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课件_第1页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课件_第2页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课件_第3页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课件_第4页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

的经营管理.中药材与中药饮片

的经营管理.1中药的概念中药系指: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的概念中药系指: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2中成药概念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中成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工而成的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中成药概念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3中药材的概念中药材系指: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并符合药品标准。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材的概念中药材系指: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4中药饮片的概念中药饮片系指: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的需要,把药材切成薄片、厚片、斜片、丝状、段状、块状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及储藏和调剂等,这种中药材称为“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的概念中药饮片系指: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5中药饮片分类一、根及根茎类二、茎、木、藤类三、皮(茎皮、根皮)类四、叶类五、全草类六、花类七、果实、种子类八、树脂类.中药饮片分类一、根及根茎类.6中药饮片分类九、菌、藻类十、动物类十一、矿物类十二、其它部分中药饮片有批准文号管理,主要是以加工类现阶段有批准文号的中药饮片有:冰片、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神曲、胆南星、青黛、红粉、人工牛黄、滑石粉、水牛角浓缩粉、龙血竭、珍珠粉、蟾酥、熊胆粉、鲜竹沥、西瓜霜、雄黄、砒霜、轻粉20个品种。.中药饮片分类九、菌、藻类.7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11]25号.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11]258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必须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GSP证书》的经营企业采购。批发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严禁生产企业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等行为。严禁经营企业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严禁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中药饮片。.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9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

经营企业:1、药品经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2、营业执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检表示)复印件3、GSP证书复印件4、印章样式,包括:公司公章、发票专用章、出库专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质量检验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5、随货同行单(票)样式;6、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10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经营企业:7、《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8、法人签署的委托书(委托上应标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证号、委托范围、地区、委托书有效期,并盖有公章及法人章)9、受委托人的身份证、上岗证复印件10、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书(应标明有效期)11、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提供生产批文复印件12、购进的中药饮片应随货到货同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11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生产企业1、药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2、营业执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检表示)复印件3、GmP证书复印件4、印章样式,包括:公司公章、发票专用章、出库专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质量检验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5、随货同行单(票)样式;6、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7、《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8、法人签署的委托书(委托上应标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证号、委托范围、地区、委托书有效期,并盖有公章及法人章).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12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生产企业9、受委托人的身份证、上岗证复印件10、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书(应标明有效期)11、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提供生产批文复印件12、饮片品种质量标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或地方炮制标准复印件13、饮片品种物价批文复印件(简易包装的品种此项无)14、饮片品种注册商标(凡收取包装样品上有商标标识的)15、饮片品种的说明书、外包装(简易包装的品种此项无)16、购进的中药饮片应随货到货同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批发及连锁总部

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营中药材收购地产中药材验收员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药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养护员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库房中药饮片库中药材库+中药样品室(柜)验收记录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养护方法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因中药饮片不能拆包实际已经造成饮片除控温、控湿外,无其他办法)销售记录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品名、规格、产地、购货单位、销售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批发及连锁总部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营收购地14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零售

