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教案第三单元第屋课时备课人:卢洪年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 习作3(新闻报道) 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2、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教学童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教学难点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教学方法阅读感悟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导入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探求习作形式1,阅读课本提供的例文。同学们,首选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闻报道的写作形式,读读课本上的这篇报道,你一定会有所启发。2,尝试自学:(1)学生自由阅读。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自读,再指名朗读。(3)讨论新闻报道的特点。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4、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5、讨论),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归纳,板书: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6、阅读报纸上的多篇新闻报道.(1)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爸爸妈妈订阅和我们自己订阅的报纸,对照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新闻报道的特点,找出报纸上的新闻报道。(2)在小组里交流,评判一下找得准不准确。(3)指名朗读自己找出的新闻报道。(4)引导发现、补充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三、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1、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2、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四、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作业布置: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板书设习作3(新闻报道)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课后反思课堂教案第三单元 第IX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练习3第1课时教学S标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教学重点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课件
学习语文与生活1,读短文回答问题(1)自读短文(2)出示:,|■光然大悟理解:一下子明白了。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3)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中思考。“学了一年就觉得很好”与“磨穿的砚台”比较,发现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里?想一想,这位青年会怎么想?(4)再读全文,得出结论学习书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练字”的看法(1)出示题目:现在电脑普及了,我们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了。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2)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3)两个阵队展开辩论,摆事实,讲道理。小结: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老师也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3,列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1)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2)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知道的多?各自在纸片上写一写书法家的名字,评选出最熟悉书法家的优秀者。(3)优胜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如:王羲之父子、欧阳修、黄庭坚、颜真卿等。作业布置:1、根据对短文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2,列举你所知道的书法家的名字,写下来。板书设练习3语文与生活汗水凝结成功课后反
思课堂教案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讲评习作1:写一种自然现象第1课时教学S标1、通过讲评,知晓习作1得失,进一步学会写作观察作文。2,通过讲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习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讲评,知晓习作1得失,进一步学会写作观察作文。教学难点通过讲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习作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评法,对比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优作、病文各1篇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
一、总结本次作文的得失二、讲解评改要求1,评改重点:①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点。②是否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2、评改步骤:①出示能按照顺序细致描写的片断,大家欣赏后讨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②挑选初稿中景物形状、色彩写得不具体,未能抓住景物特点的片断,集体讨论修改。③同桌根据评改重点互相评改。三、佳作欣赏1,出示习作《夕阳》,同学自读.夕阳夕阳的余晖映在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像一匹宽大的绸绢在轻柔地舒展、荡漾。碧绿的湖水在夕阳的照映下闪烁出道道金光,像无数条金色的鱼儿在欢快地跳跃着。天空像明净的海水,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像海水在一层又一层地加深。远处青翠的峰被镶上一条金边,变得更加雄伟。随着时间的流逝,金色的太阳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桔红色的火球,
慢慢地向上背后沉了下去。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令人激动、神往的一亥L晚霞红了半天边,一片又一片,像红红的旗帜,远处的云彩,薄薄的一片,淡淡的一缕,也被夕阳照得分外美丽。随着夜幕降临,那隐约的红光也渐渐地消失在天边。这就是夕阳像喝醉酒的诗人,在水面上晃啊、晃啊,把蓝色的湖水都染成了耀眼的段红。这就是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红一半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讨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全班交流,明确:⑴、抓住景物特点⑵、按照顺序细致描写三、病文诊治1,出示病文2,讨论:这篇习作失败在哪里?3、思考:我们自己的习作与这篇习作有无共同的不足之处?四、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自改习作.1、修改习作。作业布置:1、阅读别人的好的习作。2,写作同题作文一篇。板书设讲评习作1抓住景物特点有详有略课后反思课堂教案第三单元第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练习3第2课时教学S标1,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2、指导学生读帖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教学重点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教学难点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课件
