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光度法简介课件_第1页
吸光光度法简介课件_第2页
吸光光度法简介课件_第3页
吸光光度法简介课件_第4页
吸光光度法简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2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07212005-12吸光光度法简介第七章第七章(2)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吸光光度法简介第七章第七章(2)22005-12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前节要点复习7.3.1灵敏度的表示方法7.3.2影响准确度的因素7.3.3测量条件的选择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7.4.1酸度的选择7.4.2显色剂用量的选择7.4.3其它条件的选择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前节要点复习7.4吸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7.5.1微量组分的测定7.5.2示差光度法7.5.3光度滴定法7.5.4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7.5.5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7.5.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7.5.7导数分光光度法前节要点复习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7.5.1微量组分的测定前节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灵敏度吸光光度法是一种适合于微量组分测定的仪器分析法,检测限大多可达10-3~10-4g/L或~g/mL数量级。准确度能满足微量组分测定的要求。一般相对误差2~5%。例如,石灰石中微量铁,含量为0.067%,相对误差以5%计算,结果为0.064~0.070%,绝对误差为0.003%比较常量分析:铁矿中的铁含量测定,含量为80%,若相对误差以5%计算,结果为84~76%,绝对误差为4%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灵敏度吸光光度法是一种适实际测得的是条件摩尔吸收系数,′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一332+桔红色508邻二氮菲=1.1104实际测定摩尔吸收系数是对吸光物质而言,是由吸光物质的结构特征,吸光面积等因素决定。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当b=1时,A=CAC0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实际测得的是条件摩尔吸收系数,′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一33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二对同一种待测物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表明具有不同的灵敏度。例,分光光度法测铜铜试剂法测Cu426=1.28104L.mol-1.cm-1双硫腙法测Cu495=1.58105L.mol-1.cm-1一般情况<104

~104~105

>105低灵敏度中等灵敏度高灵敏度灵敏度不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灵敏度的表示方法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二对同一种待测物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吸光系数a比吸光系数Sandell灵敏度SS值表示单位截面积光程测得吸光度为0.001时,每mL溶液中待测物质的微克数。单位为g.cm-2。Sandell灵敏度与的关系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问题:如何测量S值?S值是否与光程有关?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吸光系数a比吸光系数Sandell灵敏度SS影响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根据误差传递公式,可以推导出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为T=0.368=36.8%A=0.434为了使测量误差<5%,控制溶液的透光率T=70~10%误差公式推导dc/c(%)T(%)dT=2%dT=1%dT=0.1%当dT=1%时误差最小A=0.155~1.00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影响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根据误差传递公式,可以推导出浓度仪器测量误差公式推导吸光定律根据误差传递公式,有又得浓度测量的相对偏差令得T=0.368=36.8%A=0.434此时,仪器测量误差最小1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仪器测量误差公式推导吸光定律根据误差传递公式,有又得浓度测化学反应的影响M+L=MLmax吸光定律光度法测定通常在一个较大的浓度范围内作工作曲线,当′或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副反应的变化而变化时,就表现出对吸光定律的偏离。实际计算例:M+L

→ML,ML2,ML3112233如果在1进行测定,结果如左图所示AC(M)AMLML2ML31ML3ML2ML什么条件满足?最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得到?1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化学反应的影响M+L=MLma例,聚合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2max=660nm二聚体:max=610nmACmax=660nm单体:A660nm610nm1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例,聚合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2max=660nm二测量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的选择无干扰,选择max有干扰AA待测溶液吸光度的选择(为什么?)选择C选择b1、非单色光影响小2、灵敏度高1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测量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的选择无干扰,选择max有干扰AA参比液的选择原则:扣除非待测组分的吸收以显色反应为例进行讨论M+R=M-Rmax试液 显色剂溶剂吸光物质参比液组成无吸收无吸收光学透明溶剂基质吸收无吸收吸收不加显色剂的试液无吸收吸收吸收显色剂基质吸收吸收吸收吸收显色剂+试液+待测组分的掩蔽剂若欲测M-R的吸收maxA(样)=A(待测吸光物质)+

