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解析)_第2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解析)_第3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解析)_第4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分析)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分析)43/43蚈PAGE43莃罿莃节虿薅膆蒈莆薂蒃肅肀薅袇蝿膄螀薃蚄蒀蒅芅羀袃莂蚃芃袁莅肇羇羆蚀螃袂肈芅蝿膈蚅膂螂蒁葿膆膇荿蒄蒀袂莄袀肆衿莆芃肂羂羃芁羆莇薇芆芀肂薃莈羆聿蝿肅袃膂膂蝿袆薆肀螃膁节羅腿螆芈羇袆荿莂薄薀蚆蚆芈蚅羁莂膃羁薆蒈葿莄艿蒁螂肈蒇袆蒆膃螁薁莁葿莇薈蚇膆聿蚁芄羀莇肆袈羅蚁螁袄莁芇螈膀螄衿袁蒃螂膇芅肇螇蒂羁肂袈肇羇莈薅羈羁膃艿膅虿螇芄蒀肁蚂蚀肅肇羈肃螈膀芁肁羅衿羅肆芀芀袀膈蚁芇膆袅薈莀葿蕿薂罿蒇蚄膀蚄莂羀蒂蒇莄蚇蒈螄羁莁莂膈薆蒆羀袄薁螁莂蚆袇膄艿羄膀羈节莈肈羃薇肄肃荿膂螆肅肆聿膃蚂螀肂蒈芆螅莇膃芁膁羂羆蒇薄衿芃袀芈袃蚈蒄莃膇莃葿虿螃膆蚅莆蝿蒃节肀螃袇羇膄肇薃袂蒀蚃芅膈袃薀蚃蒁袁薃肇膅羆袈螃肀肈蒃蝿莆蚅莀螂虿葿莃膇薇蒄蚈袂薂袀芃衿薄芃芀羂膁芁膄莇螅芆蒈肂螀莈膄聿羆肅肀膂荿蝿肄薆芈螃莈节膃腿羄芈膅袆蚇莂螂薀袄蚆蒆蚅腿莂莁羁螄蒈蚇莄蒇蒁羀肈蚄袆蚄膃罿薁蕿葿薅薈袅膆芇蚁蒂羀薅肆肆羅衿螁肁莁蒅螈莇螄肇袁蚀螂莅芅芅螇虿羁芀袈芅羇薆薅羈羁膃艿膅虿螇芄腿肁莂蚀螅肇蚈肃蒇膀羁肁蚅衿蚅肆羀芀薀膈莁芇袆袅芈莀腿蕿芁罿芅蚄羈蚄芀羀荿蒇节蚇芆螄衿莁艿膈蒃蒆袈袄蒈螁腿蚆螄膄膆羄肇羈肀莈羅羃莄肄袀荿肀螆袂肆羆膃葿螀羀蒈膄螅芄膃聿膁袀羆莅薄螇芃蚈芈螀蚈莂莃肅莃芇虿蚀膆薃莆薇蒃膀肀薀袇螄膄袅薃蝿蒀蒀芅肅袃蒇蚃莈袁蒁肇羂羆螅螃羇肈莁蝿芃蚅芇螂薆葿芁膇蒅蒄薅袂蒀袀膁衿蒂芃肈羂聿芁肁莇蚃芆莆肂蚈莈羁聿袄肅羈膂膇蝿袁薆膅螃膆节肀腿袁芈袃袆芅莂蒀薀薃蚆膄蚅袇莂肀羁蒃蒈莆莄膆蒁虿肈莃袆莃膃蚈薁芈葿芃薈薄膆羆蚁膁羀膃肆螅羅蒈螁螀莁膃螈肆螄螆袁荿螂肄芅羃螇莈羁羈袈羄羇膄薅蚆羁螁艿袄虿蒆芄膈肁莁蚀螄肇蚇肃蒇膀羀肁蚄衿蚄肆罿芀蕿膈莀芇袅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分析)2020届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题(含分析)

A

一、选择题

(2019宣·城模拟)“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不过

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农村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回答1~2题。

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欧洲西部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D.马来群岛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赤道无风带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D.受人为要素搅乱

分析:第1题,“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雨直直地下来,

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基本无风且有雨。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天气。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

海洋性天气,流行西风;非洲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天气;中国西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天气,

且四时分明;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天气。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天气区,