一、学习诵读与积累1、出示与郑和有关的“准韵文”.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3、联系《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理解的词语意思。参考注释如下:讲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关系。五湖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国各地。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一声号召。络绎于途: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不断。观风问俗:指观察了解风俗人情。互通有无:用自己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指相互交换。心悦诚服:心里喜悦而真诚佩服。二、写好钢笔字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2,指名朗读。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1)写单个字,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的主要参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2)写一行字,还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避让和布局。4,读帖,书空,交流写好字的诀窍。5、指定时间内独立描红,临贴。三、学写毛笔字1、出示:土、牛2,说说这两个字的间架结构。3,教师示范:士:第一笔横要短而轻柔,长度约为第三笔横的二分之一。第二笔竖要正直有力,敢于冒尖。第三笔横要舒展稳健。整个字的造型犹如一个“正三角形”.牛:撇要粗短如牛角,竖要中直如“牛脊”,字的重心在横中线之上。长横和直竖犹如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4、学生欣赏中国方块字的几何造型美。5、学生临写.教师指导。作业布置:熟练背诵《诵读与积累》中的12个成语。板书设练习3诵读与积累惊涛骇浪奇珍异宝心悦诚服课后反思课堂教案第三单元第坨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练习3第3课时教学S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复习检查1,指名说说“浩浩荡荡惊涛骇浪奇珍异宝”的意思。2、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络绎于途( ) 心悦诚服( )1、 照样子写词语浩浩荡荡: 奇珍异宝: 二、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2、归纳所列话题:(1)同学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2)爸爸妈妈要我们星期天参加补习班,我们要不要参加?(3)广告上说的,我们该不该相信?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常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还遭遇过什么问题?4,学生再举例,教师继续罗列于黑板。5,你对哪个话题最有看法,请你来发表你的看法。6,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写下同学的看法。7、代表心里“编”写提纲,试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以及同学们的看法。8、教师及时指导:(1)恰当地点拨,使讨论逐渐深入。(2)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3)鼓励不善发言的大胆表达自己观点。作业布置:以“班级同学过生日,我们要不要送礼”理由充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为话题,说清要不要送、为什么要那样做,板口语交际 课书我来说一说 后摆观点 后设说理由 反思课堂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 讲评习作2 第2课时教学S标1,通过讲评,知晓习作2得失.2,通过讲评,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写好一次比赛的方法。3、通过讲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的修改是否体现了修改意见的要求。教学难点评价学生是否做到有创造性的修改。教学方法讲评法,对比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优作、病文各2篇
一、总结本次作文的得失二、讲解评改要求1,评改重点:①是否按要求进行修改。②能否创造性地修改。2、评改步骤:①出示两篇优秀的修改作品,大家欣赏后讨论:这两篇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②挑选两篇未能按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或修改不彻底的文章,集体讨论修改。③同桌根据评改重点互相评改。三、佳作欣赏1,出示张茜的习作《拔河》。2,同学自读,思考: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有何值得借鉴之处?3,讨论,交流:⑴、能按照修改要求进行修改;⑵、能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的表现写清楚,形象地再现比赛的场景;⑶、语言较生动形象。4,出示王浩的习作,欣赏并讨论,体会习作修改的比较成功的地方。四、病文诊治1,史何军读自己的习作2,组织讨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做得不够?3,交流4,耿志鹏读自己的习作思考:我们自己的习作与这篇习作有无共同的不足之处?五、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自改习作.作业布置:对习作进一步修改板书设讲评习作2是否按要求进行修改。能否创造性地修改。课后反
思课堂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埃及的金字塔第1课时教学S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课文脉络。标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2、查自读效果。(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叫“金字塔”?(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四、指导书写1,投影映示生字。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临写。4,师生评价。5、强化练习。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埃及的金字塔概貌、位置外观、结构特点建造过程智慧结晶课后反思
课堂教案第四单元第5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童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学生活动)课堂调控一、复习导入二、讲读第-一段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2、看图,品味文字。3,朗读课文第一段。三、讲读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1)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粽。”“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2)这些句子好在哪里?5、小结说明方法。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6、指导朗读第二段。四、讲读第三段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2)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3、小结。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五、讲读第四段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板书设埃及的金字塔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方法科学智慧的结晶课后反思课堂教案第四单元第6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音乐之都维也纳第1课时教学S标1、正确、刘丽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主要词语。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教学重点正确、刘丽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主要词语。教学难点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理清文章脉络。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中音乐大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2、揭示课题。二、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指导生字词。维也纳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装饰华尔兹掺和甚至镂花梁柱a.提示学生注意字音:纳、瑙是鼻音声母,甚读前鼻音。b.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2)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a.分小节读课文。b.通读课文。3,通读课文,指导分段。(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2)交流。第一段(第1节):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第二段:(第2一4节):维也纳无论是历史、装饰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不愧为“音乐之都,第三段:(5一6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壮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4、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1,投影映示生字。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临写。4,师生评价。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2,课文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板书设计音乐之都维也纳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课后反思
课堂教案第四单元第7课时备课人:卢洪年 教学时间课题或教学内容 音乐之都维也纳 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童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