A(干扰)+A(池)A(参比)=

A(干扰)+A(池)1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参比液的选择原则:扣除非待测组分的吸收以显色反应为例进行讨论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有机物质官能团强吸收直接测定UV-VIS官能团弱吸收衍生化反应UV-VIS显色反应无机物质通常通过显色反应生成吸光系数大的有色物质进行测定,以提高灵敏度332+桔红色max邻二氮菲1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有机物质官能团强吸酸度的选择酸度的影响副反应M+nR=MRnOH-H+存在型体的变化RH=R-

+H+

12生成不同配比的络合物例,磺基水杨酸–Fe3+pH=2~3FeR紫红色pH=4~7FeR2橙色pH=8~10FeR3黄色1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酸度的选择酸度的影响副反应M+nR=MRn酸度的选择理论计算以作图可得适宜pH范围实际工作中,作A~pH曲线,寻找适宜pH范围。ApHM+nR=MRnOH-H+1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酸度的选择理论计算以作图可得适宜pH范围实际工作中,作A显色剂的用量M+nR=MRn定量反应实际工作中,作A~CR曲线,寻找适宜CR范围。ACR1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显色剂的用量M+nR=MRn定量反应实际工温度的选择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温度。ATATATATAT反应时间的选择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时间。1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温度的选择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温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微量组分的测定单组分的测定多组分的测定介绍一种

解联立方程法AXY12根据加合性原则解联立方程,可求得Cx,Cy为物质的特征参数,可通过配制标准溶液测得。请设计一个测定两组分的浓度的实验方案ACs(x)纯物质或共存物质不干扰2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微量组分的测定单组分的测定多组分单组分的测定微量铁的测定氨基酸的测定邻二氮菲法茚三酮法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总磷的测定磷钼蓝法海水中营养盐的测定2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单组分的测定微量铁的测定氨基酸的测定邻二氮菲法茚三酮法蛋白质示差光度法方法比较常规法以空白溶剂为参比示差法以浓度为Cs

的标准溶液为参比A△C△CxA′(Cx>Cs)适宜

浓度的测定思考:(Cx

Cs)时情况怎样?2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示差光度法方法比较常规法以空白溶剂为参比示差法以浓度为Cs示差法的误差方法定量原理相对误差常规法示差法∴Tr>Tx∵I0>Is有结论:示差法提高了准确度例题2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示差法的误差方法定量原理相对误差常规法示差法∴Tr>T例题已知dT=0.01,样品Tx=2.00%,标准Ts=10.0%示差法常规法误差示差法误差已知dT=0.01,样品Tx=2.00%,标准Ts=5.00%2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例题已知dT=0.01,样品Tx=2.00%,示差法提高准确度的实质常规法TxT051050100落在测量误差较大的范围示差法T051050100TrTsTs落在测量误差较小的范围结论:示差法通过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2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示差法提高准确度的实质常规法TxT051050100落在测光度滴定法光度滴定法是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法。例,滴定反应M+R=MR随着R的加入,[M][MR]滴定曲线随各物质的吸收性质的不同而不同。R=0,M=0,MR>0(不考虑滴定体积的变化)AVRVspR>0,M=0,MR>0AVRR>MRVspR<MRAVRVsp更多例子滴定曲线分析2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光度滴定法光度滴定法是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的突变来确定光度滴定与指示剂法的比较1、线性滴定法AV2、适宜低浓度的滴定3、背景有色溶液也能滴定(为什么?)思考题指示剂法和光度滴定的方法原理的共性?方法原理的应用电位滴定,发光滴定Ve2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光度滴定与指示剂法的比较1、线性滴定法AV2、适宜低浓度的滴滴定曲线分析AVM吸收M+R=MRR为滴定剂AVMR无吸收R吸收AV返回AV同学自己分析2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滴定曲线分析AVM吸收M+R=MRR为滴更多例子R=0,M>0,MR>0R>0,M=0,MR=0AVRM<MRVspM>MRAVRVspAVRVspR=0,M>0,MR=0R>0,M>0,MR=0请同学们自己分析2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更多例子R=0,M>0,MR>0R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摩尔比法测络合比(饱和法)M+nR=MRnCM,固定;CR,从0开始增大CMRnCR在特定波长测定R=0,M=0,MRn>0ACR/CMnR>0,M>0,MRn=0ACR/CMn3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摩尔比法测络合比(饱和法)M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测络合比M+nR=MRnCM+CR=常数CM/C从0→1在特定波长测定R=0,M=0,MRn>000.51.0ACM/C0.33n=1,CM/C=0.5n=2,CM/C=0.3300.51.0ACM/CR>0,M>0,MRn=0CM/C=0.5,n=13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测络合比M+nR=条件稳定常数的测定00.51.0ACM/CA′A′<A0由于络合物离解引起离解度MR=R+M总浓度c平衡浓度c(1-a)caca将代入上式便可求出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A03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条件稳定常数的测定00.51.0ACM/CA′A′<A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HR

