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总结
第三章:烯烃
一、烯烃的化学性质:
1、亲电加成反应:催化加氢(Ni/H2)加成Br2(Br2/H2O,鉴别):卤代烃制备加成卤化氢(马氏规则):卤代烃制备加成水(酸性条件、马氏规则):制备醇
第二章:烷烃:沸点比较;卤代反应式所有类型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学总结第三章:烯烃一、烯烃的化学性质:1、亲电加1加成HBr(过氧化物效应):卤代烃制备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Ag/O2;250℃--合成环氧乙烷)KMnO4氧化(生成羧酸或/和酮--推断结构);O3氧化(生成醛酮—推断结构)3、α—氢反应:卤代(500℃):制备卤代烃二、烯烃的来源与制备
1、石油裂化气:C4及C4以下烃
加成HBr(过氧化物效应):卤代烃制备2、氧化反应:催化2第四章:二烯烃和炔烃
一、二烯的化学性质
1、1,4-加成和1,2-加成(两种产物);2、双烯合成(共轭二烯与顺酐反应,生成沉淀:
鉴别双烯
二、炔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催化加氢(lindlar催化剂—Pd-BaSO4/喹啉,加氢到烯烃)
加成水(硫酸—硫酸汞催化剂:生成醛酮,马氏加成)第四章:二烯烃和炔烃一、二烯的化学性质1、1,4-加成和32、金属炔化物的生成:Ag(NH3)2NO3和Cu(NH3)2Cl,分别生成白色沉淀和红色沉淀
Ag(NH3)2NO3在鉴别醛时也用到,AgNO3—醇在卤代烃的鉴别中应用(三类卤代烃生成AgCl沉淀的速度不同);Ag(NH3)2NO3氧化醛,生成羧酸和银镜(用于鉴别)
第五章环烷烃1、三元环加成卤化氢的加成规则2、金属炔化物的生成:Ag(NH3)2NO3和Cu(NH34第七章:芳烃
一、化学性质:
1、取代:
卤代、硝化(胺的制备)、磺化(利用磺酸基占位、制备酚)、付氏反应(烷基化和酰基化;酰基化反应后生成芳香酮,可被Zn—Hg/HCl还原)2、芳烃侧链的反应:α—氢卤代、α—氢氧化三、定位基及定位规则
第七章:芳烃一、化学性质:1、取代:卤代、硝化(胺的制5第九章:卤代烃
一、化学性质
1、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
NaOH-H2O(合成醇);RONa-ROH(合成醚;NaCN(有机合成增长碳链,合成羧酸、胺);NH3(NH2R)(合成胺);AgNO3-醇溶液(鉴别)2、消除反应:NaOH--醇(生成烯烃,查衣采夫规则;通过烯烃的结构推断卤代烃的结构)
3、与金属镁反应(Grignard试剂生成)
Grignard试剂的应用:重要
第九章:卤代烃一、化学性质1、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N6第十章:醇酚醚
醇
一、命名
二、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
三、化学性质:
1、酸碱性(Na反应,放出气体;与浓硫酸反应:可用于鉴别)
2、与HX反应生成卤代烃(HCl-ZnCl2;HBr-H2SO4。用HCl-ZnCl2鉴别伯、仲、叔醇)
第十章:醇酚醚醇一、命名二、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沸点73、酸性条件下脱水(查衣采夫规则)
4、氧化或脱氢:仲醇氧化成酮,伯醇氧化为醛和酸(应用:鉴别或制备醛、酮、酸)Cu或Ag催化高温脱氢(应用:制备醛酮)
四、制备:
1)烯烃加成水(直接加水)
2)
卤代烃碱性水解;3、酸性条件下脱水(查衣采夫规则)4、氧化或脱氢:Cu或A83)Grignard试剂与环氧乙烷作用(伯醇合成);4)Grignard试剂与醛酮反应(伯、仲、叔醇都可以合成)
酚
一、化学性质
1、酸性:与NaOH反应(不与NaHCO3反应)取代酚的酸性变化规律(推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的影响)3)Grignard试剂与环氧乙烷作用4)Grignard试92、形成酯和醚:酚与酰氯(酸酐)反应形成酯;酚钠与卤代烃反应形成醚3、FeCl3显色反应4、芳环取代: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于鉴定)二、酚的制备1、苯磺酸钠碱熔法
2、形成酯和醚:酚与酰氯(酸酐)反应形成酯;3、FeCl310醚一、命名:
复杂醚,以烃为母体,烃氧基为取代基
二、化学性质1、形成钅盐羊2、醚键断裂:与HI作用注意:芳环与其它烃基形成的醚,与HI作用时形成酚和碘代烃
3、环氧乙烷的性质1)加成水、加成醇和酚;醚一、命名:二、化学性质1、形成钅盐羊2、醚键断裂:112)加成氨(胺),3)加成Grignard试剂(制备多2个碳原子的伯醇三、制备:1、伯卤代烃与醇钠(酚钠)反应
2、伯醇分子间脱水/H+
2)加成氨(胺),3)加成Grignard试剂三、制备:112第十一章醛酮一、命名:
芳香族(脂环族)醛酮:以脂肪族为母体
二、化学性质:1、亲核加成1)加成HCN(OH-催化,制备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2)加成NaHSO3用饱和加成NaHSO3鉴别、分离醛酮
并非所有醛酮都能反应)第十一章醛酮一、命名:二、化学性质:1、亲核加成1)133)加成醇(干燥HCl,保护羰基);4)加成Grignard试剂
制备所有醇的方法:伯醇、仲醇、叔醇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用于鉴别)
2、α—氢反应1)羟醛缩合(具有α—氢的醛,稀碱催化,生成β-羟基醛或α,β-不饱和醛)注意:碳链的连接方式:α—C与羰基碳3)加成醇(干燥HCl,保护羰基);4)加成Grignar14交叉羟醛缩合:一种具有α—氢的醛而另一种没有α—氢的醛之间可以进行羟醛缩合
2)α—氢卤代甲基醛酮(CH3CO—R)与I2-NaOH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用于鉴别;特别注意部分醇也可以反应)交叉羟醛缩合:一种具有α—氢的醛而另一种2)α—氢卤代甲153、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Ag(NH3)2NO3氧化醛,生成羧酸和银镜(用于鉴别);Cu2+—OH-(生成红色沉淀(用于鉴别)
2)还原:Ni/H2;NaBH4(LiAlH4);Zn-HCl;3)歧化反应:没有α—氢的醛自身的氧化还原3、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Ag(NH3)2NO3氧化醛,16交叉的歧化反应:两种没有α—氢的醛,其中一种是甲醛,则必定是甲醛被氧化,其它的醛被还原三、制备:1、醇氧化或脱氢2、芳烃酰基化3、炔烃加成水交叉的歧化反应:三、制备:1、醇氧化或脱氢2、芳烃酰基化3、17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一、命名二、物理性质:分子间2个氢键,沸点高三、化学性质1、酸性:可以与NaOH和NaHCO3反应;酸性比较:(取代羧酸的酸性变化:吸电子基和推电子基的影响)2、生成羧酸衍生物:4类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一、命名二、物理性质:分183、α—氢卤代:Cl2/P4、脱羧反应:β-二羧酸的脱羧反应(包括β-羰基羧酸的脱羧反应)5、甲酸:银镜反应;草酸:被KMnO4氧化(KMnO4退色)四、制备:1、醇氧化;3、α—氢卤代:Cl2/P4、脱羧反应:β-二羧酸的192、卤代烃与氰化钠作用后的产物水解3、Grignard试剂与CO2作用羧酸衍生物一、羧酸衍生物命名:
酰胺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烷基时的命名
二、化学性质:1、酰氯与酸酐:醇解、胺解,制备酯和酰胺
2、酯:酯交换反应;2、卤代烃与氰化钠作用后的产物水解3、Grignard试剂203、酰胺:Hofmann降级生成胺(NaOCl-NaOH溶液;NaOBr-NaOH溶液)一、命名
注意:N原子上有取代基的芳胺的命名第十三章:胺三、化学性质
1、弱碱性:
与HCl反应形成盐,盐可以与NaOH反应,胺被重新游离出来(鉴别和分离)
3、酰胺:Hofmann降级生成胺一、命名注意:N原子上21胺的碱性的变化规律(推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影响)
季铵碱>二甲胺>甲胺>NH3>对甲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4-二硝基苯胺2、烷基化:
卤代烃的胺解应用:伯胺、仲胺、叔胺和季铵盐的制备3、酰基化:
伯胺(仲胺)与酰氯、酸酐的作用,生成酰胺
胺的碱性的变化规律季铵碱>二甲胺>甲胺>NH3>对甲基苯胺2224、与亚硝酸的反应:鉴别
脂肪族:伯、仲、叔胺反应不同
现象: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物质叔胺:均匀溶液
芳香族:伯胺:均匀溶液,仲胺:生成黄色物质,叔胺:绿色固体
4、与亚硝酸的反应:鉴别脂肪族:伯、仲、叔胺反应不同现象235、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1)Br2/H2O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鉴别苯胺)
2)乙酰化:
涉及到苯胺(芳胺)的反应大多需要乙酰化,来保护氨基,同时减弱氨基对苯环的活化作用。
6、季铵碱的Hofmann消除:
生成烯烃和叔胺。
5、芳环上的取代反应1)Br2/H2O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四、胺的制备:
1、卤代烃与氨(胺)反应;
2、硝基化合物还原(Fe-HCl);
3、酰胺的Hofmann降级:NaOCl-NaOH(NaOBr-NaOH)制备伯胺
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
一、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四、胺的制备:1、卤代烃与氨(胺)反应;2、硝基化合物还25有机化学总结
第三章:烯烃
一、烯烃的化学性质:
1、亲电加成反应:催化加氢(Ni/H2)加成Br2(Br2/H2O,鉴别):卤代烃制备加成卤化氢(马氏规则):卤代烃制备加成水(酸性条件、马氏规则):制备醇
第二章:烷烃:沸点比较;卤代反应式所有类型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学总结第三章:烯烃一、烯烃的化学性质:1、亲电加26加成HBr(过氧化物效应):卤代烃制备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Ag/O2;250℃--合成环氧乙烷)KMnO4氧化(生成羧酸或/和酮--推断结构);O3氧化(生成醛酮—推断结构)3、α—氢反应:卤代(500℃):制备卤代烃二、烯烃的来源与制备
1、石油裂化气:C4及C4以下烃
加成HBr(过氧化物效应):卤代烃制备2、氧化反应:催化27第四章:二烯烃和炔烃
一、二烯的化学性质
1、1,4-加成和1,2-加成(两种产物);2、双烯合成(共轭二烯与顺酐反应,生成沉淀:
鉴别双烯
二、炔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催化加氢(lindlar催化剂—Pd-BaSO4/喹啉,加氢到烯烃)
加成水(硫酸—硫酸汞催化剂:生成醛酮,马氏加成)第四章:二烯烃和炔烃一、二烯的化学性质1、1,4-加成和282、金属炔化物的生成:Ag(NH3)2NO3和Cu(NH3)2Cl,分别生成白色沉淀和红色沉淀
Ag(NH3)2NO3在鉴别醛时也用到,AgNO3—醇在卤代烃的鉴别中应用(三类卤代烃生成AgCl沉淀的速度不同);Ag(NH3)2NO3氧化醛,生成羧酸和银镜(用于鉴别)
第五章环烷烃1、三元环加成卤化氢的加成规则2、金属炔化物的生成:Ag(NH3)2NO3和Cu(NH329第七章:芳烃
一、化学性质:
1、取代:
卤代、硝化(胺的制备)、磺化(利用磺酸基占位、制备酚)、付氏反应(烷基化和酰基化;酰基化反应后生成芳香酮,可被Zn—Hg/HCl还原)2、芳烃侧链的反应:α—氢卤代、α—氢氧化三、定位基及定位规则
第七章:芳烃一、化学性质:1、取代:卤代、硝化(胺的制30第九章:卤代烃
一、化学性质
1、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
NaOH-H2O(合成醇);RONa-ROH(合成醚;NaCN(有机合成增长碳链,合成羧酸、胺);NH3(NH2R)(合成胺);AgNO3-醇溶液(鉴别)2、消除反应:NaOH--醇(生成烯烃,查衣采夫规则;通过烯烃的结构推断卤代烃的结构)
3、与金属镁反应(Grignard试剂生成)
Grignard试剂的应用:重要
第九章:卤代烃一、化学性质1、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N31第十章:醇酚醚
醇
一、命名
二、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
三、化学性质:
1、酸碱性(Na反应,放出气体;与浓硫酸反应:可用于鉴别)
2、与HX反应生成卤代烃(HCl-ZnCl2;HBr-H2SO4。用HCl-ZnCl2鉴别伯、仲、叔醇)
第十章:醇酚醚醇一、命名二、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沸点323、酸性条件下脱水(查衣采夫规则)
4、氧化或脱氢:仲醇氧化成酮,伯醇氧化为醛和酸(应用:鉴别或制备醛、酮、酸)Cu或Ag催化高温脱氢(应用:制备醛酮)
四、制备:
1)烯烃加成水(直接加水)
2)
卤代烃碱性水解;3、酸性条件下脱水(查衣采夫规则)4、氧化或脱氢:Cu或A333)Grignard试剂与环氧乙烷作用(伯醇合成);4)Grignard试剂与醛酮反应(伯、仲、叔醇都可以合成)
酚
一、化学性质
1、酸性:与NaOH反应(不与NaHCO3反应)取代酚的酸性变化规律(推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的影响)3)Grignard试剂与环氧乙烷作用4)Grignard试342、形成酯和醚:酚与酰氯(酸酐)反应形成酯;酚钠与卤代烃反应形成醚3、FeCl3显色反应4、芳环取代: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于鉴定)二、酚的制备1、苯磺酸钠碱熔法
2、形成酯和醚:酚与酰氯(酸酐)反应形成酯;3、FeCl335醚一、命名:
复杂醚,以烃为母体,烃氧基为取代基
二、化学性质1、形成钅盐羊2、醚键断裂:与HI作用注意:芳环与其它烃基形成的醚,与HI作用时形成酚和碘代烃
