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复习课件】 2020 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复习课件】 2020 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复习课件】 2020 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复习课件】 2020 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复习课件】 2020 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1【考纲要求】1.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了解焰色反应及其用途;3.掌握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5.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目的关系;6.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7.了解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掌握V、n、Vm之间的换算;8.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9.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操作及误差分析。【考纲要求】2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考点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考点四:物质的量考点五:气体摩尔体积考点六:物质的量浓度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考点三:氯气的实验室3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4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形式存在,如

等。化合态NaCl、Na2CO3、Na2SO4一.钠的原子结构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很容易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结构决定性质)1失去还原性失去最外层电子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形式存在5二.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实验2-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的变化。现象:钠质地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新切面呈银白色金属光泽,很快变暗。原因是?钠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薄层氧化物——氧化钠(Na2O)二.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6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与O2反应①常温,4Na+O2===2Na2O②加热,2Na+O2===Na2O2(过氧化钠)-1-2实验2-2切取绿豆大小的钠,在坩埚中加热,观察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2)与Cl2反应2Na+Cl2===2NaCl(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与O2反应-1-72.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钠的熔点低,该反应放热

游——生成了气体,推动钠粒游动

响——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红——生成了碱(NaOH)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注意】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用沙土盖灭。2.与水的反应浮——钠的密度比水小83.与酸的反应如和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注意】钠和酸的反应比水更剧烈,在酸溶液中,钠先和酸反应,酸反应完后,过量的钠会和水继续反应。4.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CuSO4溶液,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注意】千万不能误解为钠更活泼,而置换出铜单质。3.与酸的反应4.与盐溶液的反应9四.钠单质的制备和保存1.制备钠非常活泼,工业中通常采用

来制备,2NaCl(熔融)====2Na+Cl2↑2.保存:

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不与煤油反应,故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电解法电解五.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某些金属。如4Na+TiCl4====4NaCl+Ti。导热剂熔融四.钠单质的制备和保存1.制备电解法电解五.用途导热剂10【思考与讨论】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氧化钠,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H2O===2NaOH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氧化钠、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是特殊氧化物。【思考与讨论】11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CO2===Na2CO3

(3)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SO2===2Na2SO4

(3)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

(4)用途: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123.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过氧化钠中氧是-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1)强氧化性①与Na2SO3溶液反应: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②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如能使品红溶液褪色。(2)还原性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3)遇CO2、H2O、H+时,Na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元素的歧化反应。此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13【例题1】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会有什么现象,请说明原因。【答案】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变红,Na2O2的强氧化性又使溶液褪色。【例题2】请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表示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OH+O2↑得2e-失2e-2e-【例题1】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会有什么现象,请14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物理性质

色与态白色粉末Na2CO310H2O白色晶体,易风化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溶解度碳酸钠

碳酸氢钠)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物理15化学性质

碱性同浓度,滴入酚酞,都变红色,碳酸钠溶液红色更深,碱性更强。与H+反应CO32-+2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快与碱反应与NaOH、KOH不反应与NaOH反应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NaHCO3足量:Ca2++2OH-+2HCO3-===CaCO3↓+2H2O+CONaHCO3不足量:Ca2++OH-+HCO3-===CaCO3↓+H2O热稳定性一般不分解NaHCO3加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与CO2反CO+CO2+H2O===2HCO3-不反应用途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等用于制药、焙制糕点等化学性质碱性同浓度,滴入酚酞,都变红色,碳酸钠溶液16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1)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2)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①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②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③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172.Na2CO3、NaHCO3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Na2CO3(s)(NaHCO3)

加热法

NaHCO3(aq)(Na2CO3)通入足量CO2

Na2CO3(aq)(NaHCO3)