=H++

R-HR用光度法可以测定其离解常数RAHRRHRR用吸光值表征,相对于pH作图,可求得pKa或3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HR=H+配制一系列不同pH,浓度C相同的溶液半中和法pH在HR测吸光度ApHRAHRRHRpH<pKa-1C=[HR]pH>pKa+1C=[R-]pH=pKa[HR]/[R-]=1A2A1测得A2测得A1A′对应的pH即为pKa

A′pKa

3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配制一系列不同pH,浓度C相同的溶液半中和法pH在截距法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作数据处理对特定pHb=1cmpH<pKa-1C=[HR]pH>pKa+1C=[R-]代入,得整理,得作图,直线截距为pKapH3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截距法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作数据处理对特定pHb=1双波长分光光度法21AXY∵∴Y

的存在不干扰X的测定光源单色器单色器检测器切光器狭缝吸收池问题3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双波长分光光度法21AXY∵∴Y的存在不干扰X的问题1.双波长法与常规参比法比较,有什么特点?AXY122.如何借助于双波长法消除干扰?光源单色器单色器检测器切光器狭缝吸收池3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问题1.双波长法与常规参比法比较,有什么特点?AXY1对比吸收系数的理解c(g/100mL),b=1cm例如扑热息痛的测定:取扑热息痛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NaOH(0.1mol/L)50mL溶解,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NaOH(0.1mol/L)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在257nm±1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8H9NO2的比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即得。3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对比吸收系数的理解c(g/100mL),b=要点1、Plank条件2、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基础。3、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吸光定律c:mol/L摩尔吸光系数,L·mol–1·cm-1K

c:g/LK

a吸光系数,L·g–1·cm-10.5753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要点1、Plank条件2、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要点灵敏度及表示方法:吸收系数,S;准确度及影响因素:相对误差2~5%;测量误差;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误差。吸光测量条件的选择:波长、浓度、参比的选择分析条件条件的选择:酸度、浓度、温度、时间方法介绍光度滴定;示差法;解联立方程法吸收定律,吸收系数及其性质4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要点灵敏度及表示方法:吸收系数,S;准确度及影响因素:相对误0724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07212005-12吸光光度法简介第七章第七章(2)4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吸光光度法简介第七章第七章(2)22005-12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前节要点复习7.3.1灵敏度的表示方法7.3.2影响准确度的因素7.3.3测量条件的选择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7.4.1酸度的选择7.4.2显色剂用量的选择7.4.3其它条件的选择4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前节要点复习7.4吸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7.5.1微量组分的测定7.5.2示差光度法7.5.3光度滴定法7.5.4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7.5.5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7.5.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7.5.7导数分光光度法前节要点复习4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7.5.1微量组分的测定前节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灵敏度吸光光度法是一种适合于微量组分测定的仪器分析法,检测限大多可达10-3~10-4g/L或~g/mL数量级。准确度能满足微量组分测定的要求。一般相对误差2~5%。例如,石灰石中微量铁,含量为0.067%,相对误差以5%计算,结果为0.064~0.070%,绝对误差为0.003%比较常量分析:铁矿中的铁含量测定,含量为80%,若相对误差以5%计算,结果为84~76%,绝对误差为4%4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3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灵敏度吸光光度法是一种适实际测得的是条件摩尔吸收系数,′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一332+桔红色508邻二氮菲=1.1104实际测定摩尔吸收系数是对吸光物质而言,是由吸光物质的结构特征,吸光面积等因素决定。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当b=1时,A=CAC04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实际测得的是条件摩尔吸收系数,′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一33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二对同一种待测物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表明具有不同的灵敏度。例,分光光度法测铜铜试剂法测Cu426=1.28104L.mol-1.cm-1双硫腙法测Cu495=1.58105L.mol-1.cm-1一般情况<104