中药饮片中药材采购员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营业员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管理中药饮片配方,按处方管理

验收记录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陈列毒性中药品种和罂粟壳不得陈列柜斗谱的书写应当正名正字;装斗前应当复核,防止错斗、串斗;应当定期清斗,防止饮片生虫、发霉、变质;不同批号的饮片装斗前应当清斗并记录

销售中药饮片做到计量准确,并告知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提供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零售中药饮片中药材采购员中药学中专以上15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中药饮片炮制品应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但应具有原有的气和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1)炒黄:药物表面微黄或鼓起或爆裂,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的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1%。(2)炒焦:药物表面焦褐色,色泽均匀,生片炭化片不得超过3%,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3)炒炭:药物表面黑色,内呈焦褐色或焦黄色,存性并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5%,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4)土炒:药物表面呈深黄色,并挂有土色,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中药饮片炮制品应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16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5)麸砂: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或黄色,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6)蜜炙:色泽均匀,有光泽,不粘手,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杂质不得超过0.5%,水份不得超过15%。(7)酒炙、醋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看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份不得超过13%。(8)盐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5)麸砂: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或黄色,17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9)油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油润酥松,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0.5%。(10)姜汁炙:药物表面呈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3%。(11)烫制:常用辅料有砂子、蛤粉、滑石粉,烫后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鼓起泡酥或爆烈起花。经醋淬的应有醋香气,干燥不得有辅料。僵化、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醋淬品水分不得超过10%。(12)蒸制:蒸制有清蒸、酒蒸、醋蒸。蒸制后药物表现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有辅料特有气味,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水分小于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9)油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18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物内外色泽一致,无白心;有毒药材必须煮至口尝无麻辣感,中国药典规定有含量测定的品种应按中国药典规定执行,未煮透的不超出2%,杂质不超出2%,水分不超出13%。(14)煅制:表物表面无光泽,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或内呈蜂窝状,不得碳化,未煅透及灰化者不得超过3%,杂质不得超过2%。(15)发芽类:各类芽长小于5mm,发芽率不得低于85%,芽超长者不多于20%,水分小于13%,杂质小于1%。(16)发酵类:发酵后,药物表面有黄白色毛霉衣、无霉气、不腐烂,有药材固有的气味。不得检出黄曲霉,活螨等致病菌,药屑、杂质小于1%,水分小于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19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做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20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1、外包装的验收(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外包装应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外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3)中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21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2、干湿度的验收(1)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10—15%间。(2)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菌藻类应在5—10%间,其余应在7—13%件。3、杂质的验收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2—3%之间,中药饮片的药屑、杂质。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果实、种子类、树脂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22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4、片型的验收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10%,饮片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片:极薄片:0.5mm以下(鹿茸片)薄片:1—2mm(半夏、槟榔)厚片:2—4mm(大黄、泽泻、山药、白术)段:长10—15mm(全草类)块:8—12mm方块(何首乌、葛根、茯苓)丝及类丝宽:2—3mm叶类丝宽:5—10mm.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4、片型的验收.2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5、其他对一些不宜切制的中药根据调剂和医疗上的需要,粉碎成颗粒或粉末,粉碎后的颗粒应均匀无尘,粉末应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5、其他.24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有以下情况验收不合格:(一)对包装标示不全的应予以拒收。(二)在验收时发现有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潮解溶化、腐烂等现象为质量检验不合格,应予以拒收。(三)对干湿度不符合规定,杂质超标,片型不符合规定的应予以拒收。(四)对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拒收。(五)对假药劣药应就地封存,并上报当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六)对有疑问的品种,本企业不能确定其质量是否合格的,应报送当药检所检验。.