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假日旅馆建筑预案设计_第1页
乡村假日旅馆建筑预案设计_第2页
乡村假日旅馆建筑预案设计_第3页
乡村假日旅馆建筑预案设计_第4页
乡村假日旅馆建筑预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47第一章绪论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歌德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各种旅游计划和活动中去,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现代人的生活时尚。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显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旅游建筑作为旅游业发展中不可缺的一环,不仅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旅游建筑的建设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黑森林度假公寓另一方面,乡村假日旅馆不再是单纯提供食宿功能的骚站,而是要让游客产生一种场所感和归属感,为游客创造一种全方位的丰富体验(如图1.1)。能否表达地域特色决定着乡村假日旅馆对游客有多少吸引力,也是旅馆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乡村假日旅馆的设计中与本土地域性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地域性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乡村假日旅馆发展的重要因素。1.1黑森林度假公寓1.1.2研究意义①经济意义旅馆不仅是一个建筑,而且也是一种企业。它除了要求有其建筑艺术属性的一面,还应有其生产性的一面,两方面都不能忽视,应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学领域,我们常常过多的强调其学术性、艺术性,而忽略了旅馆还本身是一种商业模式,是一种商品,不仅仅是他一种建筑艺术,也不是是超脱于社会世俗经济而存在的。在评价一座旅馆时,不仅要看其建筑的艺术和功能,而且还要看其经济性的一面,即是否合理的投资、具有良好的经营以及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我国尚处于发展经济的阶段,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展我国经济积累资金,就不能不注意经济效益。旅馆建筑首要是满足景区游客的住宿要求和实现经济效益。乡村假日旅馆经济利益与地域性之间既存在着矛盾,又能够相辅相成。能够将地域性与乡村假日旅馆有机结合,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②文化意义1.2莫加卡旅馆文化在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是人类进程中精神和物质的产物的结晶,具有历史和地域的特征。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在建筑领域来说,作为地域文化结晶和凝聚的地域性建筑或空间,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它所营造的空间及场所,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要求,更体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如图1.2莫加卡旅馆)。1.2莫加卡旅馆旅馆建筑的文化价值主要反映在建筑与生活方式、与人类心灵的关系、与文化整体的关系三个方面。它们分别决定着旅馆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可能性和深刻性。从本质上讲,现代旅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直接产物,兼有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结晶的双重社会价值,当然,旅馆的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互相不可分隔,没有物质价值就无所谓文化价值。如果旅馆建筑作品在使用功能、经济效益、技术处理方面都不能达到要求,就成为了一件摆设,失去了艺术评价的前提条件。③环境意义1.3三亚希尔顿度假酒店任何建筑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反之,随着人类生产力日益发达,建筑作为一项重大的营造活动,其建造、使用、维护及消亡过程都对生态环境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力。因此,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朴素思想,力求使建筑能够与环境取得有机的联系。能否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意义重大,尊重旅馆建筑所在地区的地域性就是对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图1.3),也是一种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3三亚希尔顿度假酒店④社会意义旅馆建筑还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建筑艺术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更使它对于人类文化内涵的表现具有充分的可能性。首先,旅馆一经建成,就通过它的外形、体量向人们传递着一定时代和地区文化的信息。其次,旅馆,特别是大型旅馆和旅馆综合体,具有远超于其它一些建筑类型的组织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人们从对于这个组织本身的领悟中就可以达到一种组织简单的建筑不具备的心理效应。旅游建筑作为整合多种旅游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地域性的文化符号特征日益突出;从文化资源再与利用的角度来看,旅游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既是其提高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主要手段,也是对当代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更新、扬弃与融合的重要途径。