~104~105

>105低灵敏度中等灵敏度高灵敏度灵敏度不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灵敏度的表示方法4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对摩尔系数的理解之二对同一种待测物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吸光系数a比吸光系数Sandell灵敏度SS值表示单位截面积光程测得吸光度为0.001时,每mL溶液中待测物质的微克数。单位为g.cm-2。Sandell灵敏度与的关系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问题:如何测量S值?S值是否与光程有关?4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吸光系数a比吸光系数Sandell灵敏度SS影响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根据误差传递公式,可以推导出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为T=0.368=36.8%A=0.434为了使测量误差<5%,控制溶液的透光率T=70~10%误差公式推导dc/c(%)T(%)dT=2%dT=1%dT=0.1%当dT=1%时误差最小A=0.155~1.004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影响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根据误差传递公式,可以推导出浓度仪器测量误差公式推导吸光定律根据误差传递公式,有又得浓度测量的相对偏差令得T=0.368=36.8%A=0.434此时,仪器测量误差最小5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仪器测量误差公式推导吸光定律根据误差传递公式,有又得浓度测化学反应的影响M+L=MLmax吸光定律光度法测定通常在一个较大的浓度范围内作工作曲线,当′或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副反应的变化而变化时,就表现出对吸光定律的偏离。实际计算例:M+L

→ML,ML2,ML3112233如果在1进行测定,结果如左图所示AC(M)AMLML2ML31ML3ML2ML什么条件满足?最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得到?5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化学反应的影响M+L=MLma例,聚合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2max=660nm二聚体:max=610nmACmax=660nm单体:A660nm610nm5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例,聚合引起的对吸光定律的偏离2max=660nm二测量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的选择无干扰,选择max有干扰AA待测溶液吸光度的选择(为什么?)选择C选择b1、非单色光影响小2、灵敏度高5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测量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的选择无干扰,选择max有干扰AA参比液的选择原则:扣除非待测组分的吸收以显色反应为例进行讨论M+R=M-Rmax试液 显色剂溶剂吸光物质参比液组成无吸收无吸收光学透明溶剂基质吸收无吸收吸收不加显色剂的试液无吸收吸收吸收显色剂基质吸收吸收吸收吸收显色剂+试液+待测组分的掩蔽剂若欲测M-R的吸收maxA(样)=A(待测吸光物质)+

A(干扰)+A(池)A(参比)=

A(干扰)+A(池)5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参比液的选择原则:扣除非待测组分的吸收以显色反应为例进行讨论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有机物质官能团强吸收直接测定UV-VIS官能团弱吸收衍生化反应UV-VIS显色反应无机物质通常通过显色反应生成吸光系数大的有色物质进行测定,以提高灵敏度332+桔红色max邻二氮菲5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有机物质官能团强吸酸度的选择酸度的影响副反应M+nR=MRnOH-H+存在型体的变化RH=R-

+H+

12生成不同配比的络合物例,磺基水杨酸–Fe3+pH=2~3FeR紫红色pH=4~7FeR2橙色pH=8~10FeR3黄色5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酸度的选择酸度的影响副反应M+nR=MRn酸度的选择理论计算以作图可得适宜pH范围实际工作中,作A~pH曲线,寻找适宜pH范围。ApHM+nR=MRnOH-H+5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酸度的选择理论计算以作图可得适宜pH范围实际工作中,作A显色剂的用量M+nR=MRn定量反应实际工作中,作A~CR曲线,寻找适宜CR范围。ACR5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显色剂的用量M+nR=MRn定量反应实际工温度的选择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温度。ATATATATAT反应时间的选择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时间。5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温度的选择实际工作中,作A~T曲线,寻找适宜反应温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微量组分的测定单组分的测定多组分的测定介绍一种