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有以下情况验收不合格:.25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1、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中药饮片内部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材、中药的外形、疗效以致不能药用。2、霉变: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表面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发霉现象。发霉的药物轻则颜色变化,气味走失,严重的变质败坏,以致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26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3、泛油:习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油质溢于其表面的现象。泛油的药材表面发软、发粘、呈现油状物质,同时颜色变深,并发生油腻味。药物泛油,其所含的油分或糖质反复受到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分解作用,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影响药物的外表和疗效。4、变色: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由深变浅或由鲜变暗。色泽是中药材外表美观的标志,也是其品质好坏的指标之一。中药材的变色范围很广,严格来说,各类药物在流通过程中,色泽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是有的不甚明显罢了。而药一旦遭受发热、生霉、泛油、长时日照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尤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3、泛油:习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27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5、气味散失: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的气味变的淡薄或者消失了。挥发油含量丰富的药物容易散失气味,如当归、木香、独活、羌活、苍术、降香、沉香、厚朴、肉桂、花椒、青皮、薄荷、乳香、冰片等。6、风化:风化是指含由结晶水的盐类中药与干燥空气接触后,失去结晶水,逐渐变成粉末的现象,如月石、芒硝等。7、潮解溶化:是指固体药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而发生溶解的现象,如大青盐、秋石等。.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5、气味散失: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应28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泛油、发霉药材的养护首先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在保管过程中必须本着先进先出、易坏先出的原则,防止药材存放过久。防止药材生虫的一些方法也可适用于这类药材。另外,可采用通风、吸潮、晾晒、翻垛、松包敞晾等方法,也能防止药材受热泛油。.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泛油、发霉药材的养护.29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中药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性状鉴别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具有简便易行、方便、迅速的特点,不受复杂的仪器、化学试剂等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老药工在长期的鉴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鉴别术语,生动形象、切合实用,现将常用的经验鉴别术语分述如下。.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中药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性状鉴别是很重要30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桔梗、南沙参、奶参等。珍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堆花芦:生长时间较长的野山参芦头中部,芦碗渐密,四面环生,形似堆花。.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1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铁线纹:野山参的主根上端有细而深的环纹线。宽肩膀:野山参的根茎顶部较宽且丰满,形似肩膀。珍珠须:野山参须根上的点状突起,形似珍珠。落肩膀:野山参根上端较阔的部分逐渐下落,不平整。蟋蟀纹:朝鲜红参表面呈棕红色、土黄色或棕褐色,参体有细皱纹,形如蟋蟀纹理。将军肩:朝鲜红参的芦头与参体连接处,平直而不凹陷。黄马褂:人参表面皱纹较细,上部呈土黄色。蝴蝶芦:朝鲜红参的芦头大而坚实,芦碗明显,常呈双芦,形如蝴蝶。.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2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观音坐莲:指松贝平放时能端正稳坐,形似观音坐在莲花之上,故名“观音坐莲”。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开口子:指青贝药材外层两枚鳞片大小相近,顶端不抱合,俗称开口子。又称“观音合掌”。.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3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又称“红小辫”。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芝麻点:天麻表面的退化须根痕,呈断续排列成环的小点。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4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银柴胡、三七等。又称“狮子头”。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5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龙头风尾: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金钗:指金钗石斛,茎扁平,色金黄,两端较细,形似髻发上的“金钗”。连珠状:指巴戟天、甘遂根,形似串起来的珠子,故称“连珠”。横环纹:指根类药材根头下着生致密的环状横纹。如西党参、奶参等沙眼:指银柴胡表面呈凹陷,小点状(内含沙子),习称“沙眼”。钉角:指盐附子周围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铜皮铁骨狮子头:指质优的田三七。.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6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虎掌:指虎掌天南星,块茎呈扁球形,由主块茎及多个附着的侧块茎组成,形似“虎掌”。棕眼:根茎类药材表面密集的窝眼点,如半夏、天南星。菊花心:指药材横切面具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似菊花,故称“菊花心”。如黄芪、甘草、防风等。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具稀疏放射状与射线相间排列呈车轮状纹理,故称“车轮纹”,如粉防己等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呈异性维管排成数层同心环纹,俗称“罗盘纹”。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横切面花纹如云锦(云朵)状,俗称“云锦花纹”或“云朵花纹”。.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7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锦纹:指优质大黄横切面有许多黄色、棕红色相互交错形成的星点状锦纹,俗称“锦纹”或“槟榔渣”。筋脉点: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的棕色或灰白色点状纹理,如川牛膝、天花粉。