1.2主要研究内容1.2.1研究目的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注重于对“地域性建筑”和“乡土建筑”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也有不少体现地域特色的旅馆建筑陆续涌现,但目前国内关于乡村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的地域性专项研究相对较少,绝大多数有关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的论述,多侧重于研究乡村假日旅馆的功能性研究或局限于介绍建筑设计作品及设计过程,针对当代乡村假日旅馆地域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实例分析为基础,提供对乡村假日旅馆的地域性特征全面客观的认识,对乡村乡村假日旅馆的地域化表达手法和设计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我国乡村假日旅馆的设计实践中表达地域性特征提供相关策略和有价值的参考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此外,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展地域性建筑理论的领域,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1.2.2研究对象及范围①乡村假日旅馆定义本文将乡村假日旅馆定义为:根据所在地方的特色提供客房、餐厅、娱乐设施等设备和服务,供人们度假休闲的旅馆等休闲性旅游建筑。乡村假日旅馆与其它建筑类型相比,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当前的乡村假日旅馆已不仅仅特指风景名胜区以接待游客为目的的观光型旅馆,还包括近年来兴起的度假型旅馆以及其他一些广义上的乡村假日旅馆。②地域性地域性的概念最早来自人文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学科特征,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石和出发点。就目前来说,地域性运用在建筑创作领域内主要是以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协调论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它反映到地域性建筑和空间创作上,就是人地共生的理念。简单来说,自然性、文化性与适应性都是地域性。③研究范围本文的研究范围,时间上主要以1990年代末到2009年的10年为主,对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乡村假日旅馆也有涉及。地理范围上本文主要选择了北京、杭州、苏州、三亚、深圳、四川及云南等省市。1.3研究方法1.3.1文献资料与实例综合研究本文在整个研究过程以理论研究指导实证研究,以实证研究推动理论研究的原则。在理论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乡村假日旅馆研究文献查询,结合地域性建筑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乡村假日旅馆地域性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实证方面,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乡村假日旅馆的设计实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归纳出具体设计实践中表达地域性的基本策略。1.3.2比较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有目的的比较对象:乡村假日旅馆与普通旅游的比较、不同类型乡村假日旅馆的比较、地域性设计策略的比较。比较的研究方法时时处处体现在本论文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使问题与不足更加明了,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同时也为更新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1.3.3多角度的研究乡村假日旅馆的地域性研究牵扯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技术经济、开发策略等各个方面,所以本文始终从多方面的角度来探讨设计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分类比较法和逻辑上的演绎和推理,力求以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透彻的探讨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乡村假日旅馆发展特征实践中失败主要是由于不知道原因发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两种企望——对知识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歌德2.1旅馆建筑发展趋势2.1.1旅馆建筑类型丰富①按用途和使用目的可为分:1)商务型:它主要以接待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为主,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2)度假型:它以接待休假的客人为主,多兴建在海滨、温泉、风景区附近。3)长住型:为租居者提供较长时间的食宿服务。4)会议型:它是以接待会议旅客为主的,除食宿娱乐外还为会议代表提供接送站、会议资料打印、录像摄像、旅游等服务。要求有较为完善的会议服务设施(大小会议室、同声传译设备、投影仪等)和功能齐全的娱乐设施。5)观光型:主要为观光旅游者服务,多建造在旅游点。6)汽车旅馆:多建在公路干线附近,供自己驾驶汽车的旅客住宿之用,主要设施为客房和餐厅。②按消费档次和客源对象可分为:经济型旅馆:2)酒店式公寓:3)青年旅馆:4)家庭旅馆:2.1.2旅馆建筑设计多元化倾向①古典主义如北京励骏酒店(图2.1。2008年,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外观带有浓郁的南欧装饰风格,结构上充满了新古典主义意向,酒店中的8个餐厅和酒吧设计迥异,精致典雅的法国庭院式园林与米黄色的外墙浑然一体。在欧洲各地刻意搜罗的十六至十九世纪珍贵的家具及内饰充斥于酒店的每个角落,极具丰富纹理的各式内饰织品编织出令人目眩神驰的色彩。2.1北京励骏酒店②现代主义2.1北京励骏酒店2.2迪尼斯乐园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现代主义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主张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其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简约没有装饰等等,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60年代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而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2.2迪尼斯乐园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③后现代主义2.2迪尼斯乐园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2.2迪尼斯乐园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④地域主义2.3北京香山饭店2.3北京香山饭店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又极富个性。