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乃居谈艺札记之潘天寿署款钤印举例_第1页
真乃居谈艺札记之潘天寿署款钤印举例_第2页
真乃居谈艺札记之潘天寿署款钤印举例_第3页
真乃居谈艺札记之潘天寿署款钤印举例_第4页
真乃居谈艺札记之潘天寿署款钤印举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真乃居谈艺札记之潘天寿署款钤印举例

胡西林

在潘天寿当年担任的诸多社会职务中,有一个是西泠印社副社长。或许有人以为这是由于潘天寿在绘画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而获得的名誉职务,其实不是。潘天寿是一位天赋极高的艺术家,幼年时候即酷好绘画、书法和篆刻。1915年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是近代浙江教育史上一所赫赫著名的学校,前身即鲁迅当年任教过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人文和艺术气氛浓重,业师中便有经亨颐和李叔同。经亨颐是校长,李叔同为音乐和图画教师,他们学识渊博,而且都擅书法篆刻,潘天寿深受影响。后来他又在上海拜吴昌硕为师。潘天寿治印,青年时所作方正平稳、端庄沉雄,走的是汉印一路。建国之后则随着绘画的变法印风也变,无论书法还是篆刻都挟着一股磅礴气势,章法不落常套,笔法意趣醇拙,刀法生涩遒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猛烈个人面貌。十分惋惜的是他刻印作品不多,由于“自己要画画、写字、作诗、刻印,又要教书、研究史论,还要写书,精力太分散,时间也不够用,决定放弃一些工程。中年以后,主攻绘画,刻印较少。〞(与刘江语)。但是开启一部《潘天寿印存》,从所收近百方潘天寿自刻印章中,不难感受所浮现出来的大家风范。而他在画上钤印的严谨,更值得后人学习。今年是牛年,我就以大家熟悉的《春塘水暖圖》为例。

《春塘水暖图》是潘天寿的大幅作品,纵248.5厘米,横102厘米,竖幅构图。绘一牛匐水,牛角横犄,目光温存,眼神里充满了劳作后获得休息的满足。身后是岩崖巨石,石上苔点疏密相间,浓湿胶着,上有山花,葱笼烂漫。牛头左侧有几块乱石,右下是一角木栅。通幅厚实、沉稳、灵动,美得如何描述都让人觉得词不达意。

画完了,开始署款。潘天寿选择在画的右中侧落笔:雷婆头峰寿者指墨。然后钤“潘天寿印〞印。此印在画上三印中最大,3.4厘米见方,由于“雷婆头峰寿者指墨〞的“雷〞字较大并且字形夸诞,钤一方大印可以促进款识平衡和上下呼应,予视觉以张力。这是潘天寿款识钤印自“懒道人寿者〞一路以来最精彩的书写和搭配形式,堪称经典。八个字石上一题,古拙宛如摩崖石刻,十分妥贴。再来看全图,停匀工稳,可谓大功告成。

但是潘天寿发现题错了,由于此画并非指墨所作,而是笔墨绘成,并且是在隔了二三年之后才发现的。由于我们现在所见画上所署时间为“六一年初暑〞,而在1963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潘天寿画集》中,《春塘水暖图》收入其中,但是画的上方是空白,还没有补题,左下角也没有押角章“知白守黑〞。也就是说,《春塘水暖图》最初是单题并只有“雷婆头峰寿者〞下面那方白文“潘天寿印〞。怎么办?当然是改正。鲁迅先生老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大师名家作文绘画援笔立就,落笔就是经典,他们也会出错。关键看怎么改正,如何纠错。

这时候我们可以领教潘天寿的手段了:他以古隶小字先横再折缓缓题来,古隶小字与行书竖题不仅形成呼应也构成比较,而横折的书写与岩崖巨石在平行中形成同构,还与右下的一角木栅对角呼应。仿佛左上的空白本来就是为补题做的预留,太妙不可言了!假如说补题前已让我们无可挑剔,那么补题后则让我们赞不绝口!这时候我们才明白,前面再美也只是过程,补题才让作品到达了目的地。然后钤名章和压角章,三方印大小不同,朱白有别,分择三处,构成上中下三角等边关系,于视觉既养眼又停匀,恰到好处。(“知白守黑〞印依着角边钤,有保护画芯、防遭裁切的用意)

最终说说三方印出自何人之手。

白文“潘天寿印〞出自引介他拜师吴昌硕的老友(另一位是其兄诸闻韵)、有名书画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诸乐三之手。此印刻于1938年国立杭州艺专因抗战辗转西南办学之湖南沅陵时期,潘天寿十分喜欢,用了一辈子,直到文革爆发前的1966年春天,他还在为人作书法时钤用。

上方的朱文“潘天寿〞为其本人所刻。潘天寿不仅擅画,也擅诗文书印,他主张“一个画人不必以诗、书、画‘三绝,但必需诗、书、画、印‘四全〞,并且身体力行。篆刻本是他教学画画之余的“日课〞,但由于“一九五八年后担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院长(今中国美院),任务太重,常要为公共场所画大画,顾及不到刻印,加之精力不济:‘自己要画画、写字、作诗、刻印,又要教书、研究史论,还要写书。精力太分散,时间也不够用,决定放弃一些工程。中年以后,主攻绘画,刻印较少。(潘天寿与刘江语)但潘老师在1960年前后,常受政府委托画大画作布置用,‘画完后,常缺少与画相配的内容与较大之印,请人刻一时也来不及,于是抽空又自己动手刻了几方,以补画面之需。(潘天寿与刘江语)〞这方就是其中之一。

左下方的押角章“知白守黑〞则出自他的另一位老友、西泠印社社员余任天之手。潘天寿艺术眼格极高,嘱人治印,印家必有独到之处。此印古隶朱文,平直的笔划中穿插斜笔,既大胆也大放,别有一种生趣。印侧有边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