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_第1页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_第2页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_第3页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_第4页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1.依法治国是时代的潮流,我们要汲取古今中外法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民无常(常,常规),唯治为法。法与时转(顺应时代变化)则治,法与世宜(适合社会情况)则有功(功,成效)。——《韩非子》材料二

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文献1《权利法案》文献2《人权宣言》文献1《权利法案》文献2《人权宣言》文献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治国思想。(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3)材料三的三部法律文献的颁布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归纳这三部法律文献所体现的共同法治思想。(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中外法制化进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材料二中国是被动地痛苦地进入近代社会的。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他们掠夺的中心。材料三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问题:(1)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分别指什么事件?(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3)阅读材料二,请用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是如何掠夺中国的?中国又进行了哪些近代化的探索?(4)针对材料三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3.国家与国家、国家与组织之间关系错综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美关系演变示意图1840年1840年1937年194519712001年=1\*GB3①敌对=2\*GB3②合作=3\*GB3③严重对抗=4\*GB3④缓和与对话(1)请分别给阶段=1\*GB3①、=2\*GB3②、=4\*GB3④列举一个相关的史实依据。并用一句话概括中美关系发展的脉络。材料二近二十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摘编自网络)2001年12月,美国布什总统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美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

2017年以来,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视中国为最大威胁,打压华为,发动贸易战甚至目前借新冠疫情污名化中国,并力图“甩锅”中国。(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展望并说明理由。材料三英国曾经是世界文学艺术、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海外贸易的引领者,也曾经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第一霸主。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刷,经历了“入欧”和“脱欧”,从“抱团取暖”到“自扫门庭”,这似乎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3)请用史实说明英国曾经是世界文学艺术和海外贸易的引领者。(4)英国从“入欧”到“脱欧”,对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启示?4.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托起中国梦。材料一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由此,马克思把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解放本质地联系在一起,认为劳动是求解实现人类自由的现实途径。——摘编自《守正创新:以“劳”育时代新人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1)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劳动与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说明该学说在当时的历史作用?材料二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和运用先进技术,斯达汉诺夫在1935年8月30日的夜间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摘编自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斯达汉诺夫运动在苏联兴起时代背景及其影响(各一条)材料三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沉淀了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因为劳动创造,我们奏响了新时代的华章。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一个个伟大工程拔地而起;“新四大发明”带来便捷生活;“大国智造”的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这一切,莫不归属于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摘编自《新时代,劳动者精神永不过时》(3)中华古代文明中,哪些成就体现了劳动创造?试举两例(4)综合以上材料,谈两点对劳动的认识5.人类共处一个地球,拥有共同命运。材料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1)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个学派的主张?体现的共同价值理念是什么?材料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摘编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2)材料二中“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是什么?该文件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一条)材料三广大亚非拉地区都曾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共同历史,促使这些国家天然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最初意识。二战后的当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多数处于世界经济和权力的边缘,众多共性利益的现实诉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总是容易被认同和实践。——摘编自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亚非拉国家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各一条)材料四疫情影响下,全球化正从资本的全球化进入人的全球化阶段。前者是部分人的全球化,有边界、关税等概念;而后者则更多体现为地球村的概念,为全世界所有人关注。面对人的全球化,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摘编自王义桅《全球性问题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当前推动资本全球化的最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是什么?人的全球化时代,如何看待“中国智慧”?6.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材料一文艺复兴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个人主义的伦理观”指的是什么思潮?文艺复兴与当时的社会“转变进程”有何关系?(一点)材料二17—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年)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2)材料反映出英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两点)材料三70年以来,中国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促使了中国从经济体制、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时代的人民生活富裕,一是要通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战略带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切实脱贫,使全体人民一个也不能少地共同迈入富裕社会;二是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摘编自孙凤《7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个向度》(3)7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形态”方面各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新时代的人民生活富裕”的内涵?(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促使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两点)参考答案:1.(1)主张改革,提倡法治(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3)《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自由、民主、平等、法治。(4)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法制推动社会的进步;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2.(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洋务运动(2)英国工业革命后,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大量的市场,为打开中国大门,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3)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4)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战略,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3.(1)阶段=1\*GB3①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阶段=2\*GB3②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等阶段=4\*GB3④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等脉络:有合作,有斗争(敌对),不断地在曲折中发展。(2)观点1: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双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双方可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沟通,减少猜疑,求同存异,发展中美友好合作关系。观点2: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如美国希望谋求世界霸权,而中国反对任何国家称霸,现阶段双方的合作是建军立在共同的利益之上,但不同的目标最终会使双方分道扬镳。(有观点且理由正确才可)(3)文艺复兴运动时,英国的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进行“三角贸易”及殖民掠夺活动。(4)处理好与他国合作、竞争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4.(1)劳动是实现自由解放的途径;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2)苏联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任选一项)推动了苏联工业迅速发展;使得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使其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任选一项)(3)略(4)劳动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时代都需要劳动;劳动要与创新密切结合;劳动创造是实现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和幸福;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等(任选两项,言之成理也可赋分)。5.(1)儒家;人和;团结;和谐;合作等(任选一项)(2)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作用: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增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加速了法西斯的失败等(任选一项)。(3)历史原因:都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为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进行过斗争。现实原因: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霸权主义的威胁;都希望通过相互间的合作提高本国实力。(各任选一项)(4)世贸组织;中国智慧体现了对人的关注;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大国担当的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