不仅如此,地域主义表达的内涵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以较含蓄的手法来表达地方内在的精神和场所感,有的则是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地方风貌和民俗民情。香山饭店是我国旅馆建筑在地域主义风格上较早、而且影响最深远的尝试(如图2.3)。2.3北京香山饭店2.3北京香山饭店2.3香山饭店2.1.3个性化和特色化2.3香山饭店个性化和特色化,意味着从旅馆建筑风格、大堂等内部公共空间、植物景观、客房室内设计、家具陈设到餐饮、综合服务等一系列环境氛围,能否给客人带来异质化及美的感受,能否表达旅馆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在建筑设计层面,建筑造型、风格、内外空间、景观等要素正是表达乡村假日旅馆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如北京板桥四号客栈就是一家典型的中式家居风格的小型旅馆,由老北京四合院改造而成(如图2.4)。2.4北京板桥四号民居客栈2.4北京板桥四号民居客栈2.2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的地域性因素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地域性建筑丰富多彩的空间形式。任何地域性建筑其创作的基础来源于对当地环境与文化的尊重,其本身的特点是时间、空间、艺术、文化在当地空间形态上的反映。2.2.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对建筑形态的形成有很大的制约和影响。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区域气候多变,在漫长的历史中,各地的人们通过反复实践,以丰富的建筑技术和营造经验来营造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人们首先面对的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它们是影响地域性建筑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①气候2.5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局部气候因素对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形态的多样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对于寒冷地区,建筑多为南北向,建筑入口避开冬季主导风向。而炎热地区则尽量避免西晒,疏导气流形成“穿堂风”。炎热地区建筑布局与寒冷地区建筑相比更为灵活自由。特别是在我国海南一带,由于属热带雨林湿热气候,建筑形式一般都较为开敞以利用通风,并与水面结设计来调节空气湿度(如图2.5)。2.5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局部②地形2.6九寨沟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自然环境中的地形特征,是影响建筑发生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因素。对于单体建筑而言,场地的地形对形式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一个地区明确突出的地形特征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空间认知(如图2.6)。2.6九寨沟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③景观2.7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景观的地域性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景观表现出来的共同特性。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核心强调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地域性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属性之一(如图2.7),对现代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创作手法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景观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和时代,因此,景观设计也就必然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启示,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2.7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2.2.2历史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观念决定了不同的居住形式和空间形态,各地特有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和技术个性,影响着当地建筑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地域性建筑涵盖了当地的社会组织结构、哲学美学、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①历史传统2.8青城山鹤翔山庄在地域文化因素中,社会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的基础因素,它反映出地区社会的整体结构和特征,是影响地区建筑形态的一种基本力量,尤其对于民居聚落的整体形态,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8青城山鹤翔山庄②宗教信仰在前科学时代的漫长历史中,各地的建筑和聚落,从风土景观、选址定位到房屋构件的构造和表现,在各个层面上都受到来自宗教、信仰和神话的强烈影响,它们确定了建筑的精神价值,如青城山鹤翔山庄(如图2.8)。③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信仰与情感而产生的文化。