地处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大气对流运动强、水平运动很弱,基本无风但降雨多。

(2019·州模拟福)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7600

m,受其影响登巴萨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取消,致使约1.7万名中国游客滞留。当地时间11

月29日下午,翱翔条件有所改进,中国即派多个航班把游客接回国内。图a为巴厘岛地址

表示图,图b是阿贡火山喷发前遥感图。读图回答3~5题。

3.推断11月29日改进的翱翔条件是()

A.地震震级减小B.火山喷发停止

C.火山灰扩散减弱

D.流动的岩浆凝固

4.从

11月到次车

2月,巴厘岛主要流行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5.图

b中深色地域为日影区,判断拍摄时间可能为

(

)

A.6月某日上午B.8月某日下午C.9月某日下午D.11月某日上午分析:第3题,机场不在火山喷发地,则影响翱翔的要素只能是火山灰扩散。据此可推

断改进的翱翔条件是火山灰扩散减弱。第4题,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11月至次年2月,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引起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使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高出赤道南移到南半

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北风。第5题,图示阴影朝向西南,则太阳从东北照过来,

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为清早,故A正确。

(2019·原模拟太)比拉大沙丘长3000m,宽500m,高114m,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

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km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向海岸,沙

子逐渐积聚,每年大体以5m的速度向内陆搬动。以下列图表示比拉大沙丘的地理地址。据此回

答6~8题。

6.比拉大沙丘所在海湾及其周边地域

(

)

A.火山、地震频发

C.有季节性海冰

B.天气平易湿润

D.常绿硬叶林广布

7.图示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的搬运与积聚

C.风力的搬运与积聚

8.比拉大沙丘搬动速度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

B.岩浆的固结与风化

D.海浪与风力的损害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分析:第

6题,图示地域位于欧洲西部沿海

,地处西风带,属于温带海洋性天气

,则气

候平易湿润,故B正确。这里不是板块交界带,火山、地震较少;全年最低月均温在0℃

以上,无季节性海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第7题,图示沙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则泥沙来自河流,是河流流水搬运至此,并在河口地带大量积聚形成的。第8题,比拉大沙

丘向内陆搬动,必然是受西风影响所致;冬季南北温差大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冬季西风

更激烈,故冬季沙丘搬动速度最快。

(2019武·汉检测)地理要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包括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

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要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地域的具

体表现。下表中数据是以下列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平易降水资料。据此回答9~11题。四个城市的海拔、气平易降水资料

地址时间

(海拔)气温(℃)

(9m)降水(mm)

气温(℃)

(122m)降水(mm)

气温(℃)

(56m)降水(mm)

气温(℃)

(71m)降水(mm)

1月4月7月10月

2353409236482681001115221106458015235731653

9.表中P、M、N、QA.P、M、N、QC.M、N、P、Q

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B.Q、N、M、P

.N、M、Q、P

10.上述图表资料反响P、M、N、Q四地的共性是()

.都属于地中海天气

B.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C.都位于30°N~40°N大陆西岸

D.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11.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冷暖气团伯仲之间,锋面停留时间长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简单凝固

C.地处温带海洋性天气区,全年平易多雨

D.地址偏北,受副高影响小且时间短

分析:第9题,依照图中四地地址和表格中海拔、气温、降水资料,P地海拔最低,1

月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少,7月降水量为0,对应④地,④地为四地中纬度最低的,受副

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最长;M地海拔最高,年降水量最多,对应②地,②地在亚平宁山

