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548-2022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5T 2548-2022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5T 2548-2022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5T 2548-2022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5T 2548-2022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ICS65.020.20CCSB0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2548—20221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acilitycultivationof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acilitycultivationofgrasslandmushroomMengbaiyinNo.12022-04-252022-05-25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佳、庞杰、菅志强、郭志英。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范围1本文件适用于牛羊圈、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工厂化专用菇房等草原蘑菇“蒙白音1号”设施栽培。(GB/T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蒙白音1号MengbaiyinNo.1AgaricusbernardiiQuél(Agaricales),(AgaricaceaeAgaricus菌种spawn()()。播种spawning将菌种通过穴播、层播、混播种植在培养基质上的过程。3.3.1穴播holespawning将菌种块种植在培养基质洞穴内。3.3.2层播layerspawning将菌种在分层种植在培养基质内部的播种方式。3.3.3混播mixedspawning将菌种与培养基质均匀混合的播种方式。基质(基物)substrate食用菌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发菌spawnruning菌丝体在培养基质内生长、扩散的过程,又称“走菌”。发菌spawnruning菌丝体在培养基质内生长、扩散的过程,又称“走菌”。覆土casingsoil将普通土粒或粗糠稀泥混合为材料,覆盖在已经长满菌丝体培养料的表面。出菇fruiting子实体逐渐长大并长出覆盖物的过程。4菌种选择生产企业或菌种供应中心,生产条件和技术力量应符合NY/T1731和NY/T2375标准,菌种的质量应符合NY/T1742规定。5栽培设施及方式栽培设施选择交通运输便利、地势较高的牛羊圈、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专用菇房,(净化设施环境卫生,清理掉出菇设施周边的杂草和垃圾,彻底清除菇棚内外病虫源)环境条件符合NY/T5010规定;有充足的洁净水源,水质量符合GB/T5749和GB/T14848规定标准。根据栽培设施的规模,多层出菇架式栽培、单层架式或地表菇床栽培。多层出菇架式的金属架,架高2m~3.6m,架宽1m~1.2m,设3~6层,层间距0.6m,每个出菇架间距0.6m~0.7m;单层金属出菇架架高0.5m~1m,架宽1m~1.2m,每个出菇架间距0.6m~0.7m;地表菇床出菇的,向地下挖10cm~20cm或地面直接建25cm~30cm、宽1m~1.2m。长度根据栽培设施跨度灵活确定。在温度能够调控的设施内,可周年栽培出菇。6栽培基质以牛羊粪和无污染、无霉变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杀灭基质内病虫的粪草料,培养基质要符合NY/T5099和NY/T2375规定。栽培1m2需要50kg干粪草料基质,应选用以下配方:)20kg5kg22kg2.5kg10g400g;20kg4.5kg3kg22kg100g灰400g;12kg13kg2.5kg22kg100g300g;33kg8kg6kg2.5kg100g400g;)35kg7kg3kg4.5kg、100g400g。备耕30cm)NY/T5099秸秆放在1%~2%的白灰水内浸泡一昼夜进行预湿;将细干粪边喷水边堆成宽1.5m,高1m的长方形粪堆,控制其含水量60%(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在硬化发酵场,将预湿好的基质,一层秸秆(约30cm)一层粪(约20cm)逐层向上堆积,堆到高1.5m左右,辅料按“下层不加,中层少(1/3)、上层多(2/3)”的原则撒铺于各秸秆层,可酌情补充水分。料堆顶部做成龟背形,并用粪覆盖,增加上层压力,雨天盖薄膜防雨,雨后及时揭膜。发酵堆内温度升至65℃5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加足水分,在发酵堆上间隔0.8m~1.0m打透气孔。堆内温度再次升至65℃4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适当补充水分。堆内温度再次升至65℃3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适当补充水分。第三次翻堆后,堆内料温升至58℃~62℃,3天后翻堆待用。培养料按照粪草比例同时预湿后,用抛料机将秸秆和粪抛到第一隧道,待基质温度升到65℃时,5天进行翻料,同时调节水分在72%左右、pH值调至7.5~8.0,转移到第二隧道,待温度升至65℃时5天后,转到第三隧道继续发酵,堆内料温升至58℃~62℃3天后,降温待用。7栽培菌种准备每平米需要栽培种1kg。质量符合NY/T1742规定。设施内消毒播种前2天,设施内用恶霉灵或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地面、墙面、空间、出菇架和使用播种前2天,设施内用恶霉灵或甲基硫菌灵、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地面、墙面、空间、出菇架和使用工具全面彻底消灭病毒杂菌和虫卵。选用的消毒杀虫药要符合NY/T393和GB/T8321(所有部分)使用准则。播种发酵好的培养基质温度降至30℃以下,及时播种。多层架式栽培采用混合播种方式。单层架式或地表菇床栽培采用混合播种、层播或穴播方式。培养料厚度25cm~30cm。发菌(菌丝体培养)7518℃~2216d~18体长满2/38覆土出菇管理覆土准备3d~5dNY/T393和GB/T8321()(5657.5~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