2.2.3技术经济因素建筑是物质的,而技术是产生物质的手段,是建筑中所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所以地域主义强调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地区文化的特色,创造一个有归属感的场所。因而地域主义认为技术是物质生产的手段,而不是提倡技术本身。地域技术是人们在长期与自然磨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往往具有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的特点。这是一种高效低廉的技术方式,可以适应多种建筑形式,同时也是地方建筑各具特色的原因所在。第三章当代中国乡村假日旅馆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建筑与基地应当有着某种经验上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连结!——StevenHoll3.1现代中国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的地域性创作之路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自西方建筑传入中国后,同新材料、新技术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师面临的课题。在20-30年代,对传统的继承就以“中国固有之形式”出现。在新时期,则在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有的建筑师认为应全部扬弃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以突出时代感;有的建筑师则以不同方式表达了继承和和发扬中国优秀建筑传统的意愿,并付诸实践,创造出现代化和民族化、地方化相结合的建筑。3.1.1风格上的探索1970年代以后,新本土(地域)风格首先在较早实施对外旅游、商务开放的城市中出现。3.1上海龙柏饭店桂林榕湖饭店构思着重于不阻碍榕湖原有自然景观,结合地形采用之字型型客房层平面并尽量从湖边后退,再自由展开一、二层公共部分、高低错落成群体状。造型强烈水平感,风格清新自然,虽为国际式风格的平屋顶,仍给人以中国传统重檐屋顶的遐想。3.1上海龙柏饭店上海龙柏饭店(如图3.1)由原有沙逊花园别墅群改建成,是上海市的第一座新建涉外乡村假日旅馆,造型设计抓住英国式的庄园与上海近郊江南农庄的乡土气息,为了与原有建筑取得协调,在建筑的檐部采用了多层次的红色屋面,主楼则贴用浅赭黄色的面砖,以红瓦斜墙与英式别墅形成呼应,新颖别致。整体而言,不仅在1980年代的中国令人耳目一新的,就算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其造型、风格也仍然不落后于时代。相隔一年之后,在我国最先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了我国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最早的尝试——广州白天鹅宾馆(1983年,建筑师:佘峻南、莫伯治等)就是其主楼摒弃了建国初期的“大屋顶”造型,两端收分,外墙以白色饰面,喻意天鹅重羽,以简洁的体量和立面划分方式带来耳目一新的清新风格。3.1.2功能和空间上的探索3.2台山园林酒店自近代西方建筑思想传入中国后,将传统继承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就一直是中国建筑师在创作中的探索主题。在1920-30年代,对传统的继承曾以“中国固有之形式”出现;建国后,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地域建筑创作的高峰期,乡村假日旅馆建筑都功不可没(如图3.2台山园林酒店)。其中尤以197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建筑在地域性上的创作探索成果最为丰富。如1970年代后期建成的桂林芦笛岩旅游接待建筑群(建筑师:尚廓等),吸取广西民居两坡顶、阁楼架空及栏杆出挑等特点,以现代的材料与技术,创作出了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融合、俭朴、清新的新地域风格。3.2台山园林酒店3.2基于环境特征的整体形态创作具有地域性的建筑,从来不可能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脱离,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正是一栋建筑的逻辑基础。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地域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起到首要性的决定作用,然而,具有相似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地区的地域建筑却表现多姿多彩的形式。所以,构成一个地域性建筑的要素是复杂而多样的,一栋建筑的产生往往是在环境条件的限制下,人们进行综合选择后整体建构的一个过程,很难将其中的要点分解出来单独研究。3.2.1化整为零,消解体量①以点式布局来分解体量3.3贵阳花溪迎宾馆点式布局的优点在于,客房楼一般为两至三层,高度不高,不阻挡景观视线,同时由于点式客房一般体量较小,对山形地貌的破坏不大,而且由于小巧灵活,能够在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自由布局,对坡度较大的山地地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如图3.3)。3.3贵阳花溪迎宾馆②通过消解大型旅馆建筑体量来提高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度进入1990年代末,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相关的设计手法更趋向成熟和细腻化(如图3.4)。3.4苏州吴宫喜来登大酒店总平面图3.2.2顺应地形,自由布局3.4苏州吴宫喜来登大酒店总平面图3.5北京香山饭店将环境的地形特征作为建筑创作构思的起点,是我国当代旅游建筑最早探索运用地域性的创作模式之一,以1982年建成、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为主要标志(如图3.5),其将西方现代建筑法则与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手法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对当时及以后的建筑创作都产生了极大影响。3.5北京香山饭店3.2.3与自然景观互动3.6富春山居度假村3.7四川富春山居度假村风景区中的旅馆的布局不仅随基地条件、旅馆规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风景区乡村假日旅馆布局应争取良好景观、提高环境质量,不仅能客人创造出舒适的环境,使客人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同时,也利于旅馆经营,提高客房的出租率和餐厅利用率。