3、环氧乙烷的性质1)加成水、加成醇和酚;醚一、命名:二、化学性质1、形成钅盐羊2、醚键断裂:362)加成氨(胺),3)加成Grignard试剂(制备多2个碳原子的伯醇三、制备:1、伯卤代烃与醇钠(酚钠)反应
2、伯醇分子间脱水/H+
2)加成氨(胺),3)加成Grignard试剂三、制备:137第十一章醛酮一、命名:
芳香族(脂环族)醛酮:以脂肪族为母体
二、化学性质:1、亲核加成1)加成HCN(OH-催化,制备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2)加成NaHSO3用饱和加成NaHSO3鉴别、分离醛酮
并非所有醛酮都能反应)第十一章醛酮一、命名:二、化学性质:1、亲核加成1)383)加成醇(干燥HCl,保护羰基);4)加成Grignard试剂
制备所有醇的方法:伯醇、仲醇、叔醇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用于鉴别)
2、α—氢反应1)羟醛缩合(具有α—氢的醛,稀碱催化,生成β-羟基醛或α,β-不饱和醛)注意:碳链的连接方式:α—C与羰基碳3)加成醇(干燥HCl,保护羰基);4)加成Grignar39交叉羟醛缩合:一种具有α—氢的醛而另一种没有α—氢的醛之间可以进行羟醛缩合
2)α—氢卤代甲基醛酮(CH3CO—R)与I2-NaOH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用于鉴别;特别注意部分醇也可以反应)交叉羟醛缩合:一种具有α—氢的醛而另一种2)α—氢卤代甲403、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Ag(NH3)2NO3氧化醛,生成羧酸和银镜(用于鉴别);Cu2+—OH-(生成红色沉淀(用于鉴别)
2)还原:Ni/H2;NaBH4(LiAlH4);Zn-HCl;3)歧化反应:没有α—氢的醛自身的氧化还原3、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Ag(NH3)2NO3氧化醛,41交叉的歧化反应:两种没有α—氢的醛,其中一种是甲醛,则必定是甲醛被氧化,其它的醛被还原三、制备:1、醇氧化或脱氢2、芳烃酰基化3、炔烃加成水交叉的歧化反应:三、制备:1、醇氧化或脱氢2、芳烃酰基化3、42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一、命名二、物理性质:分子间2个氢键,沸点高三、化学性质1、酸性:可以与NaOH和NaHCO3反应;酸性比较:(取代羧酸的酸性变化:吸电子基和推电子基的影响)2、生成羧酸衍生物:4类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一、命名二、物理性质:分433、α—氢卤代:Cl2/P4、脱羧反应:β-二羧酸的脱羧反应(包括β-羰基羧酸的脱羧反应)5、甲酸:银镜反应;草酸:被KMnO4氧化(KMnO4退色)四、制备:1、醇氧化;3、α—氢卤代:Cl2/P4、脱羧反应:β-二羧酸的442、卤代烃与氰化钠作用后的产物水解3、Grignard试剂与CO2作用羧酸衍生物一、羧酸衍生物命名:
酰胺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烷基时的命名
二、化学性质:1、酰氯与酸酐:醇解、胺解,制备酯和酰胺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原草原生态补偿金分配与使用考核试卷
- 林业防火机械装备与应用考核试卷
- 探秘六年级模板
- 四年级学生成长解析
- 南京中医药大学《JAVA面向对象编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俄罗斯历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5月练习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25届4月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冲刺试卷含解析
- 洛阳理工学院《生物材料研究的基础、前沿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及评述-国际贸易
- 小学奥数:乘法原理之染色法.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 西藏林芝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入团志愿书样本(空白)
- 老年人烫伤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课件
- 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展望课件
- 国家文化安全
- 我的家乡临海课品课件
- 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