环境上都提出了建议对策。宏观环境:政策法律环境,要与世界接轨,提高市场化的程度,以及透明化程度。社会文化环境上,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打造“诚信”;微观环境:投保人,加强投保人的投保意识。竞争环境,改善车险市场竞争环境,完善车险市场的监管机制。中介商,建立完善的中介体系等等。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够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有序的发展环境,必然会带动其迅猛发展。参考文献裴光,中国汽车保险的改革与发展[J],专家论坛2002.32张春,我国汽车保险费率须改革[J],汽车驾驶员2002.5万楚雄,入世后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N],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王宇航,王斌,新时期浅谈汽车保险[J],技术经济2003.9方仲文,中国汽车保险改革、发展与实务对策分析[J],第8届中国汽车工业研讨会会刊吴建安主编,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社出版徐荣环,汽车保险市场究竟怎么了[J],汽车与安全2002.10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李永钧,车险市场为何不平静[J],汽车市场2004.9张建军,日本汽车保险市场变革概况[J],上海保险2002.5汪莹,从美国汽车保险谈我国汽车保险改革[J],华东经济管理第18卷第3期,2004.6汽车保险改革后的市场现状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N],社会科学版2005.2赖晓丹,“英式车险”:以人为本以安全为重[J],华南金融电脑2005.4李蓓,美国个人车险评分系统及其启示[N],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雒庆举,西方发达保险市场风险监管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5.4徐进,我国车险费率改革中的市场结构分析与绩效初评[J],决策参考周玉荣,浅析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战略[J],交通科技,2003.1李永钧,中国车险结构向责任险转换[J],中国汽车市场2005.2杨芳,孙碧波,中外汽车保险比较[J],世界经济情况2002.18李友华,中国保险企业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张薇,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MartinF.Grace,Robert.W.Klein,RichardD.Phillips.,<AutoInsuranceReform:SalvationinSouthCarolina>,<CustomerChurningPredictionUsingSupportVectorMachinesinOnlineAutoInsuranceService>,<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Publisher:

SpringerBerlin/HeidelbergISSN:

0302-9743Harrington,S.E.,<Statedecisionstolimittortliability:anempiricalanalysisofno-faultautomobileinsurancelaws>,Insuran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Volume:16,Issue:2,May,1995,pp.184Kavalec,Chris;Woods,James.,<Towardmarginalcostpricingofaccidentrisk:theenergy,travel,andwelfareimpactsofpay-at-the-pumpautoinsurance>,EnergyPolicy,Volume:27,Issue:6,June,1999,pp.331-342附录附录一:外文原文AutoInsuranceReform:SalvationinSouthCarolina*MartinF.GraceRobertW.KleinRichardD.PhillipsAbstractThispaperreviewsSouthCarolina’sexperienceinregulatingautoinsurance;astorythatoffershopetootherstates.Overthelastthreedecades,SouthCarolinaintensivelyregulatedautoinsurance,engenderingseveremarketdistortionsandconsiderablepublicdissatisfaction.In1999,itsubstantiallyrevampeditsregulatorysystemandtheearlyindicationssuggestthatitsreformsarehavingpositiveeffectsforbothconsumersandinsurers.WeexaminetheevolutionofSouthCarolina’sregulatorysystemandautoinsurancemarketandtheforcesthatledtotheirtransformation.April15,2001A.IntroductionEachstatehasastorytotellaboutitsregulationofprivatepassengerautomobileinsurance.Whilemanycommonfactorsaffectautoinsurance,theirparticularmixvariesamongstatesleadingtodifferentregulatorypoliciesandmarketoutcomes.Autoinsuranceisahighlysalientissueamongconsumersandvoters.Unfortunately,thecollisionofeconomicforcesandpoliticshascausedtroublesomeproblemsinsomestateautoinsurancemarkets.Atthesametime,certainstateshaveavoidedormitigatedtheseproblemswithregulatoryandmarketreforms.Hence,therearevaluablelessonstolearninexaminingtheregulatoryexperienceinspecificjurisdictions.ThispapertellsSouthCarolina’sstoryofautoinsuranceproblemsandsubsequentreformsthatofferhopetootherstates.Highspeedsonitsruralhighways,frequentandsevereaccidentsandalitigiousenvironmentcombinedtoescalateautoinsurancecosts.Thegovernmentrespondedwithintensiveregulationinanattempttostemrisingpremiumsandaddressconcernsaboutunfairtreatmentofcertaindrivers.Inadditiontotightlimitsonratesandunderwriting,SouthCarolinaemployedareinsuranceresidualmarketfacilitythatimposedalargesubsidyfromlow-riskand“bad-risk”driverstomedium-riskdrivers.1ItsdesignandotherregulatoryfactorscausedtheFacilitytoballoonto42percentofthestate’sinsuredvehiclesin1992andgeneratehugedeficitsbornedisproportionatelybydriversacrossthestate.GrowingconsumerandpoliticaldissatisfactionwiththissituationeventuallypromptedtheSouthCarolinalegislaturetorevampitsregulatorysysteminlegislation(SenateBill254)thatwasenactedin1997(1997S.C.Acts154).Relatedlegislationin1999(SenateBill399)helpedtoimplementthereformprogram.RestrictionsonratesandunderwritinghavebeeneasedandtheFacilityanditssubsidyarebeingphasedout.Withmostofthereformsbecomingeffectivein1999,itistoosoontodeterminetheirultimateoutcome,buttheearlyprognosisispositive.Thenumberofinsurerswritingautoinsurancehasdoubledwiththeimplementationofthereforms.Manyinsurersalsohaveloweredtheiroverallratelevelsforautoinsurance,reflectingdecliningclaimcostsandtheeasingofrestrictionsonriskclassificationandpricing.Someinsurershaveraisedtheirratesinordertocoverhigher-riskdriversthatwerepreviouslyrelegatedtotheFacility.Consequently,andmostimportantly,theFacilityisdepopulatingrapidly.OurpaperbeginswithareviewofthesystemforautoinsuranceregulationinSouthCarolinaanditshistoricalantecedents.Wethenexaminethestructureofthemarketoverthelastdecade,beforeandafterreform.Thisisfollowedbyahistoricalanalysisofmarketconductandperformancethatlooksatseveraloutcomemeasures,includingprices,profits,availability,andclaimcosts.Ouranalysisincludesaninitialreviewofcostdriversthatrevealssomeinterestingpatternsthatwarrantfurtherinvestigation.WeconcludebydistillingtheprincipalinsightsfromSouthCarolina’sexperience.B.AutoInsuranceRegulationinSouthCarolinaLikemostotherstates,SouthCarolinautilizedapriorapprovalregulatorysystemforautoinsuranceaftertheenactmentoftheMcCarran-FergusonActin1945.Thestates’impositionofuniform“bureaurates”fortheprincipalproperty-casualtylinesinthepostwaryearsiswelldocumented.Theconstraintsonpricecompetitiongraduallyerodedovertimeasinsurersgainedincreasingflexibilitytodeviatefromuniformprices.Somestateseventuallyremovedpriorapprovalrequirementsforautoinsuranceratestoallowmarketforcestooperatemorefreely.Otherstates,includingSouthCarolina,retainedpriorapprovalrequirementsandtightenedpricelimitswhencostsescalated.InSouthCarolina,insurerswerenotrequiredtoadheretomandatorybureaurates,butwererequiredtoindividuallyfileratesforpriorapproval.In1975,legislationtookeffectinSouthCarolinathatcomprisedanumberofregulatoryprovisionsthatwerepopularinthemoreactiviststates.Theseprovisionsincluded:Compulsoryliabilityinsurance;Mandatoryservicerequirementsforautoinsurers;EstablishmentoftheReinsuranceFacility;Implementationofamandatory,uniformmeritratingplan;andAlimitednumberofdesignatedagentswereallowedtosellinsurancedirectlythroughtheFacility.However,theseregulatoryprovisionsprovedtobeproblematicintheyearsahead.Subsequentlegislativeandregulatorytinkeringmadesomeimprovementsbutfailedtofullysolvetheproblems.Thisledtothecomprehensiverestructuringin1999(basedonlegislationenactedin1997).BelowwereviewthemostimportantelementsofSouthCarolina’sregulatorysystemandhowtheyweremodifiedincomparisonwithotherjurisdictions.Figure1providesahistoricaltimelineofkeydevelopmentsinSouthCarolinaautoinsuranceregulation.1.RegulationofPriceLevelsSouthCarolinarequiredthepriorapprovalofallprivatepassengerautoinsuranceratesuntil1999.Atfirstglance,thepre-1999SouthCarolinasystemmightappearsimilartothatofotherpriorapprovalstates(seeBox1).TheSouthCarolinalawcontainedthestandardprohibitionsagainstexcessive,inadequateandunfairrates.Insurersalsowereprohibitedfromemployingsocial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