脉北端,加上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很多;N地在1月降水最多,对应位于西

风迎风坡的①地;③地位于背风坡,1月降水偏少,对应Q地,应选D。第10题,依照表

中气平易降水量可知,四地的共同特点是7月气温高,降水少,1月气温低,降水多,吻合

地中海天气的特点,A对;①地位于大西洋沿岸,B错;②地位于40°N以北,C错;图示地域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较小,D错。第11题,地中海天气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罕见;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西风带在北侧,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侧,随着气压带细风带的南北搬动,纬度较高的地中海天气区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短,降水很多;纬度较低的地中海天气区则相反,D对。二、非选择题12.(2019合·肥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涅涅茨人自古以驯养驯鹿为生。驯鹿能刨食雪下必然深度的苔原植被并合适在较严寒的地带生活。涅涅茨人每年随驯鹿南北迁徙,在迁徙途中会生食少量富含维生素的鲜鹿肉。21世纪初,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亚马尔半岛传统的驯鹿游牧业碰到了冲击。2017年12月8日,中俄亚马尔项目产出的天然气首次由LNG(液化天然气)船经过北方航道(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运往中国。以下列图表示亚马尔半岛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1)说明亚马尔半岛驯鹿迁徙方向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析涅涅茨人随驯鹿迁徙途中会生食鲜鹿肉的原因。(3)简述亚马尔半岛油气资源开发对传统游牧业的冲击。(4)分析亚马尔天然气经北方航道输往我国成为可能的原因。分析:(1)可从季节变化引起的气温、积雪、苔原植被变化角度分析。(2)可从食品本源、生食利处角度分析。(3)资源开发及工程建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必然影响,进而影响当地原有产业形态;同时也能促进就业,影响原有产业就业人口。(4)可从技术进步、开发出运输

船以及航线能通航角度分析。

答案:(1)春夏季节向北迁徙,秋冬季节向南迁徙。冬季北方黑夜漫长,天气严寒,气

温过低;冬季积雪深度较厚,刨食困难,故向南迁徙;夏季南方气温回暖(有蚊虫叮咬),驯

鹿喜欢北方气温较低的环境;夏季北方苔原植被丰富,食品充分。

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生;亚马尔半岛纬度高,气温低,不能够生产蔬菜,迁徙途中生食鲜鹿肉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亚马尔半岛位于苔原带,植被罕见,燃料不足。

天然气开发为当地人供应了就业,使涅涅茨人从事传统游牧业的人口减少;天然气

开发破坏了苔原植被、水源等,使驯鹿在迁徙过程中食品本源减少;开发设施(道路、管道

等)的建设会影响驯鹿迁徙的路线。

(4)科学技术的进步,LNG(液化天然气)船的发明和船只破冰能力增强,全球天气变暖,

北极海冰消融,北方航道通行成为可能。

13.(2019菏·泽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拥有非洲第一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黑暗

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防备人为光源对天象察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看

星空的理想胜地。埃托沙盐沼位于纳米比亚北部,地处埃托沙盆地,是非洲最大的内陆盐沼。

它平时枯竭,地表多覆盖薄层盐壳;每年12月至次年2、3月埃托沙盐沼进入洪水期,洪水

时期,盐沼充水,成为周边居民和畜群的季节性饮用水源。以下列图表示纳米比亚相关信息。(1)简析纳米比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2)说出每年埃托沙盐沼洪水期形成的原因。

(3)分析埃托沙盆地形成大面积盐沼的原因。分析:

(1)由经纬度地址可判气绝候干旱;

“南非高原西侧”提示地形条件;“地广人

稀”表现了人类活动搅乱少。

(2)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热带草原天气区的边缘

,12

月至

次年2、3月是湿季,降水很多。(3)盆地地形易于积水成湖;经纬度表现了面积大以及气温

高而蒸发强;图示有河流注入可带来水与盐类物质。

答案:(1)纳米比亚常年天气干旱少雨,大气能见度高;地势高,空气稀罕;人烟罕见,

受人类活动搅乱少;远离城市,没有光源污染。

(2)12月至次年2、3月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地位于热带草原天气区的边缘,随着气压带、

风带南移,周边地域降水很多,大量河水注入。

地处埃托沙盆地,地势周围高、中间低;多条内流河带来的大量表层土壤盐分在低洼处齐集;泥沼洼地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处低纬,气温高,天气干旱,水分蒸发量大,进而形成盐沼。

B

一、选择题

(2019·南天一大联考河)巴厘岛是世界出名的旅游胜地,11月-次年3月为雨季。当地时间2017年2月9日晚,巴厘岛发生了山体滑坡。以下列图为巴厘岛地理地址及地域表示图。

据此完成1~3题。1.巴厘岛()A.地势中部高,周围低B.山脉以南北走向为主C.河流流域面积较大D.河流有结冰期2.巴厘岛雨季时流行()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3.巴厘岛发生此次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有()①连续性降水②过分砍伐森林③位于板块交界地带④地势起伏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分析:第1题,由图文资料可知,巴厘岛的水系呈放射状,且由中部流向周围,说明地

势中部高,周围低。第2题,由图可知,巴厘岛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带,流行东南风,