金心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称之“金心玉栏”或“金井玉栏”,如桔梗等:皮松肉紧: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结实,称之“皮松肉紧”,如质优的西党参、黄芪等: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具红色的油点,习称“朱砂点”,如生晒术、苍术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8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网状纹理:指根或根茎类药材除去外皮后,可见网状样纹理。如大黄、云木香、升麻等。吐丝:指菟丝子经水泡煮后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吐丝”.缩皮凸肉:指正品山柰皮皱缩,切面类白色、光滑细腻,中央略凸起,习称“缩皮凸肉”。细密网纹:指果实种子类药材,表面具“细密网纹”。如莨菪子等。金钱环:指香圆枳壳果实顶端花柱基痕周围有一圆圈环纹,俗称“金钱环”。网状皱纹:指果实种子类药材,表面具“网状皱纹”。如鸦胆子、紫苏子。.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39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蜘蛛网状:指关木通横切面导管与射线排列成“蜘蛛网状”。偏心环:指鸡血藤横切面可见半圆形的环,俗称“偏心环”。糙皮:药材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粗皮易成片状剥落,如地骨皮。蚕形:指根或根茎类药材,形似“蚕”形。如野光参、蚕羌等。虾形:指蓼科植物拳参,呈扁圆柱形,密生细环纹,多弯曲如“虾”形,故名。钉刺:指多种海桐皮具有“钉刺”的特征。如刺楸、刺桐、樗叶花椒、朵椒、木棉等。竹节状:指根或根茎类药材,表面具“竹节状”。如竹节香附、竹节三七、竹节羌活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0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皮刺: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少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同心环:某些药材横断面上的异形维管,排列成数层同心性圆形的环圈纹,如川牛膝。吐脂起霜:某些药材干燥后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如苍术。.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1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珍珠盘:指药材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中而称珍珠盘,如银柴胡。花白点:指药材断面中心数个散生的放射状木质部黄白相间,与周围形成色彩对比,如胡黄连。岗纹:泽泻的块茎表面呈环形纹理突起。星点: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髓部有多数异型维管束形成的小点状纹理,形似小星,如大黄。.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2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金包头:知母根茎一端有密集浅黄色茎叶残痕,形似金包头部。鸡头黄精:黄精的根茎略呈圆锥状,形如鸡头。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珍珠疙瘩:合欢皮表面密生的棕色或棕红色的椭圆形横向皮孔。鸡肠朴:厚朴的根皮呈单筒状,常弯曲,形如鸡肠。靴朴:厚朴的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形似靴口状。.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3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鸡骨常山:常山的根质地坚硬,形如鸡骨状。青翘:连翘表面绿褐色,多不开裂者。蟹壳黄:瓜蒌皮表面皱缩均匀,橙黄色,形如蒸熟的螃蟹壳。金盏银盆(金盏银盘):指黄芪的横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黄色。顶手:金银花的花蕾肉质较厚,干燥后较硬,握之有顶手的感觉。亮星: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透视,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称亮星,如土茯苓。亮银星:指皮类药材由于表面有结晶析出,置光下显亮银光,如牡丹根皮、厚朴。.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4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槟榔碴:大黄的切面显示出的红白相间纹理。油头: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称油头,如川木香。糊头:指川木香加工干燥后,根头多具焦黑糊状物,俗称“糊头”。浦汤花:指杭菊花蒸花时,沸水上漫,烫熟了的菊花,习称“浦汤花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5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干货:指药材的干湿度,以传统经验公认干燥度为准,所含水分,以不致导致霉烂变质为准。杂质:指药材所含非药物部分。如泥土、沙石、灰渣、木屑、柴草、矿渣等杂质。统称“杂质”。粉性:指药材含丰富的淀粉,称“粉性”。如山药、天花粉等。柴性:指药材质地木质化,坚硬显“柴性”。如防风、紫花前胡等。纤维性:指药材折断显露出不整齐的“纤维”。如秦皮、山合欢皮等。油润:指药材性油润,手握柔软,横切面常见油点。习称“油润”或“油性”。如当归、独活等。空泡:药材加工时用火烘烤过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称空泡。.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6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角质:指药材含大量淀粉,经蒸煮加工后淀粉糊化,断面呈“角质”状。如天麻、红参等。焦枯:指药材在加工干燥,或防治虫蛀熏炕过程中,操作不当发生的灼伤变“焦枯”者。吐糖:指含糖分药材因存放过久,或受气候影响,形成糖质外溢而变色者,称之“吐糖”。如枸杞子等。冲烧:指药材堆码不当,出现发热“冲烧”。如红花等。糠心:指块根药材因加工烘烤不当,出现中空“糠心”现象。如白术、山药等。霉变:指药材因干燥不够或受潮湿产生霉变。如表面轻微霉变,去净后不影响质量者,仍可药用。虫蛀:指生虫受蛀药材。如虫蛀轻微,不影响质量者,仍可药用。.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47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通天眼:指羚羊角无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条扁三角形小孔,直通尖顶,俗称“通天眼”或“通天眼”。顶尖并可见“血斑”。为鉴别羚羊角主要特征。水波纹:指羚羊角表面轮生环节,顺凹凸处顺序环生,光滑自然,直达近尖部,习称“水波纹”。骨塞:指羚羊角基部骨塞角肉镶嵌紧密,生长自然,似桃形者的“骨塞”。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合把:羚羊角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纹。血丝:羚羊角角尖内部的红色斑纹。.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48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独挺;指未分岔的独角鹿茸,多为二年幼鹿的初生茸,故称“独挺”,又名“一棵葱”。大挺:指各种鹿茸较粗长的主干:门桩:指鹿茸第一个分支。二杠茸:指梅花鹿茸具一个侧支者,习称“二杠”,具两个侧支者习称“三杈”。挂角:指二杠再稍长,大挺超过门桩二寸左右,名“挂角”。单门、莲花、三叉:指马鹿茸具一个侧枝者,习称“单门”,两个称“莲花”,三个称“三岔”、四个称“四岔”,余类推。二茬茸:指割取二杠茸后,当年再生的茸。故称“二茬茸”。抽沟:指鹿茸大挺不饱满,抽缩成沟形者。习称“抽沟”。.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49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拧嘴:指鹿茸大挺的顶端,初分岔时,顶端嘴头扭曲不正者。习称“拧嘴”。珍珠盘:指鹿角基部形成一圈突起的疙瘩。习称“珍珠盘”。乌皮:指梅花鹿茸加工不当,出现部分表皮变成乌黑色,称之“乌皮”。棱纹、棱筋、骨豆:指鹿茸逐渐变老硬的过程,多在鹿茸的下部开始出现棱纹、棱筋、骨豆等老化现象。故称“棱纹”、“棱筋”、“骨豆”。骨化圈:指鹿茸锯口的周围、靠皮层处有骨质化的一圈:称之“骨化圈”。老毛杠:指三、四岔以上的马鹿茸,快成鹿角者,但未脱去茸皮。习称“老毛杠”。起筋:梅花鹿茸的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50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冒槽:指鉴别单个麝香用特制槽针插入麝香囊内,沿四周探测有无异物抵触.