如富春山居度假村(图3.6)。旅馆总体布局应采取“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设计原则,客房楼和主要公共空间应争取良好的景观朝向,尽量避免杂乱不堪的场面。3.6富春山居度假村3.7四川富春山居度假村3.3借鉴传统建筑的内外空间建构策略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独特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基于这些自然条件形成的地方建造体系具有极强的地域识别性和文化特征。当前乡土型乡村假日旅馆的布局方式多以“村落”的形式出现,其公共部分仍为集中式,但是客房部分则根据地形、景观和当地的传统来布置。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现代乡村假日旅馆的服务功能,又兼顾了地方传统的建筑布局。因此,在旅游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借鉴传统建筑内外空间在适应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建构策略,是我国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又一种方式。3.3.1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创作与传统建筑相呼应的建筑空间形态创作是地域性乡村假日旅馆表达当地文化的一个主要手段。中国传统建筑以“间”为基本单元构成单栋建筑,再以单栋建筑构成以院落为中心的群组关系,进而在院落的基础上扩展至组群,组群之间又发展出巷、里弄等传统街道。在中国当代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的创作中,不少建筑师在借鉴我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基础上,塑造出极富地域特色的的作品,其中,有许多建筑设计手法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深化:3.7黄山轩辕国际酒店①适应当地气候特征的传统手法的借鉴3.7黄山轩辕国际酒店②以景观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的塑造,如黄山轩辕国际酒店(图3.7)③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的创造,如北京国子监SPA酒店(图3.8)3.8北京国子监SPA酒店3.3.2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设计3.8北京国子监SPA酒店公共空间是乡村假日旅馆的的核心,是旅馆建筑各功能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部分,不仅要提供基本的服务,还是整个旅馆的功能枢纽和集散中心,是客人休息、交往、休闲放松、欣赏美景的重要公共场所。公共空间设计是旅馆室内设计的重点,担负着表达旅馆建筑风格、营造气氛的重任,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凝聚着各种艺术、文化感染力,同时乡村假日旅馆的公共空间还需体现旅馆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属性,为客人营造出充满自然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室内环境。①设计结合气候与景观②传统空间和构造方式的延续③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统一3.3.3基于多样性原则的客房设计客房是旅馆的主体,也是客人使用效率最高,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最具有私密性质的场所。客房的设计应该可以给人带来安静、平和以及放松的感觉。①功能空间更具多样性②文化性与异质性日益突出第四章乡村假日旅馆建筑方案设计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歌德4.1乡村假日旅馆与自然共生的表达4.1.1与基地环境融合协调的建筑布局4.1杭州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乡村假日旅馆作为游客欣赏大自然的场所,自身也必须成为在大自然之中创造出的优美新景观,应尽可能地融合与大的范围的自然环境中。因此,乡村旅馆在总平面布局上一般都采用分散式的布局方式,即是将旅馆的各个功能部分:客房部分、公共部分、后勤服务部分恩据地形分散布置,各自成独立组团,组团形式多样,既可相对集中,也可以围绕庭院曲折延展。各组团之间以连廊、庭院等过渡性空间相连。形成疏密有致、形态丰富的整体形态。建筑以多层或低层为主,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这种方式的优点有:各栋客房楼可以按照不同的等级设计,便于级别配套,分区单独使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建筑体量较小,可以掩映在山林之中,有利于保持旅游地的自然情趣;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特色。如杭州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4.1杭州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在本设计中采用分散式布局方式,平面采用“H”型平面,围合成两个较大的庭院,客房部分自由布局,各个客房单元围合成一个个小庭院,并注意室内外环境的渗透,设有多个转换空间,把景色引入室内,形成室内外景色的融合渗透。4.1.2使场所的自然性显现的建筑构成不同地区的风土具有不同的自然特色和自然特性,乡村旅馆就是要把理解到的基地的风土特性的固有优点反映到建筑中去,创造出新的关联性,得出新景观和新环境,如三亚南山休闲宾馆(图4.2)。4.2三亚南山休闲宾馆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风格融合多种中国元素,聚精而会神。建筑布局顺应地形,“懒散的躺在基地环境中”,与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与基地共生,多年以后,建筑会成为场地时间和历史信息的传递者。4.2三亚南山休闲宾馆4.1.3观景与成景4.3重庆南山植物园游客接待中心建造在乡村地区的旅馆,景观当然是毋庸置疑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景观对于乡村旅馆来说包括“观景”与“成景”两个方面:成景,即是旅馆成为基地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当地的自然景色相协调,互相辉映、相得益彰。观景,即是人处于旅馆中可以欣赏到外部的自然景观。如重庆南山植物园游客接待中心(图4.3)。4.3重庆南山植物园游客接待中心在本次设计中,特别注重观景与成景,合理布置建筑,注重建筑的体量,努力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和谐共生。