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空姐文化符号“妈祖头饰”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厦航空姐文化符号“妈祖头饰”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厦航空姐文化符号“妈祖头饰”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厦航空姐文化符号“妈祖头饰”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厦航空姐文化符号“妈祖头饰”设计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航空姐文化符号“妈祖头饰”设计文献综述妈祖,是我国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和悠久历史传承的文化人物。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流传着一首民谣“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就是妈祖装的代表。妈祖文化的概念关于妈祖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王瑜(2006)认为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妈祖信仰为载体而发生、衍生的各种文化因素经多方面融合、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体。[]江金波(2007)将妈祖文化定义为,基于对妈祖的崇拜信仰而形成的相关海商社会的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孙晓天(2011)认为,妈祖文化是基于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妈祖扶危济贫、无私奉献、热爱人民、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以妈祖信仰为核心,以宫庙建筑、雕刻、文献等物质文化和神话、传说、故事、祭典、民俗、艺术等非物质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妈祖信仰区别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的地方,就是妈祖信仰没有完整的教义和正式的组织。妈祖信仰作为信俗类的文化遗产,其教义较为零散,以血缘、亲缘、商缘为纽带进行传播,没有正式的人员负责传教。国外研究现状1918年日本伊能嘉矩发表在东京帝国大学的《台湾汉人信仰的海神》,简述了妈祖在清廷历次收复台湾中的显灵事件,并认为妈祖是保佑汉人渡海到台湾的保护神。[]美国学者韩森的专著《变迁之神:南宋时期民间信仰》讨论了以妈祖信仰为个案的区域性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天妃祠祀的主要支持者是来自于靠水为生的人。通过绘图得出南宋时期,妈祖宗祠主要分布在福建的沿海一带。最早关注台湾妈祖信仰的人类学家是P.StevenSangren认为妈祖的完美形象是汲取了女性的优点。中国女性神灵的传播和存在,一方面是宗教自身宣扬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社会组织的作用。女性崇拜在等级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StevenSangren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妈祖信仰在台湾当地的历史、影响、传播。Geertz,Clifford(对台湾地区妈祖信仰的地位、竞争、普及不断改变进行了研究。JamesL.Watson分析了天后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地位提升的原因。EleanorB.MorrisWu研究了台北的寺庙资源,在探讨寺庙的历史背景时,以一座清代的妈祖庙为例,依据其建筑样式、古文记载,分析了台湾地区的寺庙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关系。Yeh(Sam)ShihShuo,ChrisRyan,Ge(Maggie)Liu(2009)选取妈祖寺庙的427个游客为研究样本,应用聚类分析法,得出有四分之一的游客虔诚地信奉妈祖。有40%的游客,信奉妈祖的忠诚度相对较低。因子分析法得出游客更倾向于假日宗教旅游,因为这样更有动力,且满意度也更高。[]DeborahA.Brown,Tun-jenCheng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大陆与台湾地区对妈祖的不同政策,认为台湾地区的道教无意牵涉大陆地区的人道主义和民主化,不像北京的基督教对大陆政府构成政治威胁。[]国内研究现状吴梅芳从地域文化差异、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以及政治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了陈靖姑和妈祖文化的差异,为妈祖文化的研究、宣传提出新思路。[]俞黎媛阐述了福建“妈祖热”的表现及原因,对如何构建宗教范式提出看法。[]李红伟等分析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妈祖文化主要体现在口头传说、传统工艺、社会风俗、表演艺术等方面,并对如何保护妈祖文化提出自己的看法。[]黄凤娜,何振良根据我国三次文物考察资料,研究了福建省妈祖宫庙的分布情况、建筑特点,以及主要的社会功能。史静通过对天津妈祖祭典仪式的考察,分析了天津妈祖祭典仪式的变迁及其文化功能。滕兰花研究了广西来宾良塘街妈祖信俗,考证了该地的信众来源和背景,以及妈祖信仰在壮、汉族群文化交流中的互融作用。王霄冰,林海聪回顾了妈祖信仰从一种地方性信仰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历程,探讨了政治、社会文化思潮,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妈祖信仰发展的关系。