滴加适量NaOH溶液

2.Na2CO3、NaHCO3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18八.焰色试验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这叫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2.焰色试验: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作焰色试验。3.操作:洗——将铂丝(或光洁的铁丝)用盐酸洗净烧——将洗净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蘸——蘸取待测物质烧——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焰色洗——将铂丝(或光洁的铁丝)用盐酸洗净【实验2-6】灼烧Na2CO3溶液时,火焰呈黄色;灼烧K2CO3溶液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八.焰色试验1.焰色反应:3.操作:【实验2-6】灼烧Na219题点呈现题点呈现201.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

【答案】D1.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1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223.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钠盐,它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能中和胃酸,对胃壁不产生强烈刺激或腐蚀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C.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答案】C3.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钠盐,它们广泛应用234.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有氧化还原反应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产生气体和浑浊【答案】B4.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45.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碱性氧化物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C.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D.向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答案】A5.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错误的是()256.用双线桥分析Na2O2与水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和还原剂是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Na2O2O2NaOH6.用双线桥分析Na2O2与水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26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27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除了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氯的单质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一.氯的原子结构从氯的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以达到稳定结构。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结构决定性质)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一.氯的原子结构从氯28二.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思考】实验室中应怎样闻气体?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2.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①与钠的反应:2Na+Cl2===2NaCl剧烈燃烧,产生白烟②与铁的反应:2Fe+3Cl2===2FeCl3剧烈燃烧,棕红色烟③与铜的反应:Cu+Cl2===CuCl2

剧烈燃烧,棕黄色烟氯气的氧化性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通常将其氧化为高价态。二.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29(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与氢气反应,实验2-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H2+Cl2===2HCl

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点燃【注意】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HCl气体溶于水,就成为我们常用的盐酸。【思考与讨论】我们以前学习的燃烧,都是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在通过氢气与氯气的燃烧实验,你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3)与水的反应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点燃【注意】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30思考:氯水的成分?三分子:水、氯气、次氯酸;四离子:H+、Cl-、ClO-、OH-

氯水的保存方法?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不可久置

【总结】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成分氯气三分子:水、氯气、次氯酸四离子:H+、Cl-、ClO-、OH-氯化氢水溶液(盐酸)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浅黄绿色接近无色思考:氯水的成分?【总结】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区别31②次氯酸的性质:a.一元弱酸(比碳酸弱)b.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c.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2HClO====2HCl+O2↑光照③新制氯水的性质a.Cl2:氧化性能氧化S2-、SO32-、Fe2+、I-、Br-等b.Cl-:沉淀性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c.HClO:不稳定性、漂白性光(或加热)有气泡产生,使湿润的有色布条或品红溶液褪色;d.H+:酸性加入碳酸盐、活泼金属产生气泡;【注意】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②次氯酸的性质:化学方程式:2HClO====2H32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时,氯气可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所以,国家规定了饮用水的余氯含量标准;而且开始采用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臭氧等。实验2-8把干燥的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个,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明显变化,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结论与解释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注意】氯气用于杀菌、消毒、漂白,就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时,氯气可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33(4)与碱的反应①Cl2+2NaOH===NaCl+NaClO+H2O(常用于尾气吸收,除去多余氯气)离子方程式:Cl2+2OH-===H2O+Cl-+ClO-

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②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其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Ca(ClO)2。漂白原理:Ca(ClO)2+H2O+CO2===CaCO3↓+2HClO

NaCl、NaClONaClOCaCl2、Ca(ClO)2

Ca(ClO)2(4)与碱的反应漂白原理:NaCl、NaClONaClOCa34③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a.漂白性: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漂白液或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故漂白液、漂白粉具有漂白性。b.强氧化性:ClO-不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都能跟S2-、SO32-、I-、Fe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ClO-与S2-、SO32-、I-、Fe2+不能大量共存。(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2I-+Cl2===I2+2Cl-

