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太阳系的行星中,距离太阳不足1.5亿千米的行星是()

A.火星、木星

B.海王星、土星

C.水星、金星

D.天王星、木星

2.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②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③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不可能实现④是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3.39.我国下列城市,符合由西向东排序的是()

a.敦煌、咸阳、开封、连云港

b.银川、大同、锦州、张家口

c.贵阳、昆明、长沙、新安江

d.成都、武汉、宜昌、马鞍山

4.

5.我国古代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农民起义是A.A.秦末陈胜、吴广起义B.东汉末年黄巾起义C.唐末黄巢起义D.明末李自成起义

6.下列洋流属于西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是()

A.加那利寒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莫桑比克暖流

7.1943年,中、美、英三国规定将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是()A.A.《大西洋宪章》B.《开罗宣言》C.《德黑兰宣言》D.《雅尔塔协议》

8.三国时期实行招抚流民、发展生产的土地制度是()A.A.屯田制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制

9.我国四大盆地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是()A.A.农业气候资源优越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金属矿产资源多样

D.水能资源丰富

10.

30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日照时间约占全年总时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

11.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A.1945年8月14日B.1945年8月15日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3日

12.

13.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4.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下列哪个国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法国B.苏联C.波兰D.英国15.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斗争

B.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火波及亚、非、欧、美四洲

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16.下列不属于拿破仑颁布的文件是()A.A.《民法典》B.《商法典》C.《刑法典》D.《人权宣言》17.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首要区位优势是()A.A.交通便利,通信发达B.强有力的政策支持C.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D.与金融和商业中心相邻18.读图4,完成29~30题。图4示意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的变化。据图可知,我国煤炭生产量低于消费量的年份分别是()A.2011年和2007年B.2005年和2008年C.2002年和2007年D.2003年和2006年

19.文艺复兴时期,猛烈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基础的学说是()。

A.地球中心说B.太阳中心说C.广义相对论D.自由落体定律

20.

二、简答题(2题)21.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9)。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春秋多大风,公园和景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1)简述北京的气候特点。(6分)(2)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3)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岛B.()半岛C.()半岛。D.()岛E.()海(2)B地气候类型为(),沿40°N纬线由A岛北部向西至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呈现出()的趋势。(3)A国家,F国家和D地区相同经济特点的是();其形成原因是()24.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曰期是()。(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四、非选择题(5题)25.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3)陕西省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

26.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__气候,B________气候,C______气候.

(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

(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与它分布________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______气候.

(4)C气候类型的形成终年盛行______风,在西欧______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为了抗击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的反法联军和镇压国内王党复辟势力叛乱,实行的恐怖政策,进行战时总动员.用最严厉的手段打击一切敌对势力和投机活动,断头台成为这时期恐怖统治的标志,期间有三四万人被处死.在这种统治政策下.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叛乱被平息,反法联军也被击退.但人人自危的局面使雅各宾派领袖失去支持,最后众叛亲离.对雅各宾派的专政历来评论不一.有的认为那是在内外形势紧急的特殊条件下采取的非常手段,其结果在主导方面确实挽救了革命.有的强调它的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而且在恐怖统治下养成了一种心态,即当权的人利用恐怖手段排斥异己.

你赞同哪种观点并简单说明理由.(可以赞成一种观点或提出新观点,要求史实准确,言之成理.)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材料二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回答:(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

29.右图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前两小题各2分,后一小题6分,共计10分)

(1)在图上用实线画出晨昏线(晨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纬线)。这一天离北京昼夜平分之日至少相隔个月。

(3)这一天白昼时间北纬上要比南纬上(长或短)小时,南极圈上要比赤道上(长或短)小时。

五、问答题(2题)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1)上述制度是在中国近代哪一次革命运动中制定的?

(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时中国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

(3)怎样评价这个制度?31.读长江中下游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五大湖地区__________。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_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五大湖周围属__________农业带。

(3)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共同之处是(至少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太阳系及其成员等知识点。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故距离太阳不足1.5亿千米的行星是地球轨道以内的水星和金星。

2.D本题实际涉及对太平天国先后两个纲领性文件的评价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提出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的主张,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由干王洪仁王于提出的改革内政的新方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A

4.A

5.D

6.C该题主要考查世界大洋洋流的空间分布等知识,以及空间想象和判断能力。解题时,根据试题中"西半球"这个条件,可以排除加那利寒流、日本暖流、莫桑比克暖流。所以,唯有C选项正确。

7.B

8.A

9.B

10.A

11.B

12.B

13.D

14.C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5.B本题考查的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观理解.A、C、D项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正确.评价.I3项错在战火并未波及美洲.