并注意视角的表达,创造富有层次的空间。4.1.4控制建筑的体量感4.4东莞御景湾酒店建筑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外在表现,是建筑物表现于外的大小、尺寸,是长、宽、高三个方向维度的综合体现。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考察建筑,体量是影响这一关系的首要因素。如东莞御景湾酒店(如4.4)4.4东莞御景湾酒店4.5鸟瞰图在本设计中,从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建筑高度、建筑布局、建筑轮廓、建筑尺度、建筑色彩、基地环境、人的心理因素等多个角度分析建筑的体量感,合理控制建筑的体量。建造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的乡村旅馆,建筑的功能是已然明确、无法改变的。因此,在控制体量感时,首先在建筑规划阶段就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建筑规模和建筑高度,建筑主体三层,局部两层,高度不超过周边树木,让环境包容建筑而不是建筑控制环境。其次是在建筑布局上,采用非集中式的布局手法,通过不同功能空间的分离、分散和分段,取得与环境相协调(图4.3)。4.5鸟瞰图4.1.5协调建筑材料的质感4.6富有中国风的材料的运用本建筑设计风格是中国风建筑,通过形式和材料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所以建筑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设计中多选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水洗青砖墙体,白墙灰瓦,灰色瓦片坡屋面等,都表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通过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同时迎合了旅客对于回归自然的需求。经过精心设计,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融入自然环境中,具有时代感(如图4.4)。4.6富有中国风的材料的运用4.2.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构思4.2.1建筑场地信息4.7总平面图拟建地段位于俭汤河南岸,地势平坦,周边是树木茂盛,总占地面积25800㎡,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15900㎡,水域面积9900㎡。基地北侧为一条宽30m的河,可用地地势平坦,近似方形。分析地形,河流在北侧,而且是主要景观,要加以运用。旅馆位于乡村,远离闹市,取名能看的见河流的乡村假日旅馆。4.7总平面图4.2.2与基地环境融合在一起的平面此方案立意设计一个乡村风味浓厚的中国风旅馆,位于乡村,远离水泥地,远离喧嚣的人流,远离车水马龙,服务于到乡村休闲的游客。平面形式抽象于江南园林建筑平面布局形式,廊坞相连,各有特色。首先是确定平面客房的单元方式,然后用廊连接,廊弯弯曲曲,曲径通幽,步移景异。顺应地形布局建筑形式,大体呈H型,设有公共部分,四季庭园,客房部分,各部分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使用方便。院落相间,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4.2.3中国风浓厚的立面图4.8南立面图图4.9北立面图建筑多采用中国元素,抽象中国符号,采用白墙灰瓦的形式,并有小坡屋顶,中国风浓厚。白墙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郁郁葱葱,若隐若现。在充满紧张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需要交流,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建筑同样也需要人情味,我认为这是我们所向往并力争实现的。我们需要一种设计的哲学,根植于传统文化中,靠着它能使我们沿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如图4.8,4.9)。图4.8南立面图图4.9北立面图4.2.4功能化的空间建筑是一种大众艺术,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人物,约翰·波特曼这句名言有力的说明了他对创造供人们交流、休憩、活动的场所的追求,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旅馆中庭乃至整个方案的设计都追求着一种为人们日常生活作为服务的本质,这是我们值得发扬的一点。4.10共享大厅4.11庭院空间不同的建筑空间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在进行乡村假日旅馆设计时,由于功能和设计的要求,应该以人为本,把人的参与联系进去,给人流连忘返,胜似在家的感觉,因此,人们在旅馆内部走动时,进程应该是有节奏的,按照共享空间的理论把人的路程连接成一个从小空间到大体积的空间序列。因为,大空间给人的启示是无穷的,共享大厅使人们解除疲劳和厌烦,产生美好的效应。4.10共享大厅4.11庭院空间在设计中,设有多个共享空间,门厅共享大厅,四季庭园,并在连廊出设有转换空间,消除疲劳(如图4.10)。4.2.5室内外互相渗透的景观基地内主要的自然景观是河流,水是最亲近自然的事物,引水如入庭园,是最好的运用方式,平面呈H型,根据建筑形式,设计水域,并在水体之上设计有中国风味的景观,抽象中国元素并加以运用(图4.11)。4.2.6环境意识与空间构成古代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朴散则为器”,就是说将物质材料进行分解后才能重新组合成各种器具。在建筑中就需要了解实体与空间的辩证关系,运用空间限定的不同方法,去进行分解、重新组合和塑造空间形态。任何建筑都处在环境之中,建筑内外的景观环境应当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在建筑内外环境气氛设计中,注意景观环境与建筑环境特征相结合,创造具有特色的空间构成;注意建筑内外的延续,建立有力的呼应关系;注意表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风格和特色就在其中。乡村假日旅馆从整体环境出发,重视旅游风景区保护好开发,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而把水引入内院,既能与水亲近,又能保持自然形态。因地因景因工程制宜,序列空间体现传统特色。为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建筑体量不宜过大,结合环境分散布局,遵循中国传统以建筑包围空间的原则,从整体环境空间要求出发,由一群方形但愿组成总体。向内布局的庭园空间,一群方形单元围绕庭园布置,面向庭园开大窗,形成焕然一心的多层分散庭园式布局。4.2.7地方文脉与建筑符号4.12中国元素的窗子4.6小透视图每个地域的文化,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都在时空系中占有特定位置、内涵和表现形式,这个时空系可以理解为地方文脉。