②与SO2水溶液反应:Cl2+SO2+2H2O===4H++2Cl-+SO42-

③与FeCl2溶液反应:2Fe2++Cl2===2Fe3++2Cl-

③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35【总结】新制氯水的性质参与反应微粒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或解释Cl-AgNO3溶液白色沉淀Cl-+Ag+===AgCl↓H+Na2CO3固体有气泡产生2H++CO32-==CO2↑+H2OHClO有色布条布条颜色褪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FeCl2溶液溶液变棕黄色2Fe2++Cl2=2Fe3++2Cl-Cl2、H2OSO2黄绿色褪去SO2+Cl2+2H2O===4H++2Cl-+SO42-HClO、H+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漂白性Cl2、H+镁粉氯水的颜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Mg+Cl2===Mg2++2Cl-Mg+2H+===Mg2++H2↑【总结】新制氯水的性质参与反应微粒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36题点呈现题点呈现371.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答案】D1.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38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D.新制氯水不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答案】A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393.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之比为A.1:1 B.1:2 C.2:1 D.3:2【答案】A3.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404.有关Cl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有毒但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正盐C.能与Fe反应生成FeCl2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产生苍白色火焰【答案】C4.有关Cl2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15.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最终得到的主要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答案】CaCO3和CaCl2

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CaCO3+2HCl===CaCl2+CO2↑+H2O光照5.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最终得到的主要固体物质是__42考点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复习考点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复习43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2.药品:二氧化锰、浓盐酸3.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加热制气体

4.仪器和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广口瓶

MnO2+4H++2Cl-===Mn2++Cl2↑+2H2O5.除杂:饱和食盐水;干燥:浓硫酸

6.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7.尾气处理:玻璃导管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Ca(OH)2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吸收不完全。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44分液漏斗饱和食盐水浓硫酸NaOH溶液除去挥发的HCl干燥Cl2尾气吸收,除去多余的Cl2分液漏斗饱和食盐水浓硫酸NaOH溶液除去挥发的HCl干燥Cl458.注意事项:①应使用分液漏斗;②烧瓶下应垫石棉网;③应用酒精灯加热;④应用浓盐酸;⑤多余Cl2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⑥Mn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也可用KMnO4代替,故酸化高锰酸时不可用盐酸酸化;⑦随着盐酸浓度变稀,不能再反应生成氯气,也就是说MnO2过量,盐酸也不会反应完全。9.其它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①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②6HCl(浓)+KClO3===KCl+3H2O+3Cl2↑

③4HCl+Ca(ClO)2===CaCl2+2H2O+2Cl2↑8.注意事项:9.其它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46二.Cl-的检验实验2-9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试剂滴入AgNO3溶液的现象及反应原理滴入稀硝酸的现象及反应原理稀盐酸白色沉淀Ag++Cl-=AgCl↓沉淀不溶解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NaCl溶液白色沉淀Ag++Cl-=AgCl↓沉淀不溶解AgC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Na2CO3溶液白色沉淀2Ag++CO32-=Ag2CO3↓沉淀溶解,有气体生成Ag2CO3+2H+=2Ag++H2O+CO2↑二.Cl-的检验实验2-9试剂滴入AgNO3溶液的现象及反应47【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检验Cl-要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应该怎么操作?先在被检测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硝酸,使其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可判断溶液中含有Cl-。

【结论】48三.成盐元素——卤素1.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氯元素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还有:F、Cl、Br、I,这些元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是非金属元素,都能与Na、K、Ca、Mg等金属反应生成盐,统称为卤素。(X2表示)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F2>Cl2>Br2>I2(2)与H2的化合反应

F2Cl2Br2I2条件无,冷暗处混合即可点燃或光照加热至500℃持续加热产物稳定性很稳定稳定不稳定很不稳定,生成同时分解化学方程式H2+F2=2HFH2+Cl2=2HClH2+Br2==2HBrH2+I2⇌2HI三.成盐元素——卤素1.卤族元素(2)与H2的化合反应F249注:a.HX都极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都能产生白雾。b.HX水溶液都是酸,酸性强弱为:HF<HCl<HBr<HI,且HF为弱酸,其余为强酸。c.HX的还原性强弱为:HF<HCl<HBr<HI(3)与水的反应F2:2F2+2H2O=4HF+O2