抽出槽针时可见香仁先平槽然后冒出槽面,习称“冒槽”。当门子:指麝香黑色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银皮:指麝香囊内层灰白色很薄的皮膜,习称“银皮”。金珀胆:指熊胆胆仁呈块状、颗粒状、稠膏状,黄色似琥珀者,习称“金珀胆”或“金胆”。菜花胆:指熊胆黄绿色的称“菜花胆”。墨胆:指熊胆黑色或墨色的称“墨胆”。油胆:指熊胆稠膏状的称“油胆”。纱纸皮:熊胆的胆囊皮用手撕之,可分层撕成细丝状,形如纱纸。.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51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乌金衣:指牛黄外表橙红色或棕黄色,个别表面挂有黑色光亮薄膜,习称“乌金衣”。挂甲:指鉴别牛黄时,取牛黄少许,沾水涂于指甲上,能将指染成黄色,不易擦掉,习称“挂甲或“透甲”。人工牛黄:指粉末状人工合成牛黄。同心层纹:指动物结石类药材,横断面可见环状同心层纹。是结石逐步形成的,习称“同心层”如牛黄、珍珠、猴枣、马宝、狗宝等。珠光:指珍珠彩色光晕,故称“珠光”。马头、蛇尾、瓦楞身:指海马的头像“马头”、身呈“瓦楞状”,尾似“蛇尾”,故概括为马头、蛇尾、瓦楞身”。.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52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翘鼻头:蕲蛇头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龙头虎口:指蕲蛇头扁平三角形,吻端向上,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方胜纹:指蕲蛇背部密被菱形鳞片,具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花纹,习称“方胜纹”。连珠斑:蕲蛇腹部黑色类圆形斑纹,象连起来的珠子,亦称“念珠斑”。佛指甲:指蕲蛇尾端一个长三角形侧扁的鳞片,习称“佛指甲”。.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53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屋脊背:指乌梢蛇背脊高耸成屋脊状,习称“屋脊”或“剑脊”背。虫瘿:指五倍子蚜虫寄生于盐肤木等树上叶轴或叶柄上形成的囊状“虫瘿”;没食子蜂寄生于没食子树幼枝上所生的“虫瘿”。白颈:指广地龙第14~16环节的生殖带,呈黄白色,习称“白颈”蚯蚓。胶口镜面:白僵蚕的断面平坦,外层白色显粉性,中间棕黑色,光亮,内有四个亮圈(丝腺环)。涡纹:马宝的剖面呈旋涡状层纹。.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54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菠萝纹:海龙体表具有突起的花纹图案,类似菠萝表面的钉纹。吸盘:动物类药材的吸附器官,多为中间凹陷的圆盘状,如水蛭、蛤蚧等。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粘舌:指一些药材具有吸湿性,以舌舔之,可吸舌,故称“粘舌”。如龙骨、龙齿、天竺黄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二、动物类中药.55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三、矿物类中药钉头:指钉头赭石,外表具多数乳状突起,俗称“钉头赭石”。镜面砂:指选用优质朱砂用刀剔成薄片,以色艳红透者称“红镜”,色乌红者称“青镜”统称“镜面砂”。豆瓣砂:指颗粒状朱砂,色红艳、光亮,形似豆瓣,故称“豆瓣砂”。朱宝砂:指朱砂颗粒小者,称“朱宝砂”,更小者为“米砂”。月石坠:指硼砂加工时结在绳子上的干燥结晶,似石坠下,称月石坠。.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三、矿物类中药.56中药材与中药饮片

的经营管理.中药材与中药饮片

的经营管理.57中药的概念中药系指: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的概念中药系指: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58中成药概念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中成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工而成的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中成药概念中成药是用一定的配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59中药材的概念中药材系指: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并符合药品标准。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材的概念中药材系指: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60中药饮片的概念中药饮片系指: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的需要,把药材切成薄片、厚片、斜片、丝状、段状、块状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及储藏和调剂等,这种中药材称为“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的概念中药饮片系指: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61中药饮片分类一、根及根茎类二、茎、木、藤类三、皮(茎皮、根皮)类四、叶类五、全草类六、花类七、果实、种子类八、树脂类.中药饮片分类一、根及根茎类.62中药饮片分类九、菌、藻类十、动物类十一、矿物类十二、其它部分中药饮片有批准文号管理,主要是以加工类现阶段有批准文号的中药饮片有:冰片、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神曲、胆南星、青黛、红粉、人工牛黄、滑石粉、水牛角浓缩粉、龙血竭、珍珠粉、蟾酥、熊胆粉、鲜竹沥、西瓜霜、雄黄、砒霜、轻粉20个品种。.中药饮片分类九、菌、藻类.63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11]25号.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11]2564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必须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GSP证书》的经营企业采购。批发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严禁生产企业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等行为。严禁经营企业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严禁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中药饮片。.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65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

经营企业:1、药品经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2、营业执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检表示)复印件3、GSP证书复印件4、印章样式,包括:公司公章、发票专用章、出库专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质量检验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5、随货同行单(票)样式;6、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66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经营企业:7、《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8、法人签署的委托书(委托上应标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证号、委托范围、地区、委托书有效期,并盖有公章及法人章)9、受委托人的身份证、上岗证复印件10、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书(应标明有效期)11、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提供生产批文复印件12、购进的中药饮片应随货到货同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67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生产企业1、药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2、营业执照副本(具有年度年检表示)复印件3、GmP证书复印件4、印章样式,包括:公司公章、发票专用章、出库专用章、法人代表名章、质量检验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5、随货同行单(票)样式;6、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7、《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8、法人签署的委托书(委托上应标明委托人、委托人身份证号、委托范围、地区、委托书有效期,并盖有公章及法人章).