解联立方程法AXY12根据加合性原则解联立方程,可求得Cx,Cy为物质的特征参数,可通过配制标准溶液测得。请设计一个测定两组分的浓度的实验方案ACs(x)纯物质或共存物质不干扰6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7.5吸光光度法应用简介微量组分的测定单组分的测定多组分单组分的测定微量铁的测定氨基酸的测定邻二氮菲法茚三酮法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总磷的测定磷钼蓝法海水中营养盐的测定6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单组分的测定微量铁的测定氨基酸的测定邻二氮菲法茚三酮法蛋白质示差光度法方法比较常规法以空白溶剂为参比示差法以浓度为Cs

的标准溶液为参比A△C△CxA′(Cx>Cs)适宜

浓度的测定思考:(Cx

Cs)时情况怎样?6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示差光度法方法比较常规法以空白溶剂为参比示差法以浓度为Cs示差法的误差方法定量原理相对误差常规法示差法∴Tr>Tx∵I0>Is有结论:示差法提高了准确度例题63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示差法的误差方法定量原理相对误差常规法示差法∴Tr>T例题已知dT=0.01,样品Tx=2.00%,标准Ts=10.0%示差法常规法误差示差法误差已知dT=0.01,样品Tx=2.00%,标准Ts=5.00%64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例题已知dT=0.01,样品Tx=2.00%,示差法提高准确度的实质常规法TxT051050100落在测量误差较大的范围示差法T051050100TrTsTs落在测量误差较小的范围结论:示差法通过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65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示差法提高准确度的实质常规法TxT051050100落在测光度滴定法光度滴定法是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法。例,滴定反应M+R=MR随着R的加入,[M][MR]滴定曲线随各物质的吸收性质的不同而不同。R=0,M=0,MR>0(不考虑滴定体积的变化)AVRVspR>0,M=0,MR>0AVRR>MRVspR<MRAVRVsp更多例子滴定曲线分析66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光度滴定法光度滴定法是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的突变来确定光度滴定与指示剂法的比较1、线性滴定法AV2、适宜低浓度的滴定3、背景有色溶液也能滴定(为什么?)思考题指示剂法和光度滴定的方法原理的共性?方法原理的应用电位滴定,发光滴定Ve67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光度滴定与指示剂法的比较1、线性滴定法AV2、适宜低浓度的滴滴定曲线分析AVM吸收M+R=MRR为滴定剂AVMR无吸收R吸收AV返回AV同学自己分析68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滴定曲线分析AVM吸收M+R=MRR为滴更多例子R=0,M>0,MR>0R>0,M=0,MR=0AVRM<MRVspM>MRAVRVspAVRVspR=0,M>0,MR=0R>0,M>0,MR=0请同学们自己分析69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更多例子R=0,M>0,MR>0R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摩尔比法测络合比(饱和法)M+nR=MRnCM,固定;CR,从0开始增大CMRnCR在特定波长测定R=0,M=0,MRn>0ACR/CMnR>0,M>0,MRn=0ACR/CMn70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摩尔比法测络合比(饱和法)M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测络合比M+nR=MRnCM+CR=常数CM/C从0→1在特定波长测定R=0,M=0,MRn>000.51.0ACM/C0.33n=1,CM/C=0.5n=2,CM/C=0.3300.51.0ACM/CR>0,M>0,MRn=0CM/C=0.5,n=171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测络合比M+nR=条件稳定常数的测定00.51.0ACM/CA′A′<A0由于络合物离解引起离解度MR=R+M总浓度c平衡浓度c(1-a)caca将代入上式便可求出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A0722005-12GXQ分析化学2005-2006学年条件稳定常数的测定00.51.0ACM/CA′A′<A弱酸弱碱离解常数的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