Cl2、Br2、I2:X2+H2O=HX+HXO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1)单质:F2可制取HF;Br2制备溴化物和溴酸盐;I2遇淀粉变蓝,用于检验碘盐。(2)AgX:只有AgF可溶,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AgBr用于制变色眼镜和照相底片,AgI常用于人工降雨。注:a.HX都极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都能产生白雾。(3)与50题点呈现题点呈现51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图。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图。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52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②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A.①⑤ B.③④C.②⑤ D.②④【答案】C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533.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的氯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极容易挥发为溴蒸气B.溴原子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C.溴单质既只有氧化性D.溴离子也可以用稀硝酸、AgNO3溶液来检验【答案】C3.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5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⑤除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 D.③⑤【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5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可以选用______填序号,当C中观察到______现象时,可说明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a.Na2S溶液b.Na2SO3溶液c.Na2SO4溶液(3)若反应后装置D中::1,则反应中被氧化的Cl原子与被还原的Cl原子个数比为______。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56考点四:物质的量知识复习考点四:物质的量知识复习57一.摩尔(符号mol)1.摩尔是

的单位,简称

。2.教材P11、12页。18gH2O,27gAl所含的粒子(分子或原子)均约为

个。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

或者

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约为

个。物质的量摩6.02×1023

克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6.02×1023

3.含有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mol。1mol任何粒子集体的粒子数目都为

个。例如:1mol水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6.02×1023

6.02×1023

一.摩尔(符号mol)1.摩尔是58二.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6.02×1023mol-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2.符号:NA

3.意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相等。1摩尔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0.012kg

6.02×1023

三.物质的量1.概念:它实际上表示含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摩尔(mol)。2.物质的量研究对象:粒子集体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团等微观粒子。例如1molFe、1molO2、1molNa+、1molSO42-、1mole-等。二.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6.02×1023mol-59【注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将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2)“物质的量”同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一样,是一个整体名词,不可分割或插入其它字,比如不能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也不能写成“物质量”。(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表述要确切,指代需明确。例如:1molH表示

,1molH2表示

,1molH+表示

。(4)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可以计量所有的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但不能表示宏观物质,例如,“1mol小米”、“1mol乒乓球”描述错误

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或氢气)1mol氢离子【注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衡60【总结】微观粒子数目、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1.微观粒子数:符号

。2.含有

个或者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mol;1mol任何粒子集体的粒子数目都约为

个或者

个。3.关系式:N

6.02×1023

6.02×1023

NA

NA

【总结】1.微观粒子数:符号。N6.061四.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单位:g/mol或g﹒mol-1

3.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4.n、m、M数学表达式【总结】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粒子和宏观可称量质量的桥梁。四.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62题点呈现题点呈现631.正确填写下列数据(1)1molO2中约含有

个氧分子;(2)2molC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3)1molH2SO4中约含有

个硫酸分子;(4)1.5molNaOH中约含有

个Na+,

个OH-;(5)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约含有该微粒约为

个;(6)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7)9.03×1023个铁原子的物质的量

mol。6.02×1023(NA)2×6.02×1023(2NA)6.02×1023

1.5×6.02×1023

1.5×6.02×1023

n×6.02×1023(nNA)21.51.正确填写下列数据6.02×1023(NA)2×6.02642.C的摩尔质量为

,12克C含有

个碳原子;Na+的摩尔质量为

,0.1molNa+的质量为

。12g/mol6.02×1023(NA)23g/mol2.3g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A2.C的摩尔质量为,654.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A.2.2gCO2

B.4.8gMgC.1.204×1024个O2

D.49gH2SO4

【答案】B4.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66考点五:气体摩尔体积知识复习考点五:气体摩尔体积知识复习67一.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1.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的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

,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

。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远大于粒子大小,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

。2.决定气体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

。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相同的体积。粒子大小和粒子数目不同的粒子数目和粒子间的距离温度和压强相同一.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1.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68一.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结论】(1)在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不同;(2)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注意】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大小数目距离一.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结论】【注意】气体的体积受温度、69二.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占有相同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1或L/mol