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68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生产企业9、受委托人的身份证、上岗证复印件10、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书(应标明有效期)11、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提供生产批文复印件12、饮片品种质量标准(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或地方炮制标准复印件13、饮片品种物价批文复印件(简易包装的品种此项无)14、饮片品种注册商标(凡收取包装样品上有商标标识的)15、饮片品种的说明书、外包装(简易包装的品种此项无)16、购进的中药饮片应随货到货同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中药饮片供货单位应提供以下首营资料.69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批发及连锁总部

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营中药材收购地产中药材验收员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药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养护员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库房中药饮片库中药材库+中药样品室(柜)验收记录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养护方法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因中药饮片不能拆包实际已经造成饮片除控温、控湿外,无其他办法)销售记录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品名、规格、产地、购货单位、销售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批发及连锁总部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营收购地70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零售

中药饮片中药材采购员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营业员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备中药调剂员资格。管理中药饮片配方,按处方管理

验收记录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陈列毒性中药品种和罂粟壳不得陈列柜斗谱的书写应当正名正字;装斗前应当复核,防止错斗、串斗;应当定期清斗,防止饮片生虫、发霉、变质;不同批号的饮片装斗前应当清斗并记录

销售中药饮片做到计量准确,并告知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提供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零售中药饮片中药材采购员中药学中专以上71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中药饮片炮制品应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但应具有原有的气和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1)炒黄:药物表面微黄或鼓起或爆裂,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的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1%。(2)炒焦:药物表面焦褐色,色泽均匀,生片炭化片不得超过3%,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3)炒炭:药物表面黑色,内呈焦褐色或焦黄色,存性并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5%,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4)土炒:药物表面呈深黄色,并挂有土色,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中药饮片炮制品应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72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5)麸砂: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或黄色,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6)蜜炙:色泽均匀,有光泽,不粘手,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杂质不得超过0.5%,水份不得超过15%。(7)酒炙、醋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看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份不得超过13%。(8)盐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5)麸砂: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或黄色,7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9)油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油润酥松,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0.5%。(10)姜汁炙:药物表面呈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3%。(11)烫制:常用辅料有砂子、蛤粉、滑石粉,烫后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鼓起泡酥或爆烈起花。经醋淬的应有醋香气,干燥不得有辅料。僵化、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醋淬品水分不得超过10%。(12)蒸制:蒸制有清蒸、酒蒸、醋蒸。蒸制后药物表现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有辅料特有气味,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水分小于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9)油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74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物内外色泽一致,无白心;有毒药材必须煮至口尝无麻辣感,中国药典规定有含量测定的品种应按中国药典规定执行,未煮透的不超出2%,杂质不超出2%,水分不超出13%。(14)煅制:表物表面无光泽,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或内呈蜂窝状,不得碳化,未煅透及灰化者不得超过3%,杂质不得超过2%。(15)发芽类:各类芽长小于5mm,发芽率不得低于85%,芽超长者不多于20%,水分小于13%,杂质小于1%。(16)发酵类:发酵后,药物表面有黄白色毛霉衣、无霉气、不腐烂,有药材固有的气味。