受周边岛屿影响,东南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故形成旱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

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高出赤道向左偏转成为西北风,从海洋带来的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和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丰沛降水。第3题,由图文资料可知,巴厘岛多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且2月正处于巴厘岛的雨季,多连续性降水,故①④正确;巴厘岛位于赤

道周边,森林的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进而引起滑坡等自然灾害,故②正确。

(2019佛·山模拟)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最后注入大西洋,河口三角洲一带

地势特别低平,充满岛洲和沼泽,如期泛滥。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的时空分布相差较大。读图

回答4~5题。4.图中①②③三地域年降水量由大到小排列为()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5.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如期泛滥的时间是()A.1-2月B.3-5月C.5-10月D.11月-次年1月分析:第4题,该地是热带草原天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带来降水,纬度越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越长而降水越多。结合图中三地纬度,可判断答案。第5题,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属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天气,如期泛滥的时间为湿季(5-10月)。

(2019

衡·水模拟

)读某地域图,回答

6~7题。

6.该地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种类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7.图示地域的粮食自给率均在

B.季风水田农业

D.地中海式农业

120%以上,北部甚至达211%,远超该国粮食

40%的自

给率水平,其形成原因主若是

(

)

①科技发达,粮食单产高

②生长悠久,粮食单产高

③人口罕见,人均耕地多

④生

产规模大,专业化突出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分析:第6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域位于日本北部,由于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使得这里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期的自然条件合适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第7题,日本

地域狭小,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不能能很大,专业化也不突出;图示地域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的生长远短;但日本经济发达,农业生产科技发达,因此,粮食的单产高;再加上北部地域人口相对较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小,因此粮食自给率远超该国的平均水平。

(2019晋·城模拟)以下列图为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海拔,单位:m)。甲湖是该国最大湖泊,湖内小岛数目经常有规律增减,乙地是该国出名的洼地,目前,该洼地每年还在不断加深。据此回答8~9题。

8.甲湖中的小岛数目较少的月份最可能是()A.2月B.9月C.5月D.12月9.推断造成乙洼地不断加深的地质作用主若是()A.岩浆喷发B.流水损害C.风力损害D.地壳运动分析:第8题,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为北半球热带草原天气,北半球夏季降水多而湖泊水位高,小岛被湖水淹没而减少。第9题,图示乙洼地位于裂谷带上,则受地壳运动影响而不断加深。

加那利群岛(西班牙外国领土)各岛波折多山,最巅峰海拔3718m。以下列图表示加那利群岛的地址。据此回答10~11题。

10.加那利群岛的天气特点是

(

)

A.酷热少雨

C.低温干燥

B.高温多雨

D.平易少雨

11.加那利群岛炼油工业发达。加那利群岛发展炼油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当地原油丰富B.当地市场广阔

C.凑近主要航线D.基础设施完满

分析:第10题,加那利群岛纬度较低,受寒流影响,气温年较差小,终年平易;该地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因寒流降温减湿,因此降水较少。第11题,加那利群岛地处大

西洋航线周边,地理地址优越,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油及成品油的运输。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厄瓜多尔铜矿资源潜力巨大,目前该国正在开发的第一个大型铜矿将于2019

年正式投产。该国政府计划2018年在境内再开放1.25%的土地用于勘探,刺激厄瓜多尔的

矿业投资。厄瓜多尔矿业部长表示,厄瓜多尔官员已与几家外国企业举行了谈判,谈论合作

建立一个铜精髓厂的可能性,中国和日本企业都显示出对该项目的兴趣。

资料二瓜亚基尔是厄瓜多尔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港口铁路通向国都基多,一条条高

速公路将基多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香蕉、可可、咖啡、棉花等产品都

在这里集散。现在城市发展为“港城分别”模式。

资料三下面两图分别为厄瓜多尔简图(图1)和瓜亚基尔港地理地址图(图2)。(1)分析厄瓜多尔热带经济作物主产区的发展条件。

(2)分析瓜亚基尔“港城分别”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述瓜亚基尔港发展成为厄瓜多尔最大港口的优势条件。

(4)简要说明中国与厄瓜多尔合作建立一个铜精髓厂的可能性。

分析:(1)依照农业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条件主要从天气、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2)“港城分别”模式的形成与城市发展和港口规模扩大相关。港口配套设

