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单篇精读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作品今存《临川集》。
关于作者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为改变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发动了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大规模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背景链接——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背景链接——王安石变法但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疏通文意: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g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蒙教:承蒙您赐教(指来信)。游处:同游共处,交往。所操之术:所持的政治主张。操,持。术,方法,主张。强聒:硬在耳边啰嗦,强作解说。聒:语声嘈杂。不蒙见察:不能被你理解。略上报:简单的回信。辩:通“辩”,分辩,辩白。
疏通文意:第一段
重(chó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jì)君实或见恕也。
重念:又考虑到,又念及到。视遇厚:看重,重视,视遇:看待。反覆:指书信往返。卤莽:简慢草率
具道所以: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冀:希望见恕:原谅我。疏通文意: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盖:发语词,表推测。尤:尤其,特别。名实:名和实(是否相符)。明:明确。天下之理得矣: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见教:指教我侵官:变法中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生事: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征利: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致:招致。怨谤:怨恨非议。疏通文意:第二段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pì)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以谓:以为,认为。受命:接受命令。人主:君主。议法度:议定法令制度。修:修正,修订。授:交付,交给。有司:有关部分,专责官吏。不为:不是,不算。举:实行。辟邪说:批驳不正确的言论。辟,批驳,驳斥,排除。
难壬人:排斥巧辩的佞臣。难,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献媚的人。怨诽:怨恨非议。固:本来。疏通文意: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习:习惯。苟且:暂且,得过且过。不恤:不忧虑,不顾念。同俗自媚:符合世俗,献媚讨好。量:计量,考虑。何为:为什么,怎么会汹汹然:形容声势浩大或凶猛。盘庚之迁:商王盘庚迁都到殷。胥怨:相怨。。
非特:不仅仅。疏通文意:第三、四段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度:计划。度义:考虑(到事情)适宜。是:意动,认为正确。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膏泽斯民:施恩惠给人民。不事事:不做事,无所作为。守前所为:守着以前的成法、作为。知:领教,认可。
不任:不胜,承受不起。区区:小,自称的谦辞。文言知识点梳理词类活用取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名作动,办,做名作动,施加恩惠形作动,好事
①终必不蒙见察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⑤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⑥风吹草低见牛羊
⑦移船相近邀相见
⑧总不许见哭声
⑨儿童相见不相识
介词,相当于“被”代词,相当于“我”动词,看到动词,拜见召见通“现”,出现动词,见面听见遇见见一词多义修一词多义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
④好修容仪
修正,修订修建身高修饰,装饰固①则固前知其如此也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③固国不以山谿之险④少年固强之本来,副词顽固,形容词巩固,动词坚持,一定为①不为侵官
②为天下理财
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④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⑤未能助上大有为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何辞为
动词,算作,算是介词,替,给动词,当作介词,因为名词,作为介词,跟,同
和“所”连用,表被动句末语气助词,表反问文言句式(1)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2)
终必不蒙见察(“见”表被动)(3)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应为“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
以谓受命于人主
(应为“以谓于人主受命”)(4)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何”作“为”的宾语,应为“为何”)(5)
至于怨诽之多(“多”作“怨诽”的定语,应为“至于多怨诽”)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文化常识积累1.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2.古代常用谦称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辞。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辞。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1、“报……书”、《报任安书》(司马迁)2、“与……书”、如:《与朱元思书》(吴均)3、“上……书”、《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4、“答……书”等等,《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本文是书信体文章的典范之作文体解说:行文思路一.写信原因和目的二.批驳保守派指摘三.表明改革坚定态度驳“侵官”驳“生事”驳“征利”驳“拒谏”驳“致怨”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驳论典范答司马谏议书四.书信常规自谦结尾举“盘庚迁都”
论证过程(书信体驳论文)
名实不符儒家的观点要名实相符,论题的观点就被驳倒了。以致天下怨谤也
针锋相对,态度坚决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进而说明自己的变法是正确的。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观点,揭露出朝中保守派无所作为、腐朽没落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所动的决心。总结全文——文本特色(1)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作为书信体议论文,本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本文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的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酬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堪称古代驳论文的典范。(2)有的放矢,反驳有力。本文逐一反驳司马光的指责,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表明了作者推行新法的决心。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用了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外,其余部分紧紧扣住五大弊端进行驳斥。此外,其反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文中有“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这样的直接反驳;有“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宫”这样的举出根据的反驳;还有“盘庚之迁”这样的举出史实的反驳。这些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古代驳论文之典范(3)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
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这样的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同时,本文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如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坚持改革的决心。古代驳论文之典范论证语言(4)严谨的论证思路作者首先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接着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然后结合变法的原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怨诽”的来历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最后以客套语做结尾,与书信开头体现的君子以“义”争形成有力的呼应。论证思路
理解性默写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王安石以“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然后分别对保守派的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揭示出保守势力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实质,为下文皇帝的“欲变此”和自己的“助上抗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8.在《答司马谏议书》的结尾,“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在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9.《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举盘庚迁都之例驳论时,“
,
两句,论述了从黎民百姓到士大夫都是反对的声音。10.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的句子是:
,
、
。
1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
,
”两句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1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所不能领教的碌碌无为、墨守陈规思想是,“
,
”两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重点句子翻译1.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译: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又(再三)考虑君实对待(看待)我很好,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或原因),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译:
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4.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定金解约协议
- 服装设计合同范本
- 紧急救援体系考核试卷
- 租赁经营的个人信息保护和人权问题考核试卷
- 木地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考核试卷
- 电容器在音频电路中的运用考核试卷
- 窄轨机车车辆设计与制造中的绿色环保考核试卷
- 糖果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海上深海探险基地考核试卷
- 聚苯并咪唑纤维耐化学性考核试卷
- 浙江超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零碳智能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 露营地评定标准
- 儿童滑膜炎护理查房
- 水闸安全鉴定综合报告
- 2024年蚂蚁云客服支付宝云客服工作证客户工作证培训试题及答案
- 酒店水单模板
- 作业指导书露天矿山作业指导书
- 部编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
- 社会单位1234+N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评定标准
- 熔射(热喷涂工艺)
-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