不得检出黄曲霉,活螨等致病菌,药屑、杂质小于1%,水分小于1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炮制(13)煮制: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75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做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76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1、外包装的验收(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外包装应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外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3)中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77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2、干湿度的验收(1)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10—15%间。(2)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菌藻类应在5—10%间,其余应在7—13%件。3、杂质的验收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2—3%之间,中药饮片的药屑、杂质。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果实、种子类、树脂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验收的内容.78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4、片型的验收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10%,饮片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片:极薄片:0.5mm以下(鹿茸片)薄片:1—2mm(半夏、槟榔)厚片:2—4mm(大黄、泽泻、山药、白术)段:长10—15mm(全草类)块:8—12mm方块(何首乌、葛根、茯苓)丝及类丝宽:2—3mm叶类丝宽:5—10mm.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4、片型的验收.79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5、其他对一些不宜切制的中药根据调剂和医疗上的需要,粉碎成颗粒或粉末,粉碎后的颗粒应均匀无尘,粉末应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5、其他.80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有以下情况验收不合格:(一)对包装标示不全的应予以拒收。(二)在验收时发现有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潮解溶化、腐烂等现象为质量检验不合格,应予以拒收。(三)对干湿度不符合规定,杂质超标,片型不符合规定的应予以拒收。(四)对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拒收。(五)对假药劣药应就地封存,并上报当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六)对有疑问的品种,本企业不能确定其质量是否合格的,应报送当药检所检验。.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验收有以下情况验收不合格:.81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1、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中药饮片内部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材、中药的外形、疗效以致不能药用。2、霉变: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表面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发霉现象。发霉的药物轻则颜色变化,气味走失,严重的变质败坏,以致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82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3、泛油:习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油质溢于其表面的现象。泛油的药材表面发软、发粘、呈现油状物质,同时颜色变深,并发生油腻味。药物泛油,其所含的油分或糖质反复受到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分解作用,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影响药物的外表和疗效。4、变色: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由深变浅或由鲜变暗。色泽是中药材外表美观的标志,也是其品质好坏的指标之一。中药材的变色范围很广,严格来说,各类药物在流通过程中,色泽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是有的不甚明显罢了。而药一旦遭受发热、生霉、泛油、长时日照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尤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3、泛油:习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83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5、气味散失: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的气味变的淡薄或者消失了。挥发油含量丰富的药物容易散失气味,如当归、木香、独活、羌活、苍术、降香、沉香、厚朴、肉桂、花椒、青皮、薄荷、乳香、冰片等。6、风化:风化是指含由结晶水的盐类中药与干燥空气接触后,失去结晶水,逐渐变成粉末的现象,如月石、芒硝等。7、潮解溶化:是指固体药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而发生溶解的现象,如大青盐、秋石等。.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5、气味散失: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应84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泛油、发霉药材的养护首先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在保管过程中必须本着先进先出、易坏先出的原则,防止药材存放过久。防止药材生虫的一些方法也可适用于这类药材。另外,可采用通风、吸潮、晾晒、翻垛、松包敞晾等方法,也能防止药材受热泛油。.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养护泛油、发霉药材的养护.85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中药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性状鉴别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具有简便易行、方便、迅速的特点,不受复杂的仪器、化学试剂等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老药工在长期的鉴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鉴别术语,生动形象、切合实用,现将常用的经验鉴别术语分述如下。.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中药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性状鉴别是很重要86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桔梗、南沙参、奶参等。珍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堆花芦:生长时间较长的野山参芦头中部,芦碗渐密,四面环生,形似堆花。.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87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铁线纹:野山参的主根上端有细而深的环纹线。宽肩膀:野山参的根茎顶部较宽且丰满,形似肩膀。珍珠须:野山参须根上的点状突起,形似珍珠。落肩膀:野山参根上端较阔的部分逐渐下落,不平整。蟋蟀纹:朝鲜红参表面呈棕红色、土黄色或棕褐色,参体有细皱纹,形如蟋蟀纹理。将军肩:朝鲜红参的芦头与参体连接处,平直而不凹陷。黄马褂:人参表面皱纹较细,上部呈土黄色。蝴蝶芦:朝鲜红参的芦头大而坚实,芦碗明显,常呈双芦,形如蝴蝶。.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88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观音坐莲:指松贝平放时能端正稳坐,形似观音坐在莲花之上,故名“观音坐莲”。