与城市区分别。(3)从图中能够看出,瓜亚基尔港有普纳岛作为天然屏障,受风暴影响比较

小,港口海不扬波;瓜亚基尔是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有瓜亚基尔市作为依赖;港口铁路通

向国都基多,一条条高速公路将港口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起来,交通便利,经济要地广等。

依照工业区位要素结合中国与厄瓜多尔铜矿生产状况进行分析。

答案:(1)自然条件:处于热带雨林天气区,水热充分;位于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充分。社会经济条件: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外国市场广大,商品率高。

城市发展和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周边工业、服务业、集装箱运输业等临港产业

不断发展,使港口设施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大,港区建设不断向海岸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带延伸,进而致使港口区与城市区分别。

(3)位于海湾,港口风波小;有大城市(瓜亚基尔市)作为依赖;有铁路、高速公路与港口

相连,交通便利;经济要地广等。

厄瓜多尔拥有比较丰富的铜矿资源,工业原料充分;政府政策支持,开放土地用于

勘探,刺激厄瓜多尔的矿业投资;国际市场对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生产和花销量增加;厄瓜多尔面向太平洋,海运便利,便于铜产品外运。我国铜矿资源困穷且大矿、富矿少,铜

冶炼工业自产原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分别,加工成本偏高;铜矿进口依赖性增加,拥有较暴风险;国家从宏观经济政策上激励国内铜企业积极参加外国铜矿开发、

冶炼,建立长远稳

定的原料供应渠道。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半岛及周边地域等高线图

,R

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

,生长缓慢,环境

适应性强,其外层树皮是理想的软木塞原料。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长远

,是优异的薪炭材;

皮质坚硬不易燃烧

,是防火林的优异树种。

我国云南也有少量栓皮栎分布

,欲大量引种地中

海栓皮栎。图乙为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年降水量资料

(单位:

mm)。

(1)依照资料判断R地地形种类并说明原因。

(2)比较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3)依照资料简析并推断栓皮栎的生长习惯。

(4)谈论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的生态影响。

分析:(1)可由图示等高线数值及分布特点来判断。(2)降水差异可从降水量多少及季节

分配角度分析;成因注意两地分别位于半岛东西两侧沿海的地址。(3)可从图示R地自然特

征角度分析。(4)谈论要从利害两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资料中栓皮栎的特点,以及云南省的

自然环境特点分析。

答案:(1)高原。原因:R地等高线稀罕,地势起伏小;海拔较高,东部沿海等高线密

集,1000m等高线呈闭合曲线。

(2)差异:波尔图年降水量较巴塞罗那多,雨季较巴塞罗那长。

原因:波尔图位于迎风坡,受西风影响明显且时间长,降水丰富且雨季较长(或巴塞罗

那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

盛产于地中海天气区,夏季酷热干燥,光照强,冬季温暖;栓皮栎喜光;耐旱,水分要求低;不耐低温。

栎炭火力强而长远,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减少对森林的过分砍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有利于防治森林火灾;云南省位于喀斯特意貌区,土壤困穷,栓皮栎环境适应性强,存活率高;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C

一、选择题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要素影响。植物孢子或花

粉在流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地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照。以下列图表示

安第斯山脉的所在地址。据此回答1~3题。1.M山雪线处的多年平均数据中,低于N山的是()A.海拔B.气温C.气压D.光照2.N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A.1月,东坡B.1月,西坡C.7月,东坡D.7月,西坡3.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种类最丰富的冰芯来自()A.M山的东坡B.M山的西坡C.N山的东坡D.N山的西坡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M山纬度低,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量小,天气干旱,雪线高;N山纬度高,位于西风带内,西坡降水量大,雪线低。因此M山雪线高于N山,A错。雪线处的积雪消融量与降雪量相等,气温大体为0℃,因此两山的雪线处气温相差不大,B错。由于M山雪线高于N山,故气压低于N山,C对。由于N山所在地域降水量大,光照条件较差,D错。应选C。第2题,读图可知,N山纬度较高,处于西风带内,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因此东坡雪线整体高于西坡。同一山地,夏季气温高,雪线高,因此N山1月份的东坡雪线最高。应选A。第3题,纬度越低,降水量越大,相对高度越大,植被带垂直差异越明显,读图可知,M山东坡凑近亚马孙平原地域,纬度低,降水量大,且山地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应选A。(2019·山模拟唐)美国基威诺半岛自然铜储量巨大,漂流铜在周边广泛散落。考古发现,周边的土著居民很早就利用漂流铜直接打制各种铜器和饰品。19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近代工业开采,并经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加工。据此回答4~5题。