16.D

17.C

18.C本题是对考生读图观察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只要细心观察图例,比较各年份煤炭生产量与消费量的柱状图的高低,就会发现2002年与2007年生产量低于消费量。C项正确。

19.B本题考查哥白尼的日心说。文艺复兴时期是在14一16世纪。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于古希腊时代提出;日心说是哥白尼于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它动摇了封建神学宣扬的地心说,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羁绊;广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自由落体定律是伽利略于1590年提出的,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20.A

21.(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2.(1)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分)(2)春秋季节森林景观多落叶,夏季枝繁叶茂。(2分)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枯枝落叶多;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利于树木生长。(4分)(3)赞成,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可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供人们欣赏;而且落叶和荒草可以当作养料给土壤提供营养。或不赞成,保留落叶和荒草会给城市环卫工作加重负担;破坏城市景观,易形成脏、乱、差现象。(言之有理即可)(6分)23.(1)本州朝鲜山东台湾日本(2)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增强(3)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充分利用优越的海运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产品,发展外向型经济24.(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4)赤道南南回归线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的考查。解答该题的思路有三条:第一,掌握本图中A、B、C、D四处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和这四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二,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第三,掌握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问中,A点的地球北极背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季节变化顺序,B点为春分日,C点的季节是夏季,D点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2)问中,地球运动由B到C,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3)问中,已知A点为12月22日前后,近日点的日期是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变快,在远日点附近变慢的规律,可知,由A到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渐快,由近曰点到B时地球公转速度渐慢。(4)问中,地球运行由D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25.(1)甘肃四川重庆内蒙古自治区(2)气候干旱(3)地处黄土高原【解析指要】根据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面积图和图例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万公顷的地区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地处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干旱为主,降水稀少。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原因是地处黄土高原,这里的黄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贫乏,并且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6.(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

(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

(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

【解析】本题是高考中常见的基本题型.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分析各月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根据1月和7月气温确定冬、夏季节和所在的热量带,再依据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最后联想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相应的自然带做出回答.

27.(1)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是在复杂背景下实行的.外有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内有王党复辟势力活动猖獗,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不稳.结果是它将革命推进到比较彻底的阶段,击退了外国干涉军,镇压了复辟势力的暴乱,安定了社会;挽救了革命和拯救了共和国.

(2)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恐怖政策使打击范围随意扩大.违背了法制原则,侵害了公民基本权利;对商业活动的干预过多,违反了资产阶级自由经济原则;逐渐成为领导人铲除异己、维护权力的手段,违背了《人权宣言》规定的民主政治原则.结果使雅各宾派政权陷于孤立而覆亡.

28.(1)"邻邦"是指德国,"小国"是指捷克斯洛伐克;牺牲"小国"以使英国避免战争,但并没有达到目的,英国最终卷入战争。(2)1939年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成立傀儡政权。英法对德政策总想使自己远离战火,但最终害人害己;在侵势力面前,只有团结抵抗才能制止侵。

【解题指要】本题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反映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纵容纳粹德国侵扩张的史实。材料一选取了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的一次讲话,从时间上能看出这是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而张伯伦正是在为英国的政策进行辩护,他的一个主要说辞,就是无论如何要使英国避免战争,为此牺牲一个小国是理所应当的。当然这只是张伯伦的一厢情愿,希特勒并没有按照张伯伦希望的那样行事。在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又进攻英法的盟国波兰,英国也由此卷入了战争。回答问题(1)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看清楚这里所说的"邻国"指的是谁的邻国,这里不是指英国的邻国,而是接下来说的那个"小国"的邻国。其次,这个小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要从发表演说的时间上进行判断了。1938年9月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英法德意的慕尼黑会议,会议的主要"成果"就是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德国。和与会的四个大国相比,捷克斯洛伐克是个小国。张伯伦最有可能说的就是它。最后,张伯伦为这种出卖找出了"理由",那就是为了使英国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