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开口子:指青贝药材外层两枚鳞片大小相近,顶端不抱合,俗称开口子。又称“观音合掌”。.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89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又称“红小辫”。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芝麻点:天麻表面的退化须根痕,呈断续排列成环的小点。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0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银柴胡、三七等。又称“狮子头”。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1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龙头风尾: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金钗:指金钗石斛,茎扁平,色金黄,两端较细,形似髻发上的“金钗”。连珠状:指巴戟天、甘遂根,形似串起来的珠子,故称“连珠”。横环纹:指根类药材根头下着生致密的环状横纹。如西党参、奶参等沙眼:指银柴胡表面呈凹陷,小点状(内含沙子),习称“沙眼”。钉角:指盐附子周围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铜皮铁骨狮子头:指质优的田三七。.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2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虎掌:指虎掌天南星,块茎呈扁球形,由主块茎及多个附着的侧块茎组成,形似“虎掌”。棕眼:根茎类药材表面密集的窝眼点,如半夏、天南星。菊花心:指药材横切面具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似菊花,故称“菊花心”。如黄芪、甘草、防风等。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具稀疏放射状与射线相间排列呈车轮状纹理,故称“车轮纹”,如粉防己等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呈异性维管排成数层同心环纹,俗称“罗盘纹”。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横切面花纹如云锦(云朵)状,俗称“云锦花纹”或“云朵花纹”。.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3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锦纹:指优质大黄横切面有许多黄色、棕红色相互交错形成的星点状锦纹,俗称“锦纹”或“槟榔渣”。筋脉点: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的棕色或灰白色点状纹理,如川牛膝、天花粉。金心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称之“金心玉栏”或“金井玉栏”,如桔梗等:皮松肉紧: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结实,称之“皮松肉紧”,如质优的西党参、黄芪等: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具红色的油点,习称“朱砂点”,如生晒术、苍术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4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网状纹理:指根或根茎类药材除去外皮后,可见网状样纹理。如大黄、云木香、升麻等。吐丝:指菟丝子经水泡煮后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吐丝”.缩皮凸肉:指正品山柰皮皱缩,切面类白色、光滑细腻,中央略凸起,习称“缩皮凸肉”。细密网纹:指果实种子类药材,表面具“细密网纹”。如莨菪子等。金钱环:指香圆枳壳果实顶端花柱基痕周围有一圆圈环纹,俗称“金钱环”。网状皱纹:指果实种子类药材,表面具“网状皱纹”。如鸦胆子、紫苏子。.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5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蜘蛛网状:指关木通横切面导管与射线排列成“蜘蛛网状”。偏心环:指鸡血藤横切面可见半圆形的环,俗称“偏心环”。糙皮:药材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粗皮易成片状剥落,如地骨皮。蚕形:指根或根茎类药材,形似“蚕”形。如野光参、蚕羌等。虾形:指蓼科植物拳参,呈扁圆柱形,密生细环纹,多弯曲如“虾”形,故名。钉刺:指多种海桐皮具有“钉刺”的特征。如刺楸、刺桐、樗叶花椒、朵椒、木棉等。竹节状:指根或根茎类药材,表面具“竹节状”。如竹节香附、竹节三七、竹节羌活等。.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6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皮刺: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少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同心环:某些药材横断面上的异形维管,排列成数层同心性圆形的环圈纹,如川牛膝。吐脂起霜:某些药材干燥后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如苍术。.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7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珍珠盘:指药材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中而称珍珠盘,如银柴胡。花白点:指药材断面中心数个散生的放射状木质部黄白相间,与周围形成色彩对比,如胡黄连。岗纹:泽泻的块茎表面呈环形纹理突起。星点: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髓部有多数异型维管束形成的小点状纹理,形似小星,如大黄。.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8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金包头:知母根茎一端有密集浅黄色茎叶残痕,形似金包头部。鸡头黄精:黄精的根茎略呈圆锥状,形如鸡头。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珍珠疙瘩:合欢皮表面密生的棕色或棕红色的椭圆形横向皮孔。鸡肠朴:厚朴的根皮呈单筒状,常弯曲,形如鸡肠。靴朴:厚朴的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形似靴口状。.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99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鸡骨常山:常山的根质地坚硬,形如鸡骨状。青翘:连翘表面绿褐色,多不开裂者。蟹壳黄:瓜蒌皮表面皱缩均匀,橙黄色,形如蒸熟的螃蟹壳。金盏银盆(金盏银盘):指黄芪的横切面皮部淡白色,木部黄色。顶手:金银花的花蕾肉质较厚,干燥后较硬,握之有顶手的感觉。亮星: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透视,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称亮星,如土茯苓。亮银星:指皮类药材由于表面有结晶析出,置光下显亮银光,如牡丹根皮、厚朴。.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100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槟榔碴:大黄的切面显示出的红白相间纹理。油头: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称油头,如川木香。糊头:指川木香加工干燥后,根头多具焦黑糊状物,俗称“糊头”。浦汤花:指杭菊花蒸花时,沸水上漫,烫熟了的菊花,习称“浦汤花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101常用中药鉴定术语一、植物类中药干货:指药材的干湿度,以传统经验公认干燥度为准,所含水分,以不致导致霉烂变质为准。杂质:指药材所含非药物部分。如泥土、沙石、灰渣、木屑、柴草、矿渣等杂质。统称“杂质”。粉性:指药材含丰富的淀粉,称“粉性”。如山药、天花粉等。柴性:指药材质地木质化,坚硬显“柴性”。如防风、紫花前胡等。纤维性:指药材折断显露出不整齐的“纤维”。如秦皮、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