3.表达式:气体摩尔体积=即Vm=。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5.标准状况(0℃,101kpa)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1二.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4.影响因素:70【注意】(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2)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对于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来讲不适用。这里所指的“气体”,可以是纯净物,也可是混合物。6.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注意】6.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71三.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2.适用范围: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3.“三同定一同”规律: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中只要有“三同”则必有第“四同”。阿伏伽德罗定律又称为“四同定律”。三.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72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结论公式语言表达T、p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T、V相同同温、同体积的气体,其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T、p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结论公式语言表达T、p相同同73四.掌握求算气体摩尔质量的五种常用方法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L·mol-1。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4.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其中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四.掌握求算气体摩尔质量的五种常用方法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74题点呈现题点呈现751.判断正误(1)标准状况下,1molO2与1molCO2和CO混合气体的体积均约是22.4L(√)(2)22.4LH2的物质的量是1mol。(×)(3)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答案】√××1.判断正误76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答案】D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7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6.02×1023C.当温度高于0℃时,一定量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大于22.4LD.当压强大于101kPa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小于22.4L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784.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B.1∶2C.2∶3D.1∶3【答案】A4.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795.在一定条件下,mg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按要求填空。(1)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NH4HCO3的为________(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2)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3)在该条件下,所得NH3、CO2、H2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c%,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5.在一定条件下,mg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80考点六:物质的量浓度知识复习考点六:物质的量浓度知识复习81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2.表达式:

二.饱和溶液和溶解度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达到饱和时所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符号:S单位:g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关系: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二.饱和溶液和溶解度1.饱和溶液82三.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2.符号为cB

,单位:mol/L或mol·L-1

。3.表达式:cB=意义:如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注意】(1)V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2)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阳离子、化合物或者特定的组合(如:CuSO4·5H2O)。(3)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的溶质,一般指新物质(如: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溶质为NaOH)。(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指失去结晶水的物质。(5)浓度一定的溶液中,取出任何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三.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意义:如1L溶液中含有1m83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1--5】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为原料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容量瓶2.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②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③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④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1--5】用NaCl固体84检查是否漏液操作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检查是否漏液操作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85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为原料配100mL1.00mol/LNaCl溶液0.1mol5.85g5.9g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为原料配100mL1.00mol/LN86【思考】定容时,凹液面超过刻度线,如何处理?

配制失败,重新配制。

【思考】定容时,凹液面超过刻度线,如何处理?87五.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关系及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计算的基本公式:(2)计算的基本类型和方法①已知溶质的质量②已知溶液中某种粒子的数目五.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关系及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88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设溶液体积为1L,则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物质的量浓度与89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溶质守恒(1)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w(浓)·m(浓)=w(稀)·m(稀)(2)混合规律:c1V1+c2V2=c(混)·V(混)V(混)=4.溶液中电荷守恒定律——溶液呈电性

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数=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数。如:Na2SO4与NaOH的混合液中

c(Na+)+c(H+)=2c(SO42-)+c(OH-)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溶质守恒4.溶液中电荷守恒定律——90题点呈现题点呈现911.从2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取100mL溶液,此10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取出10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2mol/L,含有0.2molNaOH。2.误差分析,下列哪些操作会产生误差?对配制溶液浓度产生怎样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引流时有少许液体溅出容量瓶外2.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不施加措施3.定容时加水高于刻度线,将多余液体吸出4.用于溶解的小烧杯未洗涤5.定容时俯视【答案】偏小无影响偏小偏小偏大1.从2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取100923.用1L水吸收560L氨气(标准状况),所得氨水的密度是0.90g·mL-1,求:(1)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2)所得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答案】(1)25mol(2)15.79mol/L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将58.5gNaCl投入1000mL水中形成的溶液浓度为1mol/L。()(2)配制200mL0.5mol/L的Na2CO3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10.60gNa2CO3。 ()(3)需要240mL0.1mol/LNaOH溶液,配制溶液需要240mL容量瓶。(4)配制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量偏小。 ()【答案】(1)×(2)×(3)×(4)√3.用1L水吸收560L氨气(标准状况),所得氨水的密度935.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B.100mL该硫酸的质量是184gC.硫酸摩尔质量与磷酸(H3PO4)摩尔质量相同D.取该硫酸62.5mL稀释至250mL,得到稀硫酸的浓度为4.6mol·L-1A5.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94本章结束本章结束95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96【考纲要求】1.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了解焰色反应及其用途;3.掌握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5.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目的关系;6.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7.了解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掌握V、n、Vm之间的换算;8.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9.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操作及误差分析。【考纲要求】97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考点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考点四:物质的量考点五:气体摩尔体积考点六:物质的量浓度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考点三:氯气的实验室98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99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形式存在,如