4.有的漂流铜重达数吨,它们能够走开原生地可能借助()A.冰川

B.河流

C.风力

D.波浪

5.随着基威诺半岛自然铜的大量开采,当地的伐木业同时流行。当地伐木业能够(

A.促进森林的自然演替和更新

)

B.为当地冶炼自然铜供应燃料

C.扩大耕地以便种植粮食作物

D.为自然铜的采运供应原资料

分析:第4题,基威诺半岛纬度较高,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进而使漂流铜走开原生地。注意要点词“漂流铜”,走开原生地的方式是“漂流”,重达数吨不能能直接在水上飘扬。第5题,自然铜的运输需要船只,而早期船只主若是木质的,则D正确。伐木业不利于森林资源的自然演替和更新,则A错误;依资料可知,该地主若是开采和运输自然铜,并没有冶炼,则B错误;资料信息不能够表现经过伐木来扩大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则C错误。

亚当桥是连接马纳尔岛与拉梅斯沃勒姆岛之间一连串的低于海平面的石灰岩暗沙

,从前

有好多拱形石桥相连接,1968年随着最后一片连陆拱桥倒塌,亚当桥已经出名无实,马纳

尔岛(现已与斯里兰卡相连),面积50平方千米,该岛干燥、荒芜。据此回答6~8题。

6.致使亚当桥最后倒下的作用最可能是

(

)

A.地壳运动

C.海浪作用

B.岩浆活动

D.风力作用

7.亚当桥

(

)

.两侧岛屿形态受东北季风带来的海浪损害明显

B.暗沙的积聚向垂直流行风向的两端延展

C.暗沙的积聚因季风致使的风流而减缓

D.走向主要受地壳运动方向的影响

8.马纳尔岛植被稀罕的原因最可能是()

.地势低平,海水倒灌

分析:第6题,依照资料,亚当桥是连接马纳尔岛和拉梅斯沃勒姆岛之间一连串的低于

海平面的石灰岩暗沙,从前有好多拱形石桥相连接,随着拱桥的坍塌,亚当桥也坍塌,因此

致使亚当桥最后倒下的作用最可能是海水击打、海浪损害等作用,应选C。第7题,亚当桥

周边季风明显,特别是西南季风比较富强。由于冬夏季流行风向相反,迎风地带暗沙积聚少,

暗沙的积聚主要向垂直流行风向的两端延展,应选B。第8题,植被的长势受水分条件的影

响比较大,马纳尔岛的面积狭小,淡水缺乏,植物难以获得充分的水分条件致使岛上植被稀

疏,应选B。

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绝大部分分

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冷湿环境。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以出产优异泥炭而出名于世。结合

图示信息回答9~11题。

9.与爱尔兰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最吻合的是()A.-5℃,97mm

C.3℃,95mm

B.-3℃,221mm

D.5℃,333mm

10.爱尔兰最典型的自然带种类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D.苔原带

11.该岛之因此能形成深邃的优异泥炭层,取决于()

.植被的覆盖率

B.植物的种类

C.植物的生长速度

D.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

分析:第9题,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受流行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于温带海

洋性天气,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应在0℃以上,可消除A、B项;温带海洋性天气年降水量

为700~1000mm,全年降水平均,若是不是位于较巅峰脉的迎风坡,降水量平时不能够达到

333mm,D错误。应选C。第10题,温带海洋性天气区的典型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正确。应选B。第11题,泥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可推知其富含有机质,有机质之所

以能在该岛大量积累,主若是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天气,冷湿环境下,

植物残体分解速度缓慢,有机质简单积累。植被的覆盖率、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速度,与有机

质的积累关系不大。应选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以下列图为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域表示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

淡水湖,湖水清明,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00余条河流注

入,但只有图中R河流出。

资料二图中甲城是西伯利亚的大城市,工业以机械制造(重型机械、机床、电缆)为主,市内有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近来几年来吸引了大量投资。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

(2)简述R河的水文特点。

(3)若是从贝加尔湖引水到乙地,需要战胜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