官品佳,袁书琪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妈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内涵,并阐述了妈祖文化在亚太合作中重要功能。黄耀明研究了以妈祖为中心的闽南女神民间信仰在社会性别文化建构中的作用,消解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性别结构。黄秀琳研究了海西地区妈祖文化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西文化旅游合作的构想。蒋长春,李聪颖以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为例,研究了妈祖文化空间具有文化性、整体性、生态性、活态性、本土性的特征,并分析了湄洲妈祖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彭素珍以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妈祖文化的角度探讨闽台民俗体育,归纳和分析在妈祖文化视角下,闽台民俗体育的特征及价值,并提出闽台民俗体育的发展策略。黄亦琳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妈祖民俗体育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并以湄洲岛为个案,分析了湄洲岛妈祖民俗体育的基本状况,最后总结了妈祖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并针对现实中发展的困惑,提出策略。王玉函分析了大连妈祖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探究妈祖信仰习俗的演变与特点,认为妈祖信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蒋驰,郑衡泌探讨了高雄县妈祖宫庙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从自然、经济地理环境及族群与人口密度等方面分析了原因。王丽英根据史实方志,研究了妈祖信俗入粤的时间和传播路线,大体轨迹是从粤东传入粤中和粤西。并从地理位置、社会风俗、官商作用以及海运业等方面分析了妈祖信俗可以入粤的原因。苏庆华研究了马、新两国各历史阶段妈祖信仰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当地的传说、庆典、善书阐述其在两国的传播和发展。柯宝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研究了浙东地区妈祖信仰传入和发展的状况,并从地理背景、人员流动、政治力量方面分析了原因,通过对浙东地区妈祖宫庙的数量统计,研究其分布规律。张富春研究了闽营人将妈祖文化传入中原的过程,并结合不同的历史阶段,分析妈祖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四、总结通过对国内外妈祖文献资料的梳理,可以得知,国外对妈祖文化的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早,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成果较少,发展缓慢,研究区域较为局限。国内学者对妈祖文化研究的范围很广,论文的数量很多。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很少有学者结合妈祖文化进行实际运用设计研究。参考文献[1]王瑜.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107[2]江金波.全球眼界下妈祖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J]..热带地理,2007,27(2):175[3]孙晓天.辽宁地区妈祖文化调查研究——以东港市孤山镇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4]Yeh(Sam)ShihShuo,ChrisRyan,Ge(Maggie)Liu.Taoism,templesandtourists:ThecaseofMazupilgrimagetourism.TourismManagement,2009(30):581~588[5]DeborahA.Brown,Tun-jenCheng.ReligiousRelationsacrosstheTaiwanStrait:Patterns,Alignments,andPoliticalEffects.ForeignPolicyResearchInstitute,2012:60~81[6]吴梅芳.“陆上女神”与“海上女神”文化之比较.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2:2~7[7]俞黎媛.当前福建“妈祖热”的生态学研究.莆田学院学报,2014,21(1):1~8[8]李红伟,李虎,郭怀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妈祖文化.克拉玛依学[9]黄凤娜,何振良.福建妈祖宫庙若干特征之探讨—以文物普查资料为中心.福建文博,2013,1:65~69[10]史静.复兴中的继承与重塑—对天津妈祖祭典仪式的考察.民间文化论坛,2013,2:75~80[11]官品佳,袁书琪.妈祖文化内涵及其在亚太合作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2):167~170[12]黄耀明.闽南女神民间信仰与社会性别文化建构—以妈祖文化崇拜为中心.山西师大学报,2013,40(1):107~111[13].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14].毋海娟,中国元素在高级时装中的应用与反思[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12[15].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3.6[16].李宁,关于中国元素在高级时装定制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10.1[17].陈国强,妈祖信仰与祖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