等。化合态NaCl、Na2CO3、Na2SO4一.钠的原子结构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很容易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结构决定性质)1失去还原性失去最外层电子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形式存在100二.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实验2-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的变化。现象:钠质地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新切面呈银白色金属光泽,很快变暗。原因是?钠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薄层氧化物——氧化钠(Na2O)二.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101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与O2反应①常温,4Na+O2===2Na2O②加热,2Na+O2===Na2O2(过氧化钠)-1-2实验2-2切取绿豆大小的钠,在坩埚中加热,观察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2)与Cl2反应2Na+Cl2===2NaCl(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与O2反应-1-1022.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钠的熔点低,该反应放热

游——生成了气体,推动钠粒游动

响——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红——生成了碱(NaOH)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注意】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用沙土盖灭。2.与水的反应浮——钠的密度比水小1033.与酸的反应如和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注意】钠和酸的反应比水更剧烈,在酸溶液中,钠先和酸反应,酸反应完后,过量的钠会和水继续反应。4.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CuSO4溶液,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注意】千万不能误解为钠更活泼,而置换出铜单质。3.与酸的反应4.与盐溶液的反应104四.钠单质的制备和保存1.制备钠非常活泼,工业中通常采用

来制备,2NaCl(熔融)====2Na+Cl2↑2.保存:

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不与煤油反应,故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电解法电解五.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某些金属。如4Na+TiCl4====4NaCl+Ti。导热剂熔融四.钠单质的制备和保存1.制备电解法电解五.用途导热剂105【思考与讨论】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氧化钠,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H2O===2NaOH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氧化钠、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是特殊氧化物。【思考与讨论】106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CO2===Na2CO3

(3)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SO2===2Na2SO4

(3)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

(4)用途: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1073.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过氧化钠中氧是-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1)强氧化性①与Na2SO3溶液反应: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②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如能使品红溶液褪色。(2)还原性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3)遇CO2、H2O、H+时,Na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元素的歧化反应。此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108【例题1】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会有什么现象,请说明原因。【答案】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变红,Na2O2的强氧化性又使溶液褪色。【例题2】请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表示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OH+O2↑得2e-失2e-2e-【例题1】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会有什么现象,请109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物理性质

色与态白色粉末Na2CO310H2O白色晶体,易风化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溶解度碳酸钠

碳酸氢钠)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物理110化学性质

碱性同浓度,滴入酚酞,都变红色,碳酸钠溶液红色更深,碱性更强。与H+反应CO32-+2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快与碱反应与NaOH、KOH不反应与NaOH反应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NaHCO3足量:Ca2++2OH-+2HCO3-===CaCO3↓+2H2O+CONaHCO3不足量:Ca2++OH-+HCO3-===CaCO3↓+H2O热稳定性一般不分解NaHCO3加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与CO2反CO+CO2+H2O===2HCO3-不反应用途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等用于制药、焙制糕点等化学性质碱性同浓度,滴入酚酞,都变红色,碳酸钠溶液111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1)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2)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①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②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③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1122.Na2CO3、NaHCO3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Na2CO3(s)(NaHCO3)

加热法

Na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