它既有物质与空间的概念,又有运动与时间的概念,其中就必然有继承与创新。注意地方文脉,就是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对待建筑,绝无否定科学技术及物质功能之意。4.12中国元素的窗子4.6小透视图4.6庭园透视图看的见河流的乡村假日旅馆把建筑形式作为沟通情感的语言符号,应用符号化的传统建筑细部,经抽象、变形,使具有传统江南建筑的风韵、新意、涵义更深刻,表现更强烈(图4.12)。4.6庭园透视图第五章结论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乡村假日旅馆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的总体布局、外部形态、内外空间、细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乡村假日旅馆建筑地域性的创作要从整体建筑的高度去建构当代旅游建筑的表现形式与内涵;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技术水平等地域性要素对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是整体的,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的成果是对地域性要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而在将整体建构原则应用于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当中时,需要重视的两点主要有:1.重视色彩搭配和细部设计2.在既定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技术水平下,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是影响乡村假日旅馆建筑设计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乡村假日旅馆建筑多元化表达的源泉。二、乡村假日旅馆建筑地域性创作是在满足现代功能下的设计,意味着要以当代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格调的揉合,重新诠释与延续地域文化的独特意义,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为此,需要使其真正成为融合现代与传统、平衡国际化服务标准与真实文化特征表达之间矛盾的沟通平台。在时间观念上,是动态发展的,在地域文化上,是具有包容力的。参考文献:[1]陆文莺。空间的第四维——旅馆中的空间设计[J]。广东建筑装饰,2007,(03)[2]高宇波。当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流派及手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02)[3]孙王虎。旅馆空间的多用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4]焦阳。时中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庭院空间[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5][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日]高木干朗著,马俊、韩毓芬译:宾馆·旅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7][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古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唐玉恩、张皆正:旅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9]吕勤编著:旅游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编。中国规划出版社,2006年[12]《建筑设计资料集》。日本建筑学会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13]《现代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强制性条文咨询委员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致谢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黄世岩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给我的悉心指导、无私关怀和热情帮助。从选题到资料的收集、设计的过程和论文的写作,无不包含这导师的关爱和心血。导师朴实严谨测治学态度,宽厚的教学作风、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终身受益。导师的人格魅力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使我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衷心感谢对我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姜立婷老师,感谢给予评图的初梅老师、李相杰老师、赵剑峰老师、李想老师、董维华老师,并感谢在作品完成过程中李志辉同学和李庆隆同学对我的帮助。最后,感谢深爱着我的父母,我的每一点成就都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他们无私的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TOC\o"1-3"\h\u26570第一章绪论 25602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03401.1.1问题的提出 1237411.1.2研究意义 2138801.2主要研究内容 454321.2.1研究目的 4101341.2.2研究对象及范围 4197931.3研究方法 5176131.3.1文献资料与实例综合研究 5263031.3.2比较研究 5246781.3.3多角度的研究 510987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乡村假日旅馆发展特征 7253762.1旅馆建筑发展趋势 7308882.1.1旅馆建筑类型丰富 7115902.1.2旅馆建筑设计多元化倾向 8247582.1.3个性化和特色化 9326972.2乡村假日旅馆建筑的地域性因素 10120702.2.1自然环境因素 1046532.2.2历史文化因素 1143822.2.3技术经济因素 1226731第三章当代中国乡村假日旅馆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表达 13HYPERLI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